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糖尿病常用药

老年人糖尿病常用药

发布时间:2023-07-28 01:59:50

Ⅰ 老年糖尿病患者怎样选择降糖药

对于老年人糖尿病应用口服降糖药时最怕出现低血糖反应,因老年糖尿病患者专出现低血糖反属应易引起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不用双胍类药,以免产生乳酸酸中毒;可服用阿卡波糖每日100~300mg。65岁以下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无缺氧性心肺疾病者可用降糖片治疗,每日总量不超过0.75~1.0g,并密切观察有无酮尿,有条件者应定期检查血乳酸,若出现酮尿或血乳酸升高应立即停药。

(2)老年人应用磺脲类药应从小量开始,国内多用甲苯磺丁脲,国外多采用第二代磺脲类药如格列喹酮、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其中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均有很强的降糖作用,尤其是格列本脲,老年人应慎用,以免发生低血糖。格列喹酮降糖作用缓和,较大剂量时也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最适合老年人服用。

(3)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就诊时空腹血糖≥19.4mmol/L,尿酮体阴性,而且无症状,重复一次检查仍是如此,应立即用胰岛素治疗,争取在短期治疗后改用口服降糖药。

Ⅱ 老年人用降糖药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多数糖尿病患者需口服药物治疗。老年人因代谢率低,神经反应比较迟缓等,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老年人由于容易同时患多种疾病因而需同时服用很多种药物,这些药物或多或少影响降糖药的疗效。故老年人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口服降糖药的适应证。一般口服降糖药只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有严重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因存在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及全胰腺切除引起继发性糖尿病的患者。
(2)要了解口服药的种类及特点。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及餐时调节剂共五类,其作用各具特点:①磺脲类(如优降糖、达美康、糖适平等)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降糖作用。②双胍类(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等)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特别适宜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Ⅱ型糖尿患者。③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延迟和减少肠道对淀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来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对糖耐量异常及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尤其有效,但对于进食主食较少及进食速度较快的人效果欠佳。④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其敏感性且无低血糖危险,但该类药物起效慢需两周开始显效,两个月达到最好疗效。⑤餐时血糖调节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最大的特点是可能模仿胰岛素生理性分泌,起效快、作用短,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亦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现已证明,餐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更易诱发老年糖尿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因此,该类药物对老年糖尿患者有益,且可减轻胰岛素抵抗。
(3)尽量避免低血糖。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药物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老年人应用磺脲类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尽量选用中短效药物。一般不可同时联合使用两个磺脲类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糖,5~7天调整一次剂量,在高血糖纠正后,应调整剂量,尽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4)小心“未察觉的低血糖”。老年人因为神经反应比较迟缓,更易发生“未察觉的低血糖”,即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昏迷等。这种情况就很危险,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因此,这些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和曾发生过“未察觉的低血糖症状”的老人)血糖控制不宜过严,一般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在10.0毫摩尔/升左右即可。
(5)注意药物的配伍。老年人往往易同患多种疾病,因而需服用很多药物,此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别嘌呤醇、环磷酰胺、水杨酸等具有增强降血糖作用的某种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当具有减弱降血糖作用的皮质类固醇、高血糖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甲状腺素、利福平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6)留心服药时间。降糖药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各不相同,故其服用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由于磺脲类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服药时间宜在餐前半小时左右;“一糖苷酶抑制剂用法是嚼碎后与第一口饭同服,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则疗效会大打折扣。
(7)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前应先查肝肾功能,在肝功能异常时,不宜用某些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否则有可能产生肝功能衰竭。许多降糖药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如果肾功能不良,会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因此肾功能不良时,许多从肾排出的磺脲类降糖药及双胍类不能用。
一般来说,同类降糖药不宜合用,用一种降糖药如效果不理想,可考虑联合用药,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可扬长避短,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降血糖治疗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问题,如控制体重、控制血压、调整血脂紊乱等。总之,口服降糖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衰老而显著增加,所以对老年糖尿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特别重观。

Ⅲ 老人糖尿病吃什么药可以治疗

回答:口服降糖药分以下几类: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 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餐后血糖调节剂等.
1.磺脲类药物:这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口服降糖药,包括第一代的甲磺丁脲(D860),第二代磺脲类制剂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以及第三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磺酰脲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在选择磺脲类药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故适用于有一定B细胞功能,且饮食控制尚不能达到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因其可增加体重.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一般不宜口服降糖药治疗.感染,手术等情况时,应暂改为胰岛素治疗.
(4)使用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5)两种磺脲药不宜同时应用.
(6) 长效制剂如优降糖对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较短效药如美吡哒好,而美吡哒等短效药使餐后胰岛素释放增加,餐后血糖下降较优降糖明显.
(7)年龄大,肝肾功能受损易有低血糖倾向者,应避免选用长效磺脲类降糖药.
(8)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用糖适平较为安全,因其主要从肝胆排泄.
2.双胍类药物:包括苯乙双胍(降糖灵)和二甲双胍(降糖片).老年人最好不要使用苯乙双胍,因其可能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为抗高血糖药物,可通过增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者,单纯饮食控制达不到满意控制标准时,应首选二甲双胍.
具体用法是:二甲双胍250mg 2~3次/日;以后根据需要缓慢加量,最大剂量500mg每日3次.
有急性糖尿病合并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及其它严重缺氧疾病时应停用该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发生率为20%~25%,故一般采取在进餐中服用,从小剂量开始来减轻上述消化道反应.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该类药物与餐同服后可以延缓肠腔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用药方法:阿卡波糖25mg, 每日1~3次,渐增至50mg每日3次,最大剂量100mg每日3次.伏格列波糖0.1mg每日1~3次,渐增至0.2mg每日3次,最大剂量0.3mg每日3次.
服用这类药需于吃第一口饭时立即服药,嚼碎咽下.主要的副 作用为胃肠道症状,其他不良反应如乏力,头痛,眩晕,皮肤瘙痒或皮疹等则很少见.
4. 噻唑烷二酮类:亦称胰岛素增敏剂,该药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常见副作用为浮肿,体重增加,轻度贫血(可能与血容量增加有关),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肝功能.
5.餐时血糖调节剂:为非磺酰脲促胰岛素分泌剂,能引起胰岛素迅速释放,弥补了糖尿病患者B细胞胰岛素头相分泌不足,能明显改善餐后血糖水平,服用方法:进餐时服用,不进餐不服用.
诸多的口服降糖药物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如何合理使用药物种类及剂量,综合施治,防止滥用十分重要.
患者应有良好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基础,不能仅仅依赖降糖药.2型糖尿病肥胖者首选双胍类或/和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后用胰岛素促泌剂;消瘦者则首选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增敏剂,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或双胍类降糖药.合理联合用药,同类降糖药一般不合用,促泌剂(磺脲类和氨基酸诱导剂)不合用;联合用药不宜多于3种.监测血糖,了解控制情况和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治疗.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应从全局出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治疗,除了关注血糖水平外,还必须关注血压,体重和脂肪,嘌呤代谢等其它指标,最后达到综合达标的目的.

Ⅳ 老年人怎么治疗糖尿病

老年人治疗糖尿病一方面是胰岛素注射降低血糖,另一方面是忌口避免吃糖

Ⅳ 老年人,吃哪种降糖药比较好医生解答:建议简化糖尿病用药方案

糖尿病正在成为老年人中最普遍的 健康 问题之一。2017年,全球65岁以上受试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23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会翻一番。

糖尿病被认为是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想要提高寿命,控制血糖水平势在必行。

老年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事件,这是由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逐渐降低的结果。事实上,老年低血糖与认知障碍、痴呆、全因住院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

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多重用药、合并症、肾功能不全、脱水、反调节反应受损是低血糖发作的主要诱发危险因素。

鉴于老年人脱水、头晕、跌倒和长期死亡的风险较高,应避免未治疗或治疗不足的高血糖事件。

老年人的药物治疗,建议简化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并实现最合适的血糖目标。

是推荐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它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糖异生,降低葡萄糖浓度而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起始剂量为500毫克,每天一次或两次,最大剂量为2,500毫克/天,随餐服用。

现在可以使用每日一次的二甲双胍缓释制剂,这与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和患者的依从性有关。由于它由尿液排出,因此需要良好的肾小球滤过率

如果老年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肝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这可能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噻唑烷二酮还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影响转录过程的胰岛素传感剂。

吡格列酮是该类别中仅存的一种药物,因为它已被证明在存在心血管疾病时是安全的。具有疗效好、成本低、单药治疗无低血糖风险等特点。

但不建议在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中使用该药物,因为它已被证明会增加非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磺酰脲类是一种胰岛素促分泌素类,其通过促进β细胞膜去极化并因此促进胰岛素分泌起作用。

当二甲双胍初始治疗禁忌或不能耐受时,低血糖风险最低的短效药物,如格列齐特,应优先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之下,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被认为不适用于老年糖尿病管理。

美格列奈是短效胰岛素促分泌剂,可增强进餐时胰岛素分泌的早期阶段,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瑞格列奈是此类药物中最有效的药物,对体重增加有中等影响。瑞格列奈可能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其低血糖风险低、对餐后高血糖的疗效高,并且在肾功能损害中使用安全。

DPP-4抑制剂属于肠促胰岛素增强剂类。它们抑制DPP-4酶,从而延长GLP-1的寿命并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

此类药物通常在老年人中耐受性良好,对体重的影响为中性,低血糖风险非常低。

这是是最新上市的用于糖尿病管理的口服降糖药。这些分子具有创新和不同的作用机制:它们抑制肾近曲小管上的Na/葡萄糖肾协同转运蛋白,增加尿葡萄糖浓度,并有利于渗透性利尿(利尿作用)。

SGLT2抑制剂在老年人中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除了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尽管这类有对心血管和肾脏预后许多有益的效果,但因生殖器感染,脱水,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增加,使用GLT2抑制剂需要谨慎。

注:老年人糖尿病用药治疗,请遵从医嘱,切勿乱用药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糖尿病常用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文章 浏览:281
建筑公司瓦工退休年龄 浏览:31
周末养生模式怎么开启 浏览:499
郑达到了退休年龄吗 浏览:340
养老金保险哪个划算 浏览:316
梦见女方父母劝妻子离婚什么预兆 浏览:367
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学习 浏览:152
七言绝句寓意重阳节的 浏览:508
机构养老外界环境 浏览:208
水纯养生灵怎么样 浏览:166
表示父母对子女慈爱的成语有哪些 浏览:422
职工未到退休年龄死亡养老保险 浏览:399
老年人每天该补ve多少 浏览:798
幼儿园重阳节黑板图片 浏览:83
四川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要多少岁 浏览:567
老年人睡觉不好能喝脑白金吗 浏览:772
天津养老院政策补贴多少钱 浏览:954
一次性工亡补助父母能得多少 浏览:253
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哪个好 浏览:177
高唐华夏养生堂在哪里 浏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