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骨折的护理
在临床上,老年人发生骨折,经过正确治疗后,多数的老年人需要进行卧床休内养。所以在容护理上,首先要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可以嘱咐老人多喝开水或者用盐水经常漱口,有痰尽量咳出,以避免留在口腔内而诱发呼吸道感染。其次由于老人卧床后容易产生褥疮,所以要嘱咐老年人经常做翻身的动作,或者是在骶尾部进行经常的按摩、揉搓,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另外,由于老年人卧床后,容易导致下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所以还要嘱咐老人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或者是被动的对下肢肌肉进行揉搓、按摩,还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所以老人的骨折后护理,最好应该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❷ 老年人骨折,长期卧床不起,怎样减轻疼痛
骨折后一年,现在骨骼基本上愈合,无法下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肌肉萎缩造成,
现在这样建议你们可以:1.应用气垫床,这样可以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褥疮,并且要勤翻身,一般2-3小时翻一次。2、经常帮助老人按摩肌肉,加强肢体康复锻炼。3,适当让老人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4.多陪老人聊聊天,减少老人心理负担。
❸ 请问老人骨折卧床能做什么解闷(除了看电视)
骨折后功能锻炼应注意哪些事项?
(1)鼓励病人积极活动,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
(2)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如前臂骨折不应做前臂旋转活动等。
(3)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如上肢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
(4)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锻炼不应让病人感到疲倦,与不应使骨折部位发生疼痛。
(5)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向病人讲清楚,使之能有信心地、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
石膏固定术病人的护理
(1)促进石膏的干燥:石膏固定完成以后,需2日左右才能完全干固。石膏完全干固前,容易发生断裂或受压引起凹陷变形。为了促使石膏迅速干固,夏天或暴露在空气中,不加覆盖,冬天可使用电灯烘烤。
(2)保持石膏完整:不要按压石膏或将用石膏固定的患肢放置在硬物上,防止产生凹陷压迫皮肤。抬高患肢时,应托住主要关节,以防关节活动引起石膏断裂。
(3)抬高患肢:石膏固定后,应让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静脉及淋巴液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
(4)观察肢端循环及神经功能:若病人主诉固定肢端疼痛或跳痛、麻木,检查时发现肢端出现紫绀、温度降低、肿胀,可能预示着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检查,必要时做减压处理或拆除石膏。石膏内有局限性疼痛时,也应及时开窗观察。并应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压伤。
(5)石膏干后,应防止石膏折断,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凹凸的形状垫好软枕头。
(6)保持石膏清洁,防止被水、尿及粪便浸渍和污染。
(7)注意功能锻炼,没有被石膏固定的关节在加强活动。即使是包裹在石膏里的肢体,也要遵照医嘱练习肌肉的收缩运动。
一般膳食原则
对于单纯的骨折,患者初期除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仅有局部的肿胀、疼痛、活动不利等表现,所以,普通的骨折病人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
考虑到患者的心理与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抑制,这就要求食物应易于消化和吸收,要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慎用辛辣刺激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
对于老年人或受伤前就有疾病的骨折患者,饮食的摄取要注意骨折对原有疾病的影响。
多处骨折伴有内脏损伤较严重者,因人体应激性反应较大,消化功能受到明显抑制,饮食就应以清淡为主。可以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特别不宜食用肥腻饮食,如骨头汤等。
分期膳食要求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时受伤部位肿胀疼痛明显,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此一时期的治疗以活血化淤,行气消肿为主。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宜多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其不应过早地进食肥腻滋补的食品,如骨头汤、肥鸡、牛羊肉等,否则可能导致淤血积滞难以消散,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推荐食疗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后研汁去渣,加入红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烂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连续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时骨折处的淤肿有所减轻,但淤伤尚未化尽,骨痂开始形成。治疗应以和营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宜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增加骨头汤、田七煲鸡等,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推荐食疗方——当归排骨汤:取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炖煮1小时以上,连汤带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连吃1~2周。有助于祛淤续断。
后期(4周以上)
此时,骨折部淤肿已基本吸收,骨痂开始生长,治疗上讲究一个“补”字——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饮食上可以补虚为主,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
推荐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20克,生姜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锅中煮烂至熟即可。食肉喝汤,每天1次。本方具有养血活血、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别适于骨折后期及年老体虚患者。
参考资料:http://www.jishiyu.com/xinwen/ReadNews.asp?NewsID=24454
❹ 老人骨折后需要卧床怎样预防肺部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老年人长期卧床主要会出现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下载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专并发症属。
主要就是加强护理,多翻身拍背,帮助患者咳痰,有痰一定要帮助他弄出来,必要时可鼻导管吸痰。注意不要感冒,可以坐的每天扶在床边坐坐,多喝水,有事没事得时候帮他按按双下肢,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有尿管的要至少一周更换一次尿管。
总之就是:保持床清洁干燥,尽量在不加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帮助患者多活动、多喝水、多咳痰,多吃纤维素类食物。
❺ 老年人摔倒骨折后应如何调养
老年骨折后应当从三方面调教:一是应当多吃含有钙元素的食物,而老年人吸收钙元素的速度又比较慢,所以老年人在饮食当中应当尽量的多食用一些宜吸收的钙元素,以加快骨折的痊愈速度。二是在骨折初期,老年患者应当卧床休息,在三周以后,家人应当帮助患者做一些轻微的运动,这样才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使骨骼痊愈的速度加快。三是老年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有可能会出现便秘,要多给老年患者吃一些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或者水果,以促进老年骨折患者胃肠的蠕动,防止便秘的出现
❻ 老人髋部骨折后卧床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好卧床期间应该如何护理
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如果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平均恢复时间约为10-12周。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卧床休息会引起腹胀、食欲不振。 另外,活动少,容易形成便秘。 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易消化的软质流质食物为主,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应少食多餐。 ,可以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刺激肠胃蠕动,改善肠胃功能。 在此期间,不吃牛羊肉等红肉,少油腻。 可以多吃鸡肉、鱼肉等加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