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正确使用留置针
留置针的使用是现代医学常用的护理技术。如何正确使用,固定好留置针是减少病人痛苦,发挥留置针作用的重要点。
留置针
医用棉球、医用棉签
酒精
压脉带
胶布
敷贴
核对病人后,确认留置针在有效期内,拆开包装备用。
选好血管,扎压脉带与穿刺点上方10cm处,消毒。
消毒液干后,穿刺。见回血推到管如血管,推出钢针。
确定留置针在血管,敷贴固定针。
纱布,胶布固定。写好日期。
输液完毕后,用纱布包裹,或者用毛巾包好,妥善固定。如果是头皮则使用弹力帽固定。
血管选择较粗较直易固定,不影响生活的。一般选择左手手背血管。
小儿头皮时,首先不影响睡眠的部位。
严格留置针时间。一般72小时。如有渗血,红肿,疼痛等及时取下留置针。
输液完毕后推注肝素封管。新生儿/婴儿用专门的封管液,或者生理盐水封管。
㈡ 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1、物品准备:输液瓶(玻璃瓶、塑料袋、塑料瓶) 输液器
固定敷料(胶带、透明贴膜)
连接配件(肝素帽、无针连接)
流速控制装置(输液泵、微量泵)
留置针
消毒碘伏、棉签
止血带
2、选择血管: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避开静脉瓣和关节。
3、消毒皮肤: 消毒范围为8*8cm。
4、扎止血带:消毒范围上方10cm,不宜过紧,不宜超过2分钟。
5、移除护针帽,松动针芯:垂直向上移除护针帽,左右松动针芯。
6、连接头皮针,排气。
7、穿刺:扒紧皮肤,直刺静脉,以15-30度进针,进针慢,见回血后再进针0.2cm。
8、退针芯:一手持针座,一手退针芯。
9、送导管:将导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10、松开止血带,调节滴速。
11、封管与护理:用无菌透明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干燥,透明贴3-5天更换一次,夏天可2天更换一次,有不粘或污染时及时更换。
12、记录:在静脉穿刺部位粘帖标签,署名穿刺日期、操作者姓名等。并每天记录导管留置情况以及特殊用药的名称、剂量、用法 。
㈢ 如何打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如下: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2、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 3、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心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
㈣ 怎么打留置针
就拿它当普通针用,穿刺一次到位,再抽针芯,应该能成功!不要有心理压力,祝你成功!
㈤ 打留置针的技巧
本人是从事留置针开发的。 按回血方式分两种,一种是留置针的钢针上有个切口,当钢针刺入血管时,血液会顺着针管内部流入,从切口处流出,这时你能看到钢针外面的软管内部出现血液,这种类型的针有欧美BD、BB和国内品牌的,这些公司的留置针,你看到回血,只能说明血液从针管内经过,不能保证软管进入血管内部,一般是钢针刺入血管后,将穿刺角度放低至20°以内(日本护理协会推荐),然后再一边进针1~2mm,同时将钢针拔出。 第二种是钢针上有个回血槽(类似冷兵器的放血槽),这种针日本厂家有生产,以15~20°的角度进针,当看到有血液从软管内流出时,说明软管已经进入血管(这种设计是血液从钢针外表面和软管的内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流出),这时你一边拔钢针一边送套管即可。 以上说的是判断回血与穿刺成功的关系,中国医院用的留置针这一代大多是带小辫子的(上海地区的叫法),是带延长导管的,一般像江浙沪一带的三甲医院中,护士门都是按个人操作习惯来打针。 捏得稳才能打得准,了解针的设计原理对操作应该有些用处。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