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选择千禾养老院有什么优势
是连 锁的养老的,在北京,照护经验丰富,专于高龄自理、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对失智老人的照料是千禾养老独居的特色,另外就是养老院环境,地理位置都不错的
『贰』 佛教寺院建立养老院的优势在哪里
寺院创办养老院的思考
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我国养老突出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站在佛教居士的角度,老年居士们的养老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倡导创办佛教居士养老院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一、为什么要创办佛教居士养老院?
据报道,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突破2亿人;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12亿,一年间全国老年人口增加了1200多万。在2.12亿老年人口中,有一部分信仰佛教的老年居士,一日三餐只吃素食,每日早晚按时诵经念佛。由于他们对饮食起居有特殊的习俗要求,一般的养老院无法入住,他们迫切希望找到一处既能安度晚年,又能念佛修行,临终时得到助念关怀、安然往生的养老院。
鉴于此,全社会应当关注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大力创办佛教居士养老院。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事业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很多寺院正在尝试和探索创办居士养老院。如果在寺院创办养老院,有哪些特色优势呢?
二、寺院办养老院的特色优势。
1、有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2012年2月16日,国家六部委以“国宗发(2012)6号”文件,联合发出“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该意见为寺院创办养老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寺院依法办理养老院的主要依据。
2、可一体化解决念佛、修学、养老的问题。寺院氛围环境好,创办养老院是很多老年居士安度晚年的好去处,可使老人们生活有安排,作息有规律,共学共修,心情舒畅。这不仅从生活上解决了老年居士们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可消除他们的一些后顾之忧,满足了部分老年居士的心愿,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3、可提高寺院的资源利用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充分贯彻落实,各地恢复、重建、新建的佛教寺院大量涌现。虽然很多寺院建设规模大,老年信众多,吃住学基本设施均已齐备,但也存在着住寺僧人少,举办法会后空置率高,寺院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如果按照“物尽其用、减少投入、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的思路建设寺院和养老院,探索走“一寺两院”之路也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可提高寺院的资源利用率。
4、可就近解决农村一些佛教居士的养老问题。寺院在古代是教育人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学校,我国凡有历史的村落,都曾建有寺院。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农村恢复、重建、新建了很多寺院。如果按照“一寺两院”的模式去探索推广,可以说未来有很多寺院可创办养老院,可解决农村一些佛教居士的养老问题。
5、可自我约束管理,实现公益目的。佛教居士修持的重点是消除贪、嗔、痴、慢、疑“五毒心”,修出一念的清净心。由于居士们注重修持和因果,懂的感恩,所以入住养老院后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可避免和减少普通养老院时常发生的“养管矛盾”和老人儿女找茬闹事的问题,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低收费、高公益的目的。
6、可获得更多义工们的帮助照顾。寺院举办法会或日常节假日时,很多善心的居士义工们可随时为老人们进行帮助照顾,更好地传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德。
7、可及时解决临终助念问题。老年居士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脱离生死轮回,求生极乐世界;最担心的是在临终时能否得到临终关怀,顺利往生。临终关怀的最佳效果是在临命终时,发挥集体的力量,由多人现场及时助念,而这样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入住寺院创办的养老院后,可及时解决临终助念问题。
8、可推行厚养薄葬的治丧新风。老人去世火化后,可推行厚养薄葬的治丧新风。按照佛教丧葬仪式,将骨灰统一安放于寺院往生塔中,可减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三、寺院办养老院的现状及问题。
1、发展模式模糊。寺院创办养老院是一项新生事物,如何经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模式,大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相对于社会上的养老院还有一定的差距。
2、管理体系不清。多数养老院法人或负责人由寺院住持担任,组织架构、人事财务管理与寺院融为一体,存在管理体系不清,形式上寺院走公益慈善之路,实质上制约了养老院的发展。正如有的老人提出,自己入住养老院是否是享受了众善人的供养,如果是这样,或者难以说清楚时,他们就不敢再入住寺院创办的养老院了。
3、看法认识不一。对寺院创办养老院的做法,有人赞成,有人置疑,看法认识不一。
4、养老规模不大。多数养老院属于后期改造,养老规模不大。
5、服务范围有限。多数养老院只能入住全自理老人,对半自理、全护理老人无法接收,服务范围有限。
6、整体入住率不高。多数老人以短期入住为主,入住时间不稳定,往往是举办法会时入住的多,夏天比冬天入住的多,农闲时入住的多。对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们,养老院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小家庭,想念牵挂儿女亲人使老人们不愿长久入住,在半自理和全护理老人无法入住的情况下,养老院整体入住率不高。
7、服务人员难聘。由于养老院招聘的服务人员基本是居士信众,居士们相信因果,在管理体系不清,发展模式模糊的情况下,很多居士认为当义工可以,如果挣寺院的钱不应该,他们宁愿在外面多干活少挣钱,也不愿意到养老院来打工。因此,养老院很难招聘到稳定的管理人员和护理员。
8、发展后劲不足。多数入住老人家庭不富裕,如果收费过高,老人们难以承受,将无法入住,执行低收费标准,养老院又难以继续发展。因此,多数养老院维持现状,发展后劲不足。
四、寺院办养老院的几点建议。
为使寺院办养老院能服务更多老年居士,坚持公益性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议:
1、管理体系要分明。首先,由寺院组织,成立“养老院管理领导组”。其次,养老院管理体系要与寺院明确分开,自成一体,独立运行。养老院应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公益性法人机构,自觉接受“养老院管理领导组”的监督管理,每年至少接受一次领导组安排的财务审计。
养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宜面向社会招聘,当然基本条件之一是佛教居士信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只稳定的尽职尽责的管理队伍。
2、思想认识要转变。寺院办养老院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是好事要办好,要量力而行,既不能给寺院增加负担,又不能让入住老人使用寺院财物有所顾虑,免得大家担负因果责任。
居士信众无论布施多少钱物,都是供养寺院的,养老院不能与寺院共享共用。养老院所用寺院房屋、设施等,可按租赁方式补偿寺院,也可签定一份内部协议,比如养老院定期从所获利润中按比例提取一部分费用,上交寺院作为租赁费。
3、服务范围要扩展。养老院要一步到位,全面接收全自理、半自理、全护理的老人,在扩展服务范围的同时,要保证养老院有独立的厨房、活动室,满足老人们喜软食、热食的习惯和日常娱乐活动的需求。
4、前期策划要到位。虽然广大老年居士希望有一处既能安度晚年,又能念佛修行的养老院;但是不可盲目开办,前期策划要到位,要考虑好每一个细节,包括各项管理制度均要做到细化可操作。否则,半途而废或未达预期目的时,易引发各种杂念争议,造作因果责任。
5、居士信众要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办好佛教居士养老院是广大居士信众的期盼,关注养老院的发展变化更是广大居士信众的义务。广大居士信众应当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完善寺院创办养老院的发展模式、管理制度。
声明:笔者写这个“思考”,只起抛砖引玉之作用,如与现有寺院做法有冲突时,不当之处,拜请批评指导。
『叁』 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优缺点
社区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体会同龄人认同,一种“双赢”策略。另外,像社区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还提供“老有所为”的机会,让老人比有儿女相伴更有价值感。
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院,集中供养,集中居住,由养老院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的负担,还可以避免因生活习惯等问题而引发老人与子女的冲突。其次,这种养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的养老风险分散,实现集体成员养老资源的共济和共享,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风险得到化解。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敬老院基本上普及不了,即使普及了,老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也很少会选择入住。
『肆』 养老房产是什么有哪些优势
养老房产就是年龄大的行为不便的老人居住的房产,从居住的大环境来看,养老地产的生活配套设施要比较齐全,医院、银行、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要齐备。好处是有效解除老年人对生活没有保障的担心放心大胆地花钱消费心情愉快延长生命。
『伍』 瑞通护理院和其他养老院比较,优势在哪里
瑞通护理院的优势
『陆』 养老院管理系统有哪些优势
就我所了解的,我觉得有以下优势:
1、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客户化定制,完全符合养老机构信息管理需求,并保证了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先进性、维护的简易性;
2、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养老机构系统所涉及的各子系统和综合业务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各子系统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总体结构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3、各子系统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集成后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集成的过程主要是解决不同系统产品的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问题,以使它们之间达到:“互操作性”;
4、系统建立规范的养老院工作流程,协调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并实现制约,快捷方便的获取各种基础业务数据,并可以通过业务报表为计划和决策的执行提供有力科学的数据保证;
5、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外接口,随时了解院内的运营情况,做出的响应的工作布置。通过功能完备、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开放性强的管理信息网络为更好的开展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柒』 尊宅轻钢建筑在养老院应用有何优点
(1)采光、通风性能好;
(2)室内空间大、平整、地面防滑;
(3)隔音;
『捌』 养老社区和养老院相比,在老人照护上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养老院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机构,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一般都是由于没有子女照顾等客观因素,而被动地选择养老院,养老院的生活一般也比较枯燥乏味,而且目前国内的很多养老机构的硬件和软件服务设施很差,尤其是在老年人的照护护理方面,大部分护工的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并且对于护理知识知道的并不多,只会是针对老人的吃、喝、拉、撒、睡进行看护,甚至有的就是不管不顾,还会出现打骂老人的情况。
而养老社区则大有不同,它是近年来,国内引进国外的一种先进的养老模式,住进养老社区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主动选择的状态下入住的。养老社区针对老人护理,采用国际先进的护理模式,对老人进行劝人全程的服务模式,社区的护工都是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可以针对老人的情况进行调整,还可以为部分失能及全部失能的老人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及医护支持服务。目前社会上的养老社区做的不错的不多,像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不仅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还把医院都建在社区了,许多老人都选择到那里入住。
『玖』 私立养老院的特色优势
私立养老院因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服务方面要比公立的好,拿广州祈福护老公寓来说,提供的服务是公立所不能及的
『拾』 日本老年人养老上托老所,这种养老方式有哪些优点
老龄化社会带给一个国家的绝对不止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掣肘,更多还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思考。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也开始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困境,也因此不得不开放了二胎政策,但年轻人似乎并不买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晚婚晚育,这当然不是现在的中国想要看到的。日本同样是深受老龄化困扰的国家,而现在的日本,托老所这种养老机构逐渐成为主流。
由于托老所的方便、实惠等特点,托老所在日本很快流行起来,现在更是成为了老人养老方式的主流,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养老院,其实这股“托老所”之风还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吹来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出现了类似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