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农村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五保户入住敬老院,和养子的死亡的怃恤金有关系吗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3月26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通知》第2条规定,收养法施行后发生的收养关系,审理时适用收养法。
收养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时尚未审结的收养案件,或者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确认收养关系的,审理时应适用当时的有关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于1984年8月30日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第28项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
《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第2项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抚恤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后,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维持基本生活等费用的补偿。你的情形符合上述规定。
一方面,婚姻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你因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长期依靠养子的收入维持生活,无疑是养子生前所供养之人。
因此,可以获得养子的死亡抚恤金。
『贰』 五保户要多大年龄才能进养老院
一般来说五保户进住养老院是采取自愿的原则,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多种形式回供养五保户,答不一定非要住敬老院!另一个问题低保户与五保户不是同一个概念,低保证不是就医报销的凭证,有低保证不是就有了医疗费报销依据,低保和五保是由不同部门负责管理的工作。低保户可以向民政局申请医疗费救助。
『叁』 五保户入住养老院的,住院期间医疗费,日常生活,谁负责
一般情况下,农村五保户住院期间产生的护工费用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专安排。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属条例》:
第十一条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肆』 现在敬老院的五保户住医院用费谁出钱
五保户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是农村的由村委会承担,城里的由民政部门承担。
『伍』 农村五保户去敬老院有什么条件
五保户入住敬老院是免费的,没有任何条件。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入院须知与要求:
1、入住老人自愿入院。如退院则由本人及家属提出申请,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住老人及家属监护人员交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老人乙肝化验单,说明并无精神病、传染病。由老人监护人员与院方签申请表一份、协议书一式两份。
3、有精神病、传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院方提供被套、床单、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带棉被、枕心、脸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换洗衣服。其他多余物品,请不要带入敬老院。
(5)动员五保户入住敬老院的简报扩展阅读:
五保户标准
1、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3、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4、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陆』 五保户在养老院生病由谁管
应由民政部门承担护理费用。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第十一条规专定:
农村五保属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供养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而后由民政部门负责列支、核销费用。
(6)动员五保户入住敬老院的简报扩展阅读: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1.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柒』 五保户非要住敬老院吗不住就不能享受五保这符合456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设立的。
国家没有规定五保户必须住在敬老院里,也不可以散居。但散居有明显的弊端。一是供养标准偏低,现行供养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有的散居五保对象因支付不起电费,夜间只得点蜡烛、油灯照明;一些散居五保户平时好几天难得吃上一次肉,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两次水果;很多散居五保户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全靠救济。二是居住条件较差 大部分散居五保户居住的是老房子,其中土木结构的居多,由于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多、房屋寿命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问题。三是住院陪护缺失 散居五保户住院期间的生活费及护理费历来由个人承担,每月220元-420元的供养金,除去日常开支,根本没有剩余资金请陪护人员。调研发现,旁系亲属在没有陪护费用的情况下很难坚持长期陪护。尤其是重度残疾患病的散居五保户,由于住院陪护难,他们只能选择“小病忍,大病拖”。对于不得已而住院的散居五保户而言,大多面临着助餐、助浴、助洁、助急等各类护理服务完全空缺的问题。五保户集中居住在敬老院,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供养资金统筹使用,吃、住、陪护等问题都由敬老院统一安排,老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比散居老人的生活质量高。
『捌』 五保户一定要入住敬老院才能申请吗
不是的可以不入住,只要没有生活能力的五保老人才可以入住敬老院。
『玖』 瘫痪的五保户住养老院条件
如果是没有子女或抄者是袭子女贫困等等原因确实没有能力抚养 需要村委会或者街道委员会上报上一级到民政说明并且考察索要进入养老敬老院的各人指标 审批后如果有亲人需要签署有关协议 有的是国家占有其全部或者部分或者不占有其财产充公 之后进入养老院生活 正规是这样的
如果是公益慈善类型的就见到了 也当然要申报当地 毕竟是离开住所进入另一种类型生活 要去有关部门备案 同时一样要考察 下一步就是入住 个人财产一般不充公 或者和地方交接 有地方管理
『拾』 五保户入住敬老院要分监护人的房子吗
答:五保护入住敬老人院事实应该要分监护人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