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输预防液是不是有好处

老年人输预防液是不是有好处

发布时间:2021-01-01 17:17:34

Ⅰ 人一得病,就去挂吊瓶输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真不明白,那么多的人治病也爱“赶时髦”,不管大小的病,都爱挂吊瓶输冷水!这更迎合了目前医改的形势,药品零利润后,西医诊所将会见病人就输水!不然就无利可赚。请谈谈输水疗法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很多人认为治病打针输液,作用快,疗效好,因此,不管病情轻重或大小,一看病就要求打针,其实,打针输液也有不少缺点,此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l、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注射给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毒性反应也远比口服为高,如氨茶碱口服时很少发生中毒,而注射有时可有生命危险;如将空气注入血管,可造成空气栓塞,也有生命危险;输液有时会发生输液反应,病人也较痛苦。 2、容易引起感染:打针要求严格消毒针具、注射部他的皮肤,稍有疏乎,消毒不严就可能发生针眼处感染或深部感染,甚至造成败血症。 3、许多药物有刺激性。注射后局部会疼痛,如青霉素G盐、氨茶碱、维生素B12等。注射给药有一些缺点,滥用针剂会给病人带来一定危害,因此要注意掌握注射给药的适应症。通常认为,病情严重、需急救处理的病人;因恶心、呕吐、消化道梗阻、口服药物有困难的病人;使用必须注射才能生效的药物,如链霉素、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才采用注射给药的方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即使是得了普通的感冒、发烧、腹泻也要求医生输液,认为这样可以让病情迅速好转。殊不知,不适当的输液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一:很多患者常说,输液能提高身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病就好得快。现在多数患者到医院看病,都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能使病好得快。这是缺乏医学常识所致,也是大多数人存在的误区。 走出误区:滥输液的危害相当大,一般情况下,可服药或肌肉注射治疗。 不可否认,静脉输液的方法减少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效果比较直接,特别是对那些患有胃病和伴随高烧的患者。但是,输液也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液到病除,相反,输液的方式比口服药物有更大风险。因为输液要求无菌操作,特别是静脉输液,环境必须清洁,否则大气内的细菌、致病微生物会对穿刺部位和输入的液体造成污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对于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及老年人,不适当的输液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如果不是十分必要输液的话,可以用肌肉注射或服药来治疗。 误区二:大多数人认为,输液效果好,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 走出误区:不合理静脉输液很危险,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 有些人把输液当成了救命的法宝,认为输液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都要求医生给其输液。其实,治疗像感冒这类疾病,一般是不需要静脉输液的。我们认为,对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最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补充维生素C。当然,你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抗感冒药物,缓解感冒症状。口服药物与输液相比有方便、安全、经济的优点。但如果感冒者症状较重,如高热不退、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等),就应由专科医生诊断,看是否需要输液。 静脉输液对药物的纯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药物中有杂质,随着吊针直接进入血管,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非但没能治病,还会产生副作用,甚至造成过敏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人在几分钟之内就会丧失生命。另外,一些补液中本身就带有容易引起发烧的物质。 因此,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尤其不要轻易输抗菌素和激素。 误区三:常有人讲,每年输液两次可以防脑血栓 现在,定期给脑血管病患者输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已经成为许多医院的惯例和患者心目中的“仙丹”,认为输了液就能防止脑血栓,即便是血栓已经形成了,也能使其化解。很多老年人听说输液可以防脑血栓,都到医院要求输液。连有些医生都奇怪,为什么我们开的这些药老年人不信,却偏要相信传言呢。经常有老人去医院要求输液并且说,“输液好啊,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走出误区:遵医嘱吃降压药平稳降压、控制血压,才是预防脑血栓的最好办法 事实上,输进的药液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药物的作用会很快消失,并不可能长期有效。所谓每年春秋两次输液可以防脑血栓是没有道理的。 医学研究表明:脑血栓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血粘度增高、颅内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使血腔狭窄,血栓形成、栓塞或造成出血。脑血栓往往伴有高血压,而长期的高血压也易导致脑血管意外,使小动脉硬化,易于破裂出血或痉挛,导致脑溢血。因此,脑血栓的防治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靠输液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需提醒的是,在必须输液治疗的情况下,您应该去正规的医院,在合格的环境下、正确的操作下进行输液。即使是医生要求输液,您也要问个明白。尤其当要给您输抗生素或激素时,更要问清楚为什么,以防滥输液给您带来没有必要的伤害。

Ⅱ 对于老年人,到底有没有必要输液疏通血管

气温逐渐降低,慢慢进入秋冬季,这个时候不少中老年人都会抱着自己的老药方,去到医院进行输液“通血管”。这不,长沙的老王每年都会检查输两次液,一输就坚持7到10天。直到去年的冬天输液的时,却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左侧偏瘫的情况,经过医生的检查后发现老王是患上了基底性脑梗塞。

那么除了输液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预防血管堵塞呢?

1.多喝水

比起输液,用水来促进血管循环、预防堵塞更为有效。它不仅可以给身体补充所需的物质,而且还不会带来副作用。

2.健康饮食

进入秋冬季,中老年人就更应注意饮食,不要一味的为了保暖而只吃肉。还应增加蔬菜、粗粮的摄入,保证饮食品种多样化。

3.加强预防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生活当中就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例如定时检测血压、定时吃药、按时复诊等等做法,都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手段。

Ⅲ 老年人每年输液(如脉络宁)一次或两次可以预防脑血栓等偏瘫是真的吗

脉络宁是疏通血管的药,常用于心脑血管病的紧急治疗,用于预防也是可以的,如果一年用1一2次,效果较差,一般需4一5次方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如果是真品,价格是很贵的。

Ⅳ 预防心脑血管病输什么液

输液是由复静脉滴注输入制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靠输液来预防心血管病不可取.

1、经常输液对有的老年人因体质不同,用药剂量有差别,或因个体对药物不良反应不同,轻的出现疲诊,重的可致过敏、休克等危险因素。

2、常输液可破坏自身血管,引起局部感染。老年人血管硬化,弹性差,反复穿刺后破坏血管的完整性。可引起皮下瘀斑、静脉炎等,所以预防脑血管病一年两次输液不可取。

3、定期输液对人体有害无益,有的输液还可诱发脑血栓的发生。有的老年人本来无事,就是有点头晕,脑供血不足,手足麻木等轻微症状,但在换季时输液几天后却症状逐渐加重,发生了脑血栓,出现半身不遂,偏瘫的症状,这个现象已经很经常的出现。

4、短期输液按患者的想法认为,冲一冲血管就能稀释血液,就能预防心脑血管病。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短期输液(7—10天)既不能几天就将血管冲软,又不能冲掉高血压、冠心病或对人体有害因素。短期几天输液,抗血栓的药效随着输液结束很快消失,所以短期输液是不可能达到长期预防脑血栓形成的。

Ⅳ 三高老年人输季节液好不好

你好,对于三高的老年人输季节液可以暂时改善血液和脑血管情况,药物很快就会被人体代谢,起不到预防脑梗塞或者脑出血发作的作用。

Ⅵ 老年人输平安液有什么好处

老年人会电脑可以通过上网聊天,消除孤独感。另广交不等年龄朋友,消除老与新的思维代沟,加近了与身边年轻人的有效沟通和丰富,

了自身的文化及生活。

Ⅶ 老年人没病,但为了预防感冒,每年都输几次液,这样好吗,输点什么液好呢

没病时没必要输液 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 从而预防感冒 毕竟是药三分毒 而且经常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容易导致机体耐药性 等到真的感冒时药效就不大了

Ⅷ 老人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病,输氯化钾的作用是什么

预防心脑血管的食物有鱼,茅岩莓茶,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茹、龙须菜等。预防心脑血管的水果有葡萄、桔子,山楂等。

Ⅸ 老年人输保健液需要吗

这要看是什么病情了,若是急性肠胃炎,就输消炎药和补充体液及电解质。若是胆结石,肾结石泌尿系结石就要手术治疗,若是阑尾炎,肠梗阻或肠道肿瘤等都需详查对症输液才对。

Ⅹ 预防输液对老年人有好处吗

指导意见:
不好的。几乎没有作用的。每年定期冲血管是没有作用的,不要相信。冲血管也仅仅是输液那几天有预防的作用的,不可能输液几天就可以预防发病达到一年的。 最重要的是应该长期吃药预防复发。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输预防液是不是有好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应城农村养老金如何交 浏览:799
读经典诗文传承孝敬文化 浏览:881
50岁贺词大全 浏览:496
国外多少岁领养老金 浏览:355
社保交上30年退休多钱 浏览:844
如果父母学习都不好如何培养孩子 浏览:75
丽江的养老金什么时候发放 浏览:380
父母是打工的怎么描写工作环境 浏览:647
2018年养老金还会张吗 浏览:176
2015年农村养老金标准 浏览:715
研究生体检可以做什么 浏览:879
怎么给长寿花用营养液 浏览:661
有关重阳节的短语 浏览:866
50岁换了15个工作 浏览:508
烟台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怎么办 浏览:610
最长寿鹅 浏览:52
老年公寓入住人员护理标准 浏览:54
太平颐泰康养老社区哪个好 浏览:239
老年人再婚为什么不找离婚女人 浏览:75
老辈长寿 浏览: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