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痴呆的症状
老年痴呆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执行能力下降、包括语言能力下降、记忆能力下降、执行能力下降等。执行能力下降通俗讲是以前会干的活现在不会了,例如这个患者做菜,总把盐当味精放,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包括以前有煤气炉,总忘关火;患者语言能力问题,表现为反复的找词困难,容易反反复复跟身边人唠叨;还会产生性格的改变,多疑、暴躁,包括定向力的改变。
Ⅱ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为早期和中期以及晚期,老年痴呆后期症状有哪些
老年痴呆,在医学上通常被称之为阿尔茨海默症,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老年痴呆的主 要的发病人群,主要为早期和中期以及晚期,老年痴呆后期症状有哪些?
1、发病的一至三年为早期的老年痴呆,这期间患者的记忆里会有减退的现象,而且判断的能力会下降,社交上也会出现困难。对一些新鲜的事物通常非常的茫然,情感比较淡漠,还会出现时间上的定向障碍,对自己的地理位置的感知并不是很清楚,词汇少。
由此可见,老年痴呆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意识,一定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而且要多读书多动脑,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饮食的方面也要格外的注意,一定要多吃一些少油和少盐的食物,要进行补钙和补充维生素。
Ⅲ 老人患上老年痴呆时,有哪些症状是特别明显的
老年痴呆在医学上又称之为阿尔兹海默病,阿尔兹海默病起病隐匿,可呈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很显然老年痴呆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先是记忆力衰退,刚刚做的事忘了,刚刚说的话忘了,那时以为他赖皮,后来,问一句话重重复复,问到我们都烦了,他还继续问同一句话,一次收到一个快递,他捧过来问我是啥。
说过的话马上就忘了。有时在说话的时候无法找到正确的词语来形容,而且会经常性的絮絮叨叨。我还发现在我父亲得病初期特别敏感,多疑等。一是多沟通,不要使其孤单独处。二是多理解,多点尊重,不要看不起。三是多动脑,尽量促其动脑增加脑子活跃度。
这种症状是老年痴呆发作前的重要征兆,很多老年痴呆的患者初期都曾有过记忆力衰退的情况,并且这种衰退的速度非常明显,无论一件事被告知了几遍仍然会马上就忘记,甚至对于人名和长相的记忆功能都会衰减。65 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症,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中国的患病率为4.8%。
Ⅳ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
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老年痴呆的症状
1、多疑多虑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会有性格上不合理的变化,如易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别人或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
2、人格和行为异常性格改变
表现为变得自私、狭隘、对人冷酷无情;情感淡漠、行为退缩、兴趣缺乏、意志衰退,无主动性和进取性,注意力涣散或变得急躁、多疑、顽固、易怒和冲动。
3、思维和判断困难
思维贫乏,缺乏创造性,综合分析能力减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识。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不能胜任原来熟悉的工作,这也是老年痴呆症前兆。
4、情绪不稳定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有感情脆弱的表现。他们忽而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忽而情不自禁,嬉笑激动;忽而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使人摸不着头脑。
5、顾前忘后
生活中常出现丢三落四、记忆力不好是早期老年痴呆的表现。如做好的饭菜会忘了端上餐桌;甚至早上说的话到晚上就忘得一干二净;有时连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记不住;外出时常会遗失自己的东西。老年痴呆性健忘不同于正常的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它的特点是病情进展的速度非常快。
6、情感孤僻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情感常出现剧烈的、不合理的变化,如对家里的事情常常漠不关心、情感淡漠、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社交活动减少,情感反应减弱。
7、呆滞抑郁
有些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常精神抑郁、表情呆滞、睡眠规律紊乱,自我贬低,并有自杀念头。
8、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常常出现错误
常常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时间,忘记自己住在什么地方,不能记住或辨认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别人,认错朋友,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并认错自己的儿女。
9、行为异常
这种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为整天呆坐,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或无目的外出,流落街头,夜间无故吵闹而影响家人休息。
老年痴呆吃什么好
1、花生
花生有很强的抗老化功能。常食花生可增强老年人的记忆力、延缓其脑功能的衰竭。
2、鳄梨
鳄梨富含维生素E,它被确认能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鳄梨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血管很有好处。
3、姜黄
富含姜黄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印度人据称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只有欧美人的1/4,可能就与印度人常吃富含姜黄成分的咖喱有关。
4、大豆
人们把大豆称为中国的牛奶。大豆中富含油脂、磷脂及二十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大豆中所含的卵磷脂进入人的大脑后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能促进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从而能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症状。
Ⅳ 老年痴呆到底怎么回事,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生于老年前期和老年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
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
无法治愈,综合治疗可减轻病情、延缓发展
疾病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流行病学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约占到老年期痴呆的50% ~70%。
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全球共有约4000万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而这个数字预计将每20年增长一倍。发展中国家老龄人口比例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比例却比西欧和美国高。
流行病学调查还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4% ~8%。我国学者贾建平教授团队研究报道约为3%~7%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我国目前大约有600万~8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随着年龄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逐渐上升,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至85岁以后,AD的患病率可高达20%~30%。
疾病类型
根据认知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可将阿尔茨海默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详见症状部分)。
根据发病形式,可将本病分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90%以上。APOE ɛ4等位基因携带者是本病最明确的高危人群。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在65岁之前起病。主要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1基因及早老素-2基因突变引起。
参考资料
[1]
贾建平,陈生弟. 神经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65-270.
[2]
贾建平,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Mayo Clinic-Alzheimer’s disease.
798
分享
反馈
下一节:病因
以上内容由贾建平教授参与编审
病因
贾建平
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参与编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神经内科荣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阿尔茨海默病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是由特定的基因变化引起的。
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病因尚未阐明。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目前有多种学说试图解释这一改变,包括β-淀粉样蛋白( β-amyloid,Aβ)瀑布学说、tau蛋白学说、神经血管假说等。最终,患者脑内的神经细胞“默默”萎缩甚至死亡,或是细胞间信号传递出现了异常,导致了记忆、语言、计算、行为等认知功能障碍。
以下危险因素虽不会直接诱发阿尔茨海默病,但会增加患病风险:
风险因素
年龄
年龄增长是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最大危险因素。阿尔茨海默病不是正常衰老的表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逐年增加。
阳性家族史
如果一级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患此病的风险增高。
唐氏综合征
许多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人会同时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和体征在唐氏综合症患者身上出现的时间往往比普通人群早10~20年。
性别
男性和女性的患病风险差异不明显,但总体而言,女性患者更多,可能与女性寿命通常比男性较长,和闭经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是指一个人记忆力或其他思维能力的衰退程度大于其年龄预期,患者尚可正常社交或工作。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进展为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
当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主要受损认知能力是记忆力时,更有可能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
既往头部外伤
头部受过严重创伤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大。
慢性病
高血压、高胆固醇、2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不良生活方式
缺乏锻炼、吸烟或接触二手烟、睡眠不足、高脂饮食、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
低教育水平和较少的社交
低教育水平(低于高中教育水平)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792
分享
反馈
上一节:概述
下一节:症状
以上内容由贾建平教授参与编审
症状
贾建平
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参与编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神经内科荣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既有认知功能的减退,也可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记忆减退是其核心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记忆障碍逐渐恶化,其他症状也逐渐出现。
Ⅵ 阿尔兹海默症是后天获得的疾病,为何会有遗传的风险
自建国以来,电影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势头欣欣向荣,影视行业蒸蒸日上,而在众多影视电影、影视剧当中老年人突然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剧情早已见怪不怪。而老年痴呆症的医学专用名称是阿兹海默症,是一种后天性疾病,但因其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的缘故而导致阿兹海默症具有遗传性。
阿兹海默症不单单对患者个人的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对其家庭而言更是一种沉重打击,做好预防工作不可或缺。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定期进行运动锻炼等皆有助于规避阿兹海默症,而临床当中主要通过神经心理学测验、神经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脑脊液检测、脑电图、基因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
Ⅶ 老年痴呆医学术语是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 (β-amyloid,β-AP) 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 NFT) ,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 (senileplaque,SP) 的形成。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也是四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种为亨廷顿氏病、卢伽雷氏症、帕金森氏病)。
老龄化趋势让老年性痴呆患者数量增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变得年轻而又充满了活力。但是请不要忘记: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老龄社会。同时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
调查发现:我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老年痴呆症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四五十岁就痴呆的人,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岁的女儿陪同80岁老母亲看病,竟然双双被诊为老年痴呆;47岁妇女丢三落四,同样是老年痴呆惹的祸……这些都在显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龄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血管性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实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开始有症状和反应,如果不提早发现和治疗,等发展严重了就无法治愈了。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专家说,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岁时就无法治疗了。
最初征兆从失忆开始
尽管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还没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征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征兆就是失忆。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别爱忘事?如果只是偶尔忘了但事后能慢慢回忆起来,这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记还会忘,事后还想不起来,甚至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医院做检查
Ⅷ 老年人有一种病,不认识人叫什么病
老年人得病不认识人叫老年痴呆 也叫阿尔茨海默病,也叫老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属于老年人高级智能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发生了老年痴呆,首先会对患者的记忆力造成影响,尤其是近记忆力。所以很多人会说,老年痴呆的患者丢三丢四,说了就忘等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以出现行为的异常,还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症状以及情绪反应。发展到晚期,老年痴呆的患者往往情感会发生淡漠、没有亲情、不认识家人、随地大小便等等情况都有可能会出现。
Ⅸ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专,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属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空间辩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视,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老年痴呆病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老年痴呆症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复方手参益智胶囊有增加脑循环,健脑增进记忆、提高免疫力、安神益智、固本养生的功效,对于老年痴呆症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