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1岁名中医60年经验总结:每天这样动动手,远离中风、失眠、老年痴呆
穴位按摩是中医常见的 养生 方法之一,不用打针吃药,也能达到保健的目的,深受大家的欢迎。《 养生 堂》请到了全国首届名中医,针灸名医武连仲主任医师,武老年逾八旬,尤其擅长治疗脑病,有60年的脑病治疗经验。
他给我们介绍了几组简单的穴位,每天坚持按一按,可以辅助预防多种常见的脑病。
关元穴 —— 补肾健脑防痴呆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很多脑病可以从肾论治。老年痴呆中的文痴就和肾精亏损、脑海空虚有关,平时如果想预防老年痴呆,武老推荐可以常按关元穴。
关元穴和腹部的三阴经交汇,是全身的强壮穴之一,具有补益的作用,常按有助于补肾强脑,缓解健忘、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取穴方法】肚脐下四指宽处即为关元穴。
【按摩方法】以关元穴为中心,双手重叠进行按揉,先顺时针画大圈揉100下,再逆时针画小圈揉100下,然后配合呼吸进行按压,呼气收腹,按压关元穴,吸气放松。
五心穴 —— 缓解顽固性失眠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失眠问题,武老常用五心穴来治疗。所谓五心就是人中穴、一对劳宫穴和一对涌泉穴,劳宫在手心、涌泉在足心、人中在人心(人中主中正平和,属于人心)。五心穴具有清心泻火、开窍醒神、平衡阴阳的作用。
【取穴方法】双手自然握拳,指尖接触手掌,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即为劳宫穴。
【按摩方法】人中穴:用指腹轻轻地按揉人中穴的上半部分10-15下;劳宫穴:用力握拳然后放松,重复30次,按压劳宫,也可以借助按摩棒、刮痧板来刺激劳宫穴;涌泉穴:用按摩棒等按压,也可以适当泡脚、足疗。
建议睡前做这套按摩,助眠效果更好。八个穴位 —— 升清降浊防中风脑中风前有些人是有先兆症状的,比如头晕、眩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四肢不灵活、手脚麻木、失眠等。有这些症状的人属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从而影响脑窍。
武老介绍了八个穴位,其中四个升清,四个降浊,可以辅助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升清】廉泉穴、曲池穴、足三里、复溜穴
【降浊】列缺穴、合谷穴、丰隆穴、太冲穴
【取穴方法和按摩方法】廉泉穴:喉结上缘凹陷处,指尖轻按5-7次曲池穴:屈肘后,肘横纹内侧顶点到肱骨外上髁中点,左右手各按30次列缺穴:腕横纹上1.5寸,左右手各按10-30次合谷穴:第二掌骨终点的桡侧缘,左右手各按30次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按20-30次丰隆穴:膝关节横纹到踝关节的正中间,按20-30次复溜穴: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按压20-30次太冲穴:足背拇指和次指指缝上1.5寸,按20-30次
按摩时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每天按2-3组。
今日互动关元穴是全身的强壮穴之一,常按有助于补肾健脑,这种说法对吗?
1、正确
2、错误
名医三组 养生 穴,预防常见脑病
每天动手按一按,健脑养身
您也赶紧试一试吧
看完别忘了转发给朋友们,传递 健康
(养身厨房)
㈡ 急求名医:老人今年72岁 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以前大大咧咧为人随和的老人变得越来越固执、古怪、斤斤计较
有患老年痴呆的可能,不过痴呆分很多种类型,引起痴呆的原因也很多,最好尽快到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明确诊断,及早干预!
㈢ 养生长寿中药50味大全
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人都想健康长寿,但长寿的 方法 许多人不知道,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养生长寿中药50味,欢迎大家阅读。
养生长寿中药50味
1. 人参:29种皂甙,具有调节细胞延衰老,抗痒化,兴奋神经,改善免疫,促进性激素、剌激造血,加强心脏收缩、调节胆固醇8种作用。常用量1-2克。口于,内热炽盛、咯血性功能亢进勿服。忌萝卜,茶叶。
2. 大黄:延衰老:欲得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
三友补丸、通补丸为大黄一味;
大补糕:秘而不传:焦三仙(焦神曲、焦麦芽、焦谷芽)加小剂量大黄;
名医赵金凤:每日用大黄制剂,活九十余。
用法:优质大黄,切成一寸见方小块,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或罐内密封,放入水锅内,蒸熟透后取出晒干,如此反复2-3次后,切成药片,沸水泡茶或研成粉吞服,先小剂量,后确定最佳剂量(1-3克)。肥胖、三高人大便干燥人宜用;体虚、经期、怀孕发烧人不宜。
3. 山药:入肺脾肾三经,一定量铜离子,幸离子,
施今治糖尿病,必用山药和黄芪。二、八月采收,服量10-15克。
4. 山茱萸:药枣
草还丹—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主要成份山茱萸。
补肾气,兴阳道、坚阴。常用3-5克。
5. 女贞子——水瑞香,用5-10克
单用力微,常与熟地、枸杞、南烛子、麦冬、何首乌、旱莲草、害芝麻、山药、桑椹、茄花、杜仲、白术同用——变白发为黑发神丹。二至丸也可。
6. 天麻——时珍日补益上药。防老年痴呆。3-5克。
7. 天门冬——万岁藤,常服活140-300岁,齿落更生;配熟地最妙。自由基清除率73%。含锌、硒等。8-9月挖根,晒干为末,日三服,1-2克。性寒,腹泻不可服,反鲤鱼,误可用浮萍汁解之!
8. 五加皮——治风湿痛,坚筋骨耐老,治小儿4-5岁不能行迟病:加牛膝、木瓜。
9. 五味子:补肺肾两经,有咳神之称。
六月(补肺金之气)常服五味子八两,水浸半日,煮烂滤去渣,再煮似饴,加蜂蜜收膏。
李培生五味安神汤:五味子50g伏神50g合欢花50g法半夏15g—治顽固性失眠健忘症,收效甚奇。川老中医刘桢吉—用量100-150治疲劳综全症,每获良效。
南五味——风寒咳嗽;北五味——虚损劳伤。
10. 巴戟天:用根,日称“丹田霖雨”,入肝肾两经,补血海。兴阳益精治男阳道不举(浸酒服食),腰膝酸软,小便不禁。每日用3-5克,为末,入胶*,秋冬服食为稳妥。
11. 玉竹——根茎,入肺肾两经,去面黑,润泽,轻身不老。与人参同用,消肥丸——玉竹和党参。玉竹能清血脂,增抗病能力。
12. 石菖蒲-通九窍。道藏经—风干为末,每酒下30丸,一月消食,二月痰除,服五年,白发黑,落齿更生。七月为末酒服不醉;《证治准绳》读书丸有菖蒲,改善 记忆力 ;
其用在于活血、化痰、开窍对心脑血管疾病极为有益。常用3-5克,浸酒服,茶饮、装入胶*。
13. 仙茅——根茎,补三焦命门,功专补火,助阳暖精。疗肾阳不足,手脚发凉。
与香醋服必效;十蒸九晒,用砂糖藏好,早晨茶送,壮精神,乌发。
男性性功能减退方—仙茅配金樱子根、金樱子,共炖肉食用;
女工性性功能减退方—仙茅,仙灵脾、巴戟天,何首乌,阳起石、急性子(少)各适量,共煎服。强肾暖宫。对老年人健康大有补益。火旺盛,出血、性欲亢进,切勿服用。
常用3克为妥,不可同食牛奶及牛肉。
14. 白术——根茎,山精。入脾胃经。脾脏补气第一药,无出右者。肺肝肾心均有所补益。白术膏单以其熬成。
15. 白茯苓——入心脾肺三经。健脾利用湿宁神。
茯苓饼—白茯苓,芡实,莲子肉,山药共碾成粉,加水适量,拌匀做饼,蒸熟即可。当作养生枣点食用。
茯苓酥——用茯苓削小方块,安新瓮中,好酒浸之,纸封三重,百日乃开,其色如饧糖,日食一块,至百日,面若 儿童 。
白茯苓糕——名家周潜川方:选2500克以上,九蒸九晒,透,把黑皮剥下,切很薄方片,收瓷缸或石灰缸备用,后蘸蜂蜜同食。常用5-10克。
岳美中——味茯苓饮治斑秃:茯苓500-1000克,为细末,每服6克,白开水冲服,也可装入胶*,一日两次,服用2-3个月,以发根据生出为度。秃发多为水气上泛顶,侵蚀发根,而枯落,茯苓上行渗水湿而导引下降,湿去发生,故是岳一手绝活。
16. 冬虫夏草—入肺肾两经,补身强体,延年,疗怯弱,常用虫草鸭——将老雄鸭子头劈开,纳入冬虫夏草,去肚杂,线扎好,加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一鸭可抵人参一两。
17.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补气养阴,润养育五脏,无温燥上火之弊。入心肺肾三经,益肺清虚热生津作用。对气阴两虚的老年人来说是妙品。可每日含1-2克,或水煎代茶饮。胃寒之人不宜,忌萝卜,茶。
18. 肉桂——性热味甘辛,入肾脾膀胱三经,温补元(肾)阳,通络,暖脾胃,常用于命门火衰。轻身丸—同茯苓为末,炼密为丸用。阳虚火衰——1-2克。春夏不宜用。
19. 肉苁蓉——条长肥大肉质带油性棕褐色为佳。性温,味甘咸,入肾、大肠二经。主要是益肾壮阳,温补下元治男性绝阳不兴,女绝孙不产。“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治阳痿枣泄、夜小便频多,阳虚便秘。劳伤面黑精败——同精羊肉米煮粥空心食—老人习惯性便秘最为有益。董建华方:肉苁蓉、当归、麻仁、蜂蜜四者合用,滋肾养血,体肉精血自生,治老年性便秘,每获良效。阳虚怕冷,日用3-5克,确有强身延年之功。性功能亢进勿食。
五月五日采,阴干。陶隐居云:代郡雁门属并州,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以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土性柔和,故有苁蓉之名。色黑而润,制过味咸,兼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浊,降多于升,阴也。感马精而生,填精益髓,又名黑司命。治男子绝阳不兴,泄精尿血遗沥;疗女人绝阴不产,血崩带下阴疼。助相火补益劳伤,暖腰膝坚强筋骨。得白胶、杜仲、地黄、当归、麦门冬,主妇人不孕。同人参、鹿茸、牡狗阳物、白胶、杜仲、补骨脂,主男子阳痿,老人阳衰,一切肾虚腰痛,兼令人有子。同地黄、枸杞、牛膝、鳖甲、天门冬、麦门冬、当归、白胶、杜仲、青蒿、五味子、黄柏、山茱萸,治五劳七伤,茎中寒热痛,妇人症瘕。独用数两,浸去咸味,并去鳞甲及中心膜,淡白酒煮烂,顿食,治老人便燥闭结,有神。
20. 麦门冬——养阴润肺延衰老。令人肥健,煮粥食佳。改善心肌代谢,降血糖,日量5-10克,受风寒,痰湿勿服。
21. 杜仲——别名思仙。补益肝肾,无毒,入肝肾两经,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青丸—与核桃肉、破故纸加工成丸,壮精骨,益容貌,乌须。常用5-10克,有兴奋脑先生垂体作用。与猪腰同食良。
22. 芡实——名水中丹。
苏轼方:芡实煮熟后,一枚枚细嚼,每天10-20粒,持之以恒,使华液流通,滋润脏腑,补益脑髓。婴儿食之不长(脾弱难化),老人食之延年。脾肾不足与山药、莲子同食受益良多。
23. 苍术——又名山精。古人辟谷延年,抗老衰。
刘松石保寿堂方:苍术500克为末,熟桑椹10千克,压汁和末如糊,密丸如赤小豆大,每服20丸,日三服。一年白发返黑,三年面如童子。
《医垒元》不老丹:苍术、何首乌、黑豆、红枣、桑椹汁、炼蜜为丸,益肾壮精、明目,鸟须,延衰老。3-5克为宜,脾胃弱宜;阴虚火旺人不宜。
24. 何首乌——地精,性温微甘,补肝肾,益精血,坚阳道,固元气,乌须发,抗衰老,入肝肾二经。功在天门冬、地黄之上。对老年便秘十分有益。不可犯铁。
25.龟板——龟断食不死,可得500年长寿。又名神屋。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之功。专补阴衰,善滋肾损。治腰膝酸软。服孔圣枕中丹,对老年痴呆症十分有益。龟板胶(下甲)3-5克黄酒冲服良。
26.沙苑子——黄芪种子,又称沙苑蒺藜、潼蒺藜。性甘温,入肝肾二经。功专强肾益精,强阳明目。中医治三种老年病:⑴老年肾虚腰痛,小便频数;⑵老年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力减退;⑶未老先衰,精关不固,早泄阳痿。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为泄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大有殊功!七八月熟时收取,杵为末,每服6克,新汲水调下,日三次,不中断,一年后,夏不热,冬不寒;二年后,老者复少,发白变黑,齿落更加生;三年后,身轻长生。
27.补骨脂——又名破故纸。性温味辛,入肾经,补肾助阳之专药。兴阳事,固精气,壮火益土之 药。配核桃—青蛾丸;配白茯苓——养血返精丸,定心补肾,养血返精,至老不衰。现代药理分析:能提高免疫功能,温脾止泻。最适合老年人:⑴手脚欠温,腰膝冷痛小便频数、阳痿枣泄;⑵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肠鸣腹冷。⑶肾虚腰痛腰肌劳损。3-5克,煎水代茶饮。阴虚火旺盛,糖尿病、红斑性狼疮,性功能亢进,出血性疾病勿服。
28.阿胶—性平,入肺肝肾三经,有滋补阴血之功。补血、止血、滋阴。贫血阴虚之体,民间常用15克烊化,黄芪30克,红枣15枚,煎汁服用,连服3-5天可见效,为妇科圣药。含27种微量元素。常用3-5克。老中医 经验 ,放置三年以上去掉火毒的阿胶为好!新阿胶服易生热疮等。
29.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芝六种。性平,入脾肾二经,有补中气,益肝气,养肺气,补肾气,益精气。抗衰老,强身。何时希不间断服有健脑功效-每次取5-6克,用沙锅水浸一宿,第二天加水2碗,水蒸,空腹代茶饮,服后睡眠明显改善。粉剂亦可。
常用5-10克。
30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补血第一。
心绞痛:人参、三七,等份散剂3克,长期服用,不再发作。
血虚贫血:三七捣烂,置鸡腹中,手线缝好,隔汤蒸熟,去三七食鸡。
福建中医学家赵萁:参三七浸泡清水中,一二日后取出切成薄片,风干或晒干。后用鸡肥油(熟)将三七片煎炸,以微黄为度,待冷研成碎末,储于密封瓶子中,备用。服用时,取童子鸡一只,去内脏,用药粉15-20克,入腹内,加适量清水加黄酒少许,喝汤吃肉,分二三次食完。也可将鸡蛋一只,打成蛋花,入熟三七粉3-5克或10克。搅匀,炖熟食用,日服一次。治血虚之症,每获良效。
常用量3-5克。
31.柏子仁——养心安神,通便。入心肝脾三经。配蜜、枣肉、地黄、白术为丸,为道家辟谷常食之物。年迈之人润肠佳。便溏勿服。
32枸杞子:春采叶——天精草;夏采花——长生草;秋采子——枸杞子;冬采根——地骨皮。服之齿落更生,阳事强健,行走如飞,白发返黑。古称却老,益精明目之上品。
老人服北京医科大《枸杞子合剂》性功能改善达35%。,对肝肾不足眼病有很大好处。日5-10克,腹泻勿服。
33.枸杞叶——延龄妙品。性凉,味甘微苦,入心肾脾肺四经。日本人入浴必带枸杞叶,春夏食其子,秋冬食其根茎泡酒而饮。97之人,容貌似壮年。平时取茎叶,切碎阴干,用时炮烙加工,代茶而饮。日人年消耗达120T之多。
34.核桃仁—味甘入肺肾二经。功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治尿路结石:取核桃仁200克,食油菜炸酥,加糖适量,研磨,成乳剂或膏状,于1-2天服完,连续服用至结石排完。一般在服用数天即能一次或多次排石。
养生家:开始每日一颗,然后每五日加一颗,至20颗止,周而复始。常用量10-15克。
35.莲子性平,入脾肾心三经。莲子八宝粥:莲子、芡实、山药、茯苓、桂园、大枣等。对体虚疲倦少力之人大有好处。
36.海马:温补肾阳,壮阳道。补命门真火。改善记忆力,最适合命门火衰肾阳不足的老年人服用。日用量1-2克。对男妇性轼能减退障碍宫冷不孕者,最为有益。
37海松子。性温,入肝肺大肠三经。轻身延年,略。
38.桑椹: 小满 前熟透色黑者良,性寒,味甘,入心肝肾三经。滋阴补血,生津止渴,润肠通便,补益肝肾,安神益智,明耳目,乌须发,变白不老。
桑椹膏:加冰糖煎O而成。王孟英法:熟桑椹,以布滤其汁,瓷器O成膏收之,每日白汤或醇酒调服一勺(10-15克),老年人服之长精神,清虚火,防止动脉硬化。糖尿病、腹泻人勿服。儿童缺锰,服之宜,聪明。
桑椹最恶铁,不可用铁锅。采紫者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用。
39.桑寄生:充肌肤,坚发齿,长眉。性平,微苦,入肝肾二经。延年除风湿。功同续断,治老年筋骨腰腿痛,常用10-15克。
40黄芪名王孙。性策温,味甘,入肺脾二经。补气之最,故称耆。延长肝肾细胞生长寿命,有丰富微量硒,补益强壮,延衰老,日可用5-10克,煎水代茶饮。获益良多。
41.黄精,得坤土之精华,故名已芝。根春秋采之。秋采为上。性平味甘,入肺脾二经,补五劳七伤,补脾胃,润心肺。久服不饥,蒲辅周有《九转黄精丹》,实乃黄精、当归为丸,返老为少,轻身益寿。平补方。
明太祖十七子朱权服法:黄精切细,用水煮极烂,以布袋拧汁,煎浓缩,渣晒干为末,入釜中O成丸如鸡蛋黄大。每服一丸,日三服。或根细锉,阴干为末,水调,多少任服。久服多益。痰湿多勿食为妥。确为防衰祛病之珍品。
42.菟丝子,又名玉女,性平味甘辛,功补脾肝肾三经,益精髓,明眼目。治腰腿酸痛,尿后余沥,视物昏花不清,男子遗精,治多有验。久服阴液足,而目自明;阳气长而身轻。菟丝子丸(加杜仲),酒送壮阳道。
常用量5-10克酒浸或研末服。
43.菊花,清肝火,明目,“菊花2朵一撮茶,清心明目寿有加”。然功缓,宜久服才有效。
44.鹿角胶,古称白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鹿角屑十两与生附子三两,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
古人有“镇山威,九女春”之雅号,孟铣食疗本草载:鹿角蜜炙为末,酒服,壮阳道。可鹿茸研末入小米稀饭中餐餐服用,春宫阳药用。补肾阳佳品。
鹿茸,每日0。5-1克酒服;胶,3-5克。开水溶化服。
长期服,可借鉴南北朝雪敦之法:用黄精自然汁浸2昼夜,滤出切焙为末,温而不燥,滋阴又壮阳。
45.紫河车:又名混元丹,性温,甘咸,入肺肝肾三经。补气养血益精。大补气血。有河车大造丸。返本还元,对睾丸有兴奋作用,对一切虚弱之人,功效卓著。
46.酸枣仁—性平味甘,含大量维C,蛋白质。入心脾肝胆四经,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四大功效。安五脏,轻身延年,令人肥健。长期失眠健忘,神经衰弱为首选取药。
古人服法:取酸枣仁30-50克,捣碎后煎取浓汁,用米50-100克煮成粥,对失眠心烦的神经衰弱的人,颇有效验。民间也有用枣仁10-15克,同百合30-50克煎水喝,适用于妇女更年期心烦不眠盗汗者,很有效。有调睡参军之名。
枣仁有生熟之分,焦树德用新炒的,马有度用新炒枣仁粉6克,睡前吞服,安神效果较生品为好。
47.熟地黄,别名地髓,性微温,味甘甜,入肝肾二经,为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大补血虚不足,服百日,面如桃花,配人参、茯苓为皇家所用惊玉膏。常用5-6克,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48.薏苡仁,又名菩提珠。含维B,营养在禾本科第一位。治冷气,煮粥饭均可。
经常煮粥食用有两大好处:一是抗癌防癌;二是去疣美容。
岳美中治瘊子:薏仁轧面,每天冲服10克或煎服30克,一般月余可脱落。
仓元周方:薏仁6克,甘草3克,水一杯半,煎成一杯,温服,四五日,疣脱如扫。
《中华皮肤科杂志》:薏米100克,与大米煮粥或饭,日一次,11人于6-7天全部消失。
中药治女尖锐湿疣(HPV),快的30天消失,慢的40天症状消失。目前世界上无特效药。性缓效慢,长期服用,无任何副作用。
孕妇勿食坠胎。
49.白酒——味甘草辛,性热,入心肝二经。通血脉散寒,引药上行,助药力之功效。
50.茶叶,老茶20克泡水,饭后漱口,健齿。
养生长寿中药50味大全相关 文章 :
1. 养生中药汤有哪些
2. 冬季养生饮食知识大全
3. 春节中药护肝食谱
4. 女性特殊时期的养生方法
5. 养生煮粥大全
㈣ 谁知道怎样能联系到江西南昌道家名医喻德元,我母亲患老年痴呆,想找到他为我母亲治疗
这个还真的是没听说过。一。明天的话就会是很有名的呀,怎么会联系不上呢?反正一定要是谨慎一些好,现在老年痴呆的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能到正规医院去看一下,现在医疗的那个环节也是挺好的呀。
㈤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四少四多”养生指的是什么
“四少四多”即:少欲多足、少言多思、少逸多劳、少食多餐。
一、少欲多足。是指人们若要长寿健康,就必须克服思欲,知足者,常乐也,凡私欲熏心者,必患得患失,猜疑妒忌,绞尽脑汁,心神不定,久而久之,必定会伤身耗神,虚火内生,伤心伤身。自难以健康长寿。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养生者也要克制性欲。固纵欲必定伤身。
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由于养生得法,健康地生活了101岁,他的养生之道就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重要代表,很值得关心养生问题的中老年朋友们研究、学习与实践。
㈥ 哪种中成药真正能治老年痴呆
参枝苓口服液。你可以看网络相关词条就明白了。我节选一段说明:参枝苓口服液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阿尔兹海默病AD即老年性痴呆的中药复方新药,填补了国内外复方天然AD药物的空白。它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名医林水淼教授的临床验方,系在中医心主神明理论的指导下,以《千金备急要方》中经典古方开心散等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研究开发而成,用于心气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痴呆。本制剂经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先后列入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上海市重点科技项目、中药现代化等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参枝苓口服液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全方具有益气温阳,化痰安神的功效,对于老年性痴呆心气不足证疗效确切。同时,生产企业沃华医药在原材料方面均选用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生产过程严格监控,确保临床疗效及使用安全性,是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最佳选择。
参枝苓口服液临床三期试验的对照药可是目前老年痴呆症一线用化学药安理申,在很多方面优于此药,所以的确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