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湖州老年大学

湖州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20-11-27 14:14:40

A. 我是湖州这边的有成人的越剧培训班吗

没有。建议你自费去嵊州看看,那边挺多的。
原因如下:
1、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那边几乎家家有人会唱;
2、你可以借住在嵊州的亲朋好友家中,在那里进行培训学习,学成回家;
3、你也可以请一位老师到你当地(湖州)教你,但费用要大很多;
4、你也可以到湖州的老年大学里,强力要求老年大学的负责人聘请这类老师前来教学,当然要多叫上一些喜欢越剧的朋友一起申请,不然就你一个人肯定不行的;
5、如果你实在喜欢的话,你也可以花点时间,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在湖州本地走访,你肯定能找到藏在家中的越剧老师的。加油!

B. 老年人怎样学书法

学习书法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难,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老年人学书法能修身健体,是很好的一项艺术活动

首先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古人执笔分两种,坐着写字用五指执笔法,站着写字用三指执笔法,可是70年代上海沈尹默在全国推广书法时,只推广了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濒临失传,好在有林散之等巨匠的成功实践,当前全国搞书法的70%只会五指执笔法,包括部分已成名的老书家。
学会三指执笔法对中锋用笔起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书法传承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执笔问题。广大书法爱好者应该及时掌握两种执笔法。

初学书法者,先要选好老师。
择师的标准不在于长幼,而在于他是否是真正的行家,主要看他的创新能力,字外功夫,综合素质,影响力及人品,找对老师就能事半功倍。

选好字帖和笔墨纸砚。
现在出版业十分发达,古代的所有碑帖都有很多不同版本供大家选用。北京琉璃厂一条街,书画专业书店文房四宝店到处林立,应有尽有,有的还配了示范光盘。
笔分羊毫、狼毫、兼毫三大类,羊毫软,狼毫硬,兼毫软硬适度,初学者应选用兼毫,厂家比较出名的湖州善琏湖笔系列、宣州宣笔系列和江西产的各类毛笔,均可选用。

字体可按书体选购:
篆书有《甲骨文》、《石鼓文》、《散氏盘》、秦篆、楚篆等;隶书可选用《张迁碑》、《乙瑛碑》、《史晨碑》、《石门颂》、《好大王碑》等;
楷书可选用《张猛龙碑》、《张黑女碑》、《九成宫》、《颜勤礼碑》、《褚遂良楷书》等;
行书可选《圣教序》、《米芾行书》、《王铎行草》;
草书可选《十七帖》、《书谱》、《智永千字文》、《平复帖》,怀素、张芝草书。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以下三步练起:

先练线,每天用三指执笔法在旧报纸或毛边纸上画两尺长的横线、竖线和直径为一尺左右的圆线各20个,行笔要慢,起笔要藏锋,线条一样粗,刚劲有力,力透纸背为好。坚持15天即可。中锋运行习惯基本养成。
练习点,每天练5钟不同走势的点各20个,坚持15天。
练字,先从字体或书法大字典中选临1—2个你比较喜欢的字,看准比例,反复练,练得和字帖对照一模一样后,再从头到尾通临一遍。

写不好的字请老师当面示范,细看每个点划细节的运笔方法。
多参加一些书画笔会交流,现场细看每位名家的执笔技巧,只要有兴趣真下决心,方法正确,心诚力到,一般经过3到5年的持续努力就会小有成就。

C. 杜学元的科研成果

(一)著作
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
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
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
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
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67.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
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
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
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
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
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
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
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26.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
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78.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
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
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
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
(二)论文
◆1986年
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
◆1989年
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
◆1991年
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
◆1996年
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
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997年
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
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
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
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
◆1998年
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
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
◆1999年
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
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
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0年
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
◆2001年
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003年
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
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cation (HK),2003(16).
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004年
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
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
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
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
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
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
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
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
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
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
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
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
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
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
◆2005年
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
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
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
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
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
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
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
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
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
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
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
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
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
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
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
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
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
◆2006年
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
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
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
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
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
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
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
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
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
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
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
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
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
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
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
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
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
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
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
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
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
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
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
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
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
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
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
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
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
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D. 老年大学怎么报名

有以下两种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登陆当地老年大学的官网进行报名。

2、现场内报名。携带本容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及签字笔到当地老年大学报名点现场报名。

老年大学是适应社会老龄化、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时代产物。随着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了,中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面对社会老龄化.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工作。

胡锦涛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历史。

党和政府多年来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老年人也要继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老年大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终身学习”最恰当的体现。

拓展资料

老年大学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开心娱乐的园地,广交朋友的平台,智力开发的基地。

老年大学的办学方式非常灵活,既有固定场所集中授课,也能远程授课。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饪、艺术等方面。

E. 我想报考一个民办证,找工作用的,在哪可以办理啊,我是青岛胶州的

胶州市老年大学北楼二楼(湖州路189号)
胶州正泰培训

F. 我是长兴人可以报名湖州老年大学吗

这个问题对于乐理知识欠缺的人来说很难讲明白。所以首先建议你把基本乐理的有关知识学明白,里面包括调与调式的有关知识。你学钢琴的话,乐理相对来讲会比较容易学会。你所说的“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就是十二平均律。确切地说,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的:对于钢琴这样的键盘乐器来说,使用十二平均律进行调律便于转调。音律有好多种,最常见的有三种——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钢琴就是用十二平均律定音的。一开始只有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是在其之后诞生的。首先需要明白什么叫十二平均律。钢琴键盘上一个八度里包含十二个琴键(既然你学钢琴,这个你应该明白是哪十二个琴键吧?),相邻两个琴键所对应的音的频率的比值都是相等的,这就叫十二平均律。例如,升C与C的频率比是相等的,D与升C的频率比是相等的,以此类推。在其他音律中,相邻的两个音的频率比是不一定相等的,例如五度相生律中,升C与C的频率比并不等于D与升C的频率比,而且在五度相生律中升C与C的频率比也不等于降D与C的频率比,也就是说,在五度相生律中升C与降D的音高并不相等,而在钢琴键盘上,升C与降D完全就是同一个琴键,它们的音高当然是相等的。同理,钢琴键盘上同一个键的不同名称的两个音在五度相生律中音高都是不相等的(例如升F与降G、B与降C、E与重升D等等,在五度相生律中音高都不相同)。然后说一说转调。学钢琴的人对于转调应该并不陌生,钢琴作品中的转调极其常见。例如,你应该学过C大调的音阶是CDEFGABC吧?再例如,G大调的音阶是:G,A,B,C,D,E,升F,G。如果一段旋律本来是C大调的,现在你想把它转成G大调,那么原先的C就变了G,原先的D就变成了A,原先的E就变成了B,原先的F就变成了C,原先的G就变成了D,原先的A就变成了E,原先的B就变成了升F。再例如,降D大调的音阶是:降D,降E,F,降G,降A,降B,C,降D。如果想把一个C大调的旋律转成降D大调,则同理,C变成了降D,D变成了降E,E变成了F,F变成了降G,G变成了降A,A变成了降B,B变成了C。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把C大调的旋律转成G大调的话,出现了升F,把C大调的旋律转成降D大调的话,则出现了降G。我们已经知道,在五度相生律中,升F与降G的音高并不相等(升F比降G稍稍高一点,至于为什么,你需要学乐理才能知道),但键盘乐器中并不可能把升F和降G分设在两个琴键上(否则琴键也太多了吧……),那么到底是把F和G之间的这个黑键的音高调成升F的音高还是调成降G的音高呢?都不合适,因为不管调成何者的音高,都会导致G大调和降D大调的音阶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听起来感觉不一样,例如,如果调成升F的音高,则G大调的音阶听起来很正常很悦耳,但降D大调的音阶中降G这个音就会偏高,如果调成降G的音高,则降D大调的音阶听起来很正常,但G大调音阶中的升F会偏低。这个现象使人们发现,键盘乐器上是不宜使用五度相生律的,因为它会使转调效果受到影响。那么使用十二平均律为什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呢?很简单,因为十二平均律中F与G之间的黑键的音高既不是五度相生律中升F的音高,也不是五度相生律中降G的音高,而是介于它俩之间,这样折中了之后,不管是G大调还是降D大调,听起来虽然都没有五度相生律那么好听了,但最起码不会出现其中一者中的一个音明显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就便于转调了。也就是说,五度相生律更自然,十二平均律更机械,所以五度相生律的音阶比十二平均律好听,但五度相生律如果应用于键盘乐器中,就会导致只有一个调的音阶能那么好听,其他调的音阶都会变得比较奇怪,所以键盘乐器中我们使用最平均化的十二平均律,以便于让所有调听起来感觉都是一样的。事实上,虽然说五度相生律的音阶更好听,其实没有多年音乐实践的人往往是分辨不出五度相生律的音阶和十二平均律的音阶的,因为它们在频率上相差很少。总之,讲了以上这么多,主要还是需要你好好学乐理,把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这些内容都学会后,音律这部分知识也就会好理解了,你现在没什么乐理基础显然不适合直接学律学的有关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再问我。追问你第二段说的“升C与C的频率比是相等的,D与升C的频率比是相等的”是不是应该改为“升C与C的频率比和D与升C的频率比是相等的”?回答是的,不好意思我打错了……提问者评价谢谢!你是老师吗?

G. 有谁知道胶州的专升本考试哪里通过率高些

没考过 不过很多朋友在正泰那边报的名 貌似还不错 都过了.你可以自己去看一下,考核一下学校,看一下流程什么的。应该能得到自己的满意。

阅读全文

与湖州老年大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岁孩子常规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693
居民养老保险有缴费年限的吗 浏览:354
养老机构上墙制度与职责有哪些 浏览:859
父母亲用英语怎么能记得快 浏览:89
江西省哪个地方养老最好 浏览:456
常州老年大学学费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747
老年人股骨骨折了晚上睡不好 浏览:887
长寿区黄桷湾小学有多少个班 浏览:693
老年活动中心日常工作制度 浏览:436
关于重阳节幼儿儿歌 浏览:818
老人血压太高怎么办 浏览:119
金华孝顺溪改造 浏览:15
富硒康老年人每天要喝多少 浏览:750
90岁老人心跳40 浏览:801
蚌埠市老年大学有那些课程 浏览:312
职工养老保险最高交多少一个月 浏览:542
员工到退休年龄强行上班有没有工资 浏览:547
长寿花叶子发黄不发亮怎么办 浏览:686
养生馆适合哪些地方 浏览: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说明什么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