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为什么会偏心
外公外婆生了四个孩子,前三个都是女儿。
家里穷,就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省钱赚钱。给女儿定娃娃亲,这样男方每年都要送礼物来,多少是笔收入。男孩则不定,因为要花钱。
我妈排行第三,和二姨妈都是家里最不受关注的孩子。
听说二姨妈小时候在成绩很好,数学经常考年级第一,参加竞赛得了奖,学校敲锣打鼓的把奖状送到家里。后来被外婆劝说退学嫁人了。
老家有孩子考上大学请客吃酒的习俗,按道理亲戚们都要赶情(给钱)。我高考后其他的亲戚都按礼数给我红包了,但只有舅舅故意问我妈,你们离那么远,还请客吗?我妈不想跟他废话,就说不请。于是他便理直气壮地没有给我红包。
但表弟考上大学时,他给我妈打电话说,外婆让他请我妈。(请某人就是要某人送礼的意思)
我惊了。外婆帮着舅舅欺负妈妈?
外公外婆每年赚的钱都是要记账的,等着舅舅舅妈年底打工回来查账。他们每一分钱都贴补给儿子了。这件事一直故意瞒着我妈,其他人都知道,姨妈们都暗示我妈不要给外公外婆生活费,但我妈还是按月打钱,直到外婆不小心说漏嘴了,她知道了账本的存在。之后便再也不按月给生活费了。
后来外公外婆不远万里来我家看看,舅舅一毛钱的路费都没出,平时外婆吃药的钱一毛都不出,也很少跟我妈联系,居然破天荒的专门打电话要我妈带外婆去医院看看,检查一下脑血栓怎么样了。
虽然我妈不按月给生活费了,但衣服鞋子还是会经常买了给二老寄回去。我非常负责任的说,外公外婆穿的所有的真皮鞋子,名牌运动服,nike的袜子,都是我妈买的。舅妈在服装厂干活,她只会在厂家处理的时候买便宜货拿回家。舅妈有一次在别人面前夸耀,老人穿的衣服全是我们买的。而一向聪明能说会道的外婆把脸扭到一边假装没听见。我妈回家就哭了。
外公这些年来一直都觉得内疚,剥夺了女儿受教育的机会。把家里所有的钱都花在舅舅身上,可他是最不会读书的。
带外公坐飞机,去北京看毛主席,外公激动的老泪纵横。回家之后逢人便说女儿好,享女儿的福了。可外婆从来不这样。
去年外公为了赡养的问题跟舅舅吵了起来,气的直哭,从此以后更是只念女儿的好。
现在妈妈经常让我在网上买东西给外公,我试探的问要不要给外婆也买一份,妈妈从来都说不要。怎么说呢,被伤透的心,无法弥补吧。
我不能理解外婆,外公年过七十还在扫马路,他说他看见熟人就把头埋着,恨不得哭。如果不是因为尽全力贴补舅舅,导致女儿们都不愿意赡养,他们大可舒舒服服的安享晚年。现在开始,只要停止帮舅舅赚钱,女儿们哪怕一人一个月给五百块,都可以过的舒舒服服的。但为什么外婆还在全力为了舅舅做牛做马,逼迫外公也这样。
不要喷我妈,我觉得她仁至义尽了。
② 孩子都是亲生的,父母为什么还会偏心
父母对孩子,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却不是,天下父母都有爱心、都会疼爱孩子。甚至有,狠毒之心的父母。
至于,父母对孩子偏心算是什么(心)?我真还不知。但我知道,父母给予孩子爱的多少,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就如婴儿要吃奶一样至关重要。
就多子女来说,父母无论是从生活上、精神上的关爱,出于对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都应该是一视同仁,雨露均给。但,为什么孩子都是亲生的,父母会有偏心?令人能想到的,首先是父母的传统旧观念:重男轻女。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出现偏心对孩子,一般是发生在儿女双全,或女多男为“独苗”,更重要的是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身上。在他们的骨子里,侵蚀着“男是宝女是草,养儿是防老,养女是泼出去的水”等男尊女卑的毒瘤。受这些毒瘤的影响,至今存在的弃婴现象里,被弃的几乎都是女婴。真是社会的悲哀。
其次,是父母本身的心理缺陷。比如,很自恋、偏执、冷漠等性格的父母,是做不到对儿女同爱的。换句话说,儿女在有心理缺陷的父母手下生存,是无法享受“雨露均沾”的。就用皇帝与妃子来做比喻,皇帝象征权力、霸道、偏执、自私自恋,比喻在有性格问题的父母身上,就理解,他们是只爱自己喜欢的,什么事什么人是要符合他的口味、称他的心、如他的意,他就喜欢。谁一旦有“不对”,便会得罪他、惹怒他;他们要什么和不要欢什么,给予他人的多还是少,完全凭自己的性情和感觉。
当然,也可以说是父母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们不会爱孩子,再导致了都是亲生的孩子中,有的是乖巧、听话、爱学习、懂事的孩子,有的是那种不爱学习、调皮捣蛋、胡作非为的“坏孩子”,继而形成,父母越来越喜欢和偏爱乖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坏孩子”。但我们分明看到,“坏孩子”是父母的心理、养育方式有缺陷的见证。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从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个娘都疼,只是…..
当娘疲惫了一天回到家中时,大宝给你捶背、端水端饭;二宝在旁边自顾自的玩游戏、看电视。娘会喜欢谁?
当宝贝们做错事,惹得娘暴跳如雷时,大宝含着眼泪,跟娘说:“妈妈,别生气了,我会改的,下次再也不犯了。”二宝梗梗着脖子,和娘怒目而视。娘又会喜欢谁?
为娘不是神仙,也有七情六欲,也喜欢被别人关心,被人疼,爱吃“顺气丸”。大宝你的行为触动了为娘最柔软的心房,怎叫娘不喜欢,不偏心。
大宝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年年能拿回三好学生的奖状,不仅如此,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二宝呢,学习就别提了,肯定也稳坐班里第一(倒数的),更让娘提心吊胆的是接到老师的电话,不是把这个打了,就是被人打了。
二宝呀,为娘浑身上下充满了正能量,喜欢上进的孩子,你总是让娘这样操心、劳神的,为娘拿什么来喜欢你呀。
据说偏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娘不想偏心,娘也想一碗水端平。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娘就喜欢大宝那样的,咋整?二宝,要不你也跟大宝学学,让娘不再偏心。
还有第三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就是父母并没有偏心,但是孩子都想要独一无二的爱,希望父母把所有的爱和关注都倾注在自己身上,所以父母对别的孩子好一点他就会很难过觉得父母偏心。父母其实只是觉得哪个孩子需要照顾就去照顾哪一个。但是这也提醒父母,在对待两个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觉得你是最爱他的,不要让任何一个被冷落。
③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为什么会偏心
说句实话,只要家里有不止一个孩子,家长多少都有点偏心。完全公平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④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为什么会偏心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对于孩子,父母也有他们自己喜欢的类型。
我家里面是三个孩子,我最小,我还有哥哥和姐姐。
虽然我们都是同一个爹妈生的,我们长相就不一样,在同一个家庭生长,性格也不一样。我妈妈在女儿当中,稍微更喜欢我姐姐。
为什么呢?因为我姐姐听话呀。
我妈妈这个人特别节俭,我妈经常和我讲她小时候的事迹,外公给她的零花钱,她都会攒着,最后她会还给我外公。我姐姐也是这样,父母给的钱从来不乱花,有一块钱至今还夹在老家的课本里。
⑤ 怎么看出父母偏心父母对某一个孩子偏心会有什么表现
五个手指头都不一样,其父母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爱,但是只是爱的方式不同,所以感觉会有一些小偏心,不爱,但是但是但是
⑥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为什么会偏心
觉得大多是个人的偏执问题。
这么去分析吧。父母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因为子内女多。总会容有顾此失彼的时候。
中国这么多个省份都有穷有富,富则来源于国家以往的扶持。何况小家庭呢?
孩子听话,嘴甜可能更讨父母喜欢,孩子小气、无理取闹也会让父母失望。假如你是父母更爱哪个孩子?
你问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嫉妒其他兄弟姐妹好,父母对他们比你好。为什么你就得不到。
如果,你学会体谅父母,学会站在他们的位置帮他们考虑问题,分担忧愁时,我相信你的父母会更爱你。
⑦ 父母为什么偏心小儿子
因为他还太小
⑧ 父母偏心谁谁越穷是吗
性格方面的因素
人们一般都会偏爱性格比较像自己的孩子。虽然在择偶的时候有人喜欢找与自己互补的,但总希望生出来的孩子随自己。
一个性格外向的人,看到自己的孩子文静或木讷,总会没来由的心急;性格内向的人,看到孩子上蹿下跳把家里弄得鸡犬不宁,也会有想把他打一顿的冲动。从这个层面上讲,父母对孩子的偏爱也是不可控制的。
更偏向弱小,觉得更需要关爱和保护
这种情况比上面那种情况更为多见,很多家庭有了二宝以后让大宝让着二宝,其实就是这种心理。因为做父母的觉得最小的那个孩子更弱小,所以要大的那个让着小的。可怕的是,这种心理和习惯会一直延续下去,到孩子都大了也可能改不过来。
孩子依赖性不同
很多父母虽然理智上更欣赏独立自强的子女,但是,情感上却更容易偏向弱势一点的孩子,因为人一般对弱者有天生的同情心,加上弱者能力有限,只能求助于人,可能掌握了更多讨好他人的技巧,因此,父母偏爱也是情有可原的。
其中的一个孩子更会讨父母欢心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就比较会讨父母的欢心。这样父母的心会不知不觉的往这个孩子的身上倾斜,而另一个被冷落的孩子内心会受到伤害,也会因此更加不懂得讨父母的欢心,因此而和父母越来越不亲近,父母也会越来越喜欢那个“会哭”的孩子。
更关注给自己争气的孩子
父母偏心孩子,这种心理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有的父母就不会偏心弱小的那个,反而更喜欢让自己有面子的那个。哪个孩子听话乖巧成绩好,长大以后体面有出息,就会更喜欢哪个孩子。
⑨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为什么会偏心
1、性格外向的子女更讨人喜欢。
父母养育孩子辛苦,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孩子的感受。俗话说嘴甜的孩子有糖吃,这一点不假,哪个父母不喜欢嘴甜的孩子呢?就像《都挺好》中的明成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明玉就因为喜欢和爸妈顶嘴,性格很倔,不怎么会沟通交流不讨父母欢心。
3、父母对比较弱的孩子会多帮助一点。
有的多子女家庭,孩子们都会说,父母总会偏心于谁,父母给谁出力最多或给谁钱最多。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的本意是谁需要帮助就多支助一点。明显哪个孩子经济上弱一点,父母肯定要上心一点。为人父母的总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默默地奉献自己,做为子女也一定要理解父母。
⑩ 父母越偏心谁,谁越不养老,为何现在尽孝全指望不受宠的
1、父母喜欢最小的孩子
一般农村的家庭有许多孩子,作为一个家长,很多人都喜欢最小的孩子,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担心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怕小孩子吃亏,所以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出现一碗水不均匀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因为从小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宠爱,常常会索取很多,付出很少,而父母也习惯了这种方式,他们做一些小事情,都会把他父母感动到不行。
正因为这三个原因,才会有父母越偏心谁,谁越不养老,最后尽孝全指望不受宠的子女的现象出现。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很难过,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我们有责任在他们年老时赡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