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子女有困难都不会和父母说

子女有困难都不会和父母说

发布时间:2020-12-05 08:12:49

1. 不能绝对地说“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

哎,我现在也有同样的困惑。只能说希望自己的老公和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尽目前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大的力量给予孩子教育吧。

2. 和父母无法沟通,孩子到底有多绝望

父母和孩子有效沟通的缺失,不仅会损害亲子间的关系,还可能让孩子走向极端。回
有效沟通其实并不困答难,简单到可能只是一个说话方式的转变:少一些“你必须、你不该”,多一些“你要听听我的建议吗?”
而从根本上来说,除了沟通技巧,更重要的是应该真正地将孩子视为平等的沟通对象。
对于人生经历尚浅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个指引者,而不是管理者。
指引意味着,父母需要放下傲慢的姿态,从学习、情感、生活习惯到兴趣理想各方面,跳出“父母”的身份。
无论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是否幼稚,都需要被尊重和被倾听,而不是傲慢地、简单粗暴地说:“不可以”。

3. 和父母有不同意见是不孝顺父母那不同的意见不是意味着不顺从了吗那这样说来子女都不能有自己思想了

那就把理想定高点,远的,和眼前的事不发生关系,就不会碰撞,既能顺从父母,又不忘理想,既孝顺,又有思想。

4.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在看父母在做什么,而不是看父母在说什么!父母对孩子而言只说不做,说没有多少意义

我可以举自己的例子。

在高考的时候,我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和我的同学拼了一年,我在北大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50个同学,我是全班倒数第五名,但成绩并没有阻碍我做成自己的事业。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

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

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做是惟一的标准。

否则你的孩子就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因为任何一次考试只有一个第一名。

如果一个班里有40名学生,难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39个孩子都是笨蛋吗?都是失败者吗?绝对不是!

所以我有一种自我解嘲说法:其实当第一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个追赶的人都没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没有什么好当的。

当最后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个追自己的人都没有,你想这种生活多潇洒呀!

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和孩子说,你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这次考倒数第一,下次我会鼓励他考倒数第二,这次他考20分,下次我会鼓励他考30分。千万不要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别进家门。

你这么说,有的孩子当然会拼命学,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不让他进家门么?你肯定让他进家门,你让他进家门就意味着你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是说话不算数的,那我以后就无所谓了,他反正不会不让我进家门,父母就这么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记清楚,绝对不能让孩子吃住你,绝对不能要什么给什么。

比如说这个孩子爱吃麦当劳,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孩子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麦当劳,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数一点一点加上去。比如说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万不要说下回你要考到90分,或者把孩子臭骂一顿。

你要对孩子说,60分已经不错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这个孩子的分数在潜移默化中就上去了。

他每上去一点,你都要鼓励他。

当分数考得更低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爸爸妈妈支持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5. 都说父母不会跟子女们计较,其实不是,我父母就很爱跟我计较,我该怎么办

你误会他们了,其实父母对你的计较也是对你的负责,对你的关心。因为父母比你想的要回全面,你想不答到的你却认为那是计较! ◎┊
★ 很高兴为您解决问题,如感觉有道理,请采纳一下,谢谢^_^。

6.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

我们都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都是不等人的,就像是今天刚出生了一个宝宝,转眼间就变成一个大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和父母直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小时候,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都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久而久之,长大了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心里话却变得越来越少了,原因何在呢?

最后,当他们第一次选择与父母说以后,发现他们的回答很多时候只能给予建议,或者对比性不强。在经过三番五次的心里交谈以后,成年的孩子们并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而现在的年轻人闺蜜朋友都很多,他们肯定是要选适合他们自己的,才能说好心里话,因此也就不再和父母说了。

7. 为什么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家长分享

大部分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孩子不喜欢和家长聊天,一个月聊天的次数寥寥无几。

两代人之间注定有代沟,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够跟爸妈交流。


作为家长,您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情况吗?


可以回忆下,孩子向你抱怨他的困境,您是怎么回复他们的。


很多家长会批评孩子,一点苦都不能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本来已经够委屈了,还要被自己的爸妈批评。您觉得,孩子还愿意跟您说他的情况吗?即使说了,也不过是多一份委屈。

8. 造成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越大越没有意思了,小的时候多好玩,什么话都和我说,现在可好,和大人就是没话说。”类似这位家长的抱怨,如今,在我国许多家庭普遍存在。孩子长大了,却与父母疏远了,难道父母与孩子真的没有共同语言吗?教育专家指出,在缺乏有效的语言沟通的背后,其实是父母无法探知孩子内心世界的苦恼。
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孩子和父母为什么好似来自不同的星球?其一、孩子的自我保护,为的是免受父母的伤害。做父母的一定会辩解:我怎么会伤害孩子,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正是这个“为他好”,就像一位高中生
在日记中写的“他们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也不让我干,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想干的,他们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希望我好好念书,除了念书
什么也不让做。”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而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抱以不尊重、轻视甚至呵斥,这很容易刺伤那些正在长大、渴望
成熟的心。
其二、孩子的话大人听不懂。一些父母不善于学习,不愿了解新鲜事物,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得不到孩子的尊
重。在如今这个时代,现实的压力让父母深感学历的重要,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大学选好专业,而对孩子学习之外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忽视、漠然。这种态度渐渐也
造就了父辈与子辈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在某些方面,孩子在成长,父母却落后了:对新的语汇、新的兴趣、新的焦点话题、孩子谈话的兴奋点,父母都很茫然,却
仍然每天絮絮叨叨,这必然导致父子、母女之间无话可谈。
其三,新传媒时代,网络语言流行。不上网的父母当然听不懂什么是“青蛙、恐龙、大虾”之类的词,却只觉得都是些贫嘴呱舌,对其不屑一顾。而孩子们呢?则觉得父母索然无味,只会唠叨瞎操心。久而久之,再想坐到一处聊聊天,都变得不可能了。孩子宁可与网友聊得火热,也不愿对自己的至亲父母送上一个笑脸。
如何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鸿沟呢?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要了解新媒体,关注新事物。其次,要主动和孩子说心里话,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关
系。第三,尽量养成家庭聊天的习惯。家人聊天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倾听与倾诉的习惯,还可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更善于倾听,彼此关
心,父母就不会再觉得与孩子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9. 都说子女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怎么理解代沟

我觉得这要从几个方面讲。 一 父母总是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父母和版孩子之间有权距离。记得有人说过,不要站着和你的孩子说话,他会有压抑的感觉。孩子要仰望这你。 二 对孩子的问题不是非常在乎。不一定是孩子一开始就不愿和父母聊天。父母眼中的大事和孩子眼中的大事不一样的。也许父母觉得这件事无足轻重,可在孩子看来是天大的事。 三 和孩子沟通不够。觉得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已经够了,其实不然。孩子有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有烦心事。 四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有他自己考虑问题的方式。成人考虑问题和孩子考虑问题的角度有很多区别的。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不理解自己。 父母应该和孩子多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对孩子的问题要表现出来非常关心的样子。要让孩子把你当作朋友,如果你觉得孩子的有些想法是不对的,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怎么样,应该给他一个引导,给他自己考虑的空间。

阅读全文

与子女有困难都不会和父母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和耳背老人交流 浏览:893
普兰店区农村户口怎么交养老保险 浏览:439
沈阳老年大学书画 浏览:672
50岁左右跑步对关节的影响 浏览:970
老人的淋巴结炎怎么办 浏览:869
全国排名前列的养老院 浏览:200
军队人员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浏览:731
2016年全国养老金调整排队 浏览:238
靠儿子媳妇养老是什么意思 浏览:1
南京最低退休金 浏览:118
社保退休计算工资 浏览:225
18年深圳退休金计算器 浏览:492
父母教养有四种是哪些 浏览:958
社保局对医保退休有异议 浏览:943
两年义务兵父母多少补贴 浏览:880
退休工资计提工会费么 浏览:790
体检书是什么 浏览:719
南昌60岁招聘 浏览:696
泰康的养老社区在全国有多少家 浏览:657
老年人摔断胯骨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