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80后我们很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举列说明我们很幸福
演讲首先要克服的是你的紧张心理。有些人台下准备的很充分,手势,语气,视屏,但一到该讲的时候,面对这么多的人,心理就产生恐慌,紧张,严重者会出现一段大脑真空的状态即什么也想不起来。所以演讲你首要做的是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其次就是你要为演讲做充分的准备,这也非常重要
具体做法就是放慢自己的语速,当你实在紧张的不行时,做个深呼吸,但动作不要太大。记住不要让人看出你当时的焦虑,紧张情绪。
这是我给你精心整理,费了我不少心思,希望对你有帮助,具体你可以自己删节,好则留坏则去除
80后我们很幸福
2010年是一个不一般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里,80后已经开始踏入30岁这个关卡。中国有句老话:30不惑。而作为8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了不惑之年,而这不惑的原因,我也开始慢慢体会到。事业家庭、成就责任,都在慢慢向我们的心中袭来。不管愿不愿意,也不管逃避或者面对,这些问题都在不紧不慢、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一贯的想法,也驱使着我们成熟。这两年的培训工作,培训了一批又一批新人,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人从身边擦身而过,从开始82年出生的同事,到88年出生的同事,再到现在90后出生的同事,年龄跨度已然接近10年。10年是一个什么概念,10年意味着一代人。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新的一代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心中一直在想着这样一些问题,90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但是80后的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有没有准备好承受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有没有准备好承担家庭的责任,有没有准备好承担工作上的重任。
这段时间身边结婚的越来越多,看到一个一个的朋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为他们祝福的同时,也在感叹80后的感情生活。一个个不同的词汇在眼前浮现出来,裸婚、闪婚、奋斗、蜗居……而这些词语的背后都潜藏着同一个词——责任。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说,我们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自己的生活,需要……而在我们需要的这些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无论是一份事业或者一份工作或是一份收入时,这些都离不开责任。而我们是否准备好或者说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心里准备。看一个人是否成长,并不是看他年龄有多大。我见过一些人年龄很大,却控制不住自己,经常放纵自己,致使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这样的人虽然生理年龄很大了,但是心里年龄却依然还未成熟。而有些人虽然年纪很轻,却愿意承担责任,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大了。所以当我们再次说,我已经是个大人的时候,请想想自己是否愿意承担那些需要肩负起的责任。
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80后会有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工作压力太大,现在的收入太低,现在经常需要加班,现在经常需要去承担一些自己所肩负不起的责任。有时我也会抱怨,可抱怨过后,我们是否应该开始思考一下,这些到底是为什么?原来是格局,格局还不够大,没有能看到将来10年后、20年后会是如何。如果这些压力都可以挺过来,再过10年或者20年当回头再看看这些,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或许我们会暗自庆幸当时虽然有抱怨但没有放弃坚持,当时虽然有压力,但是却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我想说:和我一样正在努力挣扎、努力追寻着自己梦想的80后的伙伴们,在你们白发苍苍的时候抱怨说“唉,我怎么工资这么低,到了退休年龄还因为有经济上的压力需要超负荷的工作..."那时我才会为80后们真正地悲哀,在青春年少时吃点苦、受点累、少拿点工资,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为50岁以后的财务自由在做准备吗?我的前辈对我说:人生有一杯苦酒,你年少时不喝,那么就是年老时喝,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所以当我们在最基层工作时,现状就是如此,如何改变呢?唯有让我们自己成长,成为对社会、对企业更有价值的人,当我们成长后,即使这个企业不重用你,社会也会承认你,所以与其抱怨,不如充实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当然,从另一方面讲,企业也会考虑大家的生存问题,你只要是人才,公司一定会用各种方式保留你,包括薪资的增长等等。当有一天(这一天终将到来,对于不同的人只是时间不同罢了)我们真正成长起来了,这时跳槽到更高更好的职位也好,被猎头相中推荐到薪酬更高的地位也罢,那才是能力上真正得到认可或者阶段性成功的标志。80后的我们可望成功,可望成就,可望得到认同。遗憾的是,这些都需要经过一个阶段,都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些都必须经历。
今天下班已是很晚,虽然上了回家的车,但却中途下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武大去走走。可能回到久违的母校,再次走在阔别已久的校园,漫步在那樱花大道之下时,才能感受到那一份书香与宁静时,心情才能平静,才能离开都市的喧嚣,离开工作的压力,才能让心更为自由的飞翔在理想的天空与梦想的海洋。回想一下,离开校园已经快5年了。虽然很多人都说我没怎么变,但是这5年在不知不觉中我也变化了,从那个刚刚走出校园青涩无比的青年,到现在年方27快要步入不惑之年,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快。回首这5年,经历了很多的事情,遇见了很多的人,很多人也成为了人生中的匆匆过客,而自己也在这些事情和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这些还不够,远远不够。我们在不停的往前在走,偶尔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和那些路上曾经一起走过的人,他们有的还看的见,有的已经消失在视野中,但是我们只能做片刻的回头,因为旁边不停有人从身边经过,提醒我们要继续往前走.其实说明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路上!这条路还很长,我们还没有看到终点,所以必须不停歇的继续走下去!
我亲爱的80后的伙伴们,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我们困惑过或者正困惑着,我们彷徨过或者正彷徨着,我们青涩过或者依然青涩着,请不要害怕,因为这都是必须经历的。请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但在追逐梦想与理想的道路上并非一路坦途,有些荆棘有些困难我们必须跨越,虽然痛苦虽然难受,但阵痛总是难免,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看到彩虹。请相信,在哪里都会遇到困难,在哪里都会遭遇险阻,而正是因为解决了这些困难,突破了这些险阻,人生才会绽放出它的光彩与芳华。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到来,请问问自己准备好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请坚决而坚定的走下去吧。
⑵ 高考后政府奖励大会上独生子女演讲稿。说一下家长,老师对自己教育和帮助,对国家政策的感谢,谢谢了。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大家好:
很高兴你们今天能来到这里. 首先回,我想说的是:我没答有什么取得特别值得骄
傲的成绩,只是经历了高考,在学习生活中收获了一段难忘的记忆,锻炼了身
体和心理的素质.那么,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认真地度
过,更好地充实自己. 应该说,正是由于拥有了政府支持,社会关爱的时代
气侯,XXX才能沐着阳光,伴着风雨,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我想大声地对
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 表示 最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
我会记得你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老师,平时我都很少和你们说心里话,借着今天的机会,我想当大家的面前 大
声地说:老师,谢谢了.
我希望 大家 今天都吃得开心,一切尽兴,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
成!
⑶ 演讲稿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我是一个80后的知识女青年,但是我拒绝整天泡在图书馆,也不会挑灯夜战,我认为真正的知识,应该来源于丰富的生活,逛街购物,遍尝美食,独立旅行,知识总是在不断地尝试和体验中给我惊喜,说话也是我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我有足够的细腻的内心去体察别人不曾发现的细节,我也有充分的勇气去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我是勇者,我敢言。
我是一个80后,顾名思义呀,80后就是指80年到89年出生的人对吗,但是在中国,80后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含意,它其实是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叫独生子女证儿。这个证儿可以保证我们能够独享父母的宠爱,但是这个证也要求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最开始我是觉得如果想做一个好女儿,那我肯定得挣很多的钱,然后让我爸妈过上特别好的生活,我从上大学开始就经济独立,我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所以我的父母几乎一整年都见不到我两次,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独生子女来说,咱们的父母都变成了空巢老人。
有一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早上你爸坐在床边儿在那掉眼泪,说想女儿了。你知道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吗,哟,至于吗,您这大老爷们儿还玻璃心呢,天天给自己加戏(在那儿)。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回家,那个下午,我永远记得,老爸侧坐在窗前,虽然依旧虎背熊腰,但背板儿没有以前直了,头发也没以前挺了,他摆弄着窗台上的花儿说了一句,爸爸没有妈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大家觉得这句话在表达什么?悲伤?软弱?求呵护?我只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梦到我妈不要我了,我就会哭醒,我就会特别难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爸爸没有妈妈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发现在这个在我印象当中无比坚不可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间老了。爸爸没有妈妈了,表达的不是悲伤,也不是软弱,而是依赖。
父母其实是我们最大的依赖,而当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所以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而且他们后半辈子能依赖的只有我,我得养他陪他,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他,就像他一直对我那样儿。我要让他知道,即使你没有妈妈了,你还有我。所以从那以后,我愿意适当的推掉一些工作,聚会,我挤时间多回家,我陪他们去旅行,而不再是把钱交到旅行社,让别人带他们去吧。因为我明白了一点,赡养父母绝对不是把钱给父母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而应该是我们参于他们的生活,我们陪伴他们,享受生活。所以,我每次回家(哈),就会带我妈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有一次(哈)我正给我妈吹头发,旁边一阿姨说,(唉)你女儿真孝顺,我妈说,大家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女儿,羽绒服!幸亏没说军大衣,那阿姨又说我儿子也特孝顺,在美国,每年都回来带我们出去旅游。说着吧阿姨还把手机掏出来了给我们看照片,说你看我儿子多帅,一米八五大个,年薪也好几十万。我当时有点觉得话锋不对呀,为什么呢,当一位阿姨向你的妈妈展示她儿子的照片儿,并且报上了身高体重年薪的时候,笑的都是相过亲的,你懂得。就在这个时候,阿姨说了一句让我们全场人都傻了的话,她说,可惜不在了。不在了。原来就在去年,阿姨唯一的儿子在拉着他们老两口去旅行的高速公路上车祸身亡,在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去安慰那位阿姨,我就想伸出手去抱抱她,可当我伸出手的那一刻,阿姨的眼泪就开始哗哗地往下流,我抱着她我能感受到,她那种身体的颤抖,我也能够感受到,她是多么希望有个孩子能抱一抱她,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特别的害怕,我不再是害怕父母离开我,我怕我会离开他们。而且经过这件事,我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这样的感觉,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原来我只觉得这句话是我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别让爸妈担心。对吧,但是现在我发现,不仅如此,我们对待别人也要这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一个家。
所以我现在每一次在跟父母分别的时候,我都会紧紧地抱抱他们,在他们脸上亲一下。可能像拥抱亲吻这种事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中国父母来讲,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请大家相信我,只要你坚持去做,你用力的把她搂过来,在狠狠地在她脸上亲一下,慢慢地她就会习惯,像我现在走的时候,我妈就自然的把脸送过来,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在表达爱。
我想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确实承担着赡养父母的全部压力,但是我们的父母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风险,可是他们从不言说,也从不展现自己的脆弱,你打电话他们说家里一切都好的时候,他们真的好吗,作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
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龙应台有一篇《目送》,她在结尾告诉我们,不必追。可是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从今天开始追,提早追,大步去追!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⑷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比赛节目选手讲有关独生子女,孝道,是个女,清华大学大学
? 壮志凌云 ( 2000) ? 鹰击长空 ( 2001) ? 问问你的心 ( 2002)
⑸ 独生子女教育演讲稿5000字的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
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
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
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
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
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
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
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
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
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
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
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
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
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
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
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
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
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
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
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
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
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
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
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
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
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
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
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
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
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
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
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
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
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
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
73、如何听课与评课
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
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
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
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79、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80、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
81、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2、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3、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4、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
85、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86、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
87、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
8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89、网络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
90、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局限研究
9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
92、网络情境下的学习方式(途径)研究
93、大(或中、小、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
95、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96、学习困难学生(或差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9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98、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
99、学校(或班级)环境建设研究(校风、班风、学风)
100、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写)扬子 回答采纳率:66.1% 2008-09-07 13:10 检举
⑹ 80后独生子女为什么压力这么大啊!!!!!!!!!!!!!!!!!!!!!!!!!!!!!!
因为80后的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像以前,家家都好几个孩子,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有事走不开,还有老三。可现在80后的子女谁也指望不上,老人身体好的还行,老人一旦生病,那就是个抓瞎。班也不能正常上了,孩子也照顾不过来了,一切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唉,真个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没办法,咬牙挺着吧,一切总会过去的。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对你说的,我感同身受。慢慢熬吧,兄弟!!
祝你好运。
⑺ 第八期超级演说家王帆演讲稿《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我是一个80后,顾名思义,80后就是指,1980年到1989
年出生的人,对吗?但是在中国,80后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含义。它其实是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女。我们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叫独生子女证。这个证可以保证我们能够独享父母的宠爱;但是这个证,也要求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最开始我觉得,如果想做一个好女儿,那我肯定得挣好多钱,然后让我爸妈,过上好的生活。我从上大学就开始经济独立,我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所以我的父母,几乎一整年都见不到我两次,对于很多,想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独生子女来说,咱们的父母,都变成了空巢老人。有一天,我妈跟我打电话说:“早上你爸坐在床边,在那掉眼泪,说想女儿了”。你知道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吗?呦,至于吗,你这大老爷们,还玻璃心呢!天天给自己加戏在那。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回家,那个下午,我永远还记得。老爸侧坐在窗前,虽然依旧虎背熊腰,但腰板没以前直了,头发也没以前挺了。他摆弄着窗台上的花说了一句“爸爸没有妈妈了”。 “爸爸没有妈妈了”,大家觉得这句话在表达什么?“悲伤、软弱、求呵护”,我只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梦到我妈妈不要我了,就会哭醒,我特别难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爸爸没有妈妈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发现这个在我印象中无比坚不可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间老了。“爸爸没有妈妈了”表达的不是悲伤,也不是软弱,而是依赖,父母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依赖。而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所以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而且他们后半辈子,能够依赖的只有我。我得养他、陪他,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他。就像他一直对我那样,我要让他知道,即使你没有妈妈了,你还有我。所以从那以后,我愿意适当的推掉一些工作、聚会,我挤时间多回家,我陪他们去旅行,而不是把钱交到旅行社,让别人带他们去吧。因为我明白了一点,赡养父母绝对不是把钱给父母,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而应该是,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我们陪伴他们享受生活。所以,我每次回家,就会带我妈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有一次我正给我们吹头发,旁边的一位阿姨说:“你女儿真孝顺。”我妈说:“大家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女儿羽绒服”。幸亏没说军大衣。那阿姨又说,我有一儿子在美国,每次都回来带我们出去旅游,说着吧,阿姨还把手机掏出来了,给我妈看照片,说你看我儿子多帅,一米八五大个,年薪也好几十万。我当时有点觉得话锋不对,为什么呢?当一位阿姨向你的妈妈展示他儿子的照片,并且报上了身高体重年薪的时候,笑的都是相过亲的,你懂得。就在这个时候,阿姨说了一句,让我们全车场人都僵了的话。她说,可惜不在了,不在了,原来就在去年,阿姨唯一的儿子,在拉着他们老两口,在旅行的高速公路上,车祸身亡。在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去安慰那位阿姨,我就想伸出手去抱抱她,可当我伸出手的那一刻,阿姨的眼泪就开始,哗哗地往下流,我抱着她,我能感受到她那种,身体的颤抖,我也能感受到,她是多么希望有个孩子,我抱一抱她,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特别的害怕,我不再害怕父母离开我,我怕我会离开他们。而且经过这件事,我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这样的感觉,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原来我只觉得这句话应该是,我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别让爸妈担心,对吧!但是现在我发现,不仅如此,我们对别人也要这样,因为每个人,都意味着一个家。所以现在我每次在跟父母分别的时候,我都会紧紧地抱抱他们,在他们的脸上亲一下。可能像拥抱亲吻这种事,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中国父母来讲,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请大家相信我,只要你坚持去做,你用力的把她搂过来,你狠狠地在她脸上亲一下,慢慢的她就会习惯。像我现在走的时候,我妈就自然地把脸送过来。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在表达爱,我想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确实承担着赡养父母的全部压力,但是我们的父母,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风险。可是他们从来不说,也不展现自己的脆弱,你打电话他们说家里一切都好的时候,他们真的好吗?作为子女,我们要 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龙应台有一篇《目送》,他在结尾告诉我们,不必追。可是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要从今天开始追,提早追,大步去追;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⑻ 作一个怎样的子女演讲全部
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演讲者:王帆
我是一个80后,顾名思义,80后就是指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但是在中国,我们80后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含义,它其实是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
我们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叫独生子女证。这个证可以保证我们能够独享父母的宠爱,但是这个证,也要求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最开始我是觉得,如果想做一个好女儿,那我肯定得掐很多的钱,然后让我爸妈过上特别好的生活。
我从上大学开始就经济独立,我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所以我的父母几乎一整年都见不到我两次。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独生子女来说,咱们的父母都变成了空巢老人。有一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早上你爸坐在床边,在那掉眼泪,说想女儿了。你知道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吗?哟,至于吗?您这大老爷们还玻璃心哪,天天给自己加戏在那。
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回家,那个下午,我永远记得。老爸侧坐在窗前,虽然依旧虎背熊腰,但腰板没以前直了,头发也没以前挺了,他摆弄着窗台上的花儿说了一句:“爸爸没有妈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大家觉得这句话在表达什么?悲伤?软弱?求呵护?我只记得我小时候如果梦到我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会哭醒,我特别难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爸爸没有妈妈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发现这个在我印象当中无比坚不可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间老了。
爸爸没有妈妈了,表达的不是悲伤,也不是软弱,而是依赖。父母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依赖,而当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所以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而且他们后半辈子能依赖的只有我。
我得养他陪他,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他,就像他一直对我那样,我要让他知道,即使你没有妈妈了,你还有我。所以从那以后,我愿意适当地推掉一些工作、聚会,我挤时间多回家,我陪他们去旅行而不再是把钱交到旅行社,让别人带他们去吧。因为我明白了一点,赡养父母,绝对不是把钱给父母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而应该是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我们陪伴他们享受生活。
所以,我每次回家,就会带我妈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有一次我正给我妈吹头发,旁边一位阿姨说:“你女儿真孝顺。”我妈说:“大家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女儿羽绒服!”幸亏没说军大衣。那阿姨说:“我儿子也特孝顺,在美国,每年都回来带我们去旅游。”说着吧阿姨还把手机掏出来了,给我妈看照片,说你看我儿子多帅,一米八五大个,年薪也好几十万。
我当时有点觉得话锋不对,为什么呢?当一位阿姨向你的妈妈展示他儿子的照片,并且报上了身高体重年薪的时候,笑的都是相过亲的,你懂的。就在这个时候,阿姨说了一句让我们全场人都傻了的话,她说,可惜不在了,不在了。原来就在去年,阿姨唯一的儿子在拉着他们老两口在旅行的高速公路上,车祸身亡。
在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去安慰那位阿姨,我就想伸出手去抱抱她。可当我伸出手的那一刻,阿姨的眼泪就开始哗哗地往下流。我抱着她,我能感受到她那种身体的颤抖,我也能够感受到她是多么希望有个孩子能抱一抱她。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特别地害怕,我不是害怕父母离开我,我怕我会离开他们。而且经过这件事,我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这样的感觉,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原来我只觉得这句话应该是我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别让爸妈担心,对吧?但是现在我发现,不仅如此,我们对待别人,也要这样。
因为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一个家!
所以我现在每一次在跟父母的时候,我都会紧紧地抱抱他们,在他们脸上亲一下。可能像拥抱亲吻这种事,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父母来讲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请大家相信我,只要你坚持去做,你用力地把她搂过来,你狠狠地在她脸上亲一下,慢慢地她就会习惯。像我现在走的时候,我妈就自然地把脸送过来。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在表达爱。
我想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确实承担着赡养父母的全部压力,但是我们的父母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风险,可是他们从不言说,也不展现自己的脆弱。你打电话他们说家里一切都好的时候他们真的好吗?
作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
龙应台有一篇《目送》,她在结尾告诉我们,不必追。可是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要从今天开始追!提早追!大步追!至亲至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⑼ 80后、90后事例
80后较之他们的前辈,做为人的最基本要素缺失颇多。这或许是前辈们提及80后大不认可以至于鄙视、讨厌的真正原因。对此笔者倒觉得,不能一味地将脏水都泼到80后的身上,那是不公平的。要冷静下来分析,至少有三方面因素造成了80后今天的现状。笔者认为,80后所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静,是造成“80后垮掉”的真正元凶90后,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年龄最大的也不过16岁。当80后锋芒毕露的时候,90后正处在默默无闻的成长期,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2005年下学期我开始担任高一新班级的班主任,所管理和任教的学生恰好是90至91年出生的孩子,和他们朝夕相处已经将近一年的时光,渐渐地熟知了作为90后这一代人的行事方式以及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