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抛弃孩子,可以起诉他们是遗弃罪吗
遗弃子女可能会涉及到遗弃罪,但并不是所有的遗弃行为都属于遗弃罪的范畴,所以具体需要根据情况来看。
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
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总之,遗弃者都是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动机。
(1)父母遗弃子女的案例扩展阅读
举例:
27岁的何小姐是宁波人,在一家服装店做售货员。两年前,她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大其两岁的江西人马先生。两人很快相恋,并在当年结婚。
去年下半年,何小姐生下一女,但夫妻俩的矛盾却越来越多:两人都爱玩,还各玩各的,经常不在家,孩子则丢给马先生的母亲带。
有时,婆婆也会数落何小姐,身为人母一点不尽责。但何小姐认为,养孩子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丈夫既然不管,凭什么叫她管?随着矛盾升级,夫妻俩最终吵得不可开交。
今年3月初,何小姐到江东法院起诉离婚。对于财产分割,他们倒没多大分歧,最大的矛盾居然是两人都不想要孩子,“我一个女人,带着小孩以后怎么找对象?”“我一个男人就能带孩子了?”……
法官几次劝解未果后,告诉何小姐,孩子还这么小,如果他们非要离婚又不能达成调解,孩子一般会判给母亲。何小姐一听就急了,“凭啥判给我?现在女人找对象本来就难,何况离过婚的。我要再带个小孩,那以后都别想再结婚啦!给他好了!”
对此,马先生双手一摊:“我家里穷,工作又差,每月工资才1800元,让我养女儿不是叫她跟我喝西北风吗?你家里条件比我好,当然跟你了。”何小姐听后,嗓门一下大了,“判给我,我就把她送到福利院!”
法官一听,赶紧告诫何小姐,如果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可能构成遗弃罪。对方听后,也有些沮丧:“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还是不离了,至少现在有人带孩子。”昨天,何小姐撤回了起诉。
B. 父母遗弃子女由其他近亲属抚养,父母未经法院撤销监护权,父母是否自动丧失监护权
父母遗弃子女由其他近亲属抚养。但父母不会自动丧失监护权的,必须走法律程序。
C. 遗弃子女父母遗弃未成年子女会受到何种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专能力的人,负属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父母遗弃未成年子女,子女应该向所在街道、村委会反映情况,或者找妇联寻求帮助,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真构成遗弃罪会受到法律制裁。
D. 父母一方遗弃子女怎么算遗弃罪
父母有一个人不抚养子女,要看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构成遗弃罪。如果是不管,不问的话,只能说没有尽到父母的义务,不算是遗弃罪。
E. 在中国的法律上父母遗弃孩子会判什么罪
遗弃罪,按照刑法第261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以情节恶劣的才能是遗弃罪。否则构不成遗弃罪,但是可以报警,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或者行政处罚。
F. 父母遗弃子女,还能在子女身故后继承其遗产吗子女是作为孤儿长大的
首先要确定收养关系是否得到法律的承认:《收养法》第4条规定: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法律明确规定了被收养人必须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符合条件,则收养的儿女可视为亲生儿女,《婚姻法》第26条规定: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婚姻法对父母子女的有关规定。所以,如果收养关系成立,则收养的孤儿有继承权。另外,可以视遗嘱而定。综上,只要尽到赡养义务,合法收养的孤儿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