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父母为子女的付出的典故

父母为子女的付出的典故

发布时间:2021-11-01 01:02:57

『壹』 求一些类似孟母三迁 描写父母为孩子辛苦付出的故事 古代现代皆可 只列名字 谢谢

描写父母为孩子辛苦付出的故事 :

1、画荻教子

欧母欧阳修之母郑氏,四大贤母之一,含义为宋欧阳修早岁丧父﹐母郑氏督教甚严﹐家贫无纸笔﹐尝以荻画地教子。事见欧阳修《泷冈阡表》。后因以"欧母"为称颂贤母之词。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2、孔母授学

孔子的外公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可以见其开明。外公的直接传授,使孔母不仅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

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子,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帮助别人学的经历,对孔子起到直接的影响。

3、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

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4、陶母责子

当时的“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

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

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5、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贰』 形容“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成语有哪些

1、不图回报[ bù tú huí bào ]:帮助别人,奉献你自己的爱心,回不要求别人给你回报。

2、谆谆善诱答[ zhūn zhūn shàn yòu ]:耐心恳切地教诲、诱导。

3、鹑居鷇食[ chún jū kòu shí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4、毫不利己[ háo bù lì jǐ ]:指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

5、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叁』 子女回报父母的典故

廿四孝----------刘安杀妻,看了就晓得何为至孝了。

『肆』 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故事

一个以色列的古老故事:
一只鸟妈妈在一棵大树上筑起了窝,并且生育了三只小鸟。可是不久,暴风雨来了,大树很快就要被刮倒了,鸟妈妈不得不设法把三只小鸟全部转移到大海对面去。小鸟还不会飞翔,鸟妈妈就用爪子一只一只地抓着它们飞。

鸟妈妈抓起第一只小鸟飞起来了,风狂雨暴,雷电交加,鸟妈妈每向前飞一米都感到十分吃力,有好几次差点被狂风卷入巨浪之中。快要到对岸的时候,鸟妈妈问小鸟:“孩子,你都看到了吧,为了你,妈妈连命都差点没有了。那么,等你长大之后,能不能像我今天对待你这样来对待你的妈妈?”小鸟十分激动地回答:“妈妈,你对我的恩德比天高比地厚,我一定像妈妈今天对待我一样地伺候妈妈!”鸟妈妈听了,一句话没说,一松爪子把小鸟扔进了大海。

鸟妈妈又去转移第二只小鸟。经过很长时间艰难的搏斗之后,快要到对岸了,鸟妈妈问了同样的问题,第二只小鸟回答得更加真切:“妈妈,我深深地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我长大之后,一定百倍地像妈妈今天这样来对待妈妈!”鸟妈妈还是什么话也没说,一松爪子,又把小鸟丢进了大海。

鸟妈妈又去转移第三只小鸟。这时,鸟妈妈的体力几乎消耗怠尽了,因此,这次的飞行就更加困难,有很长时间都是在浪头上飞的,有好几次都被打入浪花中。快到对岸时,鸟妈妈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小鸟半天不回答。鸟妈妈低头看它时,发现小鸟在低声哭泣。鸟妈妈说:“别难过,把心里话讲出来。”小鸟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知道你养育我们的种种艰辛,我本应用我的全部生命来回报你的。但是,我很难做到。我要像妈妈今天对待我这样来对待我的子女!”鸟妈妈听了,仍然什么话也没说,眼里流出了泪水,把小鸟紧紧地搂在怀里,飞过了大海,在一个新的地方安了家。

『伍』 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历史典故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陆』 母亲教育子女和子女回报父母的典故 简洁

如岳母剌字,就是教育子女的典故,背着妈妈上学的那么个故事是子女回报父母的故事.

『柒』 形容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成语

无私奉献,:无私:不求回报奉献:给予,付出形容不求回报的付出
不图回报版: 自己奉献爱心,却不权贪图别人的报答
施不求报:“施以爱心,不求回报”的意思就是“无私奉献”,主动去关爱、帮助别人,不贪图利益、回报。

『捌』 关于名人父亲默默为儿子付出著名的例子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 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竟然也没有责备儿子。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莫扎特的父亲:不惜放弃工作培养孩子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小时侯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

阅读全文

与父母为子女的付出的典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如何面对高考 浏览:588
敬老院看望老人小学生作文 浏览:610
男的退休年龄是 浏览:813
我读懂了孝敬200字 浏览:143
公务员退休金2018 浏览:207
养老院设立材料清单有哪些 浏览:244
总共交了9个月养老金里有多少钱 浏览:164
南京航空大学老年大学有哪些 浏览:227
邢台老年大学网络报名 浏览:449
小儿体检一般是查什么 浏览:37
如何让双方父母认可我们 浏览:936
2018县正处级退休年龄 浏览:278
老年人冬季爱冻脚怎么办 浏览:698
每年一度重阳节 浏览:335
入党退休金多少 浏览:198
重阳节手工树叶 浏览:319
社区开展重阳节慰问老领导活动 浏览:91
昆山友谊医院入职体检多久出结果 浏览:897
老年人坐飞机70 浏览:525
工厂体检怎么做让体检不合格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