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子女随父母姓有具体规定没

子女随父母姓有具体规定没

发布时间:2021-10-31 09:55:58

㈠ 有法律规定孩子必须随父母的姓么能不能改姓

“关于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草案”明确回:“公答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有些人据此认为,姓名权是私权利,自己起任何名字都可以不受约束。

孩子能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吗?
草案规定,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包括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有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公民可以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选取姓氏。

㈡ 法律上是否有规定,孩子一定要随父母之一的姓氏另起一个不行吗

法律上是没有禁止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性出来,不过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因为历来孩子的性就是随父母一方或者是双方的,这种做法对我国的传统造成了冲击,所以是不被允许的。

㈢ 法律上有规定孩子的姓一定要跟父母吗可以随奶奶的姓吗

法律上规定,原则上孩子的姓应当跟随父母,但也可以随奶奶的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法律解释”,规定“ 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等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3)子女随父母姓有具体规定没扩展阅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上述规定的含义,认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既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还应当遵守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即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同时,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解释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

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数据的。

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

㈣ 法律规定过子女一定要跟父母姓么

子女不是一定要跟父母姓。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 公民享有姓内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容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从法律的规定可以知道,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当然就包括决定自己的“姓”和决定自己的“名”了。

㈤ 为什么子女要随父亲的姓氏究竟是谁规定的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便是如此,女子嫁到男方家,就是男方家的成员,在古代成婚后女性都要跟随夫家姓,生了孩子自然而然便会跟夫家姓,至于是谁规定暂时没有相关的资料。

㈥ 法律有没有规定子女一定要和父母姓

子女不是一定要跟父母姓。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从法律的规定可以知道,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当然就包括决定自己的“姓”和决定自己的“名”了。

㈦ 新婚姻法有强制规定孩子必须跟父母姓吗

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从理论上理解,这一规定实际上也包含了子女既可以不随父姓,
也可以不随母姓的意思。

阅读全文

与子女随父母姓有具体规定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农民养老金是多少钱 浏览:344
孝敬父母的八个字成语有哪些 浏览:57
陆丰市哪里有老人乘车卡 浏览:748
久月初九重阳节小作文 浏览:463
老年公寓安全协议 浏览: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浏览:357
高龄老年人适合喝什么牛奶 浏览:450
重阳节爬山活动横幅 浏览:353
老年人脊背烧 浏览:578
武警选拔体检检查什么部位 浏览:328
金丝峡老人多少岁免门票 浏览:509
体检多少天前要吃素 浏览:507
退休后社保每个月发多少 浏览:698
苏州市养老金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浏览:199
养老保险账户可以撤销吗 浏览:952
警务人员体检都有什么项目 浏览:471
退休职工80岁老人国家补助政策6 浏览:224
女高中生怎么养生 浏览:856
青岛养老保险几号发 浏览:563
好孝顺的孩子妈妈命真好 浏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