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独生子女心里特点论文

独生子女心里特点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3 17:32:27

❶ 《独生子女》的议论文

观点:

(1)国外权威杂志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一代“互信程度较低,情绪上更悲观,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更喜欢稳定的工作”; (2)有的说,中国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自私自利;有的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3)但也有的认为,独生子女在享受家庭全部资源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希望,压力更大; (4)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则表明,“独生子女在人格开放性、生活满意度、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更好”。
再归类,可以概括为两类:
其一,合并(1)(2),是从反面看独生子女,揭露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缺点,“自私自利”,不“信”任人,“悲观”,喜“稳定”怕“风险”,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其二,合并(3)(4),是从正面看独生子女,肯定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优点,“开放”“外向”,“满意”“稳定”,“承担”“希望”和“压力”。
最后,材料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允许考生对“独生子女”话题有不同于以上的新思考新看法。
再看写作要求。
第一个要求:“这样的议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这样的议论”自然指对“独生子女”问题发表的种种看法。要说“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也自然是要求考生对“独生子女”种种看法进行思考和评析,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当然也允许以“独生子女”现象为基点进行“联想”引申。考生可以同意四种看法,也可按材料尾的省略号表达自己的新见解。体现了较好的开放度。
第二个要求:“必须在上述材料内容范围内”。
有此明确要求,限定为就核心话题“独生子女”问题谈看法。这体现“材料作文”和考场选拔性作文的限制性。
第三个要求:“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这个要求,是普适性要求,体现开放性
命题由所提供的材料和写作的要求两部分组成。
先看所提供的材料。
通读所给作文材料,核心话题就是“独生子女”,各方对“独生子女”问题发表看法,可以分为四种观点:
(1)国外权威杂志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一代“互信程度较低,情绪上更悲观,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更喜欢稳定的工作”; (2)有的说,中国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自私自利;有的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3)但也有的认为,独生子女在享受家庭全部资源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希望,压力更大; (4)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则表明,“独生子女在人格开放性、生活满意度、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更好”。
再归类,可以概括为两类:
其一,合并(1)(2),是从反面看独生子女,揭露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缺点,“自私自利”,不“信”任人,“悲观”,喜“稳定”怕“风险”,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其二,合并(3)(4),是从正面看独生子女,肯定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优点,“开放”“外向”,“满意”“稳定”,“承担”“希望”和“压力”。
最后,材料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允许考生对“独生子女”话题有不同于以上的新思考新看法。
再看写作要求。
第一个要求:“这样的议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这样的议论”自然指对“独生子女”问题发表的种种看法。要说“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也自然是要求考生对“独生子女”种种看法进行思考和评析,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当然也允许以“独生子女”现象为基点进行“联想”引申。考生可以同意四种看法,也可按材料尾的省略号表达自己的新见解。体现了较好的开放度。
第二个要求:“必须在上述材料内容范围内”。
有此明确要求,限定为就核心话题“独生子女”问题谈看法。这体现“材料作文”和考场选拔性作文的限制性。
第三个要求:“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这个要求,是普适性要求,体现开放性

第一段,引述材料后,以最后一句“独生子女的喜与忧只有我们深有感触”点题,从身为独生子女的角度,现身说法,“只有”二字显出当仁不让、以证视听之气魄。 第二段,段首句为分论点:“独生子女,独享与孤独的双重‘享受’。”分论点说“独享”与“孤独”双重享受,承应总论题“喜与忧”,同样展示了该考生辩证思维的品质。然后论述,由“独享”到“孤独”,情感真切,对“分担苦痛的兄弟姐妹”的“渴望”,令人动容。
第三段,同样段句为分论点句,脉络清晰。“独立与压力”双重体验,同样体现辩证思维。但论述中,“学会独立”与“承担压力”,如何对应“喜”与“忧”,并没有说清楚,扣题说理不如上一段。 第四段,由“喜与忧”的现象进一步“深思”,论及独生子女如何“更好的发展”,是对前面的递进提升。而且措施明确,一是父母方面正确的教育,二是独生子女正确的心态,三是社会的理解,三方面共同努力。观点明确而有条理,简洁有力。
第五段,驳“垮掉的一代”观点,扬“充满希望的朝阳一代”,铿锵有力地作结。

❷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和地位的特殊,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必然有其独特性,了解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特点有利于家教。那么,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有哪些特点呢?具体分析有如下一些特点:

1、娇气和任性。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有精力去疼爱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结果,对孩子百依百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性子去做,时间一久,孩子就变得娇气和任性了。

2、独尊心态。由于独生子女受众人的疼爱和服务,易产生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

3、自私行为。多数独生子女缺少和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历,也就缺少友爱廉让的精神,其多数有自私自利的行为。

4、忌妒心理。独尊和自私的心理状态的延伸,就是独生子女的忌妒心理表现特别突出。

5、依赖心强。由于独生子女受到过度的呵护,必然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6、逆反心理。娇宠惯了的孩子难以接受家长说“不”,会很容易形成有意违反家长意愿的逆反心理。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心理行为特点,给予正确的调适,使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儿童的健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存在心理问题,这就是家长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后果。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是孩子成材的基础,缺一不可。

❸ 独生子女心理特征方面的调查

资料如下:
1、你是独生子女吗?
2、你的性格如何?
3、你现在的性格多半由于什么因素形成的?
4、你的父母为你请过家教吗?
5、当你的成绩不理想时,你父母对你怎样
6、在家里,你觉得谁最疼你。
7、你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吗?
8、如果你父母处处为你安排生活程式,你会厌烦吗?
9、你认为人生有没有意义?
10、面对一个问题,你是对的,而你的父母坚持说是错误,你该怎么办?
11、你曾主动找你父母谈心吗?
12、如果你们常谈心过你会彻底说出自已心中最想说出的话吗?
13、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异,你会恨他们吗?
14、父母吵架,你会劝架吗?
15、你体谅父母吗?
16、现在你有一个远大而又坚定的理想吗?
17、对于你的理想,你父母知道吗?
18、面对金钱和亲情的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19、有一天和父母上街,遇见一个极可怜的乞讨者,你想施舍却被他们 阻拦,你的心情怎样?
20、你父母在意你的感受吗?
21、你觉得你和你父母之间有没有代沟?
22、你觉得你和父母之间沟通有无问题?
23、如果有,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24、你觉得你和父母的代沟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5、如果你觉得你很满意你和父母之间的沟通现状,那原因是什么?
26、你觉得在亲子沟通的问题上,是应该由谁做主导?
27、你和你父母的沟通方式有什么
28、你和父母之间有过争吵或冷战吗?
29、当摩擦出现时,你是回避还是积极面对?
30、你会对父母无话不谈吗?
31、你们谈话的内容一般是几个方面?
32、你的父母信任你有能力安排你的生活吗?
33、你一个月平均和父母沟通几次?
34、你是(高几)的学生。
35、你的性别是()。
36、你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时间,平均每周有()。
37、你与谁的交流最多()
38、你与父母进行交流的内容最主要的是( )
39、你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时间、场所通常是( )
40、你认为,你与父母进行交流最大的障碍是( )
E、父母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太差;F、其它:
41、你与父母进行交流最常用的方式是( ),你最希望用什么方式与父母进行交流( )。
44、 你知道父母最近有什么烦恼或快乐的事吗?
45、 你会关心父母小时候发生的一些故事吗?
46、 你会把最近认为自己做得最满意的事告诉父母吗?
47、 你与父母沟通内容主要是包括哪些?48、成长过程中你会告诉父母主要哪些事情呢?
49、家里有重大的决定时,父母会征求你的意见吗?
50、你在学校与父母联系多吗?
最近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
你最喜欢与你父母交流的方式是哪种?
51、你认为父母主要在那些方面给你帮助?
52、如果你是高考失利,在这期间是谁对你的安慰最大?
53、你认为父母对你的哪些期待过高?
54、对于你现在与父母沟通状况,你认为如何呢?
55、你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你认为会对你的成长产生什么样影响呢?
56、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通常在父母生日时你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
57、你在与父母交流时有什么故事或矛盾?

❹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自负心理。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父母家人的生活完全围绕着孩子,怎能不让孩子自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二)享乐心理。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极少参加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无从体会劳动的苦与乐,更无从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再加上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都遂心如愿,因而,在孩子的意识里,自然就会形成享乐心理。据天津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从不让孩子插手家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甚至还替孩子代做家庭作业。具有享乐心理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好吃懒做,学习怕累,劳动叫苦,上学逃课,干活偷懒,拈轻怕重,甚至雇人值日。只知索取,不求贡献。
(三)孤独心理。在现代社会,人们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家长们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挣钱,往往无暇顾及孩子, “留守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即使有些家长有时间陪伴孩子,也因“代沟”问题,亲子间共同语言不多,难以有效沟通,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通常更多地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以为孩子有钱花,吃好喝好玩好了,就什么也不缺了。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需求与心理感受。特别是独生子女,上无兄姐,下无弟妹,孤身一人,更少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没有知心朋友,找不到情感倾诉的对象,常常感到非常苦闷、忧郁、孤独。孤独的孩子一般性格内向,不好活动,沉默寡言,容易多愁善感。严重的孤独感甚至使孩子产生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
(四)冷漠心理。冷漠即漠然、冷酷、无情,对什么都无所谓,没兴趣,漠不关心。大部分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泡在“糖水”、“蜜罐”里,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没有衣食之忧,没有患难的经历,没有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嬉戏、吵闹、帮助、照顾的手足亲情,缺乏集体生活的亲身感受。不懂生活之艰辛,世道之变幻,人间之真情。对来自父母的翔呵护和生活满足,似乎天经地义,他们得之泰然,受之坦然。还有些独生子女生活在残缺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自小失去父爱或母爱,缺乏家庭温暖,愤世嫉俗,冷眼旁观,傲视万物。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父母疏忽了对他的情感教育引导,就很有可能形成冷漠心理。

❺ 关于独生子女引发议论的作文800字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你说下方法吧:
观点:

(1)国外权威杂志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一代“互信程度较低,情绪上更悲观,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更喜欢稳定的工作”; (2)有的说,中国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自私自利;有的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3)但也有的认为,独生子女在享受家庭全部资源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希望,压力更大; (4)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则表明,“独生子女在人格开放性、生活满意度、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更好”。
再归类,可以概括为两类:
其一,合并(1)(2),是从反面看独生子女,揭露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缺点,“自私自利”,不“信”任人,“悲观”,喜“稳定”怕“风险”,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其二,合并(3)(4),是从正面看独生子女,肯定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优点,“开放”“外向”,“满意”“稳定”,“承担”“希望”和“压力”。
最后,材料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允许考生对“独生子女”话题有不同于以上的新思考新看法。
再看写作要求。
第一个要求:“这样的议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这样的议论”自然指对“独生子女”问题发表的种种看法。要说“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也自然是要求考生对“独生子女”种种看法进行思考和评析,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当然也允许以“独生子女”现象为基点进行“联想”引申。考生可以同意四种看法,也可按材料尾的省略号表达自己的新见解。体现了较好的开放度。
第二个要求:“必须在上述材料内容范围内”。
有此明确要求,限定为就核心话题“独生子女”问题谈看法。这体现“材料作文”和考场选拔性作文的限制性。
第三个要求:“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这个要求,是普适性要求,体现开放性
命题由所提供的材料和写作的要求两部分组成。
先看所提供的材料。
通读所给作文材料,核心话题就是“独生子女”,各方对“独生子女”问题发表看法,可以分为四种观点:
(1)国外权威杂志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一代“互信程度较低,情绪上更悲观,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更喜欢稳定的工作”; (2)有的说,中国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自私自利;有的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3)但也有的认为,独生子女在享受家庭全部资源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希望,压力更大; (4)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则表明,“独生子女在人格开放性、生活满意度、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更好”。
再归类,可以概括为两类:
其一,合并(1)(2),是从反面看独生子女,揭露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缺点,“自私自利”,不“信”任人,“悲观”,喜“稳定”怕“风险”,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
其二,合并(3)(4),是从正面看独生子女,肯定独生子女心理、性格、思想等品质方面的优点,“开放”“外向”,“满意”“稳定”,“承担”“希望”和“压力”。
最后,材料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允许考生对“独生子女”话题有不同于以上的新思考新看法。
再看写作要求。
第一个要求:“这样的议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这样的议论”自然指对“独生子女”问题发表的种种看法。要说“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也自然是要求考生对“独生子女”种种看法进行思考和评析,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当然也允许以“独生子女”现象为基点进行“联想”引申。考生可以同意四种看法,也可按材料尾的省略号表达自己的新见解。体现了较好的开放度。
第二个要求:“必须在上述材料内容范围内”。
有此明确要求,限定为就核心话题“独生子女”问题谈看法。这体现“材料作文”和考场选拔性作文的限制性。
第三个要求:“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这个要求,是普适性要求,体现开放性

第一段,引述材料后,以最后一句“独生子女的喜与忧只有我们深有感触”点题,从身为独生子女的角度,现身说法,“只有”二字显出当仁不让、以证视听之气魄。 第二段,段首句为分论点:“独生子女,独享与孤独的双重‘享受’。”分论点说“独享”与“孤独”双重享受,承应总论题“喜与忧”,同样展示了该考生辩证思维的品质。然后论述,由“独享”到“孤独”,情感真切,对“分担苦痛的兄弟姐妹”的“渴望”,令人动容。
第三段,同样段句为分论点句,脉络清晰。“独立与压力”双重体验,同样体现辩证思维。但论述中,“学会独立”与“承担压力”,如何对应“喜”与“忧”,并没有说清楚,扣题说理不如上一段。 第四段,由“喜与忧”的现象进一步“深思”,论及独生子女如何“更好的发展”,是对前面的递进提升。而且措施明确,一是父母方面正确的教育,二是独生子女正确的心态,三是社会的理解,三方面共同努力。观点明确而有条理,简洁有力。
第五段,驳“垮掉的一代”观点,扬“充满希望的朝阳一代”,铿锵有力地作结。

❻ 如何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城市独生子女心理特征

回想一下我们年轻的时候,大多数人生活在有很多孩子的家庭中,父母很难过多地关注一个孩子。但是孩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中,当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周围有六个人的陪伴,这六个人会给他最好的。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感觉到孩子的感觉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你知道他内心的沮丧吗?

强大的学习压力

有了焦虑的人,我们将筋疲力尽。我们的孩子正在承受的压力不是社会上的的压力,而是父母给孩子的。父母心理太脆弱了,还不够坚强。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来心理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上高中时,他们不读书,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你问他是否想进入大学吗?他回答,不想。为什么不想呢?因为他们很已经厌烦了学习。

❼ 谈谈独生子女现象——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小论文

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中得

❽ 独生子女的特点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目前许多城市幼儿园的幼儿中,独生子女年所占比例在90%以上。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速率,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教育方面,也出现了"独生子女问题多"、"独子难教"的思想倾向,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夸大其词的称为"中国的一群小皇帝"。现代的孩子患有"四、二、一综合症",这是片面的。据部分专家、老师在部分盛市抽样调查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同样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成长。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位置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带来一些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一、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一)独生子女智力和才能发展方面的优势第一、独生子女生理条件比较优越,"集父母气血之精华",从遗传因素方面保证独生子女在脑力、体力、智力方面的优越地位。第二、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尽量满足他们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保证了独生子女的充足的营养和智力开发用品,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三、家长对"独苗"教育比较重视,精力与条件都充足。家长总是挤出时间带孩子参观、野游、做游戏、教孩子学习、供给智力开发的各种玩具,故独生子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宽。第四、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在充分爱的阳光中成长的幼儿个性发展是健全的。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提出的那样"爱比维生素还重要"。因此,多数幼儿容易形成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想的性格特点,有利于幼儿智力和才能的发展。(二)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的问题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这些问题并非独生子女所有,非独生子女也存在,独生子女占60%,非独生子女占30%。以上比例说明,独生子女产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并不是普通问题,只是少数幼儿存在的问题;不仅独生子女存在此问题,而且非独生子女也存在;独生子女社会性行为问题,并不是"独生"本身所产生的,而是家庭教育不当的结果。1.错误的教养态度造成幼儿不良的性格和行为。过多的食品、过多的营养,造成幼儿消化不良,而且还形成幼儿挑食、偏食、不爱惜食物等不良习惯。过分的照顾,认为孩子小,事事都包办代替。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结果养成孩子四肢不勤、不爱劳动、懒惰、无能、吃不得苦、意志薄弱、处处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性的不良习惯。过分的疼爱,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处处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有的孩子稍不称心,就大吵大闹,逐渐养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过分的保护;孩子是好群爱玩的,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由于家庭环境的寂寞、活动单调,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胆小不合群性格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过分的"灌";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错误的认为孩子掌握知识越多越聪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给孩子灌进许多"食而不化"的知识,当孩子会认几个字、会背几首诗歌时,又在人前人后,盲目夸孩子。长此以往,养成孩子高傲、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个性来。2.家长对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影响应有足够的认识。如前所述"独生"的环境对幼儿成长有许多积极因素,但我们还应辨证地看到他不足的方面。困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另外,缺乏在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的逆境锻炼。如有矛盾时,如何辩解、争吵、闹意见、最后互相迁就、妥协、和解,从中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区别,懂得别人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从而逐渐从"以我为中心"的硬壳中解脱出来。同时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儿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向大人学、容易形成他们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的早熟倾向,过早失去孩提的天真。事实上成人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成人化的行为,不论在和儿童或成人交往中,都会产生困难,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若家长能了解这些,就能主动地利用"独生"环境的积极因素,克服独生环境造成的问题,促使独生子女健康发展。3.传统思想作怪妨碍孩子个性全面发展。封建的传统思想使人们留下了"多子多福"以宗亲关系观念,为的是将来老有所养。一个儿了不听话,还有二儿,二儿不行,还不小儿。"独苗"就无退路,必须教育好,对孩子寄于过高的期望,采取了操之过急方法,大有拨苗助长之势。孩子的时间,被"前途教育"占满了,家长都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胚胎。今天妈妈这样要求,明天爸爸又那样要求,造成孩子无所适从。孩子谁也得罪不起,从小承受过重的精神压力。结果有三:一是顺从型。你们说什么我做什么,唯唯喏喏,变成一个毫无主见之人。二是小滑头。爸爸在照爸爸说的做。妈妈在按妈妈说的做。四面讨好,八面逢迎。三是逆反型。谁的话也不听,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你骂我不做声,你打我躲,你犟我比你更犟,长大了就出家门流浪于社会。以上是孩子在社会性行为、道德、品质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都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并非必然出现的。只要家长认识到独生子女成长中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施以良好的教育,孩子就可以少出现、甚至不出现以上所指的那些问题。二、科学教育独生子女由上述,所谓独生子女问题,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防止独生子女受到社会影响,可以出现的问题,就必须采用科学教育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这是家长最重要的,最神圣的责任。目前,不少家长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有效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归纳以下几点:(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家长要树立"为国教子思想",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态度。要做到此点,家长首先要克服自身的"异常心理",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认识到孩子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发展,按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去做,才能站得高、看的远、放得开,收得拢。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诚然父母对孩子的家是应该的,爱子女不但是人之常情,而爱的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但是爱子女不但是体现在对孩子生活上,物质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成长。长大成为对国家、对"四化"建设有用的人才。为此,对孩子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真正的爱。相反,对孩子娇、惯、纵容是有害的。俗话说:"严为爱、宠为害",有位教育家说过,"毁于盲目父母的人,比毁于危险的小儿疾病的多。"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在家庭中,孩子应当是民主、和睦的团结互助的关系,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和自尊心,要改变以长者自居的传统观念。克服专横的家长作风,不能因孩子年幼而随意轻视、嘲讽、侮辱、体罚他们。同时家长应放手让他们逐渐具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不再包办代替。有困难要帮助、有了进步要鼓励,才能增长孩子的自信、自控、自尊的性格。(二)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独生子女的许多不良习惯是由于以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许多独生子女感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处于独一无二的优越地位,理应是家中的"特权者"。所以,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注意,千万不要将孩子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做父母的要在思想上深深的铭记这一点。平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量不要使孩子产生特殊感。要使孩子感到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没有独特的地位和特殊的权利,和家庭的其他成员一样处于平等地位。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相处的习惯,使孩子不会感到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三)用群的功能弥补"独"的缺陷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不是靠成人说教,而是通过他们相互交往发展的。儿童良好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的最好对象是儿童伙伴",这种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因为成人的许多言行是孩子难以理解的,因此成人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儿童伙伴的孤独感。大多数的孩子是好群体生活的。特别是游戏。通过集体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执拗任性,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商量,谦让、分享玩具,关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长切不要因爱子太深,怕孩子吃亏,将孩子封闭起来;或者偏袒孩子去责怪别人,这样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四)要舍得孩子吃一点苦独生子女大多身上存在着娇气。娇气十足的孩子将来是难有所作为的,要克服这种娇气,家长光在口头上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要吃苦耐劳",往往成效不大。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因为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气"。因此,在孩子的生活,物质方面,家长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例如,在吃的方面,除了保证孩子必要的营养外,不要让孩子吃的太好,太精。对孩子的零食更要节制,尽量不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在穿的方面,主要是让孩子穿的整洁、大方、舒服。让孩子从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千万不要让孩子穿得花枝招展。有的父母不惜代价给孩子穿着打扮,把孩子打扮得洋不洋,土不土,怪模怪样。这样做不但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而且会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使孩子从小受到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在孩子的学习用品玩具方面,不要总是给孩子买新的。要鼓励孩子用旧东西制做各种学习用品和玩具,使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另外,家长还要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劳动,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孩子自己去做,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锻炼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时候,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的环境,比如去锻炼。如大冷天早晨,带孩子一起去菜场排队买菜,使孩子体会到大人的辛苦。这种有意识地让孩子吃一些苦的做法,对教育好独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从小让孩子吃一点苦,正是为了使孩子将来经得起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五)对孩子教育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教育坚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坚决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家庭由于成人之间彼此不一致,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常常引起大人之间不愉快,甚至争吵不休。我国有句谚语"吵闹多的家庭孩子也会变坏"。所以家长应互相尊重,有分歧也不可当着孩子面前表露出来,事后再商讨统一认识,这样有助于增进父母感情,在孩子面前没有感情的家长,是无法教育孩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态度前后也要一致。此一时、彼一时,不能高兴时就无原则,一味宽容;不高兴时就一概禁止,斥责。不能说话不算数,前后矛盾,家长说错了。应当认错,甚至道歉,为孩子树立知错改的好榜样。家长的威信会更高,教育效果也就强了。思考题:1、独生子女有哪些特点,形成独生子女的特点原因有哪些?2、在教育独生子女方面,你有何经验教训?

❾ 谈谈独生子女现象

“独生子女”,当代中国的一个普遍而特殊的群体。
“独生子女现象”,当代中国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独生子女教育”,当代中国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的长辈们围绕着独根独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材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享有更多更优越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有利条件。比如:父母和社会可以给他们更多的爱抚和关心,能以较多的精力关心他们,使他们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和爱好,这样便形成了独生子女特有的优点:身体健康、活泼乐观、聪明好学、积极向上、兴趣广泛等。一般说来,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1.“不好协作”:独生子女的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是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强烈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中就表现出缺乏责任心、不尊重伙伴和合作对象,缺乏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不守纪律”: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无限迁就和放纵,缺乏纪律和约束。在学习中就出现了不愿意接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现象。
3.“动手能力差”: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包办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低下;过度的保护,使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发育不足”。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应对实际工作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不足和欠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
情感上、智力上、物质上优裕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但如果家长不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则会对独生子女发展造成影响和障碍。比如:父母过分溺爱、事事有求必应、明知不对,因怕孩子哭闹、撒泼而无原则地迁就,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就过多地灌输书本知识,使孩子失去爱玩天性,还有家长不注意孩子饮食习惯,吃零食,偏食,致使营养不全面、消化不良,身体不佳,此外,多数父母还没认识到独生子女结伴玩耍的重要性等等诸多不利因素,也形成了独生子女特有的缺点,固执、任性、自私、孤僻、独断专行、事事以我为中心。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引起了许多家庭的重视,成功的家庭也不少。但是,目前很苦恼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困难和问题同在,希望和可能并存,喜忧参半,有些事情说也说不清楚,最闹心的还是爸爸妈妈。任性——对抗——伤感——失管——放弃,这种恶性循环常常缠绕着长辈们。鉴于以上情况,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做家长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把握分寸,扬长避短,做到恰到好处。下面,我结合教育儿子和学生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摆平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有很多家长爱用“小太阳”、“小皇帝”、“小霸王”字眼来比喻独生子女,这无疑把独生子女放在了一个特殊、不可侵犯的位置,要知道,独生子女不是生来就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孩子间,先天素质差别人人都有,并没有什么特别地方。如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特征上有所不同,那也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条件造成的,而这些差别都是可以改变。
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和职责,但不能任意娇宠、不加约束,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核心”,全家人都得围着他打转,自己说一不二,产生目无尊长的特殊观念和优越感,但是也不能对于那些明辨是非能力差、情绪变化无常的孩子施以压制、侮辱和体罚的方式来迫使他们就范,顺从。做为家长首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家庭气氛,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乐趣,然后通过日常生活让孩子深切体会到父母是他们尊敬的长辈也是他们敬爱的老师,更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让孩子养成尊敬长辈、关心家人的病痛和冷暖,乐于为长辈服务,与别人分享食物、用品的良好习惯,使孩子懂得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里的地位,知道每人在家里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养成尊重别人,克制自己,服从全家这个整体的良好意识。我的儿子在他们兄弟五个中排位最小,加之我们是与公婆在一块生活,自然他便成了家中的“小霸王”,记得他两岁半那年,一次,他的哥哥到家来,我随手给侄子从冰箱里拿了一根雪糕,儿子发现了,当即从哥哥手里夺过雪糕,大声嚷:“这是我的雪糕,不让哥哥吃!”爷爷见状顺手把雪糕又拿过来给了我侄子,儿子一看,使出绝招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奶奶说:“算了,孩子还小。”又对我侄子说:“一会儿奶奶给你买一根。你是哥哥,应让着弟弟。” 当时,侄子也很懂事,说:“哥哥不吃了,留给你吃吧!”本来这事到此可以不了了之,可我还是把儿子抱起来,耐心地给他讲:“哥哥把他的最喜爱的书也让你看了,把他的衣服也让你穿了,你到他家他也舍得让你吃东西,为什么你连根雪糕也不让人家吃呢?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才香甜。”儿子一听,想了想,随后主动拿了一根雪糕给了哥哥。从此,侄子一到我家,儿子就会把最好吃的东西拿给哥哥吃。不但如此,每次吃好吃的,儿子都能考虑到家里的人,经常先给爷爷、奶奶吃。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对独生子女进行劳动教育。
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宝宝看得都很重,真可谓捧在手时里怕飞,含在嘴里怕化,所有的家务活,多数都是家长包办,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幅漫画: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面对着煤火上烧开了的一壶水张着嘴、瞪着眼,显得手足无措,漫画的下面 有一句话:妈妈,水开啦!这副漫画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中可以看到普遍的现象:现在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相当差,试问: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人将来对社会、对国家能贡献出什么呢?将来的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
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从小锻炼的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能做的事情就让他来做,从洗手帕,洗 袜子到洗衣服,不但洗自己的,还要洗家人的,既锻炼了幼儿动手的能力,又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摆放碗筷到收拾洗涮餐具,教育孩子关心、帮助别人,又能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乐趣,在家中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让他亲自动手摸一摸,试一试,即使做的不好,也无关紧要,家长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第三。给独生子女寻找游戏伙伴。
我是多年代低段学生的老师,我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往往缺乏相互竞争、忍让、分享食物、玩具的乐趣,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孤僻、自私、胆小、不合群等毛病,所以在家庭中为独生子女寻找游戏伙伴是很重要的。
1、让玩具充当孩子中的角色,家长可以赋予玩具的生命,如家长提示:你看那边有辆小汽车在等你呢?娃娃的脸脏了,我们来给她洗一洗吧。小猫饿了,你来给小猫钓一条鱼吧,在家长的启发诱导下,孩子主动被玩具所吸引,不会感到孤僻,认为这些玩具都愿意陪他,都是他的朋友,所以玩具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
2、鼓励孩子同别人交往,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会产 生很好很大的影响。比如:走出家门去和伙伴一起玩耍,或邀请伙伴来家玩,让孩子把糖果拿出来和伙伴一起分享,共同做游戏,主动把心爱的玩具让给伙伴玩,游戏中尊重别人的建议,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结束后共同收拾好玩具……,在整个玩的过程中,有仅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相互谦让、活泼开朗的良好品德的个性,而且训练了孩子和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能力。
3、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家长应该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与材料与孩子进行游戏,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体质,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而且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间的感情。在游戏当中,家长可以当配角,听从孩子安排,充分发挥孩子的聪明才知,有时,也可以提一些合理的建议,启发引导孩子去思考、创造发明等,有了家长参与,孩子会很高兴和自豪,也使他们游戏因此而更有意义。我经常利用接孩子的路上时间与孩子玩“对句子”游戏。比如,我是小花花,我是小瓜瓜。我会种花,我会种瓜。我教你种花,我教你种瓜。你教我种瓜,你教我种花。我的花红,我的瓜大。这样,在游戏中不但发展了儿子的语言,还发展了儿子的思维。我还把人们深恶痛绝的麻将作为与儿子游戏的玩具,我拿出麻将中的“一筒”对他说:“这像什么?”儿子说:“像太阳。”我说:“你能找到其他的三个太阳吗?”儿子蛮有兴致地找出了其他三块“一筒”。麻将成了训练分类的好学具,分好类以后还可以训练排列,或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我经常利用麻将跟儿子玩捉迷藏游戏,找10块麻将,让他看一会儿,然后闭目,我藏一块让他猜我藏的是什么。开始儿子猜的不是很准,我引导他先分类就能记住,猜的时候一一排除。有了方法后,儿子总能猜对。
总之,未来社会,“独生子女”是社会的主体,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并将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是一个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工作,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至关重要的工作。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些独苗苗茁壮成长!

阅读全文

与独生子女心里特点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发出鹅叫是为什么 浏览:531
幼儿园教案孝敬长辈 浏览:365
老人家小卫生间装修 浏览:931
香港老人家的衣服 浏览:789
济宁市退休金2016 浏览:67
武汉市邮局退休人员养老金年检吗 浏览:593
养老院护工的压力有哪些 浏览:215
衡阳退休工资多少钱 浏览:778
社区重阳节慈孝活动名字 浏览:193
养生店做顾客答谢会老板怎么说 浏览:785
关于养老保险交的公积金怎么办 浏览:591
沙画视频孝敬 浏览:596
老人过世第一年怎么祭奠 浏览:623
从企业退休和公务员区别 浏览:78
如何处理父母的缘分 浏览:219
郑州荥阳养生谷什么时候开工 浏览:98
老年大学优秀班集体评选 浏览:942
单位职工退休调档函 浏览:741
60岁泡酒料 浏览:531
退休人员死亡单位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