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

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11-28 04:24:13

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责商家庭教育从根源出发,深度剖析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家中的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加之不少独生子女的父母一般处于创业阶段,迫于异常激烈的生存竞争无暇顾及孩子的身心培养。三观构建和成长观察来源于长辈。很多父母基本上是委托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接送孩子上下学和督促学习,有的干脆就全托在爷爷奶奶家中。而中国传统“隔代亲”的教育普遍存在突出的弊端:爷爷奶奶的教育极有可能溺爱有余而管教不足,对独生于女责任品格的基础培养自然就显得薄弱,由此引发孩子的过度自我、谦让意识不够,在社会上会有好高骛远的心态。
人类责商教育理论创始人谭焱心认为这样的特殊家庭角色内无“内部竞争”,无竞争就缺少活力和外部竞争刺激,进而使独生子女从小就弱化了主动竞争、主动承担责任的人格磨炼机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有求必应的“特权”,使独生子女缺乏生活中的挫折心理体验,缺少面对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挫折及责任、义务的承担,于是就形成了“不担当”“不面对”“等待拥有"“等待享受”的思维定式及行为习惯。一旦稍微面对困难或压力,就表现出十分脆弱的心理,一个小打击或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绝路。不过,对于这种心理“脆弱综合症”,责商家庭教育表示:如果能够及早根治,跟随责商家庭教育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浪子回头”是能够化险为夷的。

② 独生子女问题

如果你是父亲二婚的子女,且母亲没有其他子女,算的。
根据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

(1)夫妻生育一个孩子后不再生育,并且其子女在十六周岁以内的;

(2)夫妻按有关规定收养一个孩子后不再生育,并且其子女在十六周岁以内的;

(3)夫妻原有两个计划内生育的孩子,其中一个意外死亡,另一个不满十六周岁的;

(4)夫妻丧偶后只有一个不满十六周岁孩子的;

(5)夫妻离婚前生育过一个孩子,离婚时孩子判由本人抚养,并且该孩子不满十六周岁的;

(6)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过孩子,现家庭只有这一个不满十六周岁孩子的;

(7)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孩子,其中一个由对方抚养,现家庭只有一个不满十六周岁孩子的;

(8)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放弃

③ 独生子女存在的几大问题是什么

我国的独生子女在社会性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常常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意识,经常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团体活动中组织协调能力差,通常不肯迁就别人、委屈自己。对此,可以多给他们做做思想政治工作,多举具体情景、事例(也就

④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已完全进入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一对夫妻要依法赡养至少8个老人(即:双方父母共四个,双方祖父母四个,外祖父母四个)还有下一代1个共计15口人,虽然他们都有退休养老金。但是要照顾一大家人的衣食住行。
还有小孩是上学的费用。[这也是一大笔开支。
医疗费用也不容小视,如果只是个头痛脑热,感冒咳嗽也不太要紧住几天医院打几天针就好了;要是遇上中风心脏病那可就麻烦了。
另外如果小孩健康就还好,要是没有搞好优生。小孩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就是一辈子的负担了。

⑤ 独生子女问题

独生子女按下列标准确定
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十)项中的独生子内女按下列标准确容定:
(1)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个存活的;
(2)无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3)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
(4)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离异后,一方依法与该子女共同生活, 独生子女未再婚或与无子女的人再婚但没有生育的。
再婚夫妻,双方各有一个子女,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育子女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可以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
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且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生育子女的一方可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未生育子女一方可享受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奖励。

⑥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90后、00后是特别的一代,由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都形成了特定的环境和成员结构,因此也导致了很多“小皇帝”、“小公主”的出现。一个家庭的成员关系能够得以相互制衡、平等发展是最好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普遍更容易存在问题。
责商家庭教育从根源出发,深度剖析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家中的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加之不少独生子女的父母一般处于创业阶段,迫于异常激烈的生存竞争无暇顾及孩子的身心培养,三观构建和成长观察来源于长辈。很多父母基本上是委托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接送孩子上下学和督促学习,有的干脆就全托在爷爷奶奶家中。而中国传统“隔代亲”的教育普遍存在突出的弊端:爷爷奶奶的教育极有可能溺爱有余而管教不足,对独生子女责任品格的基础培养自然就显得薄弱,由此引发孩子过度自我、谦让意识不够,在社会上会有好高骛远的心态。
人类责商教育理论创始人谭焱心认为这样的特殊家庭角色内无“内部竞争”,无竞争就缺少活力和外部竞争刺激,进而使独生子女从小就弱化了主动竞争、主动承担责任的人格磨炼机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有求必应的“特权”,使独生子女缺乏生活中的挫折心理体验,缺少面对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挫折及责任、义务的承担,于是就形成了“不担当”“不面对”“等待拥有”“等待享受”的思维定式及行为习惯。一旦稍微面对困难或压力,就表现出十分脆弱的心理,一个小打击或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绝路。不过,对于这种心理“脆弱综合症”,责商家庭教育表示:如果能够及早根治,跟随责商家庭教育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浪子回头”是能够化险为夷的。

⑦ 你认为独生子女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至少写三条)

1.容易养成自私自利抄的性格,解决方案:全面放开二胎。2.从小没有兄弟姐妹,团队合作能力不强,解决方案:全面放开二胎。3.赡养老人存在问题,非经济,如果老人生病无人照顾,精力跟不上。解决方案:全面放开二胎

⑧ 当下独生子女社会问题

独生子女养老压力大
人口红利下降
集体观念比较差

⑨ 当前独生子女养育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强
这是目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他们缺乏独立意识,懒惰,特别的依赖于别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他们不会洗衣服,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孩子甚至在家连碗都没有洗过,独立生活能力非常的差。
2、一切以自我表现为中心,任性、专横
在独生子女的心中,以为自己就是家里的太阳,谁都要听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别人。任性、专横是很多独生子女的表现,一点小事没有顺着自己,就大发脾气。笔者所在的幼儿园里,这样的孩子可谓是不少见。学生A,别人不能向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否则就大哭不止。学生B,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开始大吵大闹,躺在地上打滚,甚至去动手攻击别人。这些“小霸王”往往真是令老师们头疼。
3、缺乏谦虚、谦让、节约、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美德
中国素称为“礼仪之国”,“孔融让梨”“雷锋的故事”也一直是被人们所传诵的。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看到这些优良传统美德的影子。他们在家受宠惯了,什么事情都得依着他们,从来都不会主动去让着别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动不动就会动手去抢,占为己有。还有很多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节约,只知道没钱就找家里要,在现在的一些学校里孩子之间攀比现象严重,比穿比吃,甚至讲名牌,讲排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更别提助人为乐、谦虚等美德了,他们更是不知为何物,只知道一味的为着自己的利益。
4、娇气、怕吃苦,抗挫能力差
独生子女们娇气、动不动就哭,更为突出的是他们的抗挫的能力特别的差。据笔者在所在幼儿园的统计和调查,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占独生子女问题的首要地位。“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是很多孩子的口头禅。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学生C,坐在墙角暗自哭泣,问其原因,原来是鞋带不会系或是不会扣扣子;学生D,老师批评两句就受不了,几天精神不振;学生E,遇到难题就开始求助,或者干脆绕过去。而笔者还发现近年来在一些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惨案,2001年,新疆石河子市4名初三女生,因考试排名靠后相继服鼠药自杀;2002年,成都是一名不到13岁男孩因犯错误受责而跳楼自杀,结果摔伤,被迫割掉脾脏,而这样的事情竟然是屡屡发生,真是令我们痛心和惋惜。但是同时我们也想到的是新一代的独生子女的承受能力太差了,经不起一点点打击和挫折。
5、胆小、孤僻,社会适应能力差
很多独生子女胆小、孤僻,不敢也不能很好的去和别人进行交往。在新接触一个新环境中往往适应不过来或是适应的很慢。笔者听过不少这样个例子,某某学生被某所名牌大学所录取,该生上大学后竟由于适应不了新的环境,闹着要回家。还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被美国的一所有名大学所录取,可是该学生竟然在赴美国之前的一个月患了“精神忧郁症”,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不能适应美国的生活。
6、容易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缺乏童真
独生子女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成人和各种媒体媒介。他们过早的接触到很多成人化的东西,以至于他们更多的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失去了孩子本应该有的童真。倾听几个独生子女之间的对话,你会发现他们就像两个大人一样,甚至聊一些只有大人才应知道的事情;而观察一些独生子女的行为,你也会发现,他们会做一些应该是大人才做的事情。“早熟”是我们现在对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们经常的评价。
三、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缺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决不是,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的“独”,客观上存在着区别于非独生子女的种种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心态。这些客观因素,对独生子女的身心发展来说,有的起到积极作用,有些则起到了消极作用。在独生子女的成长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种种因素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最基本、最直接,也是子女最容易接受的。笔者通过分析调查,提出了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几个原因:
1、错误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传统观念在我国人民心中历来是根深蒂固的,人们都会认为多子女的家庭,孩子成长的安全系数就大。于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就很难有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子女,对于自己唯一的孩子,存在着“独苗”思想,而这种思想则折射为以下五个方面:
(1)、过多的爱。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对子女爱得过分,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溺爱”成了家庭的通病。
(2)、过多的营养。家长们为了让子女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拼命的为子女买来各种营养品,为子女补充各方面的营养,生怕子女哪方面发育不良或者是有所欠缺,想让子女有一个特别健康和强壮的身体,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子女消化不良,身体发育过早,而且还形成了子女挑食、偏食和不爱惜粮食等问题。
(3)、过多的照顾。家长们对子女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甘心做子女的保姆,包办代替了子女所有的一切事情,不让子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他们在动手和动脑中得不到一点应有的锻炼,结果也养成了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
(4)、过多的保护。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的,而家长却生怕自己家中这一小宝贝出去玩不安全,容易受到伤害。总是让子女呆在家中,成人加以控制。很多家长还会去干涉子女的活动,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因觉得自己的子女受了委屈而去教训别人的孩子的事情。而正是由于家长们对子女们保护得太好了,子女们什么事情都会依赖于家长,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5)过多的期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长远的战略观念,没有形成明确的培养目标,习惯于从具体问题着眼、急于追求近期效应。一些家长以为发展特殊才能就是子女的成才之路,于是不顾子女的素质条件,过早定向,拔苗助长。还有一些家长人为智力的开发就可导致子女成才,因此只重视对子女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还有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和成才的期望过高,要求过急,致使本来学业负担就很重的独生子女们加大拉心理压力,以致有些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一些独生子女反而更加胆小、退缩、害怕甚至于自暴自弃。

阅读全文

与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镇江哪里有卖养生茶的 浏览:284
五里庄老年公寓 浏览:108
菊花手工制作重阳节手工 浏览:297
善良孝顺的小故事 浏览:365
养老险缴够多少年可以领养老金呀 浏览:410
体检车什么时候出现的 浏览:186
老年人插胃管的副作用 浏览:656
中小学校长退休年龄 浏览:820
九九重阳节孝敬老人 浏览:418
重庆长寿孩子智力康复哪里好 浏览:289
老人脱臼接上多久能恢复 浏览:482
护士资格证体检需要什么表 浏览:926
养老保险优惠政策补贴 浏览:582
青州市东夏养老多少钱 浏览:390
退休公务员工资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293
盖州地区农村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56
养老院现状数据 浏览:483
上海老年公寓市场现状 浏览:368
老年人肺热咳嗽挂什么科 浏览:511
精神病人怨恨父母怎么办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