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里老人如果濒临去世,最应该做什么你知道吗
临终期一般为10-14天(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在这一阶段,医生的工作应该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
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你不要以为病人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相反,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觉得无法忍受。
呼吸衰竭使临终病人喘气困难,给予氧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们已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此时给他们供氧无法减轻这种“呼吸饥饿”。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另外,使用吗啡或其他有类似鸦片制剂的合成麻醉剂是减轻病人喘气困难和焦虑的最好办法。
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病人有一种异常欢欣感。这时即使给病人灌输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这种异常的欣快感。
而且,此时给病人喂食还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使病人无法安静地走向死亡。静脉输液虽然能解决陷入谵妄状态病人的脱水问题,但同时带给病人的是水肿、恶心和疼痛。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甚至在死前三个月之久,不少病人与别人的交流减少了,心灵深处的活动增多了。不要以为这是拒绝亲人的关爱,这是濒死的人的一种需要:离开外在世界,与心灵对话。 一项对100个晚期癌症病人的调查显示:死前一周,有56%的病人是清醒的,44%嗜睡,但没有一个处于无法交流的昏迷状态。但当进入死前最后6小时,清醒者仅占8%,42%处于嗜睡状态,一般人昏迷。所以,家属应抓紧与病人交流的合适时刻,不要等到最后而措手不及。
随着死亡的临近,病人的口腔肌肉变得松弛,呼吸时,积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会发出咯咯的响声,医学上称为“死亡咆哮声”,使人听了很不舒服。但此时用吸引器吸痰常常会失败,并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应将病人的身体翻向一侧,头枕的高一些,或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
濒死的人在呼吸时还常常发出呜咽声或喉鸣声,不过病人并不一定有痛苦,此时可用一些止痛剂,使他能继续与家属交谈或安安静静地走向死亡。记住,没有证据表明缓解疼痛的药物会促使死亡。
2. 老人死前什么情况下痛苦
如果人在死亡时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那么一般是相对来说比较痛苦的,因为如果出现了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疼痛的症状,而且肠胃方面的症状表现最为明显。还有一种死亡是安乐而死,这类人在死亡时是不会痛苦的,但是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再来观察。如果由于病情的折磨过度疼痛,建议平时可以选择安乐死,这样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人老了到会自然死亡的时候,呼吸不畅,躺在床上挣扎,在通常情况下,自然死亡的老人临终时也会感觉到痛苦。如果病痛的话,也就是因为疾病而死的,死亡时会更痛苦,要挣扎数次才可以死去。如果一个人死亡很仓促,比如车祸,人只隐丛虚是感觉一阵子剧痛,意识会很快消失,不会有什么痛苦过程。可是老人在生病死亡的一个过程中很缓慢,其意识活动也是复杂的痛苦过程。
对于一个快要断气的老人来说,此时感觉有什么东西压在自己的身上喘不过气来,感觉呼吸不畅,总是喊家人说自己身上有东西压着,胡言乱语。老人在临终的时候,大部分明白自己快要不行了,所以内心紧张、痛苦,但也是很无奈的。因此,老人在快要断气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者是剧烈痛苦的呻灶燃吟声。死亡的发生通常难以精确预测,有的人会猝然离世;而有的人可能在生与死之间徘徊数小时甚至数天。人在死亡之前,呼吸会有很多变化。在最开始的时候,由于肺部充血和水肿,呼吸可能变得十分沉重,意识处于模糊状态,并且可能经常打哈欠,这是吸入更多氧气的反应。
同时,身体也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大小便失禁,心情十分不安和眼泪忍不住的流下来。然而,负责意识的大脑新皮层,对缺氧最为敏感,并且是死亡前第一个关闭的。因此,这是逝去的人,在死前不会感觉到它。
在医学上,医生认为,人在最郑猛后一口气时,并不痛苦,但这也许将死之人的神经系统很微弱,所以无法感觉到那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你的意识已经模糊,人体神经系统衰弱,不能给大脑有效反应。至于自己的一生会不会如幻灯片一样在大脑中闪过就不得而知了。
3. 佛教网 临终老人怎样做才能减轻痛苦
先说一下减轻痛苦的基本原理:
苦受是名法,是心与心所的共同作用,如果心连续升起不中断,那苦受就会非常强烈,如果心升起的过程中间被打断,那苦受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基于佛陀所教导的心运作的原理,临终关怀有如下方法:
用极大所缘转移老人注意力
最适合的方法是声音,但是巨大的噪间显然是不适合的,因为给老人播放宁静喜欢听的音乐、念佛经是比较可取的。
引导老人如理作意
让老人回忆一生所做过的好事,或者开心的日子,让老人放下心中的执着等
让老人保持修行的状态(前提是老人会修行)
比如:修习安般念知道入出息,最少也能保持投生人界,有可能投生天界,如果有能力证入禅定则可能投生梵天界,这当然是非常好的。
总体来说,外力对老人帮助不是特别大,最好还是让老人在清醒的时候早点开始修习佛法,那样的话临终一般都是有保证的。
补充一点投生的法则:
最有可能成熟的有五大重业,比如:杀父杀母,如果这一生有这种业,那临终没有什么办法的
趣向业,老人特别倾向的业,对于这一点应该劝说老人放下对亲人的执着,以避免投生鬼道或者家中的畜生
惯性业,老人如果一直保持修行,那就会有很好的惯性业,这样投生到那的地方就比较有保证了
其他随机成熟的业,这种情况就是碰运气了,无始以来我们的业太多了,善的不善的都有,随缘吧。
4. 临终病人的痛苦怎么缓解
临终的病人是很痛苦的,这种情况只能靠止疼剂缓解疼痛,没有其他方法,主要是国家不支持安乐死这个措施,只能家人给予临终关怀就足够了。
5. 老人临走前很痛苦怎么办
老人临走前很痛苦,这是很伤心又很矛盾的事,看到他怎么痛苦还不如让他早点走,如若是走又如此地不舍,怎么办,只能打点止痛针,帮按摩尽量减少痛苦。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