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遇到老人摔倒,该如何处理
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也纠结过很久。
防止扶老人防讹诈
1.老人跌倒不急于扶起,有条件时先电话咨询急救医生,再进行早期处置,避免二次损害
看到老人跌倒,一定要救。而是认真观察老人的情况,有条件时先电话咨询急救医生,然后再进行早期处置。根据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如老人意识清楚,救助者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或打急救电话。并尝试呼救看看附近有没有医疗专业人士。
2.在救助前做好取证,寻求第三者的帮忙共同施救,或第三者的相关信息,留作证人
结合社会现实,在救助摔倒老人之前,可参考医护人员不得不面对的“举证倒置”制度,在救治前要做好取证。在帮扶跌倒老人时,可以寻求第三者的帮忙,共同施救,或者是寻求第三者的相关信息,留作证人。只有在完全信息,事件的真相就可以完全还原,救助者才能摆脱遭遇被诬告的可能。
2013年11月,四川达州“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事后警方称,有3名目击证人证实,受伤老太蒋某某系自己摔倒,并非由三个小孩推倒。其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决定对其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因其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
3.除人证外,还应拍摄记录施救过程,可以作为日后维护权益的证据
除了寻求人证外,还要尽可能保留物证,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摄影器材,可以拍摄照片,留下现场原状,或者是拍摄视频、录音等留下施救的过程,并记录证人联系方式。或者可以留意事件发生的现场,周围有无摄像头等监控设施,也可以当做日后维护权益的证据。只有这样,救助者在除了自己举手之劳之外不会有更大的风险。由于信息对称,被救助者也无法将责任转嫁给救助者。
2011年8月26 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路上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司机被指认为“肇事者”。所幸殷红彬、郁维贞所开的车辆装了监控探头,将整个救人过程记录了下来,才还了自己清白。
4.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只有证明救助者确有侵害行为,才能担责
现行法律证据规则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 的举证负担原则。
因此,一旦救助者被诬告,首先应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要讹诈好人的人自己拿出证据来。在无法查明事实真相,双方当事人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证据有更强的证明力的案件中,直接推定救助者不是肇事者,要证明救助者就是肇事者的证明责任由受救助者承担。在无法证明的情况下,不能适用公平责任,而应当认定救助者无责任。
B. 老人摔倒在地,如何应急处理
老人摔倒在地,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老人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此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被咬伤,不要硬搬抽搐肢体,以防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如果老人意识清楚,首先应询问老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其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其次,可询问老人是否有剧烈头痛或观察其是否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这些症状,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此时不要搬动老人身体,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意搬动。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
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可控制的。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学习;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熟悉生活环境;调整生活方式;衣服要舒适,尽量穿合身宽松的衣服;有视听及其他感知障碍的老年人应佩戴视力补偿设施、助听器及其他补偿设施;联合用药,防止骨质疏松。
C. 如何处理倒在地上的老人
(一)、意识清醒
1、如果是因为道路不平或者运动功能下降而摔倒,或者是由于看不清路被绊倒,轻者会造成一些摔伤、瘀伤等问题,严重者则可能伤及骨骼,或者存在出血的风险。
2、如果跌倒的老年人没有剧痛、肢体不能活动等感觉,可能伤得不重,可以试着把他扶起来,但是动作一定要慢,也不要用蛮力。
3、如果老年人身上有特别疼痛的地方,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活动有障碍,那可能是伤及了骨骼或者神经,这个时候随意搬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应该小心处理。譬如老人跌伤了手臂,可能发生桡骨骨折或者尺骨骨折,老人会感到手掌发麻、手臂疼痛,骨折处还会肿胀、变形等。
4、如果看得到伤口,有出血,就要先用衣物、毛巾、手绢等止血包扎。当然这种骨折还不算严重。
5、如果是摔伤了脊椎,特别是颈椎,盲目搬动老人可能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轻则几个月才能恢复,重则造成瘫痪。所以这种情况不可随意移动病人,而应立即叫救护车,或找专业急救人员来进行处理和转运。
(二)、意识不清
1、遇到意识不清的倒地老人,可以先试图叫醒他,并且同时试探一下老人的呼吸、心跳是否存在。如果老人的呼吸心跳中止,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并且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2、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呕吐等症状,那一定要把老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引发窒息,也可以用手或身边的工具掏出老人的呕吐物。
3、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抽搐等问题,可以用钱包等硬物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舌,并要及时呼救,找专人处理,千万不要试图用蛮力固定老人抽搐的肢体,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4、家中的老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老人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识很可能是心肌梗死,这时也不应随便搬动处理,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去医院进行救援。
D. 遇到老人摔倒应如何处理
当发现老人摔倒后,首先要在周围观察老人是否还有每天生命特征,看看周围的环境,同时打开手机进行拍摄录像,如果判定老人只是简单摔倒而已,那么可以慢慢的扶老人站起来,如果老人意识不够清醒,且不能够说话,晕过去了,那么就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进一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受的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高,通过学习科学文化,让我们的个人素质更高,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才能处理的更好。而如今,作为这几年一个特别火热的话题就是看见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的问题,其实,从中华的传统美德来讲,我们看见老人摔倒,应该立即扶老人起来,但是,现在却怎么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深思的。这是因为社会生活里,有一部分人,利用摔倒,进行敲诈勒索行为,而且让很多人成为了无辜受害者。那些去扶老人的人,他们本应该值得我们去赞扬他们的善良行为,但是转眼一会功夫,就成了受害者,这是不应该的,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做好事的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会采取一个迟疑的态度,或者根本置之不理,要是持续发展下去,将会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对于个人而言,对于社会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面对摔倒老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持警惕,拍下事情全过程,科学施救
当遇见摔倒老人的时候,必须观察周围情况,同时用手机录下事情的整个过程,采取科学的方法施救。
二、拥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有些老人摔倒后,突发晕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医学知识。当发现老人摔倒后,首先要在周围观察老人是否还有每天生命特征,看看周围的环境,同时打开手机进行拍摄录像,如果判定老人只是简单摔倒而已,那么可以慢慢的扶老人站起来,如果老人意识不够清醒,且不能够说话,晕过去了,那么就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进一步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受的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高,通过学习科学文化,让我们的个人素质更高,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才能处理的更好。而如今,作为这几年一个特别火热的话题就是看见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的问题,其实,从中华的传统美德来讲,我们看见老人摔倒,应该立即扶老人起来,但是,现在却怎么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深思的。这是因为社会生活里,有一部分人,利用摔倒,进行敲诈勒索行为,而且让很多人成为了无辜受害者。那些去扶老人的人,他们本应该值得我们去赞扬他们的善良行为,但是转眼一会功夫,就成了受害者,这是不应该的,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做好事的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会采取一个迟疑的态度,或者根本置之不理,要是持续发展下去,将会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对于个人而言,对于社会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面对摔倒老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保持警惕,拍下事情全过程,科学施救当遇见摔倒老人的时候,必须观察周围情况,同时用手机录下事情的整个过程,采取科学的方法施救。二、拥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有些老人摔倒后,突发晕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医学知识。
E. 对老人的意外跌倒应如何急救呢
1.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忆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者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拨打120求救,不能立即扶起。
2.若老人出现剧烈头痛、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症状,提示老人有脑卒中可能,立即扶起可能加重脑出血,需紧急拨打120求救。
3.如果看得到伤口,有出血,就要先用衣物、毛巾、手绢等止血包扎,随后立即送往最近医院就诊。
4.如老人跌伤了手臂或腿部,可能发生桡骨骨折、尺骨骨折、肱骨干骨折等,老人会感到手脚发麻、手脚疼痛,骨折处还会肿胀、变形等,需立即送老年人到最近医院就诊。
5.若老年人诉说腰背部、颈椎疼痛、双腿活动异常或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老年人发生了腰椎损害,切忌随便挪动老年人或扶起老年人。
如果是摔伤了脊椎,特别是颈椎,盲目搬动老人可能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轻则几个月才能恢复,重则造成瘫痪。
02
对于倒地后意识不
清的老人如何处理
碰到意识不清的跌倒老人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送医院进行救援。
1.如果老人的呼吸心跳中止,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2.如果老人摔倒后有呕吐症状,把老人的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引发窒息。
3.如摔倒后有抽搐症状,立即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伤、擦伤。搬动时,需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同时可将钱包等硬物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舌,并及时呼救。切忌用蛮力固定老人抽搐的肢体,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F. 有经验的老人跌倒了,如何急救
1、老年人突然跌倒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
2、首先要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态。如其神志清醒,可询问其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发作,可协助其服下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
3、要判断跌倒是不是因猝死导致的。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视为猝死。对发生猝死的患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地面上,严禁搬动。同时,要马上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4、老年人摔跌易发生骨折,某些骨折如股骨颈相嵌性骨折、脊椎骨折等除疼痛外其余骨折表现不明显,如果勉强扶持站立,搬动时姿势不当,可使病情加重。特别是脊椎骨折,可以损伤脊髓导致截瘫。所以老年人摔跌后,应先让他慢慢滚转到硬木板上,仰卧位。
5、要判断跌倒后是否发生了骨折。老年人跌倒后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当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时也不要急于将其扶起。因为处理不当不但会加重其损伤和骨骼错位,还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残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的过程中极易损及脊髓,而导致截瘫。
6、如果有腰痛怀疑有腰椎骨折,应在该处用枕或卷折好的毛毯垫好,使脊柱避免屈曲压迫脊髓。
7、如果怀疑有股骨颈骨折,应用木板固定骨折部位。木板长度相当于腋下到足跟处,在腋下及木板端,包好衬垫物,在胸廓部及骨盆部作环形包扎两周。
8、其他部位骨折,可用两条木板夹住骨折,上、中、下三部位用绷带固定。
9、头颅损伤有耳鼻出血者,不要用纱布、棉花、手帕去堵塞,否则可导致颅内高压,并继发感染。
10、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跌倒要警惕短暂性脑缺血、脑卒中。脑卒中常表现为头昏、眩晕、一侧肢体无力、偏瘫、运动障碍等。
老人跌倒应该怎样扶呢?
1.首先要轻拍老人双肩,分别在两侧耳旁大声呼唤,“您还好吧?”判断意识是否丧失,能反应的患者或清醒的患者可能会回答您的问题。告诉患者或伤者您是来救助他们的,然后征求他们的同意并询问事故情况。如果对方表示拒绝,您就应该拨打急救电话120,并一直守在患者身边,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并接管患者。
在您拍打或呼喊伤者时,对方可能只能动弹、呻吟或轻哼。如果是这样,您应该拨打或请别人拨打急救电话120。
2.接下来,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应用5~10s的时间观察胸腹部是否有起伏,以判断呼吸是否存在,如胸腹部无起伏,或呈“喘息样呼吸”,应为“心脏骤停”,立即做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接下来,查找明显的外伤迹象,比如出血、骨折、烧伤或咬伤。
4.最后,寻找下他是否带有医学信息的首饰。这些首饰会告诉您患者或伤者是否患有重大疾病。
秋冬季脑血管疾病高发,对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基层医疗机构和居民都应该掌握一些相应的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