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打套管针注意哪些

老年人打套管针注意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29 04:45:49

① 留置针插针的盖掉了还能用吗

不能,建议更换新的。

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频繁的静脉穿刺造成的不适,对于静脉穿刺比较困难小儿或者老年人比较实用,一般会使用3-5天左右的时间,过长的时间使用,有增加穿刺的浅表静脉发生静脉炎的危险,这种静脉炎可以引起疼痛等不适症状。

为了留置针内的血液不至于发生凝固,堵塞针孔,造成下次使用的困难,一般在当天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会往留置针内注射入适量的抗凝药物。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留置针,避免脱落引起出血。

(1)老年人打套管针注意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打留置针后最好24小时之后再洗澡,打留置针之后会贴有防水的无菌透明布进行包裹,为的就是防止生活用水进入创口而出现感染,如果是洗澡这种大面积的身体淋浴,洗澡水很容易会流入伤口继而出现感染,建议在留置针穿刺24小时之后需要洗澡时要用保鲜膜包裹住创口避免洗澡水进入。

如果患者已经治疗完毕,留置针已经抽出体外,建议最好恢复3-5天,等伤口完全康复好了再进行洗澡。另外打留置针的用户还需要注意穿刺的胳膊不要从事重体力的活动,不要瞬间用力过大和长时间反复活动,可以做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琐事,需要注意不要将针管带出,睡眠的时候也不要压迫穿刺一侧的肢体。

② 套管针老人可以扎吗,脊椎上,75岁

静脉留置针又被称为套管针,是一种很常用的治疗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之后,静脉留置针也逐渐在我国流传,静脉留置针的出现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还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③ 护理科研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使用方法及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护理体验 留置时间

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其留置时间目前尚无严格规定,护士凭经验决定留置时间。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留置时间过短,丧失了其本身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现从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及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和对策、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1 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
1.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
浅静脉[1]。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 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 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正确的封管
2.1 封管液的种类 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 U。
2.2 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 生理盐水5~10 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 h冲管1次[2]。肝素钠溶液3~5 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2.3封管的技术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 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

封管液[3],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 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3.1 防止感染 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套管针时,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 ,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如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3.2 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3.3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 目前尚无严格规定,护士凭经验决定留置时间。建议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5+2)d为宜,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留置时间过短,丧失了其本身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
3.4更换注射部位 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3.5选择适量封管液量 套管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3.6 保护好留置针肢体 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4.1首先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4.2做好健康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知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4.3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以无菌敷贴覆盖,牢固固定套管针,输液管长短适宜。正确封管。
4.4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 (1 )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静脉硬化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早期0~48 h采取50%硫酸镁湿敷。48 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炎症反应。(2)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导致输液不畅。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观察及护理。 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4.5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全面护理。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1次/2 h,20 min/次。 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5 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
5.1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或部位有关 选择静脉如有静脉瓣,静脉不直或太细都将导致静脉留置针的留置失败。李娟炜等〔4〕在对262例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研究中发现,颈外静脉留置时间最长,而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下肢大隐静脉则无显著差异。汤文决等〔5〕在研究500例1个月~10岁的儿童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效果分析时认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下肢大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留置时间最短,建议大年龄组患儿首选手背静脉,小年龄组患儿首选颞浅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小年龄组患儿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且患儿不易配合,撕扯粘贴膜造成留置针脱出导致留置失败,小儿头皮正中静脉渗出率高于颞浅静脉。路必琼等〔6〕探讨了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置管反应,结果显示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建议为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3.0 mm的血管,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的静脉管径平均为5.1 mm,可作为老年患者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首选静脉。在关节、患肢、下肢远端部位选择血管穿刺不易留置成功,因为在关节处,随着关节的活动,留置针易移位滑出血管;在患肢,由于血供较正常肢体差,血循环相应较慢,留置针易发生堵管;在下肢远端静脉血流缓慢,不但影响输液效果,还因血栓形成影响留置时间。要避免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以免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造成堵管。
5.2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时间有关 影响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主要的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耿少英等〔7〕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中,以白兔双耳外侧的耳缘静脉血管炎症病理改变为依据,探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推断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96 h。姜丽等〔8〕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留置时间3天内静脉炎发生率最低,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发生率增高,建议常规留置时间定为3天较为合适,既可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姜凤荣等〔9〕在对50只家兔研究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认为,其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如果注射药物刺激性小且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下操作,则可适当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7~9天,但如果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严格控制留置时间,化疗或脱水药物不宜用留置针注射。静脉炎的发生与以下诸多因素相关: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穿刺操作时无菌消毒不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输液速度过快,大于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壁侧压力,药物对血管壁刺激增加,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输注药物的浓度、pH值、渗透压等静脉血管的刺激等继而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等。因此,控制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延迟静脉炎的发生则可延长留置时间。
5.3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封管技术有关
5.3.1 封管液种类和剂量的选择 封管液种类和剂量的选择是保持留置导管(针)通畅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应用封管液主要是稀释肝素,肝素在体内外应用时具有强抗凝作用,稀释后被常规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而广泛用于临床。陈显春等〔10〕对165例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了不同封管液封管的对比观察,发现稀释肝素封管堵管率低于生理盐水封管,其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大剂量优于小剂量。黄美香等〔11〕在研究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老年患者出凝血机制和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影响时发现,出凝血机制正常的老年人使用四种不同剂量的肝素液:5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1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5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和2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进行封管是安全、可靠的,用5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封管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因此,对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脂质代谢异常、血液高凝状态等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时,只要出凝血机制正常,首选稀释肝素封管,可降低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再次为生理盐水,过去认为只有抗凝药物才能有效封管,并不完全确切。周晓慧〔12〕在对用肝素、保养液和生理盐水三种封管液封管效果研究中发现,这三种封管液封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理盐水封管维持时间达23 h,用于留置针封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水盐代谢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因此,对于用肝素封管有可能引起出血和过敏的患者,可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蔡华等〔13〕研究用当日输液完毕后用输液器内液体作为封管液直接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并与用生理盐水封管进行封管效果的对比观察,发现封管维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留置针保留天数4~9天者占87%,认为该方法值得推广,有利于留置针的广泛使用。
5.3.2 封管方法 正确的封管方法可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正压封管法:临床上多采用连续、不间断和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使管腔内充满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瞬间正压封管法: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则应用瞬间正压封管法,是一种无需使用封管液、特殊的、先进的封管方法。在输液完毕后,输液接头与可来福接头分离时,可自动产生瞬间正压,将留置(导管)针软管内液体向前推进,血液不能反流形成血栓而堵塞导管;对于医护人员,在进行封管操作时,无须使用钢针,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避免由于针刺造成意外感染〔14〕。双重正压封管法:杨丽等〔15〕在原正压封管的基础上采用反折留置针的延长管的根部,减少了套3腔与静脉腔的相通的长度,阻断血液回流,降低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庞溯摈等〔16〕在改良封管方法对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后认为,在输入高渗液或刺激性药物结束后,先静脉滴注20 ml的生理盐水,再用肝素封管,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5.4 其他因素 如留置针型号选择与血管不相称,穿刺处皮肤过敏或炎症,留置针局部液体渗漏等。但以下一些特殊的或可能不太重要的因素也应引起护理人员的关注。
5.4.1 患者自身疾病原因 高血压患者,静脉穿刺操作拔除针芯时,血液常倒流至导管内,导致管腔凝血阻塞而使留置失败;有严重的心肺疾患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由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肢体高度水肿,留置针穿刺后,液体慢渗,导致肢体肿胀加重,影响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魏晓兰等〔17〕在研究高血黏度患者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相关性时发现,留置时间的长短受血液黏度结果的影响,高血黏度患者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较正常血黏度者明显缩短,留置针堵管率增高。
5.4.2 患者体位不当或留置针上方衣着过紧 输液肢体长时间处于某种强迫体位造成肢体疲劳,发生不自主移动或躁动,导致留置针脱出;衣着过紧时,由于长时间压迫有留置针的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凝固而阻塞。
5.4.3 置管后护理缺陷 如:留置针固定不妥,粘贴保护膜脱落,留置针被迫带出移位;昏迷、躁动、精神失常等患者看护不力,造成自行拔出或抓脱留置针;淋湿粘贴保护膜而无法继续留置。 6 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对策
6.1 做好留置针留置前对患者的评估和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护理干预。梁克清等〔18〕在对56例浅静脉穿刺留置针患者在留置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接受干预的患者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10.3天,患者对留置针使用满意度达92.8%,并发症明显下降。护理干预内容主要有,对患者及家属告知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意义、目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等;指导患者避免碰撞或按揉留置针部位,避免留置针肢体剧烈运动或用力,适当限制留置针肢体的活动;下肢应用留置针输液时,应抬高肢体20°~30°,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护理人员应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掌握患者病情和输液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对于不能配合、昏迷、躁动、精神失常患者给予置管肢体约束,避免留置针抓脱和滑出。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留置针的使用效果。尚玉芝〔19〕在研究影响留置时间因素分析时认为,为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输液过程中,要告知患者适当活动留置肢体,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减少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
6.2 改进和提高操作技术 提高穿刺、送管、固定、封管等技术。穿刺前,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用细、短留置针和选用粗大的静脉,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穿刺时,采取适当的进针角度与速度,正确掌握送管时机和技巧,提高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避免静脉内膜受损;穿刺后,留置针封管时注意封管液的选择和剂量,推注封管液速度宜缓慢,保证正压封管,防止药液刺激血管壁。徐朝华等〔20〕通过改进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降低了堵管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首先,在穿刺见回血后即松止血带并打开调速器,在液体缓慢输注的条件下继续送管,保证及时冲净残留在留置针腔内的血液,防止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而发生堵管。其次,输液过程中,延长管呈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留置针尖端,不易回血,减少堵管的发生。再次,封管前将刺入肝素帽的针头外拔2/3使退针匀速,保证正压封管,同时采用脉冲式封管法在管腔内形成涡流,彻底冲走管壁内腔附着的药液、回流血液和大分子液体,降低堵管机会。李冬梅等〔21〕在探讨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封管效果时发现,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的不同,直接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效果,将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由延长管的远段改进为近段后,可显著降低导管内回血率和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因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在远段时,液体空间相对较大,延长管的弹性面积相应加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后回血率和堵管率增加,留置效果降低。
6.3 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 在留置过程中应对穿刺点进行密切观察,保持粘贴保护膜清洁干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及时拔管,并给予局部热敷等。庄倩等〔22〕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即穿刺前消毒、穿刺后消毒、拔针前消毒,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王荃声等〔23〕在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的改良应用,可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方法是将透明保护膜中心开窗0.3 cm×0.3 cm,对准穿刺点,使保护膜与皮肤粘贴好,每天消毒穿刺点2次,用一次性输液贴覆盖穿刺点,改良后的保护膜可有效减少皮肤炎性反应和留置针脱出的发生。关于粘贴膜的更换时间,张易等〔24〕在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粘贴膜更换时间的研究中提出,导管滑出和导管细菌培养阳性与更换粘贴膜的时间无关,可能与出汗、渗出多、活动度大、薄膜易脱落等因素有关,建议最佳更换粘贴膜的时间为每周二次,如有粘贴膜脱落现象及时更换。通过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降低留置针的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7 小结
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可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 缪晓梅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12)
[2] 梁燕.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山西护理杂志,1988,12(2):80.
[3] 王小莲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 , 3 ( 10 )
[4] 李娟炜,林雯倩,梁前芝,等.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探讨.现代医院,2007,7(8):100-101.
[5] 汤文决,张旦红.儿童浅静脉留置时间与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A):41-42.
[6] 路必琼,刘惠凤,蔡伟文,等.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护理学杂志,2003,18(2):91-92.
[7] 耿少英,赵改婷,高荣花,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4,19(13):3-5.
[8] 姜丽,张炜,热依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05,19(11B):2416.
[9] 姜凤荣,包影,初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6,21(14外科版):55-56.
[10] 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43.
[11] 黄美香,张燕燕,刘丽,等.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8A):2013-2014.
[12] 周晓慧.静脉留置针3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8-9.
[13] 蔡华,隋莹,郑丽红,等.输液器内液体直接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护理研究,2003,17(8A):874-876.
[14] 吕瑞京,牛静.可来福接头和肝素帽接PICC导管的比较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A):46.
[15] 杨丽,赵媛,高春英.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双重封管固定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3-714.
[16] 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等.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1-2.
[17] 魏晓兰,孔凡玲,金敏.高血粘度患者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相关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391-393.
[18] 梁克清,李卡路.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现代护理,2007,13(20):1863-1864.
[19] 尚玉芝.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护理研究,2006,20(11A):2878-2879.
[20] 徐朝华,冯雅男,王金兰.不同操作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6B):1578-1579.
[21] 李冬梅,何艳,景水丽.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5,20(5):20.
[22]庄倩,单丽霞,田亚男,等.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皮肤消毒法的改良及应用.现代护理,2006,12(1):30-31.
[23]王荃声,郭敏,冯素萍,等.2种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应用方法效果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B):9-10.
[24] 张易,凌云.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黏贴膜更换时间的探讨.上海护理,2005,5(2):34-35.

④ 打套管针的技巧

套管针灸,简称套管针,是把传统的针灸针放入活塞型套管里应用的一种新型治疗工具;套管是专用的持针器,配上特制的针灸针,对局部肌肉的刺激和松解,通过神经的传导,调节内脏或病变区域的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套管针的使用技巧
1. 血管的选择:
选用相对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输注常用药物遵循由远心端开始,由外至内交替使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而且造成血管弹性下降的药物要尽量避开上肢贵要静脉及其分支的血管,因其对强刺激性药物容易发生静脉炎。静脉穿刺困难者,特别是晚期肿瘤病人,可选用胸腹壁静脉穿刺,胸腹壁静脉是末梢小静脉,血流慢,压力低,活动度小不易脱落或堵管;另外在抢救休克病人时,穿刺外周浅静脉非常困难时,可选用股静脉穿刺。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易过长,因为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比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
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对输入高分子、高浓度的药物以及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选用相对型号大的留置套管针,这样不影响输液速度及输液量,保证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病人体内,不影响药物疗效,同时对血管刺激性相对要小些。
3. 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常规消毒皮肤面积8×8厘米以上。连接输液管并排尽留置针内的空气后将其夹闭。旋转松动套管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以免过快刺破血管壁,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在沿血管前行1~2厘米,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透明敷料固定,并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禁食、创伤、失血、疼痛、环境温度低、个体循环不良等造成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况下,可采用先选择好穿刺部位后热敷,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也可采用穿刺前扎止血带,用手轻轻摩擦穿刺部位皮肤后,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正确的送管方式是: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外套管又有针芯支撑可顺利通过皮肤.。
4. 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时采用正压封管法。首先均匀推注肝素盐水溶液3ml,将留置针延长管抬高30度后,将其延长管上的小夹将延长管夹闭,再推注肝素盐水溶液0.5 ml封管,.封管后再次输液时套管内肝素溶液相对呈高压状态,使液体通畅的流入体内。
5. 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
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BD公司推荐为3~5天。据研究,血粘稠度正常的病人一般可留置2~5天,最有效的期限为3天。在临床上只要注重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局部清洁、干燥、密闭的固定环境,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要超过7天。
6.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使用静脉套管针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静脉炎、液体外渗和套管堵塞。.
1)静脉炎的预防 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减少机械刺激;③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消毒液不宜过多,并且要待干。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强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从套管针输入
.2)防止液体外渗 嘱病人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
.3)防止套管堵塞 每次输液完毕正确封管,保持套管针通畅。
7. 静脉套管针的护理:.1 严格掌握静脉套管针的使用范围 对于输液量大、药物刺激性强、输液时间大的病人应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2 正确输入药物和液体 根据药物性质及输液量来调节输液速度。在用药顺序上先输入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输入等渗或刺激性较小的药物;输化学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输血浆、全血、3L袋前后均要用生理盐水冲管,而且输完后要快速冲管,以减少有形成分的附着,保持套管通畅。3 在静脉套管针期间应加强健康教育3.1 输液期间将远端肢体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3.2 输液过程中,用毛巾湿热敷穿刺点上方,15~20min/次。 ..3.3 每日输完液体后用TDP灯照射穿刺肢体20~30min。..3.4 套管针期间禁止沐浴,防止穿刺点感染、蔓延 套管针期间,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则提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除套管针,局部用50%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液持续冷敷,严重者需行物理治疗,静脉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

⑤ 老年人适合用留置针么

我觉得适合,我家也有老人,住院天天都要输液,一天好几瓶,打针痛就不说咯吗,有些老人血管不好找,一次输液可能要打几次,才能找到血管,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折磨,现在老人住院我们都用留置针,它干净卫生,可用时间长,护士也会把它固定好不用担心。不过最多只能有6天,不然会让老人皮肤发炎的

⑥ 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输液接头消毒要点有哪些

静脉曲张,通常指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这个病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在我国发病率高达20%,患病人群超过2亿。据统计,一般25~36岁开始出现症状,40岁以上高发。而60岁以上老年人血管病变的发病率高达79.9%,而70岁以上的发病率则几乎接近100%。有的患者是因为疼痛就诊,有的因为瘙痒难忍,更有甚者是因为皮肤变黑溃烂。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静脉曲张病变的治疗和预防。
静脉曲张病变的分级

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CEAP中的C(clinic)来分级,也就是通过临床表现来分级,具体分级如下。

0级: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1级: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仅影响美观,可以不用治疗。

2级: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这是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情况。

3级:静脉曲张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一些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呈现湿疹、郁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4级:血管内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

5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已治愈的溃疡。

6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正在发作的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首先笼统来讲,对于分级C1~C2级的患者来说,重要的是防止静脉曲张进一步加重,一般穿弹力袜延缓病情发展即可。出于美观考虑可以局部注射硬化剂,该疗法微创、无疤、效果好,基本没有副作用。C3级的患者保守治疗多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需要手术,否则病情会逐渐进展。但C3级一般是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患者可能过5~10年才发展到C4级,因此,C3需要手术,但不用着急的话可择期手术。C4~C6级毋庸置疑必须手术,只有手术才能解决问题。

非手术治疗法

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在这里强调一下,弹力袜主要的作用是缓解症状,利用外界施加的压力增加减轻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酸胀症状,延缓静脉曲张病情的发展,但是弹力袜不可能阻止病程的发展,因此准确地说它不算是治疗静脉曲张的手段。弹力袜应选用医用弹力袜,具有远侧高而近侧低的压力差,以利静脉血液的回流。此外,还应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抬高患肢。非手术治疗法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①病变局限,症状较轻者;②妊娠期间发病,鉴于分娩后症状有可能消失,可暂行非手术疗法;③症状虽然明显,但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硬化剂注射治疗

注射药物如聚多卡醇,注射时患者取平卧位,将硬化剂注射到迂曲的静脉团块内,局部加压包扎,自足踝至注射处近侧缠绕弹力绷带后,立即开始主动活动;24~48小时后改为弹力袜维持压迫,时间约1~2周。

手术疗法

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凡是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如手术耐受力极差等),都应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传统手术方法包括对大隐静脉主干处理、曲张静脉团块处理及交通支的处理等三个方面。

微创手术:近年来由于仪器设备等的发民展,涌现出许多各大医院基本采用微创疗法。

1. ①小切口内翻剥脱、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都是针对治疗大隐静脉主干反流的。

2. ②③腔镜深筋膜下穿通静脉离断术(SEPS)可是用来处理交通支的,但直接切除更简便有效。

3. ③②透光直视旋切术主要用于静脉团的处理,此外还有手术切除、电凝、皮下连续缝合、硬化剂注射等。

手术的疗效评价,对于因大隐静脉主干反流所致的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判断应以反流消失、曲张静脉团消除和下肢症状缓解为标准。临床上采用超声检查判断闭合效果,内翻剥脱因已将主干脱出,不需检查;而对于激光和射频,目前的早期、中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有很好的疗效,有报道射频治疗后5年时大隐静脉闭合率达90%,2年时激光手术的大隐静脉闭合率达95%。

我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微创手术的确有着较多的优势,但需要切记的是:手术的目的是治疗疾病,微创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而已。目前国内开展的治疗静脉曲张疾病的微创手段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有着相应的适应证以及相对禁忌证,不能一味追求微创而将一种方式用于所有的患者,最终会导致更多并发症、复发率的出现,从而失去了微创的意义。

小贴士:日常生活如何预防静脉曲张

预防静脉曲张“十二字箴言”: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当然我们不可能总是躺在床上,所以日常生活有以下小妙招可以简单有效地预防静脉曲张。

尽量避免一个姿势不动。需要站立时,踮脚10~20次,再抬腿10次左右。需要坐着时,脚尖抬起,上下摆动脚掌,像脚踩刹车一样10~20次。每隔15分钟就活动活动筋骨。

⑦ 是不是年纪大的老人患脑血栓的几率高怎么预防脑血栓

脑血栓是老年病,的确老年人患病的几率较高。预防需注意以下几点:
(1)体育锻炼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可使心脏维持较好的功能,即使血液和血管方面有些潜在性发病因子的话,也可以有较好的代偿能力。 (2)合理饮食老年人尽可能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应以素食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这样可以避免血液中脂质过多,预防动脉硬化,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3)慎用药物过量服用降压药物,尤其睡眠前大量服用,可使血压大幅度下降,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血流减慢,促使脑血栓形成。长期大量服用利尿药,使体内水分从尿中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则体内失水过多,血液浓缩,粘稠度增高,血流减慢,易形成血栓。在应用止血敏、安络血等止血药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进血栓形成。所以老年人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应严格遵守医嘱,不能擅自加大剂量和改变服用方法。 (4)重视先兆,中医古书中,多有中风、半身不遂先兆的描述。如元代医家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中说:"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必有中风之疾也"。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所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历时短暂,症状较轻,且在24小时内能完全缓解的神经症状,它往往与脑血栓形成的早期表现相同。前者是脑的微血管堵塞,或者脑细胞轻度缺氧,如果能及时建立和开放侧支循环,能使缺血部位脑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后者则是较大血栓形成,致使某支脑血管梗塞,部分脑细胞缺血坏死。有人统计,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于12~36个月内发生中风的占40%~6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表现为头晕、眼花、走路不稳、突然单侧肢体肌力减退、口舌麻木、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这些症状虽可自行消失,但必须马上到医院检查及治疗,切不可以为症状消失就万事大吉了。否则进一步出现偏瘫、口角歪斜、一只眼睛失明等,就真正发生中风了。 如果有血栓和动脉硬化,就要及时预防了,可以口服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类的药物预防一下,华康药业生产的天欣泰血栓心脉宁不错,是目前治疗和预防脑血栓、脑梗塞最好的中药,可以网络天欣泰了解一下。

⑧ 使用套管针需要注意什么

1、 调节滴速(60滴/分±10%)。

2、 填写输液卡,整理单元。

3、 口嘱病人注意事项(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洗澡时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时观察

5、 封管:正压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冲管后余0.5ml封管液边推注边拔针)。

⑨ 威高洁瑞留置针怎么样啊

挺好的,我们医院一直在用。。。

⑩ 套管针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仪表整洁、洗手。 衣表不整,未洗手各-1少一件-1;排放无序-1。 5
2、用物:无菌用物(一次性输液器及头皮针、静脉套管针及无菌透明敷料);治疗车(2%碘酊与75%酒精、5ml注射器、棉签、砂轮、止血带、治疗巾,必要时备固定托);药液(等渗盐水或稀释肝素液)。
穿刺前操作骤 1、 解释。
2、 查对、备药。
3、 消毒瓶盖,插输液管。
4、 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
5、 选择血管。
6、 碘酒消毒(直径8×8cm)待干。
7、 选择适当型号套管针。
8、 打开套管针包装,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排气。
9、 扎止血带。
10、酒精脱碘,准备无菌透明敷料。 未解释-2;未查对-5;未消毒瓶盖-2;插管污染-2;排气一次不成功-1;选择血管不当-1;消毒范围不合格-2;套管针型号选择不当-2;头皮针未插入肝素帽内排气-3;扎止血带过紧,方向错误-1;脱碘不完全-1。 20
穿刺时操作步骤 1、 旋转松动外套管。
2、 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直刺静脉。
3、 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4、 右手持住针翼,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5、 松开止血带。
6、 打开调速器,拔出针芯。
7、 固定。
8、 记录。 未旋转松动外套管-3;未绷紧皮肤-2;穿刺点选择不当-3;进针速度过快-3;见回血后未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4;右手未固定针翼-5;左手未持针座Y接口-5;未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3;未松止血带-1;未开调速器即拔针芯-5;固定方法不当-5;未记录日期-1。 58
穿刺后操作步骤 1、 调节滴速(60滴/分±10%)。
2、 填写输液卡,整理单元。
3、 口嘱病人注意事项(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洗澡时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时观察
5、 封管:正压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冲管后余0.5ml封管液边推注边拔针)。 未调节滴速-1;未填写输液卡-1;未整理单元-1;未口嘱病人注意事项-1;未定时观察-1;封管方法不当-5; 12
整体评估 1、 评估内容:无菌观念,动作熟练程度,工作态度。
2、 时间:12分钟(从准备至封管结束)。 、仪表整洁、洗手。 衣表不整,未洗手各-1少一件-1;排放无序-1。 5
2、用物:无菌用物(一次性输液器及头皮针、静脉套管针及无菌透明敷料);治疗车(2%碘酊与75%酒精、5ml注射器、棉签、砂轮、止血带、治疗巾,必要时备固定托);药液(等渗盐水或稀释肝素液)。
穿刺前操作骤 1、 解释。
2、 查对、备药。
3、 消毒瓶盖,插输液管。
4、 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
5、 选择血管。
6、 碘酒消毒(直径8×8cm)待干。
7、 选择适当型号套管针。
8、 打开套管针包装,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排气。
9、 扎止血带。
10、酒精脱碘,准备无菌透明敷料。 未解释-2;未查对-5;未消毒瓶盖-2;插管污染-2;排气一次不成功-1;选择血管不当-1;消毒范围不合格-2;套管针型号选择不当-2;头皮针未插入肝素帽内排气-3;扎止血带过紧,方向错误-1;脱碘不完全-1。 20
穿刺时操作步骤 1、 旋转松动外套管。
2、 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直刺静脉。
3、 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4、 右手持住针翼,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5、 松开止血带。
6、 打开调速器,拔出针芯。
7、 固定。
8、 记录。 未旋转松动外套管-3;未绷紧皮肤-2;穿刺点选择不当-3;进针速度过快-3;见回血后未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4;右手未固定针翼-5;左手未持针座Y接口-5;未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3;未松止血带-1;未开调速器即拔针芯-5;固定方法不当-5;未记录日期-1。 58
穿刺后操作步骤 1、 调节滴速(60滴/分±10%)。
2、 填写输液卡,整理单元。
3、 口嘱病人注意事项(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洗澡时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时观察
5、 封管:正压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冲管后余0.5ml封管液边推注边拔针)。 未调节滴速-1;未填写输液卡-1;未整理单元-1;未口嘱病人注意事项-1;未定时观察-1;封管方法不当-5; 12
整体评估 1、 评估内容:无菌观念,动作熟练程度,工作态度。
2、 时间:12分钟(从准备至封管结束)。 评估内容酌情扣分;时间超过一分钟-1。

这个是套管针 看时评分标准你看看
就知道了基本上扣分的地方就是要注意的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打套管针注意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退休养老金每月多少号发放 浏览:551
父母姓方张如何取名 浏览:977
敬老院利息 浏览:382
人们不养老怎么办 浏览:69
最近体检结果看不到怎么回事 浏览:87
重阳节演讲比赛开场白 浏览:588
父母喜欢住什么样的房子 浏览:356
养老保险有多少钱转入个人账户 浏览:327
深圳养老最低交多少 浏览:281
微梦手机如何变成老年人用的手机 浏览:220
教资体检到哪里个网站查结果 浏览:530
老年痴呆的人会怎么死 浏览:435
太极协会重阳节活动日报 浏览:159
父母一年生病怎么照顾 浏览:55
不欣赏什么都听父母的思想 浏览:624
老年人脚趾疼怎么办 浏览:388
上海自己交养老保险 浏览:532
东营区公办养老机构有哪些 浏览:372
90年到2016年是多少岁 浏览:875
养老保险基数每年怎么调整 浏览: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