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为什么到50岁左右开始牙齿松动,掉牙
多数来是由牙周病牙龈萎自缩、受外力撞击或年老牙龈营养性萎缩造成的,无论何种病因,归根结底都属于牙龈问题,1、牙周炎是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可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牙齿松动、缝隙变大、食物嵌塞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2、由于外力的碰撞,牙齿遭到意外的撞伤、跌伤或过度咬伤,都能使牙齿发生摇动。这是因为外来过大的力量使牙周膜受了伤,牙齿与牙周膜之间的弹性纤维受到损害,使牙齿发生松动。3、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牙龈红肿胀痛,刷牙时常见出血,会出现牙齿松动。4、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异常时会出现牙齿松动。5、虽然衰老并不是引起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但我们都知道牙齿衰老的一个主要信号就是松动牙增多。中老年人的牙周组织萎缩后,支持力减弱,就会出现牙齿松动现象。
❷ 五十岁的老人为什么会掉牙
50岁还不是老人,但开始掉牙说明退行性改变已经开始。也就是说,年龄不老,但某些器官或机能开始衰老了。
❸ 50岁的女人掉了很多牙齿正常吗
按周公解梦,梦见掉牙齿,
预示骨肉要分离,可能是亲人过世,也可能是回自己或者亲人要背井离乡答出远门。在这里我要劝你,对解梦这个东西不要过于相信,如果梦解得不好,自己多加注意,别坏了心情,就相信一定会发生,坚信信则有,不信则无。
❹ 男人五十岁掉牙子有问题吗
你是说掉牙吧
一般都是正常的没问题
什么时候掉牙是因人而异的
另外还要看的就是个人体质
五十岁掉牙说明牙齿不好
但也没什么问题去镶牙即可
❺ 50岁以后的人就开始掉牙,是怎么回事
年龄增大后牙周病的发病可能性就大了,
而牙周病的步骤就是
牙松动
牙脱落
❻ 有没有医生啊请问老人一般到了几岁会掉牙五十多岁的人掉牙正常吗急
这个要以个人体质为准了。有的人比较注意刷牙和正确的刷牙方法,不常吃硬的回东西和注意补钙什么的答,牙齿就会保护的比较好,到了七十岁也不掉牙。有的人不注意口腔卫生,三十多就有掉牙的了。
五十多岁掉牙应该是比较正常的。平时注意刷牙和补钙是最好的使牙齿保持年轻的方法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❼ 50多岁的人掉牙怎样防止
牙痛、牙病在过去被认为是小毛病,无关紧要,到了老年,牙周组织萎缩,牙根暴露以致牙齿松动、脱落,也当作是“老掉牙”的现象,不以为然。那么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吗?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恰恰相反,许多人到八、九十岁,牙齿照样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岁时,还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牙齿不是“老”掉的,而是牙周病致。由此看来防治牙周病是保护牙齿健康、延长牙齿寿命的重要措施。牙周病是牙周围组织疾病的统称,包括牙周炎、牙龈炎等,其发生原因很多,除了平时对口腔卫生不重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外,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牙周病的发生与肾虚的关系非常密切。早在明代有位张景岳的医家,在《景岳全书》中指出“肾虚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经而在脏,盖齿为骨之所终,而肾则主骨也,故曰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凡不由虫而齿为病者,必肾气之不足。”现代医学研究,据有关牙周病与肾虚的动物实验结果报道,发现肾虚症大白鼠的牙龈炎症明显,牙周纤维排列紊乱,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骨质细胞不活跃,证实了肾虚与牙周病间的因果关系。用了补肾药物治疗后,动物的造牙骨质细胞活跃度增加,牙周膜主纤维排列清晰,成纤维细胞活跃,说明药物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作用。
由此看来防治牙周病,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保健,必须认真刷牙或漱口,做到每日刷牙或漱口四次(清晨及每餐后),每次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调养肾精治疗肾虚也至关重要。人到中老年,肾亏精损,服用某些补肾固齿类中药方剂,可以扭“亏”为“盈”,起到防治牙周病、坚固牙齿的效果。其次,定期作口腔检查、定期洁牙。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效果还是很好的。这样到老了还会有健康、稳固的牙齿。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保护牙齿的“8020”运动,要求人们到80岁时仍然保留20颗牙齿,目的在于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由此看来,“老掉牙”是可以避免的,爱牙护齿从现在做起,老来可有满口好牙;既使已经掉了几颗牙的人,“亡羊补牢犹未晚”,只要积极治疗牙周病,剩下的牙还可以发挥咀嚼功能。
❽ 50岁掉牙怎么办
没事的,这属于正常现象。到年龄段,个人体质不一样
❾ 年近50岁了还掉牙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上火是指牙龈红肿吧?是不是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有牙龈出血等的问题?如果是这样那就是牙龈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牙周炎,最终牙齿脱落
❿ 为什么五十多岁就开始掉牙齿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滋生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绝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都伴随着牙龈萎缩的症状,在45岁以上的人群,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牙痛一般是隐痛。
祖国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 属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之脉入于下齿,故本病与肾、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50岁后身体机能下降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年制定健康牙齿标准:1、牙齿清洁2、无龋洞3、无疼痛感4、牙龈颜色正常5、无出血现象。
据统计,我国达到牙齿健康标准的人口不足1%。我国牙龈炎患者的发病率高达90%,青少年牙周炎疾患发病率达50~70%,儿童龋齿发病率为80~90%。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应重点防治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水平较高的国家对牙的健康标准是“8020”,即“80岁时仍然拥有20颗牙齿”。
坚持锻炼牙齿很关键,按以下方法绝对有奇效!
百物养生,莫先口齿
“叩天钟”、“练精”健齿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晨起后闭口并舌抵上腭,然后“叩天钟”即门齿、犬齿、臼齿,依次上下齿叩击、磨牙36下,同时“自饮长生酒”,将唾液分3次咽下。 可减少口腔疾病,尤其是牙病发生,并强身健体。
“闭天门”健齿法:《养生录》说:便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就是说小便时脚尖点地、牙关紧闭,大便时牙关紧闭。每天坚持,可牢齿、固精、强肾、壮体。
牙龈按摩法:《景岳全书》载:食指或舌头抵在牙龈上,做局部小圆旋转的移动按摩动作,先外后内,然后漱口,使每个牙齿所属的牙龈区都受到按摩,反复做9次。
养成好的咀嚼习惯:慢慢咀嚼,并改掉单侧咀嚼的不良习惯。既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利于食物充分消化,又可促进循环,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正确刷牙:刷牙方法不当起不到保健作用,还会损伤牙齿和牙龈,日久天长会在牙根处“锯”出一道深沟。刷毛与牙冠接触,刷毛头指向牙冠,沿牙面向牙龈轻拂刷,依次刷净每个牙齿的每个牙面,既能清洁牙面,又能按摩牙龈。临睡前刷牙最为重要。
饮食调养:饮食应多样化,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少吃零食,特别是含蔗糖多的食物,应避免过冷、过热以及酸辣食品对牙齿的刺激,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