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把小妾送人,小妾一头撞死的,是白居易还是苏轼
LS你不懂的话至少上网查一下好吗??
LZ,答案是苏东坡!!!
苏东坡平生坎坷,多次专被贬,贬官之时,将身边的属姬妾一律送人,这也许可以作无奈解释;然而这其中据说有两妾已经身怀有孕,他也无暇过问,这就有点不近人情了。后来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都自称是苏东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苏轼之子,就连苏东坡认可的儿子苏过,都对这种情形不予否认,而与梁、孙亲密无间。据说梁师成顾及兄弟情谊,甚至对家中帐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寻觅芳草召姬纳妾最后竟闹到有了孽债这个结局,也是弃之如弊帚,东坡先生待妾有何情意可言?
据说更凄凉的是一位名叫春娘的妾,苏东坡的朋友蒋某来为他送行,偶然见之,大为钦慕,便欲以白马相换。东坡先生立刻点头应允。但这消息被春娘听说之后,却坚辞不肯,指责其名曰怜香惜玉,却要将人换马!激愤之下,当场撞槐而死。——虽然是姬妾,却也是女人,女人而竟被自己所爱的男人视做马驴,既恨且辱,真是了无生趣,东坡先生进步的妇女观难道就是如此行状吗?
⑵ 白居易的四小妾是谁
樊素、小蛮,白居易有一首诗单道樊素和小蛮美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⑶ 知道关于白居易的小妾——小蛮的故事吗
在历代很有成就的大诗人中,蓄妾拥姬很有名气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可以排上前几名。
白居易怀着对女性的极大同情心理,先后写了《上阳白发人》、《陵园妾》等诗歌,疾呼宫中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他在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对这位“老大嫁作商人妇(应是外室,妾)”的乐伎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怆。恰恰是这样一位为官清正、为民疾呼的诗人,也喜欢纳妾蓄姬。
唐孟棨《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现代人形容美眉们说什么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是情种,不仅对樊素、小蛮这两个姬妾非常钟爱,他对容貌姣好的女子都有一份疼爱。
有一次白居易到徐州守帅张愔府上做客,张家小妾关盼盼为客人表演了歌舞,白居易大为赞叹,说关盼盼是“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两年之后,张愔病逝于徐州,张家的妻妾纷纷自寻出路,但关盼盼却决心守节。她与年迈的仆人住在徐州城郊的燕子楼里,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燕子楼是张愔生前为关盼盼建的别墅。关原是个妓女,被张纳为小妾。她居然能在丈夫死后,15年不嫁,独守燕子楼。人间的真爱使一个妓女变成了贞妇。
白居易深为关盼盼的重情而感动,但他想既然关盼盼如此一往情深,为何不到九泉底下去追寻张愔,陪伴张愔呢?那岂不是更圆满?他按照关盼盼的诗韵,赠诗唱和。诗是这样写的: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也许并没有逼关盼盼殉情的意思,关盼盼一边读一边流下眼泪,说道:我为张愔守节十几年,并非惜命不肯随之而去,而是怕千年以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有从死的爱妾殉身,岂不损害了我夫的德行?! 于是写诗回答了白居易:“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然后,绝食而死(参见杨淮《古艳乐府》)。
当白居易听到关盼盼的死讯时非常震惊,他觉得自己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心里又是敬佩又是内疚。可能因为有了这次的经历,在自己年老多病时,为了避免酿成关盼盼那样的悲剧,他将正值青春的侍妾樊素、小蛮等放出,让她们各奔前程。
后来,他曾多次赋诗提及此事。有一首《又复戏答》是这样说的:
柳老春深日又斜,
任他飞向别人家;
谁能更学孩童戏,
寻逐春风捉柳花。
老暮中的白居易,已经无力像孩童那样寻逐春风捉柳花了,还是让她们自愿嫁给别人家。这在当时来说,让姬妾遣散,恢复自由,是这一类女子最好的归宿。
白居易是坦率的。他喜欢美妾,绝不遮遮掩掩。在《〈不能忘情吟〉序》中,他自忖年事已高,自己又退耕学佛,欲去长物,屏声色,但对樊素、小蛮却又万分地舍不得,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噫!予(我)非圣达,不能忘情,又不至于不及情者。”他“不能忘情”,又不是一个不懂感情的人。这种坦然,让人觉得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