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长寿的简介(人文地理、风景名胜…)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暄中,主人察言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有巴、枳、鱼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渝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八年功竣。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⑵ 长寿草的简介是怎样的
万年青是中国传统的以观叶赏果为主的花卉,历来被人们看作吉祥长寿专的象征,常常在保属健食品或长寿药物的包装上,用作引人注目的商标。
万年青原产于中国、日本,又名冬不凋草、铁扁担、斩蛇剑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短肉质,株高约50~60厘米。叶丛生于根茎上,阔带形,革质肥厚,全缘波状。花轴自叶丛中抽出,高10~20厘米,穗状花序顶生,于春夏之交开花,初为淡绿白色,后因品种不同而变成黄色或桔红色。结成球形浆果,红果绿叶相映成趣。因它常青不凋,所以称它为万年青、冬不凋草。
万年青主要的栽培品种有叶缘黄色的金边万年青,叶缘白色的银边万年青,叶面有白斑的花叶万年青等,常被人们作为居室、客厅、会场讲台的装饰陈列佳品。
万年青在中药里叫“白河车”,性寒味甘苦,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强心利尿之功。对砒霜或鸦片中毒有醒解作用。民间常用万年青根、叶为草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敷治疗毒蛇咬伤、乳腺炎等症。
⑶ 长寿村的简介
海南长寿村——南山村
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人口20万,拥有74位百岁老寿星,即1000人中有百岁老人3.2人,被评为世界五个长寿之乡之一。而三亚市南山村4500人中有10位百岁寿星,即1000人中有4.5位百岁老人,比例高于巴马县。虽然两地区域大小有别,但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南山是一个世界级的长寿之村。
海南省素有“长寿岛”之称,而位于三亚市的南山,则是岛中长寿之最。南山地处我国最南端的山脉,古称“鳌山”,“鳌”是传说中观音菩萨的坐骑、也是长寿的象征;南山顶上生长着数万株“小花龙血树”,树龄最长已达6000多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不老松”,指的就是龙血树。南山旅游公司总裁张晖告诉记者,南山脚下的村庄都是有名的“长寿村”,其中南山村4500多人,就有10位百岁以上老人!而联合国确定的长寿地区标准为100万人口中应有75位百岁老人,南山村的“寿星”比例是联合国标准的30倍!
而据老年学会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9月1日,全国健在百岁老人比列分布前三位的是:第一:海南省为每10万人口有13.61位百岁寿星,第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每十万人口有7.04位百岁寿星,第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每10万人口有5.6位百岁寿星,十大寿星分布于新疆、海南、河南、湖南、云南5个省区。海南全省健在百岁老人1422位,截至2010年12月累计2045位百岁老人享受政府长寿补贴!海南真正可谓华夏长寿地区之首,世界长寿地区之首!
海南人长寿,秘诀何在? 专家认为,在于阳光、空气、绿色、水质、人居、物产、口福、闲适、天然磁能九大方面。其中,天赐的优良环境为最主要原因。打开任何一本推介海南的宣传资料,你都会发现这样一些内容:海南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3℃至25.4℃,四面环海,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四时花香,空气新鲜,污染绝少。
海南空气质量的确优良。三亚的空气质量在2003年世界环保组织监测认定的全球10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古巴名城哈瓦那。海南空气透明度好,降尘少,粉尘浓度低,紫外线强。海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海南气候环境具有明显的独特性,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到广东,往往就在琼州海峡发生了变化;南下的冷空气大部分都被五指山阻挡。在海南,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老人生命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低于北方。新鲜的空气,能促进血液循环,大大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量纯天然海洋食品,能净化人的血脂。
海南终年绿树成荫,绿色植物能充分发挥杀菌素、吸附细菌、病毒、虫卵及微尘的作用,减少了疾病发生的机会。有关部门2003年调查海南百名百岁老人时发现:所有百岁老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依树而建的“绿色村庄”中,其中有91%的老人至今未变。不仅如此,90%以上的老人有长时间地坐在村头大榕树下休息、聊天甚至吃饭的习惯。
⑷ 中国长寿之乡简介
中国长寿之乡是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认定的称号。中国目前有21个长寿之乡,例如:海回南澄迈、山东莱答州、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四川彭山、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辽宁辽阳兴隆村、新疆克拉玛依、广西东兴市、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广东佛山三水区、广西昭平县、广东蕉岭县、江苏溧阳县、江苏如东县、[1]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2011年7月最新认定)。广西巴马县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长寿第一县候选世界纪录,创下新的世界之最,入住吉尼斯纪录。
⑸ 重庆长寿西山风景区简介
重庆长寿西山风景区简介
长寿区西山地区是块神奇的旅游宝地,森林覆盖面甚广。有芦池镇、骑龙寨松林白夹林区、西山楠竹林杂木林区、洪湖镇沙堡寨四周松林区、峰顶寺到天官寨一带的松林-楠竹林区;有芦池镇邹家大溶洞、付河镇的旦丘溶洞、青龙洞、黑岩洞、懒板凳洞;再有万顷碧波的洪湖,湖中千余座的大小岛屿;更有湖湍清溪的串珠可建桥连接成岛连桥,是极佳的旅游景点。
西山竹海旅游风景区
“西岭苑生态旅游度假区”(简称西山)正蓬勃兴起。西岭苑庄东邻五华水库生态基地,南接水井庆丰茫茫苍苍的松柏林、竹海至渝北正在开发的白云寺,西北接重庆林业荣达花木基地和延绵的西山竹海。西岭苑庄周围3平方公里,是集生态观光、餐饮、住宿、会议、娱乐、垂钓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
这里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因山区海拔高,常年气温比平坝地区约低5度。域内峰峦叠翠,可供观赏的有:西山电视转播台,西岭百果园林休闲长廊,重庆荣达花木绿化观赏区,西山竹海等。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原生态风貌保持完好,四季美景纷呈,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长寿西山风景区景点门票:免费
长寿西山风景区交通指南: 重庆北站和朝天门汽车总站都有直达长寿区的班车。
长寿西山风景区景区特点: 森林茂盛、湖中岛屿众多、清凉气爽。
长寿西山风景区周边景区: 长寿湖、天台寺、三洞沟峡谷、白塔风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于优友重庆旅游网介绍。
⑹ 长寿佛的介绍
“长寿佛”是藏传佛教中对“圣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的略称,亦简称为“无版量寿智如来”。从民国时期权诺那呼图克图传授的《长寿佛咒》可以看出,其咒语是汉传佛教《朝暮课诵》中的《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其中多出一部分,但却与尼泊尔现存该经的梵本内容一致,说明该咒的传承过程中有过增补,这种情况在同本异译的多部经典中都有发现。因阿弥陀佛名号具“无量寿”和“无量光”之意,有人便认为长寿佛即阿弥陀佛,但从其名号和佛土来看,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的佛土名“无量功德藏”世界(《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中译作“无量功德聚”世界),可知其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如来(阿弥陀佛)”不是同一尊佛。“阿弥陀佛”虽有“无量寿”之意,经中描述佛子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寿命无量,但其《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及《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即《往生咒》)的现世功德利益主要在灭罪除障、清净戒品、坚固菩提和命终蒙佛接方面,而“无量寿智如来”及其经咒的特德是能消除短命夭折,增延寿命,这也是二者的又一个重要区别。
⑺ 长寿路的介绍
长寿路原名劳勃生路(Robison Road),修筑于1900年。19世纪末以前,该地原是上海西郊的农专田。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规属模拓展,该地被划入界内。190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其中胶州路以西段已经伸出界外,属于越界筑路。当时沿路建起大片旧式里弄住宅,居民中的工人比重很高,曾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现今的长寿路东起苏州河长寿路桥,经昌化路、江宁路、陕西北路、西康路、常德路、胶州路、叶家宅路、安远路、武宁路、武宁南路,西南迄万航渡路、万航渡后路口(接长宁路)。全长3.14公里,是上海市西区的一条主要干道。
⑻ 长寿村的介绍
巴马瑶族自复治县是广西制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山区县,是世界五个长寿村之一,位于南宁以西250公里。这里的长寿老人之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该县有1958位80至99岁老人,69位百岁以上的寿星,其中年龄最大的135岁,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8人,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