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康养康养应该如何做
康养,极容易跟旅游结合,当然,本质上说,不是康养旅游,而是康养旅居,找一个山清水秀之地,小住一段时间颐养,这种颐养,包含身心两方面,不同于医院,也不同于养老院,是在心情愉悦中调理身心、享受健康。
康养的概念
什么是康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界定。以下从学术界、产业界、行为学和生命学四个角度来说明。
概括来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然而,根据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关联产业、资源差异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
1.基于消费群体
从消费群体来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依据年龄构成进行划分,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产业分类。
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中老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另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个体健康来看,一般把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健康群体重保养、亚健康群体重疗养、病患群体则重医养。
健康状态的保养: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集中在对身心的保养上,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养行为等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基于健康人群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以及文教和影视等。
亚健康状态的疗养:亚健康人群是目前康养产业最关注的人群之一,对应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检测、疾病防治、保健康复等行业。如:中医养生、保健品、康复运动、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都是亚健康人群疗养类康养产业的主要构成。
临床状态的医养:病患人群医养是目前康养产业最成熟的构成,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诊疗、医护等医疗服务业;二是生物、化学制药等药物制造加工业;三是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2.基于市场需求
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
基于养身的康养:养身即是对身体的养护,保证身体机能不断趋于最佳状态或保持在最佳状态,是目前康养最基本的养护内容和目标。如保健、养生、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或服务,旨在对康养消费者的身体进行养护或锻炼,满足康养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
基于养心的康养:养心即是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养护,使康养消费者获得心情放松、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因此,养心康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业主要有心理咨询、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对人心理层面产生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养神的康养:养神即是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养护,旨在保证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和安逸。基于养神的康养业具体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安神养神产品、宗教旅游、艺术鉴赏与收藏服务以及禅修服务等。
3.基于关联产业
根据康养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将康养产业分为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三大类。
康养农业:康养农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
康养制造业:康养制造业泛指为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的产业。根据加工制造产品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康养药业与食品,如各类药物、保健品等;康养装备制造业,如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养老设备等;康养智能制造业,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检测设备等。
康养服务业:康养服务业主要由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和养生服务组成。健康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康复理疗、护理服务等;养老服务包括:看护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养老金融服务等;养生服务包括:美体美容、养生旅游、健康咨询等。
4.基于资源差异
康养产业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可将康养产业分为不同类型。
森林康养:是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包括森林游憩、度假、疗养、运动、教育、养生、养老以及食疗(补)等多种业态的集合。
气候康养:以地区或季节性宜人的自然气候(如阳光、温度等)条件为康养资源,在满足康养消费者对特殊环境气候的需求下,配套各种健康、养老、养生、度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综合性气候康养产业。
海洋康养:主要以海水、沙滩、海洋食物等海洋资源为依托,建设形成的海水和沙滩理疗、海上运动、海底科普旅游、海边度假、海洋美食等产业。
温泉康养:因大多数温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疗养功能,是传统康养旅游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温泉康养已经从传统的温泉汤浴拓展到温泉度假、温泉养生,以及结合中医药、健康疗法等其他资源形成的温泉理疗等。
中医药康养:以传统中医、中草药和中医疗法为核心资源形成的一系列业态集合。主要有:中医养生馆、针灸推拿体验馆、中医药调理产品,以及结合太极文化和道家文化形成的修学、养生、体验旅游等。
5.基于地形地貌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高原康养、山地康养、丘陵康养、平原康养。
高原康养:是基于空间特征的康养分类中被关注最多的概念之一。由于高原独有的气候特征和自然风光,往往成为人们旅行的向往之地;又因高原地区的自然和文化等保存相对完整,因此形成了以旅游休闲、高原食品、宗教文化以及民族医药等为主打产品的康养业态。
山地康养:山地康养活动针对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静心养性者呈现一动一静的形态,主要有登山、攀岩、徒步、户外生存、山地赛车,以及户外瑜伽、山地度假、禅修活动等。
丘陵康养:丘陵康养主要集中在丘陵规模较大和景观较好的地区,由于丘陵特殊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其康养主要以农产品种植、药材生产、生态体验等为主。
平原康养: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康养产品以绿色果蔬、保健食品等为主。
关于康养小镇
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规划思路
1.资源优势。适宜创建发展康健小镇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健小镇。
如拥有宗教文化、长寿文化、温泉资源、医药产业资源等等。可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2.产业特色。康健小镇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 如养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度假休闲、健康食品产业、体育产业等。
3.功能明确。康养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小镇,它的功能性更强。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标准
1、康养小镇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2、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
3、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4、附近100公里之内有高铁、机场、高速,交通方便。
5、活动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
6、有发展医疗产业的环境基础。
开发类型
1.文化养生型。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2.长寿资源型。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3.中医药膳型。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4.生态养生型。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5.养老综合型。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6.度假产业型。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7.体育文化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8.医学结合型。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居民正在进入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时代,人们愈加的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旅游度假作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康养+旅游+地产”无疑可以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Ⅱ 家庭康养有没有前景
大有前景
现在的人都想长寿的
这个行业很有钱途
搞好设计和规划
加上勤奋
一定挣大钱
Ⅲ 关于康养产业具体范畴有哪些如何区域性规范开展
摘要 在适合健康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地区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养产业。
Ⅳ 康养旅游的概念 了解一下
Ⅳ 康养旅游根在河南,中医五行四季养生发源地
趣哪悠(文 李枫):说起康养, 历史 文化厚重、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中原河南,不得不提。说起文旅,河南更是名列前茅,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甲骨文发源地、七朝古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商代古都郑州,殷商古都朝歌淇县、黄帝故里新郑、老子故里鹿邑、太昊伏羲陵淮阳、宋陵所在地、诗圣杜甫故里巩义、汉文化发祥地商丘永城、花木兰故里商丘、曹魏故都许昌等 历史 名城。
周易五行八卦发源于河南,伏羲先天八卦源于淮阳,周文王后天八卦源于朝歌羑里古城(周文王被囚期间根据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河南、《黄帝内经》源于河南。
名山大川南有大别山山脉的西九华山、鸡公山,桐柏山山脉桐柏山、西有伏牛山山脉的尧山、木札岭、白云山、龙峪湾、老君山、燕子山、北有南太行山山脉的黛眉山、青要山、王屋山、云台山、神农山、万仙山、天界山、轿顶山等三大山脉名山。山水相依的峡谷有栾川的天河大峡谷、新安的龙潭大峡谷、卢氏的豫西大峡谷、林州的太行大峡谷、辉县的八里沟、宝泉,新密的伏羲大峡谷等著名AA、5A景点。山水相依,大好河山,名山有了,大河小溪细流也是不少,南有长江水系的唐白河、丹江,分支有唐河、白河、丹江淮河水系的淮河干流、洪汝河、沙颍河,分支有浉河、竹竿河、洪河、汝河、臻头河、沙河、颍河、贾鲁河等,中间有黄河水系的沁河、伊洛河,分支主要有洛河、伊河、蟒河、金堤河;北有海河水系的卫河、漳河,分支有淇河、汤河、安阳河。豫东平原还有涡河、恵济河、黄河故道。还有20个省级红色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等众多红色 旅游 景点。
天下武功出少林,郑州登封嵩山少林寺,传说中的少林72绝技神秘至极,主要以强硬快功夫为主,还有禅武医共修的 养生 功法,世界非遗中国太极,太极拳发源地焦作陈家沟,阴阳互生,强身健体。
古代十大神医之张仲景祖籍南阳救黎民百姓于危难之中。 历史 文物保护单位黄帝宫、岐伯山,证明黄帝和岐伯对话中医药学术,印证《黄帝内经》最初发源地。在岐伯山建设有黄帝康养产业项目、岐黄国医产业项目。黄帝故里新郑建有岐伯山医院,无不透露着河南中医药文化的气息。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药有焦作四大怀药和怀姜、中医 养生 万能草纯阳之物南阳桐柏艾,中药生产交易基地禹州产有禹南星、禹白芷、禹白附,济源冬凌草,新密二花(金银花),嵩县柴胡、伏牛山连翘,巩义小相菊花,南阳唐半夏、唐栀子,西峡山茱萸、桐桔梗、方城丹参、西峡六味地黄丸、南召辛夷、信阳商桔梗、商茯苓、商天麻、息半夏,驻马店确山夏枯草,新乡封丘金银花,三门峡灵宝杜仲、卢氏连翘等近30个。
自然环境四季交替,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有冷有热,有暖有凉,温度、湿度恰到好处,完全符合《黄帝内经》中著有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生长规律和 养生 要诀。土壤肥沃,中国粮食主产区,地形以西到东从高山、丘陵、平原过度的省份,高山峻岭山青水秀,丘陵地带沟壑众多,平原地带一马平川。交通便利,飞机、高铁、火车、高速、国道纵横交错,公交直达村庄,让出行更加简单。
美食 更是说不完,各地 美食 代表介绍一二,郑州有合记烩面、葛记焖饼、蔡记蒸饺、红烧大鲤鱼,姐弟俩土豆粉;开封小笼包、鲤鱼焙面,洛阳水席、牛肉汤、豆腐汤、浆面条、不翻汤,三门峡灵宝羊肉汤、肉夹馍、观音堂牛肉,济源炉馍、鸡蛋不翻和王屋山土馍,焦作闹汤驴肉、武陟油茶,新乡红焖羊肉、封丘卷尖、原阳烩面、五号米皮,鹤壁浚县八大碗、缠丝鸭蛋、黎阳贡面,安阳道口烧鸡、扁粉菜、灌血肠、八宝布袋鱼、炒三不沾,濮阳白胡辣汤、濮阳糟鱼、卷凉皮,商丘永城饣它(sha)汤、牛肉水煎包、贡麻花,周口逍遥镇胡辣汤、孔集烧鸡、闷糟鱼,漯河北舞渡胡辣汤、芝麻叶豆腐脑,猪头肉,许昌丈地羊肉汤、禹州十三碗、禹州红薯粉,平顶山郏县饸络面叶县烩面、鲁山揽锅菜,驻马店粉浆面条、塔桥猪蹄、确山凉粉,南阳方城烩面、新野板面、桐蛋、黄牛肉,信阳炖鸡、固始鹅块、南湾鱼头、信阳毛尖。
最后再说说住的方面,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平顶山市、南阳市、漯河市五市入围由宜居委、中城网发布的《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全国84地入围。2021年9月,按照《河南 社会 治理发展报告(2021)》要求,根据政治文明度、 社会 和谐度、经济发展度、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宜度、城市喜爱度六项一级指标考核结果,发布2020年河南十八地市宜居度先后排名:许昌、济源、鹤壁、漯河、洛阳、三门峡、南阳、焦作、开封、新乡、安阳、信阳、郑州、驻马店、平顶山、濮阳、商丘、周口。截止到2019年11月数据,这个排名仅代表综合排名,证明生活舒适性,不包含 健康 长寿、医疗康养因素。
至于康养资源,数不胜数,截止到2022年2月本文发布日,河南拥有六个中国长寿之乡,仅次于广西和广东。9个中国森林氧吧,13个中国天然氧吧,10个省级康养 旅游 示范基地,10个省级 体育 旅游 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中医药 健康 旅游 示范基地,21个省级中医药 健康 旅游 示范区和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65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地市)、37个省级森林城市(区县市)。当然还有遍布大街小巷的药店、社区门诊、推拿按摩 养生 馆、艾灸馆、足浴店,更有省市县乡(镇)四级重点医院保障医疗保健服务。
河南文化艺术 体育 在全国也是响当当的,河南的豫剧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剧种,曲剧、越调、坠子等代表作红遍大江南北,非遗更有唐三彩、剪纸、汴绣、泥泥狗、木版年画、钧瓷、汝瓷、绞胎瓷、棠溪宝剑、汝阳刘毛笔等艺术结晶,文学、书画名家数不胜数,前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来自河南洛阳。歌舞演艺者多如牛毛,为文化深厚的的大河南创造了现代的文化艺术氛围,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民间说唱演艺传承人、猴戏之乡南阳新野、魔术之乡宝丰、杂技之乡周口、濮阳,更有不计其数的模特队、旗袍队、舞蹈队、艺术团活跃在各村各镇的公园广场。一年一度的登山活动、健步活动、中老年门球赛、双升大赛、象棋大赛,太极表演等心脑、手脚共养的活动等你参加。在河南静养、艺养、动养更是恰到好处。文化展演场所有河南省艺术中心(含大剧院、音乐厅、小剧场、省美术馆、艺术馆)、郑州大剧院、小皇后大剧院、郑州艺术宫象剧场、中原大舞台、省文化馆、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儿童图书馆、郑州图书馆、郑州市 科技 馆,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河南省自然博物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气象馆及多家电影院, 体育 场馆由河南省 体育 中心、河南省 体育 场、郑州市 体育 馆、郑州市 体育 中心、郑州奥林匹克 体育 中心、火车头 体育 场(郑铁 体育 中心)、工人文化 体育 中心、郑州市民 体育 公园、中原网球中心、足球公园、龙湖全民健身中芯、新发展 体育 东运河公园、郑州市网球中心、航海 体育 场以及各地市县的 体育 场馆。
Ⅵ 怎样理解康养是延长生命的长度,增加生命的丰度,拓展生命的自由度
这里包括三个方面:
1,延长长度最简单,就是长寿。
2,增加丰度,指的是接触更多领域,使生活更精彩,生命更加有意义。
3,拓展自由度,可以理解为与上一点类似的内容。不过我感觉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保障身体健康,减少身体原因对活动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Ⅶ 中国宜居、养老、康养的地方推荐
威海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滨海小城,这里的人口和面积不大,但是整个城市非常的干净舒适,同时还有许多旅游景点。
云南曲靖曾经多次获得全国最宜居城市,这里的空气,温度适应,还有云南特有的美丽景色。
西安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非常慢,真的非常适合在这里养老,而且西安是西北最重要的城市,经济和交通十分发达。
重庆这座魔幻山城给人的感觉十分亲切,更是有许多这座城市独有的气息和韵味,让你不自觉沉迷在其中。
广元是2021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要知道这座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同时还有悠久的历史底蕴。
大连是中国北方的一座美丽海滨城市,大连的经济发达,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更有非常热情的人。
厦门在这里生活还是十分舒服惬意的,从环境,人文等多个角度来看,厦门都是非常宜居的。
河池这座美丽的广西小城成功入选,要知道河池这里和昆明一样四季如春,同时自然资源丰富,住在这里的人都很长寿。
成都无论是吃还是玩都很有特色,同时成都人都非常热情,这里的经济发达,相对来说房价比较适中。
丽江这里真的非常漂亮,丽江真的是把人文与自然风光完美的融合,走在充满历史沧桑的街道上,真的很有感觉!
Ⅷ 十万亿康养市场迎来大爆发,乡村旅居+田园康养,会是引爆点吗
康业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
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且,从2022年起预计将保持在1000万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速。
未来10年,康养地产规模在2030年有望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有力地显示出康养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尤其,这次疫情,推动康养产业需求升级,“生态、文化、 健康 ”是三个市场刚性需求,是产品链条研发的聚焦点。
从供给角度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土地供给端为康养产业进一步扩充土地资源;投资机构被康养产业这块“万亿大蛋糕”吸引,房产、保险、 旅游 、 科技 等企业开始大手笔投资康养领域,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统计,全国各区县已经成功招商并开工建设的康养项目达5000余个,但已经开张并且实现盈利的并不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仍是目前康养产业发展的难题。
真是,文旅康养,万亿蓝海,群雄逐鹿,生意难做。
现在,已经进入全龄康养 旅游 时代,就连“Y世代、Z世代”都在关注 养生 ,追求 健康 成为休闲生活主流,康养旅居度假也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比如:乡村旅居、田园康养、野奢康养等。
另外,在“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县域康养氛围更加浓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总体来看,十万亿康养市场迎来大爆发,引爆点会是什么呢?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多数的乡村,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期,分享到红利呢?
这得看,未来的乡村,发展的走向,会是一个什么趋势。
本人认为,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有着“居住”概念的的混合体,这里不仅有乡村旅居,还有田园康养,体验性的人居环境,还有 科技 感赋能的生活社区。
乡村不仅是农民的栖居地,一个生产粮食、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的地方,还是一个离大自然最近,可以医治现代工业文明创伤的地方,许多难以治愈的城市病都在乡村生活中得到康复。
所以,乡村旅居+田园康养,会是十万亿康养市场大爆发的引爆点。
那么,普通的乡村,怎么抓这个引爆点呢?
精准引爆,聚焦选址,具备三大点
1、区位,大城市或都市圈、城市群的周边延伸区域的乡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城市群、华中城市群五大区域,在自驾2个小时车程范围之内的乡村享有发展的区位优势。
2、资源基础,无论是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或者在地物产资源,必须有一定的资源条件作为基础。
3、农康旅融合,要打通一二三产的融合和创新,用新的产品、营销、运营、品牌及投资逻辑赋能一产、赋能乡村,创新土地要素、物产要素及人才要素的价值释放。
细分市场,全龄康养,在于跨界融合
当“Y世代、Z世代”都开始关注 养生 了,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代表着未来的消费者趋势的潮流,新中产的构成是以他们为核心。康养不止养老,全龄康养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人群全龄化的康养需求。
30岁以下需求——运动 养生 :登山、自行车、跑步,亲近自然山水、森林、田园以及研学、体验风土民情等。
30岁至50岁需求——休闲 养生 :美容足疗、品茶、观鸟钓鱼、休闲消遣等;户外亲子:体验生活、儿童户外拓展、家庭聚会等;自驾游:野营、野炊、房车露营、烧烤等。
50岁至60岁—养性 养生 :禅修、灵修、国学、太极、静修等;调养 养生 :温泉疗养、中医 养生 、膳食 养生 等;治未病:调理亚 健康 、保健品理疗等。
60岁以上人群需求——医疗 养生 : 健康 检查、康复训练、药物疗法等;护理照料:家庭医生、护士护理、生活照料等;养老:养老社区、 健康 管理中心、康疗中心等。
当在乡村,引入康业产业,必须立足农业,不能忘本。乡村振兴是不可逆的趋势,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站在“农业+”的基础上,打破认知边界,注重产业的叠加与整合,在于跨界融合。
一方面,可以打破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千村一面”的产业发展瓶颈,又可以扩大“一村一品”的品牌边界,从单一的农产品拓展到养老服务产品及其相关衍生品。
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城市养老资源的不足,同时促进乡村 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城乡之间资源的有效流转,缓解当前乡村面临的老龄化、空心化问题。
乡村旅居+田园康养,本质上是“农康旅”的融合。
乡村旅居+田园康养,落脚点在田园社区
乡村旅居+田园康养,侧重落地性,回归田园生活,打造田园社区,实现“五态融合”。
生态为基。 立足自然乡野的生态环境,将“山、水、林、田” 的自然景观与“乡俗、乡情、乡居”的人文景观融合,构建起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生态社区。
产态为血。 原生态的田园要植入现代的农业、 旅游 业、乡创产业为芯片,与村寨保护、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实现乡土田园的自我造血、自我进化。
形态为体。 原生态的村寨肌理、传统风貌建筑空间,是承载乡土生活、民俗风情体验的最佳载体,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展现、传承与创新是实现田园之美的关键。
文态为特。 乡村传统文化、非遗民俗的挖掘与“IP”孵化,乡土民情、民族节庆与现代民俗 旅游 、 娱乐 演艺、乡创内容的结合,才能塑造有活力、差异化的乡土田园。
人态为魂。 人情味是田园生活的灵魂,有了人的田园才具有生活的气息,才能真正吸引游客前来。必须培育一种“主客共享”的生活氛围,展现一种心中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境界。
田园社区,属于居住的一部分,服务原住民和新移民,还会有“三创一闲”人,即文创人、农创人、科创人、休闲人。
原住民: 解决就业和增收问题,成为产业工人和高端服务人员;用人才观念培育新农民,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移民: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精英人士、城市文青等核心,作为生活第二居所;一是 养生 养老人群为核心,作为乡村养老首选地。
创客人群: 主要分三类:文创人、农创人、科创人。
旅居人群: 主要为休闲人,依托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田园度假等资源和功能项目,吸引城市消费人群回归田园生活,来乡村 旅游 、休闲、度假。
最终,形成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比如,城市中龄老人,可以拥有一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还可以经营家庭农场等。
乡村旅居+田园康养,关键点在于策划、规划设计
乡村旅居+田园康养,难点在于全龄康养产品链条的打通,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形成消费链条,能够抓住变现点的命脉。
尤其,新投资的项目,在前期评估和投资可研分析要点的基础上,采取跨界融合的策划、规划设计手法,服务于商业决策,看的是大局而非小节,往往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乡村旅居+田园康养的环境是以田园环境为主,同时具有多样性,景观复杂,层次丰富。
我们把这个环境分为三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田园环境,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环境进行策划、规划设计,衍生出相关产品业态。
1、自然环境设计
自然环境设计要注重因地制宜,以生态设计原理来指导景观环境的设计,起到改善农民生活的作用,这里的因地制宜简单地分为三类:
一、与“树”共生,乡村旅居+田园康养的设计一般是在 历史 悠久的乡村,环境中存在着许多树龄久远的树,这些树可能是文化的载体,可能是人们的信仰。不仅要保护好这些树,还要给它们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间。树林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设计理论指导环境设计要将树林也作为设计对象,不仅可以在其中加入现代景观元素,例如长廊、栈道,还可以通过种植特色树苗形成田园社区的特色自然景观。
二、与“水”共融,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孕育了各种文化,水环境的设计不仅要结合建筑,还要通过生态设计的手法布局好其内部的植被和水的流向,形成自然生态的水环境景观。有水不仅可以形成小气候,还可以营造具有文化象征的特色空间,由于水具有变化莫测的形态和悦耳动听的声音,与水的融合的环境具有灵动性和诗意。
三、与“山”共存,山地环境是乡村旅居+田园康养中常有的自然环境,山或陡峭或平缓,或怪石嶙峋或草木丛生,村落的建设一般会依山而建,有山才有所依靠,山林的环境设计一般会与休闲 旅游 项目结合,注重对山体的保护,借优美的环境,安抚浮躁的心,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2、人文环境设计
乡村旅居+田园康养的人文环境设计注重对 历史 遗存、地区民族文化及民俗的良好保护与传承,以实用、美观、经济为人文环境设计根本尺度,设计出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景观。人文景观设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传统人文景观的设计和改造,从景观的形态、颜色、材质、光影、环保等角度出发,利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结合现代创新技术和新型材料,将破损的文化景观或者文化载体修复或者改造,突出景观的文化价值,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还可以对传统文化景观再现,由于本地的 历史 人文景观所剩无几,通过人们的回忆和残缺补全法,将原有的景观通过重新进行生态设计,利用现代技术或者传统工艺,将特色的文化景观重现在人们面前,例如:“田园东方”的田园丰收景观,融入现代设计构图原理,用材生态环保,还原丰收景观,以小景观反应大环境,具有代表性和持久性。
另一种是文化景观的创新,主要体现现代设计美学和材料的环保性。人文景观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融入现代的美学思想,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化,有些会通过环保材料的利用或者高 科技 的农作物种植,有目的性的构思设计,传递给人们一些生态环保理念和文化思想。
3、田园环境设计
田园环境是乡村旅居+田园康养所特有的一种环境,整体的背景环境就是田园,田园环境可以分为:田园、果林、湖和农耕地,建筑外部的环境设计涉及的就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其设计依据是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居住习性,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就形成了以各种田园环境为背景的建筑。建筑的田园环境设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原有田园环境加以利用到建筑周边环境中来,即将建筑建造在田园之上;另一种是将建筑周边的环境重新塑造为田园环境,这就要通过合理的种植,搭配植被,管理灌溉形成新的田园环境。
设计要点:一是要把握田园环境的度,不能过于人工化,那样会形成太过死板和机械化的景观,应该以原有的田园环境为参照。二是定期修复,田园景观环境一般都是人工所为,即人们的劳作所得成果,所以人为定期对其进行护理和修复是很有必要的。三是田园环境具有更高的价值,相比较于自然环境的优美,田园环境除了优美以外,还有可供人们使用的价值,及可以食用、采摘、储藏,所以对于田园环境的设计应当注意其价值的体现。四田园环境具有季节性,这个主要与其植物配置有关,所以设计时要注意季节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田园环境的设计意义,不仅可以体现田园社区的本质要求——田园,还可以形成具有更高价值的环境景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与便捷。
三大环境的策划、规划设计,是乡村旅居+田园康养项目落地关键,更能衍生出“田园旅居、疗养旅居、文化体验旅居以及依托长寿自然资源旅居”等产品业态链条,建立消费链条,形成变现节点,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总之,“十四五”时期,一些具备发展“农康旅”的乡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期,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做好顶层设计,让乡村旅居+田园康养等项目尽快落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才能把经济这盘水搅活了,成为经济内循环下的“黄金时代”!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 “唯美乡村” 微信公众平台!
Ⅸ 康养的概念是什么
煲汤要素
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有一定的科学原则要遵循,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选料要得当
这是制好鲜汤的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采购时应注意必须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核苷酸等,家禽肉[1]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食品要新鲜
新鲜并不是传统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现在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小时~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炊具要选择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汤的滋味鲜醇,食品质地越酥烂。
火候要适当
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鲜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搭配要适宜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到组合效应,这在日本的长寿地区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注意调味用料投放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通常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故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喝汤时间有讲究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道理。吃饭前,先喝汤,等于给胃肠加润滑剂,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能量。而饭后喝汤,容易引起营养过剩。
应该加多少水?
这可是煲汤的关键。研究发现,原料与水分别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汤,汤的色泽、香气、味道大有不同,结果以1∶1.5时最佳。对汤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此时汤中氨态氮(该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于用水较少时。这是因为水的加入量过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没,影响了汤中营养成分的浓度。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汤中氨态氮被稀释后浓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汤中钙、铁的含量以原料与水1:1的比例时为最高。
煲汤时间越长越没营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 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
专家提醒
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三种煲汤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有一定的科学原则要遵循,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编辑本段]常用煲汤药材
玉竹:养阳润燥、生津、清热。
川贝:润心肺、清热痰。
百合:补肝肺清热益脾。(清水浸1小时)
支竹:清肺补脾、润燥化痰。(清水浸10分钟,切4CM块,最多煲半小时)
夏枯草:清肝热、降血压。(最多煲2小时)
生地:凉血解毒、利尿。
罗汉果:清肺润肠。
老苋菜梗:解毒清热、补血止血、通利小便。(中药店有卖,洗净切短)
白果:益肺气。(去壳,入滚水5分钟取起去衣,去心)
芡实:补肾固精、健脾止泻。
无花果:润肺清咽、健胃清肠。(切片)
竹蔗:润燥、和胃、清热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
土茯苓:清热去湿、解毒利尿。
当归:补和血、调经止痛。
天麻:祛风、定惊。
冬虫草:补损虚、益精气、化痰。
茉莉花:提神醒脑,清虚火、去寒积。
雪蛤:滋肾、补肺、健脾。(清水浸发5小时,入葱姜水滚5分钟取起,入炖盅一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