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誠信孝敬勵志警句

誠信孝敬勵志警句

發布時間:2023-09-17 22:33:39

1. 關於孝敬的勵志名言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重的莫過於父母。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孝敬的 勵志 名言 ,供大家參閱!

關於孝敬的勵志名言精選

1.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2. 獨柴難燒,獨子難教。

3.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4. 養女容易嫁女難。

5.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6. 母愛之愛,春天常在。

7.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8.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9. 子女是父母的至寶。

10. 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何鑄

11.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12.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

13.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

14. 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15.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關於孝敬的勵志名言經典

1. 兒子娶妻後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

2.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3. 你若想了解女兒,只要看她和什麼樣的人交往。

4. 一個男孩比十二個女孩增添的麻煩還多。

5.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6.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

7.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

8.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

9. 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

10. 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11. 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12.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

13.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14.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

15. 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關於孝敬的勵志名言推薦

1. 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3.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4. 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5.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6.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7. 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8.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9.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

10. 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11.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12.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13.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4.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5.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16. 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17.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18. 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19.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20.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女兒九個像娘。



關於孝敬的勵志名言相關 文章 :

★ 一句關於孝的名言

★ 關於孝道的名言名句

★ 84句關於孝敬的勵志個性簽名

★ 關於孝道的名言詩句

★ 感恩經典勵志語錄

★ 名言警句精選

★ 孝親名言名句

★ 關於尊敬長輩的名言

★ 孝文化宣傳標語口號

2. 關於孝心的名言警句勵志摘抄大全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陪雀,臣子之盛也。——莊子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長穗侍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8、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0、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1、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2、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23、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2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27、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8、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9、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0、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31、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3、子孝父心寬。——〖宋〗陳元靚

34、大孝終身慕父母。——〖戰國〗孟軻

35、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36、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37、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 《勸孝歌》

38、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3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4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41、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42、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 格言 集錦》

43、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宋〗何鑄

44、祭而蘆族早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45、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4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47、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48、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春秋〗孔丘

4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5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3. 要關於誠信,孝敬,立志的名言警句各一句

關於誠信的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周晉峰

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誠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張瑞敏

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

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會後,我們深感信用危機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沒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樹社會信用必須靠每個人的努力,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郭輝

一絲一毫關乎節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英國商人

關於孝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立志
01、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02、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03、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04、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05、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06、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幺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0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0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09、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於99個只有興趣者。
10、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
11、人生偉業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13、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14、慾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16、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
18、如果寒暄只是打個招呼就了事的話,那與猴子的呼叫聲有什幺不同呢?事實上,正確的寒暄必須在短短一句話中明顯地表露出你對他的關懷。
19、昨晚多幾分鍾的准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20、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
22、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斗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23、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葯,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
24、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25、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26、人性最可憐的就是:我們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28、失敗是什幺?沒有什幺,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幺?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30、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31、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積累。
32、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4. 有關於孝敬的經典名言警句摘抄

【 #勵志名言# 導語】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下面是 為大家整理收集的有關於孝敬的經典名言警句摘抄,歡迎大家的閱讀。

1.有關於孝敬的經典名言警句摘抄


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2、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3、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4、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5、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6、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滾橘家語·弟子行》。


7、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態友毓秀《弟子規》。


8、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9、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10、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2.有關於孝敬的經典名言警句摘抄


1、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2、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4、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6、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7、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8、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9、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10、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有關於孝敬的經典名言警句摘抄


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2、不得帆備槐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4、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孝也。——孟子


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6、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7、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8、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9、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1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4.有關於孝敬的經典名言警句摘抄


1、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禮記》


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5、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長幼有序。——孟子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有關於孝敬的經典名言警句摘抄


1、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2、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意思是: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3、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4、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意思是: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5、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6、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7、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1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閱讀全文

與誠信孝敬勵志警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嘌呤高的體檢怎麼看 瀏覽:1000
2015年養老院轉讓信息 瀏覽:772
中石油辭職後怎麼辦理養老保險 瀏覽:152
家庭退休人員補繳養老金多少 瀏覽:751
美國老年養老院視頻 瀏覽:698
老人失控怎麼辦 瀏覽:152
老人機怎麼解除按鍵鎖 瀏覽:978
江油預約體檢多久收到簡訊 瀏覽:810
孕27周體檢什麼 瀏覽:931
70歲老人去世叫什麼 瀏覽:947
用退休工資做擔保可以嗎 瀏覽:912
3600基數養老金能領多少 瀏覽:121
老人斑怎麼去除掉圖 瀏覽:631
寧波的養老金每月可領多少錢 瀏覽:390
2016年50歲是什麼生肖 瀏覽:534
丈夫要求妻子必須孝順自己的父母 瀏覽:147
父母哪些行為會造成不良示範 瀏覽:856
如何讓父母買單 瀏覽:320
淄川區農村養老保險繳費 瀏覽:385
老年人一坐起就嘔吐什麼原因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