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采訪70歲老人時應該問些什麼有話題性的問題
可以問一下當下熱門的新聞,因為一般老人都喜歡看新聞,可以找一些范圍大的,知名度廣的問題去問就行,還有一些居民生活問題,比如菜價,小區安全性,現在最熱的問題垃圾分類的看法等等
『貳』 如果去敬老院采訪老人,問些什麼問題比較合適
哎…… 也曾經想過很多的問題,比如身體如何,胃口怎樣,喜歡看電視還是聽回聽廣播呀之類的很多
後來答覺得老人很喜歡小孩子,帶些小孩子陪老人過個節,其實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開心,能這樣的話,你的采訪會真正有意義,對老人對孩子也是。當然只是說說……
『叄』 為校園小記者去敬老院采訪設計幾個問題,急!!!
老人。問他們生活情況,老人特需要關愛了,所以這樣的問題它們也是很原意回答的。還有來敬老院的原因,這是看報的人最想知道的了,就問他們家庭情況等,要小心點問,覺得人家不想說了就別問了,省得觸及人家的痛處。
領導。這是個特殊的行業,問問它們干這一行的信仰吧,領導肯定是很想說他們敬老院的好話的,所以,從它們嘴裡通常聽不到一句真話。
工作人員。他們不敢亂說話,怕被領導罵,所以應該謹慎提問。可以問他們就是每天做什麼工作啊,有什麼難伺候的人之類的。
著裝和語氣,都不要太張揚,先問被訪人有沒有時間,要給人穩重可信的感覺。
如果寫文章的話,不妨輕聲呼籲-關愛老人。
我自己打的,沒有借鑒別人。
『肆』 采訪老人 問什麼問題
1:吃的好嗎?
2:住的好嗎?
3:年輕時追過姑娘嗎 ?
4:有什麼願望?
5:現在開心嗎?
6:畢生最想做的事?
7:家庭和諧嗎?
8:身體好嗎?
9:有病嗎?
10:想死嗎?
『伍』 采訪時向老人提問什麼問題好
老人都很懷舊,多聊一些他們年輕時的話題,他們會很樂意跟你聊~~~~
『陸』 用幾個疑問句的形式寫出作文百善孝為先的寫作提綱至少三個
萬事孝為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周文王從小就以孝順出名。每天日出之時向父親請安,日落之後向父親稟告一天里發生的趣事。倘若父親身體健康,他就回喜形於色;倘若父親身體欠安,他就回憂心忡忡,晚上多次起床探視,直至父親病好之後才回去睡個安穩覺。
逐個素來以禮儀稱著於世,相信大家聽說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其中就以「孝」為首。中國既為「禮儀之邦」,那「孝」自然是重中之重了。我們身為華夏子孫,則更不能忘記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是誰生了我們;是誰養了我們;是誰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是誰隱忍著心痛來責罰我們,教我們做人――是我們的父母!
大家都知道母親十月懷胎十分辛苦,其實父親這段時間里是非常辛苦的。他得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和那寄存在母體內的小生命,連覺也睡得不安穩。到了分娩時,那就更急了,在產房外轉來轉去,坐立不安的都是父親的身影。人們說母親生兒女比得癌症還痛苦,想想就覺得可怕,可是母親還是生下我們來,那她就得為此忍受多大的痛苦呢?甚至要付出整個生命的代價!這你我可曾想過?
當我們生下來的時候,父母為了滿足我們的物質要求,他們一天到晚為著工作忙碌著;為了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陪我們。倘若碰上我們身體不適,父母更是心急如焚、徹夜難眠,守在我們的床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又可曾感恩過?
做為一個有情有感的人,面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能熟視無睹嗎?難道那還不足以令我們做到孝嗎?父母不想我們為這個家做多大的貢獻,當是我們輕輕的一聲問候、暖暖的一杯茶、甜蜜的一個吻……卻都能令他們欣喜、安慰。如果連這一點都不願做到,那與衣冠禽獸又有何區別?甚至連禽獸都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義」啊!
有人說兒女學習好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其餘都不用理會。你說這對嗎?錯,大錯特錯!「孝」是有德的最重要的表現,一個人倘若不孝,又如何稱的上有德呢?即使有再高的學歷,又有誰敢把祖國這位偉大的母親交給他呢?――他連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都不願孝順。那更難以談得上振興中華,承擔建設社會主義新國家的重任。我們的先賢文王早已用行動表現給我們看了:「萬事孝為先」!
最後,用孔夫子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是: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同時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
「孝」對每個人的定義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不管你是身體健康,還是不健康;也不管你是富貴,彧貧窮;更不管你是滿腹經綸,還是隻字不識,孝順父母是必須的,沒有任何條件可說的。
可是,就在我們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地提高,人的慾望不斷地膨脹,有部分人卻對「孝」字卻沒有一點感覺了。我們從電視中往往聽到或看到一些不孝子對自己的父母不但不贍養,甚至將父母的財產詐盡,將他們趕出家門。讓風燭殘年的老人飄泊在外,飢餐露宿。看到老人舉步維艱地生活,而他的兒女們卻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悠然自得的模樣,我的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鄙視、憤怒,還是憐憫……五味雜陳吧。雖然後來通過政府部門的調解,兒女們按月支付老人生活費,但這樣無法讓老人感受到那種,兒女發自內心的感恩。而是在外界壓力下的一種不情願,一種牽強。兩種方式,給人的感受截然相反。
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聽媽媽講過「羊羔跪乳」的故事。年幼的小羊羔為了報答母親的哺乳之恩,小羊羔們都是跪著吸乳,連牧畜都知道孝敬哺育自己長大的母親,更何況是人呢?並且還是受過教育的人,真是令人唾棄。一個人對自己生養的父母都不能孝順的話,還能指望他對社會有用嗎?難道他還會愛其他的人嗎?不會的,肯定不會的。這樣的人也不想想,自己就不會變老嗎?老人的今天其實就是他的明天。因為,他已經言傳身教地給他的後輩樹立了「榜樣」。
好在我的爸媽都是一個個孝敬父母親的人。無論是奶奶,還是外公生病,爸爸和媽媽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平時老人們有什麼時要求,爸爸媽媽總是竭盡全力地滿足。即使他們飽受病疼地折磨,可是奶奶臉上始終地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我呢,雖然現在只上小學,可我平時很自覺地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上班夠辛苦的的爸爸媽媽們有多一點的時間休息。飯後,我會端上一盆熱水給媽媽燙燙腳,讓疲憊不堪的媽媽緩解一下疲勞,放鬆放鬆。還會給爸爸捏捏腿,捶捶背。爸爸媽媽常誇獎我,我驕傲地說「是學了你們的。」爸媽都會會心地一笑。
孝順是什麼?它不是花言巧語。它就是生活中非常平凡微小的行為。它是一種關注,一種牽掛;一份守護,一份親情。有人說「孝是太陽,給人溫暖;孝是寶石,給人財富。」而我認為,孝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同一股涓涓暖流,流淌在心田,沁人心脾;是一種血濃如水的親情,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但願我們這些中華兒女,繼承這一「百善孝為先」的優良美德,並把這一美德傳承下去。
『柒』 采訪百歲老人應該問什麼問題至少五個。
1 生活現狀 如 現在身體狀況 飲食狀況 家庭人員狀況
2 生活習慣
3休息習慣
4 思維邏輯
5 你自己對老人 現狀的觀察
『捌』 老師讓采訪爸爸,請大家給我設計幾個問題
1、爸爸,我想請問一下,您最近的工作情況怎樣呢?
2、爸爸,我想請問一下,您對子女教育的有什麼觀點或看法呢?
3、爸爸小時候都玩什麼游戲?
4、爸爸小時候怎樣去上學?
5、爸爸剛開始工作時的情況?
采訪注意事項:
一、采訪前的准備:
1)掌握與采訪內容有關的基本情況和資料。
2)翻閱與報道有關的文件及歷史和現實資料。
3)制定采訪方案和提綱。
二、創造輕松融洽的氣氛:
1)注意第一印象,采訪按時赴約,舉止文雅,彬彬有禮,態度應端正、誠懇、衣著整潔。
2)尋找媒介,拉近心理距離。
3)用身體的動作表示對采訪對象的理解,採用接近被采訪者身體的位置以便增加彼此的親切感。
4)面部表情應是感興趣,保持適當的眼光交流。
5)注意傾聽,及時反饋,在適當的時候要補充說明,必要時表述對方內容,解釋對方意思。
6)避免因不感興趣而忽略采訪對象及他說的話。
7)避免爭論和喧賓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