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幼兒園教師隨筆

重陽節幼兒園教師隨筆

發布時間:2023-07-21 17:02:52

㈠ 描述重陽節的隨筆散文

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重陽是最美的節日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

在詩人王維的筆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場景,已定格成對親人無盡思念的濃濃愁緒。即使真的分離,那份殷殷的牽掛和深深的思念還是可以隔著遙遠的距離傳到親人的身邊。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

在詩人王維的筆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場景,已定格成對親人無盡思念的濃濃愁緒。即使真的分離,那份殷殷的牽掛 和深深的思念還是可以隔著遙遠的距離傳到親人的身邊。

重陽節,這份思念,如花般綻放,美艷動人。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景緻。

農歷九月還有著一個美好的名字,叫作「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燦燦的菊花綻芬吐翠,傲霜怒放,彰顯出生命的堅貞與高潔。她那昂首的姿態,使風霜不再那麼肆虐,讓大地變得分外迷人。

重陽節,這份景緻,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孝心。

這一天,遊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從旅途的行囊中掏出,與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位的醇香,早已彌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樹上。秋陽中,父母爽朗的笑聲,已擺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們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陽節,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響。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詩酒情懷。

這一刻,菊花酒擺放在桌前,詠菊詩回響在耳畔。那是「但將酩酊酬佳節,重陽獨酌杯中酒」的無奈;那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憂思……那些溫暖的、豪邁的、多情的詩句盡在耳邊,將人們一顆顆柔軟的心濡染得瑩潤渾厚。那象徵延年益壽的菊花酒,將人們燦爛的臉龐映照得如花般動人。

重陽節,這份情懷,如燦然的傲菊,馨香彌漫。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緻,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詩酒情懷。這份美,在與親人的團聚中得以薰染和升華,放射出最真實、最樸素的幸福和光芒。
:今又重陽
昨天晚間,鳶飛聯絡我,希望我可以寫一篇關於重陽節的文章給他。說實話,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任務,一是因為許久不曾動筆,筆尖早已遲鈍;二是自古人道秋風悲寂寥,而我不太想傳遞一些負面的情緒給大家——有緣讀到這篇小文的我的讀者。

江南的天氣自今天起漸漸轉涼,小長假過去了。每年的國慶是一年裡最後的假期,也彷彿是最後的熱鬧:窗外這個聞名遐邇的西湖自今天起,漸漸少了些遊人,彷彿稍稍洗掉了一層鉛華;滿覺隴的桂花開了,單位樓下和小區院子里的桂花也次第開了;天光暗了,一層秋雨一層涼的。

自此,秋天是真的來了,重陽便是宣告秋的節日。

所謂重九,其實從來不是什麼節日,而是一個趨吉避凶的意頭兒,只是現代人往往喜歡把每個特殊的日子都當個好日子來慶祝,清明節也能祝一番「快樂」,所以重陽成了一個「節」。一年到頭,一次一次的樂呵,其實難說好與不好,只是生活少了一些起伏,也少了一些情致。

中國的這片土地,向來厚重,農耕也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便更加厚重了。老家的外婆常說:「天有不然的變化。」是的,他們——尤其是中國的農民——見慣了太多的「不然」,故而希望尋著一些規律,把諸多的「不然」變成個「然」。所以,他們占卜、他們祈福、他們紀念、他們感恩,基於這些占卜、祈福、紀念、感恩,也就有了形形 *** 的節日或者節氣。

現在的人們有人喜歡八,有人喜歡六,大多不愛個四,其實古老的中國人大多愛三,他們最不愛的,是九。

因為這個九是數之極,水滿溢,月滿虧,九是個盛極轉衰的意頭兒。人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初九也確實處處是盛極轉衰的景兒:艷陽不再,鳥兒南飛,溫暖一點一點離開這片大地,作物大多不再生長,遇上荒年,長長的飢荒往往也從這個時候正式開始。所以人們惶恐而敬畏,便不知所措了。

然而,炎黃的子孫能在這片土地上生存數千年,從來就不是偶然,古老的中華民族骨子裡的韌性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既然避無可避,那便和之以歌,你給我個大大的壞運氣,我便好好慶祝它一番。

於是人們唱歌喝酒,登高賞花:都說登高易跌重,那我就給你來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圖他個以剛克剛以毒攻毒,到頭來便又是亢龍有悔。

重九的菊花酒、茱萸草,總是帶著濃濃的涼意。也許是自己心性喜靜,所以我看菊花總是它開得越熱鬧,我瞧它越清寒。菊花彷彿是一年最後的氣力,迴光返照一般,再來一次轟轟烈烈——梅花我往往不把它當成是花的,稱它是精靈更合適——就陷入長長久久的沉寂,待到來年迎春開了,就又是一個古老的輪回。

今天之後,便是清秋了,秋之後,冬就來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深秋之後,從來是休息的季節。

現代的城市人,再難享受季節帶來的饋贈:甲方不會因為冬天到了,就停止催稿,正如房東不會因為冬天到了就停止收租。只是生活往往還是需要一點點儀式的,讓心慢下來——聽著有點矯情——和腳下的土地一起歇歇,來年又是一個春暖花開。

重陽到了,吸入肺里的空氣一天天涼下來了,夜一天天長了,日子彷彿也一天天慢起來了,我們不再懼怕長達四個多月的荒蕪,寒冬也不再是大自然的惡意。

只是親愛的啊,冬天來了,該休息一下了。
:人共菊花醉重陽
又是一年重陽日,秋風送爽菊花香。菊花因在九月綻放,又稱九花,故而九月別稱菊月。九月九日,也稱菊日。「九九」諧音「久久」,又成為長壽的象徵,因而菊花又被譽為長壽之花。重陽賞菊,乃民間一大雅事,歷史悠久。

早在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在重陽日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晉宋時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是賞菊的名家。他在家鄉隱居時,耕作之餘,在宅旁東籬邊種了許多菊花,朝夕觀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成為詠菊的經典之作,世代流傳。到了唐代,重陽賞菊已經蔚然成風。這從詩人們的詠菊詩中可見一斑。王勃的「九月重陽節,開門見菊花」;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白居易的:「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詩以詠志,黃巢的《菊花》詩更是不可一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除了觀賞菊花外,人們還喜歡把菊花插在頭上,杜牧就在《九日齊山登高》詩中雲:「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由此可以看出賞菊已成為唐代人過重陽節的重要內容。

北宋都城東京開封,重陽賞菊之風極為盛行。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九月重賜,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那時的京城,處處菊開,滿城飄香。上至君王公卿,下至庶民百姓,都把賞菊當作是一件盛事,人人賞花,個個品酒,好不樂哉!到了元代,重陽賞菊之俗得以延續,有關漢卿《沉醉東風·重九》詞為證:「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明代,重陽賞菊之風不減。《明宮史》中有「九月,御前進安菊花……宮眷內臣自初四日換穿羅重陽景菊花補子蟒衣」的記載。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明代「四大奇書」的《金瓶梅》,在第六十一回中也有詳細描述:」時值九九重陽,西門慶家這天栽種了菊花,還擺放了劉太監送來的二十盆菊花,又喝了一壇夏提刑送的菊花酒。」明代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也記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由此可見明代重陽賞菊之風絲毫不遜於大宋王朝。

清代賞菊更上升到一個新層次,人們為了便於觀賞,開始用菊花造景。如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輊***車前高後低為「軒」,車前低後高為「輊」,這里喻指高低***,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清代顧祿所著《清嘉錄》中記述了蘇州城的賞菊畫面:「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干盎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端的一幅大清重陽風俗圖。

現在,每逢重陽佳節,大陸從京城、省城到縣城,街頭、公園、廣場,到處舉辦菊花展,擺放菊花花盆,造型各異。菊花毯、菊花柱、菊花牆、菊花山,圓形、方型、菱形、五角形、橢圓形,各種造型應有盡有,還有的用菊花花盆擺放出名人的姓名,令人大飽眼福,遊人紛紛駐足觀賞或在花前拍照留念。至此,作者不由嘆曰:「歷朝歷代紛穰穰,國人爭把黃花賞,莫道雙九百草衰,人共菊花醉重陽。」

㈡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5篇)

古代的重陽節,節俗內容跟現在就不大一樣了,敬老愛老雖然也是內容之一,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其節俗活動和文化訴求要豐富得多。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篇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二、活動准備:

1、人員准備:

小(1)班金維老師主持活動,小(2)班顧艷老師主持活動;

傅老師和高燕萍老師負責拍攝活動影像;

保育員小陸和小張負責協助老師組織活動,維護活動秩序。

2、材料准備: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桔子(每人一個)、重陽糕、幼兒手工作品等。准備一段溫馨的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了我們班上,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

老師: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呀?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介紹一下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老師可根據家長的講述進行補充)

(二)幼兒表演環節

師:小朋友們來幼兒園很長時間了,也學會了很多的本領,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歌表演:《我上幼兒園》、《閃爍的小星》、《我是一顆棉花糖》。

兒歌: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三)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

游戲規則:老師背對大家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裡,那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或者奶奶一起表演一個節目,游戲繼續下去。

2、剝桔子。

師:以前在家裡都是爺爺奶奶剝桔子給我們小朋友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桔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桔子,剝得最快。茄棚返剝好了再親手喂給爺爺奶奶吃,好嗎?

3、品嘗重陽糕

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味道、品種等,可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做重陽糕。

4、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

師:為了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個快樂的重陽節,我們小朋友親手製作了節日賀卡送給你,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現在我們把自己做的賀卡親手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別忘了對爺爺奶奶說:「節日快樂,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篇2

一、活動設計思考: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想要的.也許並不是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和物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培養他們從小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和關愛。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文化含義;

2、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做禮物送給老人,提高動手能力;通過與老人的共同游戲和交談,增進祖孫間的感情,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4、圍繞節日活動,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

三、活動准備:

1、搜集、了解有關重陽節知識;

2、搜集、觀看自己或者其他幼兒園有關重陽節的活動過程;

3、通知各班的老人家長來園參加重陽節親子活動;

4、寫好歡迎的標語貼在班級里,營造節日氛圍;

5、准備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6、各班教師和幼兒精心准備兒歌、歌曲、舞蹈等豐富多彩的節目;

7、幼兒在教師或家長的指導下製作美工作品,獻給爺爺奶奶;

8、家園聯系: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裡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四、系列活動內容:

(一)「國旗下的講話」。(在周一升國旗的時候對全體幼兒進行尊老愛老顫飢的教育活動)

(二)主題教育活動:本周各班圍繞「重陽節」開展社會、語言、音樂、美術等活動,讓幼兒了解重陽節的習俗,懂得用多種形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之情。

(三)中班組「請進來」活動。

活動程序:

1、活動主持:中班教師

2、活動對象:幼兒、祖父母、老師

3、活動時間:9月30日上午

4、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5、全體老師、幼兒穿園服。

6、活動過程:

(1)請爺爺奶奶入坐。

(2)為爺爺奶奶慶祝節日,全體幼兒齊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3)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4)爺爺奶奶親親寶寶,寶寶親親爺爺奶奶;

(5)做親子游戲小腳踩大腳、擊鼓傳花等。

(6)節目表演:(念兒歌、唱歌曲、歌表演等);

(7)為爺爺奶奶送上自己精心製作的的禮物。

(8)全體老人、幼兒、教師表演唱《感恩的心》結束。

(四)大班組「走出去」活動:

1、活動主持:梅琴花

2、活動對象:大班每班抽出15名幼兒(全部著園服)、班主任(陪同並協助、著園服)、老年人活動中心的老人等。

3、活動時間:20__年9月30日9點

4、活動地點:老年人活動中心

5、活動過程:

(1)為爺爺奶奶慶祝節日,全體幼兒齊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2)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3)做親子游戲小腳踩大腳、擊鼓傳花等。

(4)節目表演:(念兒歌、唱歌曲、歌表演等);

(5)為爺爺奶奶送上自己製作的的禮物;

(6)全體老人、幼兒、教師表演唱《感恩的心》;

(7)互動;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揉揉肩。

(8)共同品嘗重陽蛋糕(寓意高壽)結束。

五、活動保障:

1、安全保障:由汪先霞園長帶隊,安保人員余志負責全程幼兒安全,各班陪同教師全力協助,確保活動安全、順利、圓滿。

2、後勤保障:幼兒園廚房師傅負責製作蛋糕點心。

3、場地布置:梅琴花、唐水香、汪艾

4、音響准備:梅琴花、程希強

5、新聞攝像:汪艾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篇3

設計意圖:

金秋時節,重陽將至,這是一個登高望遠、品糕賞菊的日子,是一個屬於敬老愛老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汶河幼兒園大班組正在計劃開展迎「九九重陽」慶祝活動。平時許多年輕父母整日忙於工作,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權託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們冒著寒風酷暑接送孩子。戴著老花鏡為孩子抄作業。背的是孩子喜歡吃的食品、帶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而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卻一向熟視無睹,覺得是理所應當,稍有不滿還大發脾氣。因此我們特地選取了這個具有教育好處的時刻「9月9日重陽節」開展慶祝活動,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情感。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忙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活動准備:

1、鼓號隊訓練。

2、做禮物包裝獻花。

3、學習有關「重陽節的兒歌」。

4、活動當天7點半之前入園。

活動過程:

1、交代要求有序進場(幼兒園門廳兩側)。

2、鼓號隊演奏,禮儀隊念兒歌:「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十分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3、禮儀隊為飄過或接送孩子的爺爺奶奶獻花,並說一句感謝祝福的話。

4、禮儀隊幫忙爺爺奶奶送小朋友進班。

5、延伸活動:請家長配合,讓幼兒在家裡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評析:

這天早晨,汶河幼兒園內鼓號齊鳴,二十位幼兒齊念「重陽到」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孩子們將精心准備好的節目獻給在場的老人家,還將親手包裝的「鮮花」送到了老人家的手裡,親一親、抱一抱,並送上了祝福的話語,孩子們感動了所有在場的老人家,路邊的老奶奶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感動地說「謝謝,謝謝。」

敬老活動得到了圓滿的成功,透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懂得了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應有的品德,並懂得怎樣尊敬老人。同時,讓孩子體驗與老人家聯歡的快樂。也讓老人家感受到被關懷的快樂。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篇4

一、活動主題

「濃濃祖孫情開心過重陽」

二、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敬老人、長輩;知道關心他人。

2、通過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幼兒園過節,培養幼兒尊敬祖輩,並進一步感受家的溫暖。

3、體驗活動愉快、歡樂的氛圍,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4、在活動中初步培養幼兒動手能力與合作能力。

三、活動時間

1、活動准備與策劃時間:重陽節前5天;

2、活動開展時間:重陽節當天,大約1個小時。

四、活動准備

1、 簽名表;

2、錄音機、碟片、學過的兒歌、歌曲;

3、每人兩個桔子。

五、活動流程

1、隔代家長准時參加活動,進班後簽名,找到幼兒坐下來;

2、教師引出重陽節主題;

(1)師:你們知道明天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嗎?

孩子:重陽節

老師:對了,也是敬老節,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節日,今天我們邀請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到幼兒園里,和小朋友們一起慶祝節日,提前過一個有意義的重陽節,你們開心嗎?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參加活動。我們一起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聲「節日快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外我們付出了很多,給我們好吃的,好玩的,永遠把我們當成寶貝,那今天我們也要給她們留下最難忘的一刻!

(2)欣賞重陽節ppt,教師講解相關知識內容。

3、結合音樂親親老人,感受親子的樂趣;

4、老人表演節目:時間看節目決定;

5、幼兒集體表演歌曲、朗誦兒歌;

6、每位孩子兩個桔子,剝桔子給老人吃;

7、活動結束。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篇5

一、幼兒發展目標:

1、初步明白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老人一齊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二、活動准備:

禮物、幼兒手工作品、幼兒節目、和光榮院聯系

三、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

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這天,我們小朋友到光榮院看望那裡的爺爺奶奶,和她們一齊過節老過節,開心嗎?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2、互動環節

1、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

這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齊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歌曲:「我上幼兒園」

律動:「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兒歌:「拍皮球」

3、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

讓爺爺講講自己革命故事,使我們永遠記得優秀的革命傳統。

4、愛你一家親

為老人捶背,整理床鋪、推輪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使老人感覺到親人的溫暖。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

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精美愛心賀卡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幼兒園教師隨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民養老金每月多少錢呢 瀏覽:468
父母農村有多少存款可以養老 瀏覽:552
50歲大媽像少女拍寫真 瀏覽:205
新娘被父母拆散是什麼意思 瀏覽:634
退休金會往社保卡轉嗎 瀏覽:268
重陽節上賦白菊詩意 瀏覽:78
養老保險回老家劃算嗎 瀏覽:52
教育局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318
河北邯鄲交養老保險需要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121
莫沙必利片導致老年痴呆 瀏覽:796
戶口變動與退休金 瀏覽:381
甘肅省企業女職工退休年齡是多少 瀏覽:560
老人腿長骨刺怎麼辦 瀏覽:459
進監獄之前為什麼體檢 瀏覽:76
退休領養老金一定要檔案嗎 瀏覽:652
養老金入市時間2017 瀏覽:700
怒江社保企業退休公示 瀏覽:974
人類為什麼要這么長壽 瀏覽:960
退休人工資待遇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110
孝順女兒有媽才有家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