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不分國界

孝順不分國界

發布時間:2023-07-21 02:19:33

Ⅰ 百善孝為先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 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獨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 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間不識孝 回心復孝天理還

諸事不順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道貴順無他妙 孝順不分女和男

福祿皆由孝字得 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裡有孝語 孝婦面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 又落孝來又落賢

女得淑名先學孝 三從四德孝在前

孝在鄉黨人欽敬 孝在家中大小歡

孝子逢人就勸孝 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聲價貴 死後孝子萬古傳

處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為孝 能孝就是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 下輩孝子照樣還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如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貴實行不在言

孝子齊家全家樂 孝子治國萬民安

五穀豐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貧和富 善體親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為孝 忍讓二字把孝全

孝從難處見真孝 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 孝思鰥寡親影單

趕緊孝來光陰快 親由我孝壽由天

生前為孝方為孝 死後盡孝徒枉然

孝順傳家孝是寶 孝順溫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烏鴉反哺孝親顏

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獸實可憐

百行萬善孝為首 當知孝字是根源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無窮孝無邊

此篇句句不離孝 離孝人倫顛倒顛

念得十遍千個孝 念得百遍萬孝全

千遍萬遍常常念 消災免難百孝篇

孝順篇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為人子女應孝順,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順父母為一端。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窮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侍候莫厭煩。

爹娘都調莫違阻,吩咐言語記心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敬意麵帶歡。

大小事情須稟命,稟命再行莫自專。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寶局錢場休我往,花街柳巷莫遊玩。

保身惜命防災病,酒色財氣不可貪。

為非作歹損陰德,惹罵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來相問,冷熱好歹問一番。

到晚莫往旁處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涼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頓飯,三頓茶飯留心觀。

恐怕飲食失調養,有了災病後悔難。

休說自己勞苦大,爹娘勞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勸人及時把孝盡,兄弟雖多不可扳。

此篇勸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遲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

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

幼兒咒罵我,我心好喜歡;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歡,一不甘,待兒待親何相懸?

勸君今後逢怒,也將親作小兒看。

兒輩出千言,君聽常不厭;

父母一開口,便道多管閑。

非閑管,親掛牽,皓首白頭多諳練,

勸君欽奉老人言,莫教乳口胡亂言。

夫妻攜錢包,買衣又買糕;

罕見供父母,多說飼兒曹。

親未膳,兒先飽,愛護心腸何顛倒?

勸君多為老人想,供養父母光陰少。

市上檢葯物,只買肥兒丸;

老親雖病弱,不買還少丹。

兒固瘦,親亦殘,醫兒如何在父先?

割股還是親的肉,勸君及早駐親顏。

富貴孝親易,雙親未曾安;

貧賤養兒難,兒女無飢寒。

一條心,分兩般,親則推貧兒不言;

勸君莫推家不富,薄食先親自然安。

孝是寬容

寬容老人總也捨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爛」

寬容老人的嘮叨

寬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

孝是報答

是母親節的一束康乃馨

是父親生日時的一瓶好酒

是久病床前的送湯喂葯

孝是耐心

耐心聽取老人的話

耐心向老人解釋做工作

耐心說服老人

孝是善意的欺騙

百餘元的衣服不妨告訴老人只花了幾十元

孝是常回家看看

回家給父母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孝敬·胡秉言

人生百年老最難,盡孝應當在生年。

二十四孝皆明理,莫等風止孝已晚。

身體發膚受父母,立身行道孝在前。

百善之首當為孝,孝順之子必明賢。

心存仁孝鄰敬佩,紫燕繞梁樂椿萱。

孝不在嘴在行動,親力親為動感天。

身正為范明子孫,上行下效能承傳。

孝能繁衍福祿壽,效能旺家子孫綿。

歌曲

背景

龍梅子,陳少華,李琛,衡越,宇桐非,易欣,藍雨,黃勇,王麟,趙傑,晏菲,阿倫娜,恭喜喜,崔鈴兒,劉臘,李菲菲,何慕男,霍思雨等數十位藝人齊聚北京,共同灌制並拍攝了了一首大型公益歌曲《百善孝為先》。作為在外打拚的孩子們獻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這首由北京普天同樂文化傳媒創意發起的歌曲,不僅匯集了時下眾多歌壇新生代力量,同樣也引起眾多圈內人的諸多關注。不少音樂人聞訊之後紛紛要求參加錄制。很多圈內人士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歌手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因為工作的關系,平常很少有時間和父母在一起,甚至過節也都是分開過的,而這首歌不僅能表達我們的心聲,同樣也可以當做一份禮物送給父母,代替自己陪伴父母身邊。」

「其實,我們平常很少這樣的人文關懷的歌曲,這次製作這個歌曲的初衷,也是為了集合時下樂壇新生代力量,發起一種新的呼籲。」此次灌制歌曲的發起人,國內著名經紀人阿龍面對采訪談到。「時下,越來越緊張的工作節奏,讓我們陪伴老人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此次這樣的一個音樂形式,來喚醒大家內心深處的那種最偉大的情結。」

歌詞

公益感恩歌曲《百善孝為先》

演唱:群星

合家歡是全家美

百事和是善子緣

我心若在天地間

敬老愛幼喜連連

總從很小我就懂

要把孝字常常念

逢年過節常問候

家人自會樂開顏

百善長存仁孝心

人人才能有相融

百事可樂萬事興

孝敬父母從內心

天地有愛在人間

願人有愛友善行

小小事有小小情

孝子常把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

中華的美德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百善孝為先

常在心裡念

福祿皆由孝字得

孝能感動地和天

由台灣知名音樂家李子恆創作的《跪羊圖》,上傳到網上,網友們反響很大。有的網友第一次聽到就不由得流下眼淚。在手語版《跪羊圖》中,表演者通過簡單而清晰的舞蹈與演唱,表達出子女對父母的行孝與感恩。有的網友一家幾代一起欣賞,感動到全家流淚。在許多傳統文化講座的現場,也都在傳唱這首歌,有時全場幾百人唏噓落淚,感人至深[1]。

Ⅱ 什麼是孝順

問題一:什麼是孝順 孝順是用情感和尊重為基礎的,是發自內心的無私無利的一廂情願的情感流露。有時就是一種理解、關愛、順從、尊重、幫助撫微笑、認同和幫助。

問題二:孝順的含義是什麼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罩螞櫻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問題三:孝順是什麼意思?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責物豎任,感恩是一種義務!詩經、爾雅中》說:「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就是說,要盡心贍養侍奉父母,尊敬愛護老人「順」,就是要順從,依老人的意願行事,主要指在養老方式、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方面,也可以說,「順」是「孝」的具體體現。
子女是父母生養,從出生開始,喂養撫育,洗漿補訂,生病時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難治物叢之病,情願捨命換兒安;稍長,教給基本生活能力,供給讀書,關心其成長,永不停歇。父母對子女付出的愛,是一生一世,可謂:親情無價,骨肉情深。而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遠是負著債的。
子女對父母盡孝道,是一種基本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礎。孝是天經地義的人類本性。孝的真諦是:「報本思源、尊重生命、圖謀發展」。
父母生前應做到:「尊重關愛,順從意願,不虧吃住,衣潔保暖,病有所醫」。讓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父母的過錯,應柔和、細聲進行勸諫,耐心溫和地指出,決不能對父母進行粗暴的訓斥指責,更不能惡意地譏諷。

問題四:什麼是孝順,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孝順呢? 孝順的含義有很多,從經濟到精神都有。但現代孝順並不等於就是買些東西,吃頓飯之類,更需要的是發自內心對父母的關愛。也許只是幫老人梳梳頭,或許只是捏捏父母的肩,甚至只是一聲問候,但這份心意會讓父母和子女都共同感動,有心便好。
現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贍養。生活條件好了,經濟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點錢帶點東西回來總覺得開心的感覺也不復存在。寧可只是看看孩子有沒有胖了瘦了,心甘情願為他做頓飯,這些都會讓老人們獲得一種經濟上無法獲得的愉悅,來自心理的這種感受會更持久,也更真實。
以前並沒有意識到父母對子女的需要,直到今年我的兒子去讀了寄宿制中學,我的心裡一下子失落了許多,我才明白父母對於我一定也有這樣的失落。我們總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卻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義在哪裡。我們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錢、再多的世人認可,其實僅僅只是家人的那一個會心微笑而已。當把父母擺到和孩子一樣的位子上時,來自父母的會心微笑也會給你帶來愉悅。
我國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也不再為經濟狀況煩惱,因此贍養方式無疑要發生變化。現代社會的競爭非常激烈,常會提到時間、競爭、選擇這些生活模式,這將會影響到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其實現代中國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已經有所變化,不再完全受傳統束縛,尤其在49年後婦女走出家庭、家庭革命等以後。
在商品社會中,這種關系的變化顯得更為劇烈,這就要求我們調整傳統的生活方式。當基本的物質需求都能夠滿足的時候,人們的追求也就更多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出現了,這也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志。
現代社會的標志是理性化,不論是社會安排還是人際交往,利益最大化成為理性選擇,而親情做不到理性化。即使你說,可以把父母放到養老院,有人照顧起居飲食,還有醫療上的保障,但人是一種感情動物,這種理性的安排中仍然會有感性成分出現。
怎樣才算孝順,這是一個現代人需要面對的問題。現在已經無法完全按照家庭提供的養老功能來贍養父母,應該更換一種新方式,既體現理性的一面,讓生活有人照顧;同時又顧及親情。
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近幾十年的教育中有一些問題。並不是要提倡傳統的「孝道」,但確實應該讓人知道除了經濟追求,人還有精神追求,這並不是你可以忽視掉的。在現代教育和社會化過程中缺少了一些道德、倫理的教育,缺乏了這樣的觀念,就會讓人以太忙了而推脫盡孝的責任,而實際上恰恰是忽視了人生中有意義的部分。
很多西方人並不那麼講究「孝道」,但並不是不講究親情,而他們比我們活得更自在。現代的中國人太匆忙了,缺少了含飴弄孫、舔犢之情等天倫之樂,而恰恰是這些最簡單的卻是最重要的,而我們往往把人最基本最平凡的享受給忽視掉了。我們應該反思一下該怎麼活,活得更有意義。了解了這些最平凡卻最重要的感受,所謂兩代之間的矛盾也不再成其為矛盾。
對老年人的贍養不再是衣食無憂,而是強調精神需求。比如黃昏戀,很多子女反對,其實老人對生理上的需求已經很少了,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依靠。所以給父母一種精神上的依靠,也是一種贍養的方式、一種孝敬。

問題五:什麼是孝順 自古以來,孝順是中華傳統的美德,繼承了一代又一代偉大而高尚的情操。對於孝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定義和概念。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環境,卻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只是反哺之心奉敬父母的多與少,滿意與欠缺的差距,都是心存感恩,孝順的意義卻是相同的。每個人心中都埋有一顆孝順的種子,在父母陪伴成長的過程中發芽,在長大後懂得理解、心疼父母時蔓延,自然懂得了尊敬孝順。?怎樣才算孝順?答案在每個人心中都有相同或不同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准則,首先就是要以孝當先。贍養父母是每個做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孝順則是人之常情范疇的升華,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素質高低的砝碼。孝是要竭盡全力對父母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一定要讓父母吃飽穿暖,要讓父母不缺錢花。順是要順從父母的意願,不要惹父母生氣不高興,父母喜歡的事,要盡量做到使父母開心快樂,父母不喜歡的事,要盡量避免遠離。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時要面帶笑容,語氣柔和。孝順父母是要給予他們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孝順是對父母的關心。從身邊小事做起,自我做起,只要心中時刻裝著父母,想著父母,孝順就是心中不滅的火焰。當我們吃到好吃好喝的,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要讓父母先吃,沒住在一起的,一定要給他們留點送點,不要光顧著自己吃飽喝足,長的膘肥體壯。現實生活中的子女吃穿的都要比父母好的多。天氣涼了,當你給自己和孩子買衣服時,是否想到也要給父母增添一些衣裳,他們不需要多麼的華麗和昂貴,只要能夠驅寒取暖,穿的合適舒服,就會感到很開心。天氣熱了,當你躲在空調屋裡都不敢出門的時候,是否想到:父母他們過得好嗎?你給他們安裝空調和電扇了嗎?他們的身體健康嗎?你給他們打電話問候了嗎?我們一定要記得叮囑他們不要在烈日下外出勞作,要在家裡多注意休息,多保重身體才是最重的。孝順是對父母的體貼。小的時候,父母為培育子女長大,他們含辛茹苦,日夜操勞,傾注他們所有的愛。上學的時候,有父親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去交學費,回到家的時候,有母親天天為我們洗衣做飯。而今,子女長大了,成家了,卻不能將父母照顧,快節奏的生活現狀,總是忙的像陀螺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在飛快的流逝,無情的歲月迫使著匆忙的腳步,可憐父母已經慢慢變老。無論你有多麼的忙碌,不要忘了和父母相聚,常回家看看,不要忽略了父母,幫他們洗洗衣服,做做飯。多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說說貼心的話語,溫暖他們的心,讓父母少一些苦悶的孤獨,多一些快樂的微笑。記住每年父母的生日,不忘在那天趕回去陪父母一起過生日,一起吃蛋糕,道一聲辛苦,說一句祝福,都會讓父母喜笑顏開。收集著一幕幕溫暖動人的畫面,在腦海中放大,留在他們的記憶深處,細細的回味,讓每天幸福的生活都流淌著蜜。能夠常陪伴父母身邊噓寒問暖,能夠陪父母一起過生日,都是子女的幸福。孝順是對父母的理解。父母畢竟和我們不是同一年代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許不是我們所能接受滿意的,但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的樂趣。不要去挑剔父母,不要給他們製造生活上的壓抑,不要去強求改變他們。要面帶微笑,試著去開導勸解他們,讓他們知道社會在進步,人的生活態度和思想觀念也要不斷的提升和完善。翻開過去,就是今天的美好,沒必要生活在過去節衣縮食的年代,餓著肚子,穿著補丁衣服了,沒必要把幾天前剩下的飯菜也吃掉,那樣對身體是不健康的,是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倘若父母聽不進勸說,改變不了長久以來的習慣,我們就要迎合、依照、順從父母,只要他們過得開心比什麼都好。理解父母做的每件事,無論是對的或錯的。理解父母的心情,不要讓他們傷心和難過......>>

問題六:你認為的孝順是什麼 ---看到你談到的問題,就知到你是個孝子,要不然也不會問得那麼深刻。我認為孝順是廣義的,當然對父母的孝順也就不外乎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 首先看精神方面: 1、自己要勤勞發奮、發展好自己的事業,不要好吃懶做、不要走歪門邪道,這是對父母精神上的最大安慰; 2、對父母言語溫和、行為尊敬、事事都能表現出關心父母的行動; 3、父母與兒女必竟有年代差別(也就是常說的代溝),所以在看待事物和處理問題方面和兒女們有一定的差異,在這方面兒女們就要遷就父母一點,口頭上要順從他們一些; 4、平時對父母經常噓寒問暖(電話也行),讓他(她)們消除孤感; 在物質方面: 1、首先要解決父母的基本溫飽; 2、其次才是根據自己的情況給予父母豐富的物質享受(如果沒有解決好溫飽,就談不上享受); 3、對父母的物質享受是沒有界限的,就要看你本人的情況了,如果你條件很好,很富裕,只給父母的基本生活,那也等於不孝;如果你條件較差,經濟很困難,這種情況下能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這也是孝敬。 總之,只要是真心對待父母(不在於物質的多少),父母就滿足,父母能滿足,就表現了你的孝順。 但願天下的子女都能孝順自己的父母, 祝願天下的父母都能享受子女的孝敬。 此為天倫之樂也!

問題七:"孝敬"與"孝順"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孝敬和孝順雖然都是孝道,但還是有微小差別的。孝敬是對老人無條件的尊從,有時會變成不分好壞的聽,這裡面有敬畏的意味。而孝順是在贍養老人方面不但要孝敬,而且不和老人已般見識,明知他錯了,但表面上還要裝作聽他們的,主要是為了他高興,但事情過後你該怎母做還怎麼做。

問題八:「孝順」是怎麼理解的?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參問孔子:「冒昧的問您下,子女順從父母就可以說是孝嗎?」
孔子立刻回答道:「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當父母有不義的地方,就要設法婉轉的去勸阻他們,這樣才能使他們不會陷入不義之中。如果一味的順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之中,這樣又怎麼能夠稱為孝呢?」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然而孟子並沒有說出其他二不孝具體是指什麼。後來漢代人趙岐指出:「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屈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種不孝就是一味的順從父母的話,陷父母於不義。
對父母盡孝是天經地義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同時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就不順。
另一方面,父母在養育我們的時候,我們年小,不懂事,做了錯事,父母對我們是教育,批評,甚至打罵,這是用這種方式來教育我們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能做,教育我們為人處事。那麼,他們年老了,一些行為處事偏激或者過分了,我們就不能勸阻嗎,或許,老人家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們為了我們好,但是,用錯了方式方法,那也是不能接受和理解的。作為子女,對父母要孝,同時也要對父母尊敬,與其孝順父母,不如孝敬父母。

問題九:孝順的順是指什麼 意思是 先做到順從了,才能夠進一步做到 孝敬。不能順從,就難以孝敬。
因為我們孝敬父母、師長,所以我們與他們相處時,順從他們的意志,使得他們心裡「順暢」,身體健康。

Ⅲ 怎樣學會孝敬父母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給了我們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每一步都包含著父母的心血和辛勞。寒冷時,父母給予我們溫暖;困難時,父母是我們堅實的後盾;生病時,父母不分晝夜地照顧我們。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在生活中,我們是越來越能幹了,而父母越來越吃力了。子女的成長是以父母的衰老換來的,所以,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一個人一輩子都無法償還的。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可見,孟宗為給母親找竹筍,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正是從點滴做起,去孝敬自己的母親。

目前有很多中學生都對父母抱有很大的依賴思想,其中有大部分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覺得這些都是天經地義,卻忘了原本應該具有的孝敬之心。反而為自己的行為找來不少的理由:「我還沒有立業,等我有錢了我再好好孝順父母!」「我還小,能為父母做什麼呢?」……其實,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孝是發自於內心對父母的情感的外在表現。只要心中有感恩之心,就能以任何形式表現出來。孝心,不分國界,不分年齡,不分貧富,惟一的區分就在於一顆心的投入。所以,中學生們不要為自己找任何的借口,在生活中要經常設身處地的為自己的父母著想,為他們盡一份自己的孝心,讓你的孝心變成一種習慣,一種快樂,真誠地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孝心就在點滴中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心,不是幾件漂亮衣服、家電或營養品,是要你給父母帶去溫暖。孝心,不是幾個保姆就能代替的,是要你與父母心與心的溝通,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杯熱水、一頓晚餐、一盆洗腳水……都足以讓父母感到欣慰,孝心就這樣蘊含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二十四孝》概述了我國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其中記錄了一則「戲綵娛親」典故。大致的意思是說:在古時周朝有位叫老萊子的人,天性純真對他的父母也特別孝順。自成年後,就親自照顧父母的日常起居,給父母做飯時,總是選擇甜美適口又易於嚼碎的食物;給父母居住的地方,總是親自查看力爭做到溫暖舒適;給父母穿的衣服,他總是洗干凈後,疊好了放在老人的床頭;在孝順兒子的細心照顧下,兩位老人的身體和心情一直很好,他們快樂地享受著晚年的福壽。

因為有父母在,雖然老萊子已經七十多歲了,但從來都沒有感覺到自己大。有時候,老萊子為了讓父母親享受那種膝下承歡的感覺,還特意穿著五彩斑斕的花衣服,學著小孩子的樣子在父母的周圍故意調皮玩耍,想盡辦法讓父母開心。有一次,老萊子挑著一擔水走到屋裡,看到父母坐在那裡半天不做聲,好像很不高興的樣子。於是,他便假裝腳下不穩,一下子摔倒在地,並且假裝摔疼了,坐在地上哭鬧起來,口裡還說著,父母對他一點都不關心、也不心疼他,於是越發哭得厲害了。父母一看他這個樣子,連忙過來扶他,母親連忙掏出絹帕給他擦淚水,哄他站起來,他也就順勢跳起來告訴父母沒有事情,母親見狀,笑著說:「你這個壞孩子,就知道逗我們開心。」那一刻,他的父母親都感覺回到了幾十年前他們自己年輕的時候。

老萊子對父母的這份孝心,值得每個人學習。故事告訴中學生們:孝心,要從點滴開始。對於你們來說,「孝心」這個詞可謂高深莫測。很多中學生們都誤解了它的含意,一味追求如何給父母買禮物;認為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才是孝心。其實,孝心完全可以身體力行。孝敬父母,不需要你為父母置辦豪宅名車,不需要你為父母做山珍海味……孝心表現在生活的點滴之中,舉手投足之間。中學生同樣可以做到,你對父母的每一個微笑,每一句關心的話,每一個努力得來的成績對表現了對父母的孝心。更多父母在乎的是子女的孝心,而不是子女的具體的孝行。孔子說:「事君,致其身;事父母,竭其力。」事奉父母,盡心竭力而已。也許因你一句誠心誠意的話,或是主動的幫忙做些家務,他們也會暗自高興;晚上給父母打一盆洗腳水,給父母做做按摩,給父母講講身邊發生的事情,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快樂……這些看似很平凡的事情,都足以讓父母在夢里笑了。

從心開始,孝心堪敬

有父母在身邊的人是幸福的,向父母表達一份自己的孝心,那是一種福氣,有多少人想表達對父母的孝心的時候,卻沒有了這樣的機會,一句「樹欲靜時而風不止,子欲養時而親不待」,讓多少人慾哭無淚!孝心,要從心開始。

「天仙配」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相傳董永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因生不逢時,為了避免戰亂於是遷居至安陸(今屬湖北省)。後來,他的父親病故,他沒有錢安葬,就賣身到一個富家為奴,為父親賺取安葬費用。有一天,他在槐蔭下遇到一個貌若天仙的女子,此女子自稱無家可歸,於是二人便以槐樹為媒,共結連理。二人回到富家,女子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織出了三百匹錦緞,為董永贖身。董永換回了自由身,便攜女子返家,走到槐蔭時,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本是玉皇大帝的七公主,奉命下界來幫助董永還債,說完就凌空而去。從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雖是一個傳說,可董永的孝行卻被世世代代的人傳頌。正是這種精神為人們所感動,是啊,他可以為已經亡故的父親賣身為奴,為什麼現代的人就不能對父母多盡一點孝心呢?如果一個人對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喜愛,那他還能愛誰呢?這樣的人就是人渣,只能被人嗤之以鼻,被社會淘汰在一些黑暗的角落。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他們只是希望在晚年的時候老有所養,希望兒女都能生活的幸福。可是有的時候連這么低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

現在的中學生們很容易忽視生活中的小細節,然而正是這些微小的關愛演繹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中學生們要明白孝心並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要把孝心融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讓父母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如果能一天天持之以恆的堅持下來,將是對父母孝心的最好體現。中學生朋友們,從現在從此刻做起,多為父母做點事,盡孝心。不一定非要等到你有成就了,要知道,或許那個時候他們都已不在。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個中學生必備的道德品質。願大家都有一份孝心,把關心照顧父母的事記在心上,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讓曹雪芹筆下的「好子歌」千古傳唱:「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Ⅳ 哪裡的兒女最孝順

區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比如穆斯林就很孝順父母

Ⅳ 為什麼北方人更孝順

我認為孝順不孝順和地域沒有關系。我周圍有很多的同事,他們對父母長輩也內很孝順,每個人容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總的來說南方人要細膩一些,北方人長輩在家庭中更顯得有威嚴,在禮數上面講究多一些,你的視角不同,可能得到的結果就不定和實際一致。總的原則是只要讓老人順心順意,我就認為這就是孝順。老人其實不需要很多禮數上的講究,我是一個比較隨便的人,感覺太多的禮數的話,人累!讓老人放鬆一點比較好,生活上和心理上面,多下點功夫這樣老人的生活會更美好。

閱讀全文

與孝順不分國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葫蘆島養老保險高線退費 瀏覽:231
子女孝順父母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瀏覽:189
葫蘆島養生糖哪裡有賣 瀏覽:493
體檢時吃飯了怎麼辦 瀏覽:679
生孩子疼表示孩子孝順 瀏覽:139
公司人員到了退休年齡怎麼辦 瀏覽:808
慶陽老年大學在哪裡 瀏覽:565
溫馨重陽節主題手抄報 瀏覽:200
高一男生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193
老年大學優秀學員的評比方法 瀏覽:926
老人頭疼欲裂怎麼辦 瀏覽:100
淄博市2016年個人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791
補交養老保險有收據嗎 瀏覽:932
重陽節社區登山活動 瀏覽:381
重陽節新會公交車照常嗎 瀏覽:659
京東方有退休工資嗎 瀏覽:998
入職體檢尿液多久能測出來 瀏覽:962
成都70歲老人購房入戶 瀏覽:589
老人如何坐搖椅 瀏覽:252
長壽梅秋天怎麼施肥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