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有關孝敬父母的詩

有關孝敬父母的詩

發布時間:2023-07-20 22:35:54

1. 孝敬父母的古詩18首

孝敬父母的古詩如下:

1、送某還義烏營母太夫人葬(明代-陳子升)

何事登堂慰伯俞,空闈一拜舊羅襦。白楊風急吹萱草,鴻雁天寒泣孝烏。玉帳珥貂身暫遠,瑤台遺蛻手親扶。祥芝定發金華嶺,雪遍梅花隱絳趺。

2、赤嬰母 其十二(明代-鄺露)

瑤姬天鏡若為情,心怯隋堤御史旌。金鎖不教留艷骨,琵琶何事更呼名。桃花扇底私紅拂,絳縷封邊失玉京。薌國不如歸去好,斷腸春在錦官城。


7、送吳生赴汴省其父指揮(明代-高啟)

都亭槐雨凈朝埃,彩服逢秋試剪裁。定遠未歸雙節在,孝廉初去一船開。城依梁苑煙中閉,河繞隋堤樹里來。家慶拜余尋舊跡,夕陽騎馬過繁台。

8、林蘭閣同王以明先生及尚父謝道人小集偶成(明代-袁宏道)

涼月下空疏,蕭蕭靜者居。休心花事斷,忌葯酒船虛。竹外披煙鶴,尊前帶子魚。盤飧聊復爾,商略古人書。

9、和林正父見寄(宋代-虞儔)

一別十年難再逢,君今浙左我淮東。功名老去終安在,出處年來恨不同。已是死灰何足溺,應怪事更書空。雞蟲得失無期了,莫為元規扇障風。

10、中書黃舍人父總干輓詩(宋代-虞儔)

孝子推慈父,明君有直臣。豈惟成羽翼,況復掌絲綸。想像成齋舊,昭回宸翰新。固應方寸地,種德玉堂人。

11、朝中措(山父賞牡丹,酒半作)(宋代-曾覿)

畫堂欄檻占韶光。端不負年芳。依倚東風向曉,數行濃淡仙妝。停杯醉折,多情多恨,冶艷真香。只恐去為雲雨,夢魂時惱襄王。

12、庚寅八月六日憶母(明代-彭而述)

遺恨行舟阻太行,難堪此日又瀟湘。安東未遂憐溫嶠,《黨錮》無名恥范滂。萬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為郎。蕭騷短鬢經秋日,雁杳江城憶故鄉。

13、五月廿有二日同鄧漸叔儀晉季昭旭肆父昶父晚眺,以森木亂鳴蟬分韻(元代-危素)

良朋宴遊不可失,鄧氏諸昆晚同出。橫槎溪口弄飛泉,桐樹坳頭侃落日。長山唐突短山青,山上十丈蒼雲橫。風振林歸鳥疾,枯木壓石殘蟬鳴。登高長嘯招晴月,古竹吹涼夜如雪。夜如雪,秋氳氳。溪流無滓山無塵,寫詩聊寄山中人。

14、摘得新 侍母(清代-孫蕙媛)

鏡影單。芭蕉細雨寒。瑣窗人薄命,倚欄桿。喜隨白發同朝暮,勸加餐。

15、寄衡父滿翁(宋代-王令)

只卓來篇不許雙,社壇高處立旌幢。自知孤敵難為勝,欲豎長幡一面降。須學依牆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龐。何時玉手歸重搦,笑倒秋醪瀲缸。

2. 孝順父母的經典古詩詞

孝順父母的經典古詩詞如下:

《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約作於康熙年間;後經賈存仁(一說賈有仁 )修訂改編,命名中歷衫為《弟子規》。該文共為五個部分,其首章「總敘」將孔子的話,用三字句改編而成,正文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四個部分,並對其進行闡釋。

主要列舉了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處世、求學時應有的禮儀規范。該文用佛家天台宗 " 五重玄義 " 的方法演義《弟子規》113件事背後的義理,便於學習者能切入其中 。(清)朝時,《弟子規》被朝廷高度重視,被定為幼學必讀教材,並被譽為「開蒙養正最上乘」的讀物。

3. 孝敬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2、《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還有什麼事情值得追求呢?

3、《遊子吟》——唐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釋義: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別老母》——清黃景仁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釋義: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4. 孝順父母的著名古詩有哪些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孝順,漢語詞語,拼音是xiào shùn,意思是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現多指孝敬的口語。孝順現在應該理解為,孝敬父母長輩,讓孝道一代一代的順下去。出自《國語·楚語上》。

中國自西周開始就開始有孝道。影響最廣的,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讓人熟悉的就是——《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

也就是說,孟子的原話里,並不是大眾所謬傳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認為最不孝的,是對長輩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孟子原話中並沒有說其它的兩種不孝是什麼。

5. 孝敬父母的詩句

導語:孝順是我國的傳統,下面是我收集的孝敬父母的詩句錦集 ,祝您生活愉快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勸報親恩篇》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李毓秀《弟子規》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增廣賢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長幼有序。——孟子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李毓秀《弟子規》。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名賢集》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李毓秀《弟子規》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6. 孝敬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孝敬父母的詩句有如下:

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2、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譯文:滿頭白發的老母親掩門而啼。拉斷了衣袖也留不住。

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譯文: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7.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將母》——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譯文:把母親帶到揚州後,就安家於臨時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吧。

5、《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閱讀全文

與有關孝敬父母的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子女孝順父母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瀏覽:189
葫蘆島養生糖哪裡有賣 瀏覽:493
體檢時吃飯了怎麼辦 瀏覽:679
生孩子疼表示孩子孝順 瀏覽:139
公司人員到了退休年齡怎麼辦 瀏覽:808
慶陽老年大學在哪裡 瀏覽:565
溫馨重陽節主題手抄報 瀏覽:200
高一男生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193
老年大學優秀學員的評比方法 瀏覽:926
老人頭疼欲裂怎麼辦 瀏覽:100
淄博市2016年個人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791
補交養老保險有收據嗎 瀏覽:932
重陽節社區登山活動 瀏覽:381
重陽節新會公交車照常嗎 瀏覽:659
京東方有退休工資嗎 瀏覽:998
入職體檢尿液多久能測出來 瀏覽:962
成都70歲老人購房入戶 瀏覽:589
老人如何坐搖椅 瀏覽:252
長壽梅秋天怎麼施肥 瀏覽:8
企業軍轉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