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 的含義 理解比爾蓋茨這句話
我總感覺這句話好像不是來自於比爾蓋茨吧,更像我們東方的一種文化傳統。就說趁父母年輕的時候多做些事情吧。
② 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 的含義
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忙於學業,工作,成家,立業。而他們卻漸漸老了。說不定哪一天就離我們而去,所以,及時行孝,千萬不要找借口等待。我們也許等得起,但父母等不起。
③ 俗話說時間不等人,在作者看來孝順也不等人,你贊同嗎
這句話我贊同,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最後悔的事,但牽絆我們的事太多,所以很多人會後悔!
④ 形容孝敬父母不要等待的話是什麼
子欲養而親不在
子欲孝而親不在
有這樣的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專在;人慾惜而愛無存,屬我們不要留下什麼遺憾在自己的生命中,尤其是對於自己的父母,所以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不要等待,不要等你有閑了,更不要等你有錢了...
⑤ 孝順老人要趁早,不必等
張愛玲有一名句:「出名要趁早,來的太晚也不那麼痛快!」孝順老人也要趁早,立馬要行動,該做就做,如果遲緩,可能有的時侯在一念之間,因為忙,改日吧,等原因,可能就錯過機會,想補救時在也沒有時間了,當回憶往事一生都是憾事!
參加同學父親的葬禮後,我感觸頗為強烈,有些事想做就做,錯過了就不會在來了。前兩天看見同學的老父親在微信朋友圈發幾張自家的花鳥照片,快速瀏覽一向是我的習慣,不以朋友圈為消遣打發日子,偶爾會關注一下。我被微商的一個朋友發的產品吸引忘記給老人家點個贊,現在看來這個贊與其它的贊是有多麼的不同啊!那些圖片已然成為了他在微信中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已然成為最後一道風景了!見證著老人家是多麼熱愛生活的人啊!!!
聽同學愛人說,老人家是因為老病發作來的急,一口血剛吐完就離開了人世。老人沒有痛苦,沒有悲傷的走了。他的一兒一女都是非常孝順的孩子。在這前一天,我在路上遇見同學母親,我問起老人身體狀況的事。她媽媽說「現在挺好的,年前女兒帶著去了深圳,回來吃中葯非常好,她說不想給兒女增添負擔啊!」去年冬天,生病期間兒子一個人請假日夜守護老人身邊,父子情深深。在病床前想起往夕陪伴老父親喝酒的情景,忍住!要堅強!男兒有淚不輕彈,在父親的教導下自己才會成材!病痛無情,讓愛,來減輕老人的疼痛吧!人有情,讓自己的笑臉來增添老人的快樂吧!老人見到兒子的那張堅強的笑臉得到了安慰,忘記了痛苦……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老病死誰也無法預知。當我從殯儀館回來之後,下午我和姐姐去手機店給爸爸買了一部CDMA手機。爸公寓那裡信號不好,原來G網手機大部分時間知團沒有信號,年紀大了接觸新生事物特別慢,給他拿過智能手機怎麼教也學不會,索性他自己就放棄了。買手機的想法我好久就有這個打算,一是沒有遇到和爸類似的同款,也沒有挨家去看;二是認為自己幾天就去公寓一次大可不必急於買,這樣一拖約有半年時間。湊巧,我健身隊友是開手機店的,我讓她給我發來幾張CDMA手機圖片,有一款老人機和爸之前用過的差不多,我和姐到她店裡,我講好如果買回去那裡還是沒有信號是保退貨的。買了一張C網卡,調試好後,和隊友告辭。手機在爸公寓顯示4個信號,非常強!爸一看現在能打電話了,甭提有多高興。手機和卡一共花了不到三百元錢,這錢花的擲地有聲,值了!我感覺我辦了一件非常明智的事,這比給他多少錢放在他衣兜里都有價值,解決了帶兄他一塊心病,能隨時和他保持聯絡,而不是你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狀態……
姐帶爸上午去照像館照了兩張4寸照片,拿回鎮里作為每月開工資的憑證,中午來我這里吃午飯。姐和亞軍姐在床上聊天,我在廚房做飯進屋給她們倒茶水時,看見爸躺在她倆旁邊,眉頭是舒展的,微閉著眼睛,嘴呈「一字」型,像個老小孩一樣,此時他是無憂的……我的眼裡含著幸福的淚花,媽媽雖不在了,但是我還有爸爸在,姐姐在,哥哥在,親人尚在蠢猛襲,愛就在……
有的時侯想一想,我們掙錢的速度永遠比不及老人衰老的速度啊!在自己有能力的范疇內多盡一些孝道吧,這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良心!孝心要趁早,莫等人離去!已晚矣!
⑥ 形容孝敬父母不能等的詩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白話譯文:
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專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屬卻已經不在了!
解析:
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樹是客觀事物,風是不停流逝的時間,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致思》
衍生含義:
1、表示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或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
2、用於感嘆子女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以此來比喻痛失雙親的無奈,反映出百善孝為先的重孝觀念。後人便以「風樹之悲」來借喻喪親之痛。
賞析:
這是丘吾子說給孔子的話,旨在宣揚儒家的孝道。此話是從反面來告誡孝子們,說明行孝道要及時,要趁著父母健在的時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後來用「樹欲靜而風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也有用來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卻不讓其停止,這里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義的事。
⑦ 什麼都能等,唯有孝順不能等
這個問題我向大家推薦下面文章: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大家是該靜下心來討論一下了,因為作為80後的我們陪岩,剛剛事業有點小進步,各種時間都在忙於工作,除了工作,連生孩子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去陪自己父母和孝敬他們老人家了。
我是80後,今年32歲,去年剛和老婆結婚,我是做工地的,工地又遠,不在同一個城市。父母催要抱孫子,老婆催我回去要孩子,領導又催我加班審圖子,做合同……真的感覺壓力山大。我之前是這樣想的,沒有錢一切都是浮雲,所以努力工作,等有錢了再要孩子,等有錢了再回家孝敬父母,等有錢了再出去旅遊……那時候我真的是沖昏頭腦,經常和老婆吵架,也沒回過家,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不順利,自己心裡常想:我有錯嗎?我這么努力攢錢是為了什麼,每天都加班加點工作哪有時間回去,我不做了,以後誰養你們,你們喝西鄭亂咐北風啊?現在回來想想這種想法是多麼的幼稚可笑。
直到有一天自己良心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老婆父母所要的東西,老婆一個人在家照顧父母,辛苦也不易,老婆也快30了再不要小孩就是高齡產婦,我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而父母對我的要求也並不高,晚上抽個時間打個電話回去給他們,他們卻樂得很開心,跟我嘮叨了一大堆村裡發生的大小事情……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喊純己想的太多,太固執。
經歷過很多事情以後,我決定把現在的工作辭掉,回到那個令我熟悉的城市,離老婆父母都近,有些東西錢不是萬能的,不要被金錢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錢沒有了可以再攢,但是有些人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就好像我們的父母親。孝順是不能等,一等就等進了墳墓,等盡了無數的懊悔,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錯過我們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因為他們正一天天的老去……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歸途。什麼都能等,唯有孝順不能等。好好珍惜。
⑧ 行孝須及早,時間不等人
有些事物失去了,只會留下一時的傷感,比如工作,比如金錢;有些事物失去了,就會留下一生的遺憾,比如親情,比如父母。
年輕的時候,總以為時間還有很多,孝敬父母來日方長,等到功成名就,態乎譽衣錦還鄉,再孝敬父母也不遲,殊不知:這個世界,只有時光飛逝,沒有來日方長;這個世界,只有歲月匆匆,沒有容貌永恆。
花有開謝,樹有榮枯,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亘古不變的規律。歲月催人老,光陰不等人,當我們年幼時,父母正當年;當我們年壯時,父母已變老。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頃賀得見者,親也」。過去了,不能追回的,是歲月;失去了,想見再也見不到的,是父母、親人。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父母親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要時刻記掛在心裡,一方面要為父母親 健康 長壽而高興,一方面要為父母親年紀老邁而擔憂。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在父母身邊,我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無論身在何處,心裡總有一個遙想記掛的港灣;父母不在了,我們就成了隨風飄盪的孤兒,即使生活得再安逸,生命里再也沒有可供撒嬌、可被寵溺的港灣,剩下的只是無盡的懷想和孤芳自賞的前行。
孔子的學生子路,是孔門十哲之一,也是有名的大孝子。子路出身微賤,家境貧寒,經常要靠吃野菜和粗糠雜糧維持生活。父母年紀大了,愛吃米飯,子路就步行百里之外到鎮上買米。一年四季,風雨無阻。
後來子路的父母雙雙過世,子路南下楚國為官,楚王對子路非常器重,給了他優厚的待遇,出門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每年有上百擔稻穀的俸祿。
子路看到桌上豐盛的飯菜,想起過去為父母百里背米的往事,含淚而歌:「昔日百里背米,回家兩老開顏。現今父母去世,未能與我同席。但願草木不凋,無奈霜雪難熬。正如魚兒過河,對著流水而泣。蒼天如若見情,伴來亡靈共餐。人壽終究有數,不孝後悔莫及。」
在子路看來,眼下的富貴,衣食的豐足,都比不過年輕時為父母百里負米來得安帆段心、充實,因為畢竟父母還在自己身邊,跟自己一起生活。可是父母不在了,即使再想負米百里奉養雙親,也永遠不可能了。
《孔子家語.致思》將「子路負米」列為及早行孝,奉養雙親的典範,書中雲:「昔者由(子路)也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之後,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願欲食藜藿為親負米者,不可復得也。」
父母恩深終有別,養親莫待離別時。人生百年,不過三萬來天,去掉疾病、意外、憂愁、勞苦、思念、牽掛等情緒對生命的侵蝕,人生能盡孝的時間還能剩下多少?
人生行孝須及早,趁著父母健在,通訊發達,交通便利,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才是最實際的盡孝。
唐代名臣狄仁傑,為官清廉,秉政以仁,事親至孝。年輕時參加科舉,以明經及第,授汴州判佐。得到閻立本推薦,升任並州都督府法曹。當時他的父母住在河陽。一次,狄仁傑外出辦事,登上太行山頂,只見白雲孤飛,想起了遠在河陽的雙親,忍不住淚流滿面,指著那片白雲對隨行人員說:「吾親舍其下。」意思是,我的雙親就住在那片白雲下面。他望著白雲,悵惘良久,直到白雲散去才離開。後人把「望雲思親」、「白雲親舍」,比喻客居他鄉,思念父母的心情。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完不成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而是自己本有能力做到,沒有去做或者拖延去做,那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人生行孝須及早,因為時間不等人。父母一天天地變老,我們能跟父母團聚、共敘天倫的日子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減法,能夠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一天天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只會留下終生的遺憾。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但願我們都能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及早行孝,奉養雙親,不要等到事到臨頭、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那時已經悔之晚矣。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本文刊載於《香港商報》A4版
⑨ 為什麼孝敬老人不能等
因為歲月不等人。老人年紀已經大了一年一年的衰老,如果你要孝敬就要趁早不然老人太老了就不會再等你了
孝敬老人不能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