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孫權孝順

孫權孝順

發布時間:2023-07-06 22:54:27

⑴ 三國里最有孝順心的人有哪些

陸績 徐庶中國最著名有二十四孝。《三國演義》出場的人物中就有其中之一「懷橘遺親」的陸績,是諸葛亮舌戰江東群儒中遇到的,諸葛亮對陸績的孝道以輕蔑的口吻說出,「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這是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三枚橘子。臨行拜謝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諸葛亮三歲喪母,對母愛之慈應該體會不深,所以才說出那樣傷感情的話,其實能夠孝敬母親的人,即使因此錯過了事業的良機,還是被大家敬重的。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人直到現在的我們,一提起陸績,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個孝敬母親的人,很了不起的,至於知道他是學者,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太玄經注》,知道他是官員,做過偏將軍,就遠不如知道他孝子的人多。陸績之所以投奔速孫策,為孫策、孫權所用,看中他才氣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當是孫權也是孝敬母親的大孝子,與陸績有共同的道德操守。孫權孝敬母親在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中起到了幫倒忙的作用。諸葛亮之所以讓「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憑的是三個錦囊的妙計,而三條妙計,又無不利用了孫權的性格,「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言?」諸葛亮利用孫權的孝道,做成大事業,讓人覺得畢竟不夠光明磊落。孫權踏入政壇,就是從十五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開始的。孝廉是從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制,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並成為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前身,「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孫權的這種走舉孝廉的道路是正途,所以他的官職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而諸葛亮由於父母早亡,失去了舉孝廉的機會,只能靠依附於劉備混個出身,事業從幕僚做起。同是舉孝廉出身的曹操就非常欣賞孫權,稱道「生子當如孫仲謀」,我想這里也一定包含贊嘆孫權的孝道在內的。《三國》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孝敬母親的人物-徐庶。他一出面就顯露了非凡的軍事才能,略施計策,就使兵微將寡的劉備戰勝了強大的曹操得力部下曹仁、李典,曹操愛才,想要賢士歸於自己,程昱獻計:「徐庶為人至孝。幼喪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現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無人侍養。丞相可使人賺其母至許昌,令作書召其子,則徐庶必至矣。」曹操讓人偽造徐母的筆跡,計賺徐庶。徐庶在事業與親情之間選擇了親情,說「老母手書來喚,庶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馬之勞,以報使君;奈慈親被執,不得盡力。今當告歸,容圖後會。」劉備沒有聽信孫乾建議「切勿放去」,劉備斷然說:「不可。使人殺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子母之道,不義也。吾寧死,不為不仁不義之事。」眾人都感嘆劉備對徐庶孝敬母親的理解,他雖然因此失去了事業開端時最好的幫手,但得到人心,所以有人說劉備占「人和」優勢立的國。 對於自己母親的孝敬,曾子曰:「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終身也者,非終父母之身,終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這也是陸績、孫權、徐庶等人的道德倫理的理論基礎,也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弘揚的孝道。

⑵ 為什麼說孫權比較孝順

為什麼說孫權比較孝順?

孫權性格多謀善斷,謙虛服人,懂事理。為什麼孫策會把大權給了孫權?那時候的孫權年紀輕輕,二十齣頭,資歷不深,難以服眾。

孫權孝順母親有那些呢,曾記得孫權把妹妹許配給劉備,被吳夫人找到房間里罵,說了句:你好大的膽子,你放肆,深知不好的孫權,立馬跪下,立刻認錯,從這可以看出孫權是真的孝順卻不敢與之爭吵。

孫權的孝順體現在他對江東基業的重視,對江東百姓的負責,把對父母的孝順變成對江東的孝順,這才讓江東立足於三國。

⑶ 孫權繼承江東以後,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母親吳國太的

孫權在繼承江東以後對其母親吳氏一直十分尊敬。吳氏在嫁給孫堅之後共生有四子,分別是孫策、孫權、孫翊以及孫匡。其中年紀最為年長的孫策在200年年初的時候成功一統江東,不曾想他後來卻在這年的四月便遇刺身亡。孫策去世之後,掌管江東的大任便落到孫權身亡。當時孫權尚不滿二十歲,再加上江東剛剛統一沒多久,是以在孫權剛剛接管江東時江東的局勢其實非常動盪不安。

由於史籍記載不明,吳氏去世的時間並不明確,一般認為是202年或者是207年。而後在229年的時候,孫權於江東稱帝建國,而他在稱帝之後便下令將吳氏給追尊為了“武烈皇後”。

⑷ 為什麼會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為什麼會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呢?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孫仲謀是誰?這孫仲謀就是江東的霸主孫權是也?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南宋特別有名的詞人,辛棄疾所寫的,他當時孫權年輕有為,年紀輕輕的就做了三軍的主帥。在戰場上的孫權始終都是和敵人頑強的抵抗的,不向任何人屈服,更不會投降。辛棄疾當時寫下這首詞,一是贊賞孫權的精神。而是諷刺當時南宋政府的無能,任由別人欺負。

哪個父母不希望辛辛苦苦生養的孩子,長大之後懂得感恩,知道孝順自己。這也是他們對孩子最基本的期盼。總的來說,會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說法,其實就是父母們包含著對自己孩子的期待吧!

⑸ 水滸傳中最孝順的是誰,值得我們學習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對於自己的父母,都有一份特殊的敬重之情。雖然在封建社會里,那時候男女尊卑的觀念特別嚴重,但子女對母親的孝順,卻並不受其影響。

所以說,四大名著里,唯有李逵這個小人物,是最孝順母親的。四大名著里,《水滸傳》一向不被人看好,也是最少人追捧的一本。難道說,現代的我們,真的對「孝敬父母」不怎麼在意了嗎?要知道,百善孝為先,什麼原因,讓我們逐漸淡忘那份最原始的感恩之情?這是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

值此母親節來臨之際,祝天下母親,身體健康!《水滸傳》里好漢不少,其中孝子自然也不少。只不過作為一部講述忠義的著作,作者施耐庵在這一方面沒有做過多的描寫。而其中四人,作為梁山好漢的代表人物,施耐庵也代表性的敘述了這四人的孝道。

結論

梁山的英雄好漢大多是忠義之人,孝順之人自然不少。這四人的的作為只是梁山的部分代表。這里也只是以偏概全的做個分享。百善孝為先,遵守孝道應該是我們最基本的本分。

⑹ 孫權,呂蒙,魯肅這三位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孫權:直言不諱,賞識人才,能發現別人的潛力並善於開發,是個賢明的君主。

呂蒙:憨厚老實,知錯能改,有上進心。

魯肅:善於發現別人的進步並加以鼓勵。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6)孫權孝順擴展閱讀

《孫權勸學》是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創作的一篇記敘文。選自《資治通鑒》,文題為後人所加。此文既記敘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之後大有長進的故事,也贊揚了孫權、呂蒙認真學習的精神,並告誡人們學習的重要性。

此文簡練生動,首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更是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風采。

此文記敘了三國時期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而使才略有了驚人的長進,並令魯肅為之嘆服、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的道理,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此文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先前史書中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中進士甲科。

宋英宗繼位前任諫議大夫,宋神宗熙寧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

元豐八年(1085),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後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作收錄於《司馬文正公集》中。

閱讀全文

與孫權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移動郭 瀏覽:240
殫精竭慮從中醫怎麼休息養生 瀏覽:223
我有個老年痴呆的媽 瀏覽:308
孝順鎮哪裡人多 瀏覽:593
愛康美健康體檢怎麼樣 瀏覽:366
市南區教育政務網老年大學 瀏覽:271
父母的錢不給我該怎麼辦 瀏覽:294
紫菜長壽面 瀏覽:159
長壽前程無憂 瀏覽:516
老年痴呆症不說話 瀏覽:986
瘦人多火如何養生視頻 瀏覽:791
深戶現在最低養老金 瀏覽:119
駕照體檢表要交去哪裡 瀏覽:901
中醫都有哪些養生煲 瀏覽:338
長壽佛手裡捧的什麼 瀏覽:216
養老保險計生戶 瀏覽:185
2018沈陽市老年大學 瀏覽:17
昆明官渡區有沒老年大學 瀏覽:37
在上海去哪裡辦入職體檢表 瀏覽:645
原單位和新單位養老怎麼對接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