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朝皇帝列表及皇後分別是誰
一、努爾哈赤
1、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孟古。
2、孝烈武皇後:烏拉那拉阿巴亥。
二、皇太極(年號:天聰)
1、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哲哲。
2、孝庄文皇後:大玉兒。
三、福臨(年號:順治)
1、孝惠章皇後:博爾濟吉特榮惠。
2、孝康章皇後:佟佳念錦。
3、孝獻皇後:董鄂·烏雲珠,世稱董鄂妃。
四、玄燁(年號:康熙)
1、孝誠仁皇後:赫舍里芳儀。
2、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東珠。
3、孝懿仁皇後:佟佳仙蕊。
4、孝恭仁皇後:烏雅德宛。
五、胤禎(年號:雍正)
1、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舒蘭。
2、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
六、弘歷(年號:乾隆)
1、孝賢純皇後:富察英琦。
2、烏拉那拉景嫻。
3、孝儀純皇後:魏佳小玉。
七、永琰(年號:嘉慶)
1、孝淑睿皇後:喜塔臘青瑜。
2、孝和睿皇後:鈕祜祿綺雪。
八、綿寧(年號:道光)
1、孝穆成皇後:鈕祜祿玲兒。
2、孝穆成皇後:鈕祜祿氏。
3、孝全成皇後:鈕祜祿綉心。
4、孝靜成皇後:博爾濟吉特雨寧。
九、奕寧(年號:咸豐)
1、孝德顯皇後:薩克達氏。
2、慈安皇太後:鈕祜祿瑞芬。
3、慈禧:葉赫那拉杏貞。
十、載淳(年號:同治)
1、孝哲毅皇後:阿魯特寶音。
十一、載恬(年號:光緒)
1、孝定景皇後:葉赫那拉靜芬。
十二、溥儀(年號:宣統)
1、郭布羅婉容。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 包括入關前的兩帝,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慈禧雖非皇帝,卻獨斷朝綱,但始終不敢稱帝。
其中公認的努爾哈赤並未稱帝,他統一了女真各部,於1616年建立了大金國(史稱「後金」),不是清;而且是他的稱號不是皇帝,而是「覆育列國英明汗」,所以他只是清朝的奠基人而已。真正開始稱帝的是皇太極,他在盛京(即沈陽)稱帝,並該國號為「清」,所以,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講,皇太極才是清朝第一個皇帝。
❷ 雍正皇帝的皇後及嬪妃有哪些
雍正皇帝立有皇後2人,妃子6人,貴人7,雍正後宮表共錄入29人。
1、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舒蘭,步兵統領費揚古女,生母覺羅氏追封多羅格格,是貝子穆爾祜第四女,穆爾祜長女嫁乃孝獻皇後嫡母。育有一子,弘暉,八歲夭折。雍正為皇子時,聖祖冊後為嫡福晉。1723年(雍正元年),冊為皇後。
2、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生於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歲入侍雍王府,名號為格格,為雍正胤禛之側福晉。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後來的乾隆皇帝弘歷。
3、敦肅皇貴妃:年秋月,湖北巡撫、後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齡之女,原授一等公、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之妹。雍正帝妃嬪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時年氏為側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
4、純懿皇貴妃:耿氏,據名雯楊,1690年12月3日(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三)生,管領耿德金之女,滿洲鑲黃旗,比雍正帝小11歲。早年入侍候潛邸,為格格。1712年1月5日(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皇五子弘晝。
5、齊妃:李桂芳,漢族,知府李文燁女。雍正帝妃嬪之一。清世宗雍正帝為雍親王時,李氏為側福晉。早期很受雍正寵愛,1695年8月15日(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未時生皇二女,後封和碩懷恪公主(也是雍正唯一存活的女兒),下嫁星德。
❸ 清孝敬憲皇後的全名叫什麼啊
孝敬憲皇後(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於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烏拉納拉氏,雍正帝原配皇後,滿洲正黃旗人,內大臣步軍統領雲騎尉費揚古之女。
❹ 歷史上真實的「宜修」
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舒蘭,烏拉那拉氏唯一得善終的皇後。《甄嬛傳》中純元皇後與宜修的原型。
烏拉那拉氏生於康熙十八年,是大臣費揚古與其妻覺羅氏最小的女兒,她血統高貴,父系為滿洲貴族烏拉那拉氏,母親覺羅氏是努爾哈赤的玄孫,屬愛新覺羅氏。康熙三十年,年僅十二歲的烏拉那拉•舒蘭得康熙喜愛被賜婚給當時十三歲的四阿哥胤禛為嫡福晉。婚後一度十分恩愛,六年後,嫡長子弘暉出生,康熙三十年,弘暉過世,年僅八歲。烏拉那拉氏悲痛萬分,其後再無所出。雍正元年,冊其為皇後,封其父費揚古為一等公,其兄為一等侯。雍正九年,烏拉那拉氏因病過世,雍正悲痛萬分,同年十二月,為其上大行皇後尊謚,史稱「孝敬憲皇後」。十三年追封其曾祖父、祖父、曾祖母、祖母為一等公、一品夫人。
有些史學家認為這位在位僅九年的皇後一生實屬窩囊,僅有的長子夭折,夫君的寵愛也不多,落得個幽居深宮、抱病而終的結局。然而一個女人能在生性多疑、手段狠毒的雍正身邊穩坐四十餘年的正妻地位實屬不易。盡管雍正身邊內寵不斷,從早期的齊妃、年妃,晚期的謙妃、寧妃均為其生下過子嗣,但烏拉那拉氏正妻地位毫無動搖。顯然她在雍正心中有一定的地位。雖然這並不能說明雍正對其有多寵愛,但能證明她是一位合格的皇後。她將後宮掌管的井井有條,而子嗣上的缺失其實血緣的相近是很大的原因,他們同流著一部分愛新覺羅氏的血液。
那麼拋開地位與血統,雍正對其是否有過真心?烏拉那拉氏與雍正四十年風風雨雨,兩小無猜。經歷過康熙後期慘烈的九龍奪嫡,雍正前期的朝局不穩。雍正即位後命後妃只需向皇後請安,而免去給貴妃請安,意在告訴天下人:皇後只有一個。且烏拉那拉氏崩謚後,雍正再無立後。雍正對皇後很尊重,常稱贊她謙和順從,烏拉那拉氏理解雍正政務繁忙,又知他並無聲色犬馬之好,所以對他生活上的一些愛好無不滿足。在她掌管後宮時將後宮打理得有條不紊,與其他嬪妃相處的也很好,給了雍正一個安穩的後方。無論是在藩邸的歲月還是被冊為皇後後,她始終如一。
再說說雍正其他的妃子,早年的齊妃李氏為其生下三子一女,貴妃年氏也生下三子一女,晚年最受寵的謙妃劉氏生下皇六子,對嬪妃雍正可算雨露均沾。前前後後受寵的嬪妃一個又一個,皇後卻自始至終只有一個。在那個嫡庶觀念極被重視的時代,雍正作為封建皇權的頂端更是凸顯。對嬪妃,他有關愛,對皇後卻多是敬重。然而四十餘年的相處,在雍正心中,烏拉那拉氏絕對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所以後來,皇後家族失勢,膝下無子,卻仍能穩居後位。年幼相伴,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她給了他安穩的家,讓他後顧無憂,他即位後,給她無上的榮耀與保護。他們互相盡到了在封建皇權制度上的作為丈夫和妻子的責任。
清世宗孝敬憲皇後,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聖祖冊後為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後。九年九月己丑,崩。時上病初愈,欲親臨含斂,諸大臣諫止。上諭曰:「皇後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四十餘載,孝順恭敬,始終一致。朕調理經年,今始全愈,若親臨喪次,觸景增悲,非攝養所宜,但皇後喪事,國家典儀雖備,而朕禮數未周。權衡輕重,如何使情文兼盡,其 具議以聞。」
皇後去世後,雍正一大病初癒,恐觸景增悲為由而不親去,讓人不免寒心。但無論怎樣,那個叫烏拉那拉•舒蘭的女子走完了她大氣平和的一生。她是封建王朝一位偉大的皇後,輔佐夫君登上帝位,執掌六宮游刃有餘,穩居皇後之位直至逝世,死後哀榮惠及族人。長子夭折是她終身的痛,她與雍正的感情經歷了歲月的沉澱,絕非尋常後妃可比。在雍正唯我獨尊的心中,烏拉那拉氏的分量比不上天下與皇權。但在她的心中,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好皇後才是她畢生所求。雖有缺憾,可幸,她終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