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養生注意什麼

重陽節養生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05 08:05:09

重陽節老年人養生之道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里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可是你知道嗎?老年人情緒不暢,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更可怕的是,它明塌還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因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重中之重,做子女的也多跟父母嘮嘮嗑,多交流交流。另外,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但是,由於老年人骨質較脆,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如果你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們盡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若「賊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翌日清晨就會感覺偏頭痛,甚至發生口眼歪斜流涎;「賊風」吹在腹部,則會引旅頌發腹瀉;「賊風」吹在暴露於外的肢體,還會使肌肉處於緊張性收縮狀態,讓人不能充分休息,翌日全身酸痛,睏乏無力。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另外,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裂、毛發脫落等症狀。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拆槐鄭,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傢具,用濕拖布擦地板,室內還可養魚、養花,或者使用加濕器等。

我特別推薦

Ⅱ 重陽節如何養生 重陽節養生應該這樣做

重陽節已是深秋,朋友們在出遊登高的時候也不要忘了養生,特別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保健。今天就來聊聊重陽節養生知識。

重陽節如何養生?

飲食清淡,預防秋燥

重陽節前後,秋燥明顯。由於「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過於油膩、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並適當運動,枝蔽以促進血液循環。這個季節,喝粥可以減輕人的胃腸道負擔,對消化也有幫助。

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黃帝內經》中說:「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也就是說,秋季養生應早卧早起。如果秋季適當早起,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喊磨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意義。

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還可以預防心肌梗塞。據調查,每天午睡半小時,可減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適時添鄭搭斗衣

重陽節前後,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朋友們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發生。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冷為准。常言道:「出門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

有人認為,登山是治療憂鬱症的良方。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平時適量的登高,不僅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心肺功能強了,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還有美容的效果哦!

加強運動鍛煉

老人一定要加強運動鍛煉,這方面也要注意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自身有一些基礎病的老人,必然不適合劇烈運動,那麼可以堅持散步之類的運動,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精神旺盛的老人可以堅持球類運動,比如打乒乓球之類。

心情開朗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里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緒不暢,更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子女們應多跟父母聊天,多交流。

避風而卧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這個時節,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另外,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

Ⅲ 2022年重陽節養生 保健的注意事項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被稱為是敬老節,而重陽節的時候是處於秋天,在秋天最注重的就是養生保健的問題,那麼2022年重陽節養生,保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重陽節養生,保健注意事項

吃重陽糕,要有所顧忌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不過,由於越來越多的老年病纏上了我們的長輩,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重陽糕作為一種點心,不宜空腹食用。重陽糕是一類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後,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引起反酸,甚至燒心等情況出現,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誘使發病。在製作重陽糕的過程中,為了使糕香甜可口,通常會放入較多的糖甚至豬油,而常用的材料糯米,又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很多人就不適合吃重陽糕。

飲食清淡,預防哪森秋燥

重陽節前後,秋燥明顯。由於「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可用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潤燥,比如用石斛煲湯。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過於油膩、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並適當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防秋燥,除了多飲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飲料外,還應多吃些番薯、玉米、青菜、柿子、蜂蜜、黑木耳、銀耳、百合、香蕉、橄欖、葡萄、梨、核桃、芝麻、紅棗等柔潤之品。

注意保暖,適時添衣

重陽節前後,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朋友們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發生。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冷為准。常言道:「出門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李核畝減氏御,隨增隨減。

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也就是說,秋季養生應早卧早起。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如果秋季適當早起,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意義。

除了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外,還要有適當的午睡來補充。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秋季仍然晝長夜短,人們往往晚睡早起,午睡不僅能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好好休息,還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心肌梗塞。據調查,每天午睡半小時,可減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秋瓜壞肚,少吃「寒涼類」水果

秋天陽氣由升浮逐漸趨於沉降,生理功能趨於平靜,陽氣逐漸衰退,氣候逐漸轉涼。這個時節吃時令水果要注意,俗話說「秋瓜壞肚」,這個時候節氣涼爽,瓜果吃太多容易損胃陽。

最近氣溫逐漸轉涼,不少人的食慾會大增,水果的攝入也會增加。但是秋季不少水果都是比較寒涼的,食用的時候要多加註意,結合自己的體質來選用比較合適。比如寒涼類水果有柑橘、香蕉、梨、柿子、西瓜等。溫熱類水果有棗、桃、杏、龍眼、荔枝、葡萄、櫻桃、石榴、菠蘿等。甘平類水果有梅、李、山楂、蘋果等。體質虛弱、面色蒼白、體寒怕冷的人,應該選擇溫熱性的水果,少攝入秋季寒涼的瓜果。

登高賞菊,預防悲秋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但日照逐漸減少、氣溫降低。深秋之時,草葉枯落,花木凋謝,常使一些老年人有凄涼、垂暮之感,導致情緒憂郁、煩躁等,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句。我國古代民間有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賞景的習俗(即「老人節」)。這個時候,老年人若身體條件允許,去登山遠眺。定會心曠神怡,使一切憂郁、傷感之事頓時消散。

故有人認為,登山是治療憂鬱症的良方。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平時適量的登高,不僅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心肺功能強了,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還有美容的效果哦!自古文人多愛菊,待到菊花開放時,賞菊的人更加多。菊花氣味清新,多聞菊花之芳香,有醒神的功效。飲用菊泡出的茶水,不僅具有菊花特有的清香,且可去火、養肝明目。

重陽節養生要注意保持樂觀的情緒

平時要注意保持樂觀的情緒,平靜地看待季節轉化、氣候變化,多到室外活動,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休閑娛樂活動,多與人交流溝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讓心情輕松愉快起來。

Ⅳ 久久重陽節,養生有妙招

河青新聞網訊 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九九與久久同音,寓有長久長壽之意,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過後,晝短夜長,草木凋零,天氣轉寒,唐山市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病區主任趙立新提醒,此時易引起舊病如胃病、老慢支等病的復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此季節疏忽防範則會加重病情,因此加強生活起居、飲食、運動、精神等各方面的調理,保持臟腑功能和諧平衡,才能提高生活質量,安度金秋。

早睡早起順應陽氣

《黃帝內經》中雲:「秋三月,此謂容平,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就是說應早睡早起,順應陽氣的生長,使肺氣得以舒張。要保持室內一定濕度,並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以防秋燥。

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另外,要根據自身情況不宜過快增添衣物,應適度秋凍。

滋陰潤肺少辛增酸

燥是秋季的主氣,秋冬養陰,此時飲食最好以滋陰潤肺為准則,宜食銀耳、蜂蜜、白蘿卜等。葯食同源,可用養陰葯如枸杞子、麥冬、百合、西洋參等。多食果蔬和雜糧,少辛增酸。

收斂神氣使志安寧

秋季情志 養生 最重要的原則是收斂神氣、清心寡慾、安神定志,進入秋季,易產生悲秋情緒,使人精神萎靡不振、憂愁消極,應多和朋友聊天,這樣會使人忘掉憂愁,變得心情舒暢,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 健康 的 娛樂 活動。

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鍛煉

避免過度劇烈的運動,以免使津氣耗散,運動以微微出汗為最佳。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老年人不能盲目跟風,爬山是耗氧量比較大的活動,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應注意,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呈退行性病變,爬山會加劇對關節的損傷,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鍛煉。

穴位按摩防疾病

按迎香穴。此穴位位於面部,鼻翼旁開0.5-1厘米處,用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腹順逆各按揉50-100次,每天堅持,以迎香穴發酸、發脹、發熱為度。秋燥容易傷害肺臟,按揉迎香穴,具有潤肺防燥,宣通鼻竅的作用,可預防感冒及防治鼻部疾患。

按四縫穴。此穴位位於第2、3、4、5手指掌面中間指關節橫紋中央點處,一手四穴,左右共八穴。每天用大拇指掐按至少20次效果顯著。秋季是進補貼秋膘的好時機,加之氣候乾燥,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飲食積滯,大便乾燥而損傷脾胃。四縫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屬穴,經常按揉可起到健脾胃,化積滯的作用。

注意改善睡眠

老年人大多會有高血壓,睡眠不沉穩或失眠的問題,選用吳茱萸打成細粉,用醋調和貼敷在湧泉穴上,能降血壓,改善睡眠。此外,老年人還要講究睡眠姿勢。不要俯睡,因為俯睡時胸部心臟受壓迫,會使呼吸困難,吸氧相對減少。向左側睡也不可取,因為向左側睡時會壓迫心臟和胃部,使胃內食物不易進入小腸,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在飽餐後。睡時身子稍微彎曲並向右側較為適宜。這樣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又不壓迫心臟,使心、肺、肝、胃腸都處於自然狀態。

河青新聞網編輯蔣常林|頻道主編陳雪|頻道監制賈江偉

Ⅳ 重陽節怎麼養生

一、飲食——清淡為主,適當進補。

秋季是一個進補的時節,很多老人在此時「貼秋膘」,但是許多中葯補品講究體質的寒熱,老年人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補、食療,避免盲目進補。

此時秋燥明顯,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

二、睡眠——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卧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預防腦血栓發病。適當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心肌梗塞。

三、護理——是否秋凍,理性對待。

有人認為秋季適度「凍」一下,有利於適應冬季的乾冷天氣,但秋凍並不適宜所有人,應理性對待。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後,血壓升高,易引發中風,也可能導致心臟缺血、缺氧,從而引發心肌梗塞。

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老人受風寒濕邪後,常會出現腿部脹痛、行走不便等症狀。

四、心情——登高賞菊,預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重陽節前後,草葉枯落,花木凋謝,常使人有凄涼、垂暮之感,導致情緒憂郁、煩躁。

我國自古有重陽節登高賞景的習俗,金秋十月,天高氣爽,登高遠望不僅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健身祛病,還可以令人心曠神怡。菊花氣味清新,多聞菊花之芳香,有醒神的功效,多飲菊花茶可以去火、養肝明目。

重陽節登山的誤區與禁忌

爬山雖然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但是卻不利於保護膝關節。因為上山時,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時,除了自身體重以外,還要負擔下沖的力量,會加大對膝關節的磨損。

建議老年人爬山的時候上山可以步行,如果有纜車最好坐纜車下山。此外,老年人精血不足,這表現為津液的匱乏,特別是關節腔內的關節液缺失,這樣缺乏潤滑的劇烈運動會很快造成關節面的磨損,加重骨關節病的病情。

所以無論是上山還是下山,最好不走台階而走緩坡,這樣有利於保護關節、肌腱和韌帶。

以上內容參考 齊魯壹點-重陽節如何養生保健

Ⅵ 久久重陽到,養生須有道!掌握這份養生秘籍,助老人延年益壽

#湖南醫聊超能團##清風計劃## 健康 科普大賽#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 健康 長壽的祝福。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截至2019年底,我國距離「老齡 社會 」還有1.4%之遙。國家統計局局長表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約2.54億,2018年約為2.49億),占總人口的18.1%,遠超國家統計局2017年對老年人口的模型測算數據。

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近50%的老年人患有各種慢性病,當前國內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75歲,而 健康 的預期壽命約為68歲,按照這個標准,則有七年時間老年人將會與疾病相伴。


老年人有著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靈樞·天年》中提到:

五十歲,肝氣虛,眼睛開始不如以前看得明了。

六十歲,心氣虛而喜卧。

七十歲,脾氣虛,皮膚不再光滑潤澤。

八十歲,肺氣虛,語言表達欠清晰。

九十歲,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

在此基礎上,發生各種疾病而帶來的生活質量下降,影響著老年生活的幸福感。

《黃帝內經》有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是說從前有善於 養生 之道的人,順應自然規律,飲食起居有節度,不過度地操勞,就能形神兼修,長壽而終。

因此,後天因素在人的壽命上有著至關重要影響,如果能正確運用中醫葯的理論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那麼「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重陽,指日可期。

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情志活動對人體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保持心情愉悅則氣血調暢、五臟調和。

研究顯示,對老年人的 健康 狀況和軀體功能影響最大、導致老年人殘疾最主要的原因是痴呆、卒中、抑鬱等神經精神疾病。因此不可忽視情緒對機體在心血管、免疫、神經上的不良影響。



唐代醫家孫思邈提倡要戒十二多,宜十二少,即:

戒十二多:

多思

多念

多欲

多事

多語

多笑

多愁

多樂

多喜

多怒

多好

多惡

宜十二少:

少思

少念

少欲

少事

少語

少笑

少愁

少樂

少喜

少怒

少好

少惡行

情緒不宜走極端,喜怒有度,思悲有節,保持恬淡愉悅的心態,穩定平和的心境,及時疏導內心的不愉快,擁有 健康 的精神狀態,才更有可能保持和諧有序的生理狀態,延緩衰老,應對疾病。


首先,子孫當常伴老人左右,幫助他們克服孤寂、傷感等不良情緒。老年人因年紀增大而身體逐漸衰弱,常會觸景生情,易於傷感,導致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以要「常令人隨侍左右,不可令孤坐獨寢」。

同時,也要增加老年人生活的趣味性,投其所好,使老年人的心思都集中在所好之物上,自然就可以避免低落情緒出現,這是老年人保持怡情暢志的主要方法。

2.食療 養生 法

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的各種機能逐漸衰退,如腸胃的消化功能、心腦血管的功能等都有所減退,不適宜的飲食習慣同樣於 健康 不利,甚至是某些疾病的誘發因素,因此需要格外注意飲食。



做到骨肉果味葷素合理搭配,五味調和,不能有所偏嗜。牛奶、黑芝麻、蜂蜜等,在提高人體生理功能與全身協調作用,或者是降低血脂,或者是增強抗病免疫力等方面,的確具有不同程度的功效,可以根據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選用。

在飲食習慣上,宜少食多餐,宜不飢不飽、不寒不熱,食不宜過雜,忌肥膩。

生肉、生菜、白酒、大醉、大咸等不適於老人,這些食物往往不易消化,對血管與血壓會產生不利影響,而且還可能傳播傳染病與寄生蟲病。

此外,基於對現代醫學的認識,欲求長壽,必須解決便秘。便秘之最大危害不但與它能使多餘的膽固醇停滯於體內,促使脂肪的儲積,而且會使糞便中分解的代謝產物重吸收入人體內發生自身中毒和促進衰老。

古代醫家指出「人年五十以去,皆大便不利……常須預防」,如果大便秘結,要引起重視,偶發短期的便秘可多飲水、多食蔬菜進行調整,如長期便秘,則不可輕視,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葯物干預。

3、運動 養生 法

老年人長期鍛煉可以提高肺活量,調和氣血,促進體內血液循環,疏通筋骨改善老年人的身體素質。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堅持每天早晚運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主要包括太極、健身操、氣功、散步、慢跑等相對較柔和的運動。


4、起居 養生 法

首先為擇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固然清幽安靜,但交通不便,難於往來;如果住在人煙稠密之處,又難免事務繁多,聲音喧雜。

盡可能在「人、野相近」之處,既不離群索居,又往來方便,或是打造舒適安靜的家居環境,家是人們接觸最多的地方,居住環境如何直接影響身心 健康 。

睡眠同樣是重要的一環,睡眠質量直接影響著身心 健康 狀態,人體生理生化特徵改變的節律隨年齡的增加而變化,老年人睡眠節律易被擾亂,宜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避免晝夜顛倒,隨心所欲。

Ⅶ 重陽節不宜吃什麼關於重陽節的幾點禁忌

重陽節不宜吃什麼

1、不宜吃辛辣食物
重陽節的飲食要注意盡量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等的食物,同時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聚體內。有辛香氣味的食物可以散發體內的濕熱之氣,例如 芹菜 等,秋季可以多食用。
2、不宜吃燥熱食物
重陽節燥邪當令,肺為嬌臟,和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所以很多慢性的呼吸系統疾病都從秋季開始復發或情況加重。此時的飲食要避免過於燥熱的食物,煎炸類的食物則需要避免。
3、不宜吃生冷食物
重陽節氣候由熱轉冷,人體的生理代謝也會順應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飲食中也需要注意不能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等的問題。

關於重陽節的幾點禁忌

1、忌送 菊花
重陽節千萬不能送人 菊花 ,因為菊花只是祭祀用的,並不適合送活著的人。不管是白色的還是黃色的菊花,都千萬不要送人。
2、忌回娘家
在魯西南地區的滕縣一帶,民間俗話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說在重陽節這天,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要是回了娘家,會給婆婆帶來災難。所以,出嫁三年之內的閨女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後就可以回。
3、忌互相道快樂
重陽節的寓意是老人健康長壽,所以我們應該用平安康泰來代替節日快樂,,而不是重陽節快樂,大家一定要牢記!
4、忌房事
古人認為: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利於後代的繁衍,還會生出許多禍患。重九是陽數之巔峰,過後則轉為陰數,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Ⅷ 2020年重陽節養生開運,有什麼注意事項

2020年重陽節養生開運,有什麼注意事項?

1、溫暖睡眠
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很容易受到風侵襲。若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翌日清晨就會感覺偏頭痛;風吹在腹部,則會引發腹瀉;風吹在暴露於外的肢體,還會使肌肉處於緊張性收縮狀態。因此,這個時節,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
另外,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
2、當心秋燥
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應少吃辛味的蔥、 姜 、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這個季節,喝粥可以減輕人的胃腸道負擔,對消化也有幫助。
3、起居有度
換季時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年人骨質較脆,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們盡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
4、避免盲補
秋季是進補的時節。但是現在,社會上各類養生與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觀點並非適合所有人。特別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補。
5、心情豁達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在這樣的環境里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緒不暢,更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誘發多種疾病。子女們應多跟父母嘮嗑,多交流。

2020年重陽節日子好不好?

2020重陽節當天黃歷查詢
農歷 二零二零年 九月 初九 (陰歷)
公歷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天蠍座 (陽歷)
【今日老黃歷所宜】
祭祀 結網 造畜稠 餘事勿取
【今日老黃歷所忌】

當日卦象: 老皇歷今日卦象 地火明夷(明夷卦)明夷卦 晦而轉明 中下卦
【象曰】:時乖運拙走不著,急忙過河拆了橋,恩人無義反為怨,凡事無功枉受勞。 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坤)相疊。離為明,坤為順;離為日;坤為地。日沒入地,光明受損,前途不明,環境困難,宜遵時養晦,堅守正道,外愚內慧,韜光養晦。
【事業】:處於不利的環境,宜心境坦然地處置險惡的條件,增強心理素質,承受各種壓力。表面柔順小心,內心洞察事理,當離去則離去,避免災禍,脫離危險。防患於未然,堅持逆境中奮斗。
【經商】:認真觀察言市場動態,待機行動,但須堅持商業道德,即使處於不利情況下,也要冒險向前,特別是要向南方發展,會大有收獲。
【求名】:內心保持大志,行動刻苦忍耐,奮斗於逆境,自守其志,收斂聰明而不外露,於混亂中更應堅持正義,藏拙守愚。
【外出】:最好不要馬上行動,再等待一個時期,做好充分准備。
【婚戀】:必須全面分析對方情況,不能因小失大。注意大節。
【決策】:處在不佳的狀況下,環境困難,前途不明。但若能坦處厄運,能伸能屈,前景會變光明。尤其應加強修養,隱忍行志,外愚內慧,可以遇難呈祥。如能謹慎行事,處處小心,更能有所作為。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養生注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亞是長壽市區嗎 瀏覽:478
退休工資單 瀏覽:331
2018年退休金魯人發文件信息6 瀏覽:615
養老金公司給繳納多少 瀏覽:509
2016養老保險新政策出台 瀏覽:892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高怎麼體現 瀏覽:157
祈福敬老院 瀏覽:859
細雨春風花落時老年大學開學 瀏覽:202
皖事通上養老保險注銷是什麼意思 瀏覽:300
徐州市老年大學在哪裡 瀏覽:136
老年人尿不暢是什麼病 瀏覽:483
雨湖養老院怎麼樣 瀏覽:93
腦洞大師之尋找聖誕老人怎麼玩 瀏覽:31
如何做好按摩養生店 瀏覽:565
50歲以上的男性需要補什麼 瀏覽:298
社保繳納25萬元退休金是多少 瀏覽:623
長壽菜桑葉 瀏覽:847
老年人放唱機u盤怎麼用 瀏覽:93
養老院入住老人代表會議 瀏覽:826
越孝順越貪心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