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適合(8-10人)小學生表演的話劇、舞台劇、情景劇,最好是關於誠信、感恩之類搞笑劇本。
有三個探險者意外找到『希望之谷』。傳說喊三聲你想要的東西,然後跳下『希望之谷』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其中有一個探險者喜歡美女,就大喊『美女!美女!美女!』再跳下『希望之谷』,就得到了很多美女。其中另一個探險者喜歡讀書就大喊『書!書!書!』再跳下『希望之谷』,就得到了很多書。最後一個探險家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但現在卻不知道要什麼東西好。他想了好幾個小時,終於知道要什麼東西好了:還是鈔票最管用。但是他剛走到懸崖邊,就被懸崖邊的小石子絆倒了,摔下谷底,屍骨無存。。。。。。
② 關於孝親的小品劇本最少
時間:下午放學後。
地點:彤彤家裡。
人物:
彤彤:女,小學二年級學生。
奶奶:女,60多歲,彤彤的奶奶。
爺爺:男,60多歲,彤彤的爺爺。
亮亮:男,彤彤的同班同學。
場景:(普通的城市居民家庭的客廳里)長椅,茶幾,茶幾上有水壺、杯子,學生桌椅一套。
幕啟
一、奶奶舊病復發
場外音:
奶奶:回家嘍!
(買菜回來的奶奶挎著菜籃慢慢走進家門)
奶奶:哦,到家了!
奶奶(念):老太婆我今年六十多,手腳勤快愛羅嗦,買菜做飯照顧孫女,忙裡忙外真快活!
(奶奶突然感覺肚子一陣劇痛,眉頭緊皺,一手捂著肚子)
奶奶:哎喲,哎喲!老毛病又犯了。
(忍著痛把菜慢慢放在茶幾上,捂著肚子坐在沙發上休息。嘴裡輕輕呻吟著。)
二、孫女漠不關心
場外音:
彤彤:放學嘍!
孫女彤彤放學回家了,背著書包像快樂的小鳥一樣蹦著跳著跑進來。
彤彤(念):我是爸媽的掌中寶,關心學習成績好,就是任性愛撒嬌,奶奶說我是淘氣包。
(匆匆走進門)
奶奶:(見到孫女,輕輕抬頭,有氣無力)彤彤回來了!
彤彤:恩。(看了一眼蜷縮在沙發上的奶奶,感覺奇怪,猶豫了一下,只顧走到書桌旁,脫下書包,拿起書本,坐在椅子上做作業了)
奶奶:(看著孫女,小聲地)彤彤,幫奶奶倒杯水,好嗎?
彤彤:(頭也沒抬,無理地)我正忙著做作業呢,你自己倒吧!
(奶奶搖搖頭,只好忍著痛慢慢地走到桌邊,用顫抖的手提起水壺自己倒水喝。突然想到什麼,關切地問:彤彤口渴了吧,要不要喝水?
彤彤:(不耐煩)不要,口渴我會喝飲料。
(喝水過後,奶奶感覺胃好象更痛了,繼續捂著肚子,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突然想到了什麼——)
奶奶:彤彤,幫奶奶把胃葯拿過來,好嗎?
彤彤:(生氣地,任性地)奶奶你不要吵我寫作業好嗎?我怎麼知道你的葯放在哪裡啊!
(奶奶搖搖頭,要站起來卻動不了,捂著肚子坐在長椅上輕輕呻吟。)
三、熱心腸的亮亮
場外音:
亮亮:這個彤彤可真粗心,怎麼把字典落在班上了。
(彤彤的同班同學亮亮背著書包急匆匆下,到彤彤家門口)
亮亮(念):我是彤彤的同班同學,關心他人尊敬長輩,老師說我是好管閑事兒,常做好事我不覺得累。
(亮亮敲門)
奶奶:彤彤,有人敲門,去看看誰來了!
彤彤:我作業還沒做完了,你自己去吧。
(奶奶搖搖頭,只好忍著痛慢慢站起來開門)
奶奶:哦,是亮亮啊。
亮亮:(看到捂著肚子臉色不好的奶奶,奇怪,關心地)張奶奶,您怎麼了,我扶您坐下吧。
奶奶:真是乖孩子。(亮亮扶奶奶慢慢走進屋坐下。亮亮先跑到彤彤旁邊,拿出字典)
亮亮:彤彤,你的字典落在班上,我幫你帶來了!
彤彤:(站起來,接過字典)謝謝了。(坐下繼續寫字)
(亮亮急忙轉身跑向奶奶,扶住奶奶)
亮亮:(關心地)張奶奶,您怎麼了?
奶奶:(小聲地)哦,沒什麼,老毛病了。吃點葯馬上就好。
亮亮:(果斷地)張奶奶,葯在哪裡,我幫你拿!
奶奶:(奶奶比一比裡屋)在我房間的桌子上。
亮亮:我這就去拿!(亮亮快步跑進去,不一會兒,拿葯出來了)
亮亮:張奶奶,是這個嗎?
奶奶:(點點頭,接過葯)謝謝你,好孩子!
亮亮:張奶奶,我給您倒杯水吧。
奶奶:(點點頭)好!
(亮亮在杯上倒開水,雙手遞給奶奶,奶奶喝水吃葯後,感覺好多了。)
亮亮:張奶奶,我給您捶捶背吧。
奶奶:(高興地)謝謝亮亮,亮亮真乖!
(亮亮專心地幫奶奶捶背。彤彤在一旁一邊心不在焉地做作業一邊偷偷觀察著亮亮的一舉一動,感覺臉在發燒)
四、彤彤變了
場外音:
多懂事的亮亮啊,想想自己,彤彤覺得臉在發燒……
(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彤彤趕緊跑去接)
彤彤:喂
彤彤的媽媽:喂,是彤彤嗎?
彤彤:媽媽,是我。
彤彤的媽媽:彤彤,媽媽今晚要加班,可能要晚點回家,你作業做完了嗎?
彤彤:(情緒低落)還沒呢。今天是重陽節,老師讓我們做一件讓爺爺或奶奶高興的事,我正想著呢。
媽媽:是啊,爺爺奶奶從小那麼關心你,現在他們年紀大了,你也要學會關心爺爺奶奶呀……
彤彤一邊聽電話一邊偷偷看著奶奶,當看到亮亮正在給奶奶捶背的情景,明白了什麼。
彤彤:(不好意思的)恩,媽媽,我知道了,你忙吧,再見!
媽媽:再見!
彤彤:(動腦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麼,擺手招呼亮亮)亮亮,你過來一下!
(聽到彤彤的叫聲,亮亮跑過來,彤彤和他耳語了幾句,亮亮點了點頭。兩人一前一後慢慢走到奶奶跟前)
彤彤:(不好意思的,拉著奶奶的手撒嬌地)奶奶,您胃疼好多了嗎?
奶奶:(高興的,疼愛地摸摸孫女的頭)吃了葯,好多了!孫女真乖!
彤彤:(不好意思,一邊輕輕地幫奶奶捶邊一邊輕輕的說)奶奶,我剛才只顧著做作業,沒有幫你倒水、拿葯,奶奶真對不起!
奶奶:(慈愛地)沒什麼,乖彤彤……
彤彤:(激動地)奶奶,你不是很喜歡聽彤彤唱歌嗎?今天是重陽節,是您的節日,我和亮亮給您唱首歌吧。
奶奶:(喜出望外的,拍著手)太好了,太好了!好久沒聽孫女唱歌了!
彤彤 :哦,對了!爺爺可能又在鄰居家下棋了,我去把爺爺也叫過來吧!
奶奶:(笑逐顏開)好!好!
(彤彤下)
五、爺爺奶奶笑了
場外音:
嬌氣的彤彤懂得關心奶奶了,這讓奶奶很開心。
(彤彤輕輕扶著爺爺,爺爺拄著拐杖,樂呵呵地走來了。)
爺爺(念):老頭我今年六十七,愛聽音樂愛下棋,孫女讓我來聽歌,我二話沒說走得急。
爺爺:(高興地)一聽孫女彤彤要唱歌,我趕緊告別棋友也過來聽聽。
(亮亮趕緊跑過來一起扶爺爺坐到沙發上,亮亮和彤彤一起走上台,擺好架勢)
(音樂響起,彤彤和亮亮大方投入地唱了起來:「靠在你的肩上,能說悄悄話。
依在你的懷里,就到了家。牽著你的手,風雨不害怕。聽著你的歌,夢里開鮮花。奶奶格桑拉,爺爺格桑拉,我在你們眼裡永遠長不大。奶奶格桑拉,爺爺格桑拉,你在我們心裡永遠是童話。……
(爺爺和奶奶在沙發上邊開心地聽著邊拍手,一會兒情不自禁地和孩子們一起唱了起來……)
(音樂逐漸小聲)
四人念:
「(彤彤)莫說珠黃不值錢,
莫說人老討人嫌。
(奶奶) 家家都有父母老年,
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亮亮) 將心比心要敬老,
尊老敬老人間正道。
(爺爺)想那老人一生操勞,
一心只為後代根苗。
(合) 沒有老來哪有小?
不懂敬老不如羊羔!
沒有老來哪有小?
不懂敬老不如羊羔!
③ 十歲成長禮感恩父母的小品劇本小學生好笑
<
成長的歲月像流水,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不知不覺中,又到了一年中的變更時期.在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孩子的身邊,都有快樂和煩惱灌溉著我們的成長.
快樂與煩惱永遠是兩個不離不棄的靈魂,它們互相照耀.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希望煩惱留在身邊,他們只要快樂,以為沒有煩惱,快樂就會永遠伴隨在身邊.也有的人覺得世間並沒有快樂,命運時時都在捉弄他們,腦中充斥的煩惱讓他們不能去想像快樂的模樣.可我卻不這么認為,造物主創造了事物的兩極:光和暗,黑和白,正義與邪惡……只有快樂和煩惱同在,才能有一個無悔的成長經歷.
成長中的快樂,錯過了嗎?
匆匆忙忙地過了一年,當零點鍾聲敲響,我又長大了.數數過去一年開心的事,一開始還真想不起來.再仔細想想?有了!參加學校的軍訓,真有趣!學校組織去秋遊,玩得好高興啊!還去看了演唱會,那場面真激動人心啊!還有我每次做作業,速度總是比其他同學快一倍,別人都還沒有做完,我已經在看課外書了!還有競賽得獎的時候;交到新朋友的時候;節日收到禮物的時候……認真想想,就這么短短一年,我的成長記錄上就增添了這么多亮閃閃的星星.這不是「學海無涯苦作舟」就能學到的文學知識,也不是在奧林匹克數學中能領悟出來的解題思路,這是像糖果一般甜的快樂.我還有不服輸的倔強,還有調皮的叛逆,在成長中神采飛揚地追趕成長的腳步,緊握住璀璨的年華.
想到這里我咯咯地笑了起來,原來成長中的快樂並沒有溜走,都被我盡獲囊中.我就像得到糖果似的滿足,正迫不及待地要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成長中的煩惱,是喜是憂?
每樣東西都有不足之處,也正是這瑕疵造就了真正的完美,是煩惱讓原本多彩的成長路更加絢麗.成長,就是告別過去,告別我留戀、不舍的一切.童年的往事回味無窮,每一樣都讓我們開心,讓我們感動.洋娃娃、冰淇淋、旋轉木馬,這些美好的東西在成長中都會拋在我們的身後.突然從夢中醒來,我哭著要媽媽.媽媽說,我長大了,要獨立,不能再依靠別人了.身邊的夥伴和我一起長大,我發現他們越來越不了解我,還經常說我的壞話;老師也不像以前那樣關心我,卻有了越來越多的不理解……我經歷了許多我害怕,我討厭的事,我不明白為什麼有這么多人和我作對.我的煩惱數也數不清,理也理不齊,可正是這煩惱教會了快樂不能給我的知識:堅強,理解,寬容……它就像一杯茶,剛品時苦澀,可回味卻無窮.
成長的腳步還在繼續,它不能回頭,也不需要回頭.只有明白不能第二次長大,才能好好的去成長,不辜負這幾年的歲月.不管是快樂還是煩惱,都灌溉著我的成長,都是我需要的營養.
④ 國學經典故事情景劇小劇本
國學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燦爛的 文化 精華,國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很多 國學經典 中的 故事 被引用到課堂教學中。以下是我為大家准備的國學經 典故 事劇本,希望大家喜歡!
國學經典故事劇本 範文 篇1
曾參養志
曾子,名參,字子輿,是春秋時期魯國南武城人,從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稱鄉里。孔子將“孝道”的學問傳述給他,在《孝經》當中,與曾子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開解無遺。孔子囑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發揚光大,可見曾子的孝心孝行非同一般。
有一次,曾子到山裡頭去砍柴,只有母親在家。不巧,家裡突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禮,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頭,希望曾子在山裡頭心能有所感應,趕快回家。果然,母子連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突然感覺一陣心痛,他馬上就想到了母親,於是就趕緊背著木柴趕回家中。
又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給年邁的婆婆吃。當時梨蒸得還不熟,她就端給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氣,也很懊惱,就把妻子休出家門。從此,曾子父兼母職,也沒有再娶。
還有一次,曾參與父親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勞作,曾參稍不留神,斬斷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愛惜物力,做事不謹慎,舉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參的背部打去。曾參見父親因自己做錯事而生氣,心裡很慚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罰,可身體承受不住,便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慢慢蘇醒過來。
曾參剛睜開眼睛,就想到了父親。為讓父親安心,他歡歡喜喜地爬了起來,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親面前行禮,向父親問道:“父親大人,剛才孩兒犯了大錯,使得父親費了很大的力氣來 教育 我,您的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
問候完父親,父親見曾參似乎沒有什麼大礙,稍放了心,曾參於是退回了房間,拿出琴開始高聲彈唱起來,他希望歡樂的音樂與歌聲能傳到父親耳中,讓父親更加確認自己的身體無恙,可以安心。
聽到這件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參對父親的孝順,可孔子很不高興,對門下的弟子們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弟子們有些奇怪。曾參知道後,內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師如此生氣,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細檢點反省,卻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於是,就請其他同學去向老師請教。
孔夫子此時便向前來請教的弟子說道:“舜在侍奉他的父親瞽瞍(ɡǔsǒu)的時候非常盡心,每當瞽瞍需要舜時,舜都能及時地侍奉在側;但當瞽瞍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如果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時,就應該先避開。這樣,瞽瞍就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盡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參侍奉他的父親,卻不知愛惜自己的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迴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親於不義么?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
弟子們恍然大悟,曾參感嘆地說:“我真是犯了大錯呀!”於是就很誠懇地向孔夫子拜謝並悔過。
智慧小語:曾子一生秉承孔老夫子的教誨,依教奉行,專心致力於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來告訴我們,如何順承親意,如何將孝道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順從。除了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國學經典故事劇本範文篇2
上行下效
有一天,齊景公宴請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舉杯助興,高談闊論,直到下午才散。酒後,君臣余興未盡,大家一起 射箭 比武。輪到齊景公,他舉起弓箭,一支箭也沒射中靶子,然而大臣們卻在那裡大聲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聽了,很不高興,他沉下臉來,把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在地上,深深嘆了一口氣。
正巧,弦章從外面回來。景公傷感地對弦章說:“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晏子死了已經17年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願意當面指出我的過失。剛才我射箭,明明沒有射中,可他們卻異口同聲一個勁地喝彩,真讓我難過呀!”
弦章聽了,深有感觸。他回答景公說:“這是大臣們不賢。論智慧,他們不能發現您的過失;談勇氣,他們不敢向您提意見,唯恐冒犯了您。不過呢,有句話說'上行下效’。國君喜歡穿什麼衣服,臣子就學著穿什麼衣服;國君喜歡吃什麼東西,臣子也學著吃什麼東西。有一種叫尺蠖(huò)的小蟲子,吃了黃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變成黃色;吃了藍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又變成藍色。剛才您說,17年來沒有人再指出過您的過失,這是否是因為晏子去世後,您就聽不進批評而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呢?”
齊景公聞言豁然開朗。
智慧小語:只有真心願意接受批評,才會經常聽到別人對你的批評、建議。如果總是聽到別人恭維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國學經典故事劇本範文篇3
孺子可教
《史記·留侯世家》中講了一個張良敬老的故事。張良,原姓姬,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他的祖父、父親都做過韓國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張良因此與秦國結下深仇大恨。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沒有成功,遭到通緝,於是張良就改名換姓,逃到下邳(pī)躲藏。
一天,張良悠閑地在下邳橋上散步,有一位穿著粗麻衣服的老人,走到張良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橋下。張良心下納悶,緊接著聽到老人喊他:“小子,去給我把鞋子撿上來!”張良非常惱怒,但他念及老者年紀大了,便忍氣吞聲地到橋下撿鞋。鞋撿上來了,沒想到老人又沖著張良伸出腳,說:“給我穿上鞋!”張良心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已幫他把鞋撿上來了,也就跪著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站起身大笑而去。張良感到驚訝,目送老人離去。老人離開了約一里遠,又返回來說:“真是孺子可教啊!五天後天一亮在此地等我。”張良心想這老者是個奇人,必有來歷,於是恭恭敬敬地答應下來。
五天後的黎明,張良依約前往。但老人已先等在那裡了,他生氣地說:“跟老人家有約,卻遲到了,五天後同一時間,你再來這里。”又過了五天,公雞剛啼叫,張良就趕緊穿衣出發,等到橋頭一看,老人還是先到了。老者十分氣憤,對張良說:“又遲到了,五天後你再來。”五天後,還沒到半夜張良就到橋頭等候。不久,老人也來了,見張良早他到達,很高興,說:“年輕人就該這樣。”隨即拿出一本書,說:“這本書讀了就可以做君王的老師。十年後就可以發跡。十三年後,年輕人你到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老人沒有再說 其它 話就離開了,從此以後張良沒有再見過這位老人。等天亮一看,原來老人送的書是《太公兵法》,張良就常常研讀它。
相傳《太公兵法》是姜子牙幫助周武王討伐商紂後所寫的兵書。張良後來果真利用書中的兵法,輔佐劉邦建立了漢朝。
智慧小語:張良的敬老尊賢與持之以恆的態度,為自己贏得了信任與賞識,也正因為他懷著恭敬之心去研讀老者所授之書,才能真正領悟書中精髓,並因此受益。
看了國學經典故事劇本還看:
1. 國學經典小故事演講稿精選
2. 國學經典勵志故事
3. 小學國學經典故事演講稿
4. 國學經典故事十則
5. 關於國學經典小故事
⑤ 誰能給我一個關於社交禮儀情景劇的劇本啊7分鍾左右能表演完的 急需啊 幫幫忙 謝謝
明禮儀小品劇本: 奶奶的生日 人物:奶奶(簡稱奶) 小雲——姐姐(簡稱姐) 小軍——弟弟(簡稱弟) (幕啟,一桌兩椅,奶上) 奶:老媽媽今年六十八,耳不聾來眼不花,日子過得真是好,喜的我整天 笑哈哈。俺一家五口人,兒、兒媳婦,還有一個孫子、孫女。提起俺孫子、孫女,我怎麼覺著跟從前不一樣了耶?這些天又是給我梳頭,又是給我洗腳、還捶背,可孝敬了,怎麼變了耶?這天不早了,我別光連 連了,這學生放了學,上班的都回來,還得吃飯來,我得買點 菜去。(下) 姐:(姐上 向內)弟弟——! 弟:哎——!(上) 姐:弟弟,咱們買的禮品藏好了嗎? 弟:藏好了!這是秘密,姐,你可不能先泄密啊! 姐:咱倆都得保守秘密,等奶奶回來給她一個最大的意外驚喜! 弟:對! 姐:咱倆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吧! 弟:好! 姐:我姓王,叫小雲,是西關小學六年級一名學生!我是姐姐。 弟:我也姓王,叫小軍,是西關小學三年級一名學生,我是弟弟。 姐:咱倆是-- 合:姐弟倆! 姐:自從我們學校開展孝心教育活動以來,同學們的思想面貌煥然一新。「三八」婦女節期間,學校就開展了「我向媽媽獻孝心」活動,大家用自己靈巧的手,每人精心製作了一張「孝心卡」!作為禮物送給了自己的媽媽! 弟:我做的「孝心卡」還獲獎哪!哎,姐,那是「三八」婦女節,什麼時候是「婦男節」咱也給爸爸做一個。 姐:傻弟弟,哪有什麼「婦男節」,想孝敬爸爸,每天都可以! 弟:姐,咱們學校還發的倡議書哪! 姐:對!要求全校少先隊員要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間的愛心幫助,還要感恩社會,感恩自然等等! 弟:姐,我們還開展護蛋活動哪,我的蛋保護的可好了,我們班王小虎的蛋放在口袋裡,不小心擠破了,弄的滿口袋都粘糊糊的,大家都笑他! 姐:奶奶每天都是這個時候去買菜,也該回來嘍?咱們趕快做作業等著吧!(姐弟倆拿書包做作業) (奶奶手拎菜藍,菜藍中有芹菜等上) 奶:這兩天的個菜怎麼這么貴耶?芹菜都塊把錢斤了,這辣椒子一點不辣還要三塊來!(叫門)小雲、小軍——! (姐弟倆歡呼雀躍開門) 姐弟:奶奶! 奶: 哎! (弟弟接菜籃,姐扶奶) 姐:奶奶,累了不?快坐下歇會!(搬椅子) 弟:奶奶,我給你捶捶背。 奶:好好好,我的乖孩子,俺孩子真懂事了! 姐弟:奶奶,我們要爭當小「孝星」! 奶:「笑星」?就是電視里趙本山那樣的「笑星」? 姐:不是奶奶,是「孝敬」的「孝」! 奶:哦!這市教育局、街道教委和學校,這又辦了件大好事,教育學生都有孝心了!您這些學生從小就得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得孝順,長大了別學《牆頭記》里大怪、二怪似的兩個人都不孝順他爹,把他爹托到牆頭上沒人管沒人問了! 姐:奶奶,我們一定要孝順爸爸、媽媽、奶奶!奶奶年紀也大了,還操勞著家務。爸爸、媽媽他們也不容易呀,每天都那麼辛苦,為我們操勞! 弟:奶奶,我再也不惹您生氣了,再也不向您亂要錢了! 奶:這就對了,在家要聽大人的話,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要做個好學生! 姐弟:奶奶!我們記住了! 姐:奶奶,您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媽:今天是星期二耶! 弟:您不知道了吧? 姐:奶奶,您坐好,把眼閉上!(用手捂) (弟弟從內抱出蛋糕) 弟:奶奶!您看這是什麼? 奶:喲?這買蛋糕乾什麼的? 姐:奶奶!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們祝您—— 姐、弟:生日快樂! 奶:噢!今天是我的生日?你們怎麼知道的? 姐:我媽告訴我們的。 奶:這蛋糕哪來的? 弟:我和姐姐早就計劃了,我們用積攢的早點錢和零花錢給您買的! 姐:這就是我們為奶奶獻上的生日禮物! 奶:我的娘哎,老媽媽我這一輩子還沒人給我過過生日來,俺兒媳婦還記著來,這都這么孝順耶?喲!這天不早了,你爸爸你媽媽也快下班了,該做飯了! 姐:我刷鍋洗碗! 弟:我摘菜! 奶:這還是老師教育的好啊!走,咱們娘仨—— 合:下廚房!(三人下) 血的教訓 <小品> 人物:奶奶-六十多歲(簡稱奶) 趙 炎-六年級學生(簡稱炎) 老 師-三十多歲(簡稱師) 奶:(上) 誰家的孩子要不聽話。 准把大人的心氣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