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乖巧的人孝順還是調皮的

乖巧的人孝順還是調皮的

發布時間:2023-06-28 22:24:57

❶ 小時候乖巧懂事的孩子長大後會特別孝順

不一定,真的不一定。

因為人的內心想法是很難通過外在表現看出來的。

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我小學同學。

小時候特別懂事,特別乖巧,上課認真學習,放學主動幫家裡幹活。

他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弟弟妹妹,父母供養他上學很吃力,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讓他上學。

他學習不好,高中時執意選擇退學,父母也勸不住,就隨他了。

到了結婚年齡,父母幫他蓋了房子,娶了媳婦。

父母該盡的義務都盡了,並不虧欠他吧?照理說他應該很孝順吧?然而並不!

他常年帶著媳婦在外打工,極少回來。從不給家裡寄錢,就偶爾打個電話。

直到有一年,他媽生病住院,病情嚴重,家裡人跟他聯系,讓他回來看看。

他拖了很久才回來,一看媽媽癱瘓了,以後需要人伺候了,他馬上就走了。

然後, 換手機號,換住址,跟家裡斷絕了關系。家裡人再也聯系不上他了。

他媽現在還活著,由他弟弟妹妹輪流照顧。

他算是徹底拋棄父母和他這個家了。


第二個,我親戚,是兄弟姐妹中最調皮搗蛋最鬧騰最不安分的孩子。

從小就鬧騰,脾氣又臭又硬,每天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

父母提起他就頭疼,親戚朋友也覺得他早晚會成為小混混,最後淪落到監獄里去。

後來怎麼著,人家長大後可孝順了。

雖然說話不好聽,總是惹他父母生氣,但端茶倒水洗衣做飯,將兩位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


一個人孝不孝順,真的不是看小時候的表現,也不是看性格是否乖巧懂事,而是看他的品德和行為。

這個不一定。

要看孩子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身邊的人等因素。

不一定的,要看成長道路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要是既沒有陪伴孩子又只是會嚴厲批評人家,可能父母與孩子之間會越來越遠

這個不一定,人長大之後會步入 社會 ,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是否交到良師益友,還有狐朋狗友,這點影響很大的哦

不一定的,如果父母太過於強勢,孩子小時候的乖巧只是迫於無奈,這類孩子長大了會更加的叛逆。有些孩子從小得到的愛比較多,父母引導的比較好,這類孩子一般會比較孝順,正所謂愛出者愛返。舉例如果瓶子里沒有水,你怎麼能倒出來水呢,孩子也是一樣的,從小沒有得到過愛,沒有被感恩孝順等畫面熏陶過。孩子長大了很難擁有愛感恩孝順等。

不一定吧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乖巧懂事,懂得如何體貼和關心父母,個人認為這只是「人之初 性本善」的提現。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扮演的 社會 角色的增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會有著很大的變化。如果在他每一個重要的時期都有人正確的引導,或者是他自身通過學習和成長擁有積極向上 熱愛生活 熱愛一切的生活態度,那麼這個「善」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從而會「繼承」小時候的「乖巧懂事」,體現在孝順父母等各個方面。

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家庭環境的變化,可能會對孩子的內心帶來最大的影響。例如:孩子父母經常爭吵,或者是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方法不正確,再或者對爺爺奶奶不孝順等等現象,都會導致孩子心理對「愛」「父愛」「母愛」產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即使小時候再怎麼乖巧懂事,長大也不一定會孝順其父母。


這不一定,看具體事例,我先給大家分享兩個故事:

在A家庭里,有哥哥和妹妹兩個孩子。有一天,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逛街,逛得口渴了,媽媽給兩個孩子買冰淇淋,但是媽媽一摸口袋,只夠買一根冰淇淋,要求兩個孩子一起分享。最後哥哥把冰淇淋讓給了妹妹。吃完冰淇淋後,妹妹好奇地問哥哥為什麼自己不吃,哥哥說:「哥哥應該愛護妹妹呀!」妹妹很溫暖,後來當她有零花錢時便給哥哥買了一根。


在B家庭里,有姐姐與弟弟兩個孩子。有一天,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逛玩具店,只買了一個玩具,也要求兩個孩子一起分享。姐姐看了一眼自己的媽媽,然後默默地把玩具給了弟弟,最後玩具壞了,姐姐還沒機會玩。多年後姐姐抱怨媽媽:你總是罵我沒有照顧好弟弟,所以這么多年我都是委屈我自己……媽媽愕然。


這兩個家庭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呢?A家裡的是自願的乖,而B家庭的是被迫的「乖」。

其實很多孩子長大後的乖不乖,關鍵看父母的養育方式。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很「乖」,他們並不是真正「乖」,更多的是一種委屈求全。

但這種委屈求全,帶來的都是心理壓抑。這種人格,就像被裝進塑料袋的兩只蝴蝶,盡管他們對外有強烈的願望.,但永遠隔著薄膜,這層薄膜,就是父母的意願。

不一定的。

有的可能是因為對父母持有懼怕心理,裝出來的乖巧懂事。長大了,漸漸的有了逆反心理,對父母就不會太孝順。

有的可能因為家庭及周遭環境的影響,思想比較早熟。會考慮周全。

有的可能是真的對父母很尊重,教育方式恰當,就很乖巧懂事。長大了有感恩之心,懂得怎麼對待父母。

不一定吧!因為……你怎麼知道……ta不是裝的……嘿嘿開玩笑!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不一定

我認為主要有兩點:環境和自身性格主要影響著我們發展

我一朋友,獨自在家沉默寡言隨性自在,父母回來會約束自己,變得乖巧懂事。在校同樣,但成績一般偶爾中下,談不上拖後腿就平平無奇,家裡成不了驕傲的小乖巧,學校里成不了氣候的小透明。

分析:家庭環境,父母拿人比較,欠缺鼓勵與耐心,久而久之自己也關閉心門;校園環境,獨來獨往少與人交際,逐漸落後,改變變得無力。從而陷入不惹事、乖巧聽話的模樣。

但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

當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就會成倍引爆

最壞的角度思考:

一報復:「小時候,我已經受夠了,要麼就斷絕關系」一旦父母還像小時候要求一樣,別說孝敬了,怒吼出這句的時候,孝不孝順不知道,但真斷絕還是有可能的

二消極:「我改變不了一切,但我能改變自己」自虐式傷害自己,父母是枷鎖,所以孝順是會孝順的,真情快樂是不會有的

孩子在成長萌芽的時候絕離不開一起生活人的影響和環境

所以是怎麼讓孩子乖巧懂事的呢

小時候乖巧懂事長大後會特別孝順嗎。

❷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達後是不是越孝順

不一定,小時候的乖巧和和懂事也可能只是外在的表現,真正的內心是如何卻無人知曉。有些孩子確實比較乖巧懂事,可能乖巧懂事是通過壓抑自己內心的情緒,當脫離父母的管控,就會釋放自己長期壓抑和委屈的內心。長大以後也有可能會恨上父母,變得不孝順。

所有的負面情緒壓抑在一起終歸有一個飽和點,最終將成為一個不定時的炸彈。可能就僅僅因為一點小事,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家長需要的不是一個乖孩子,而是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才能夠有正確的三觀,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乖巧的人孝順還是調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有個老年痴呆的媽 瀏覽:308
孝順鎮哪裡人多 瀏覽:593
愛康美健康體檢怎麼樣 瀏覽:366
市南區教育政務網老年大學 瀏覽:271
父母的錢不給我該怎麼辦 瀏覽:294
紫菜長壽面 瀏覽:159
長壽前程無憂 瀏覽:516
老年痴呆症不說話 瀏覽:986
瘦人多火如何養生視頻 瀏覽:791
深戶現在最低養老金 瀏覽:119
駕照體檢表要交去哪裡 瀏覽:901
中醫都有哪些養生煲 瀏覽:338
長壽佛手裡捧的什麼 瀏覽:216
養老保險計生戶 瀏覽:185
2018沈陽市老年大學 瀏覽:17
昆明官渡區有沒老年大學 瀏覽:37
在上海去哪裡辦入職體檢表 瀏覽:645
原單位和新單位養老怎麼對接 瀏覽:216
體檢代測會怎麼樣 瀏覽:627
上海集體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