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烏鴉反哺的故事
烏鴉媽媽在一棵大樹上安了家,築了一個鳥巢,在鳥巢中烏鴉媽媽細心地照看自己下的鳥蛋。
清晨的太陽早早地跳上了天空,給廣闊的大地吹來難以忍受的陣陣灼熱巨浪,烏鴉媽媽生怕自己的寶貝蛋受不了高溫炙烤。
於是它就站在鳥巢上張開翅膀,彷彿就像一把打開的遮陽傘,灼熱的陽光,曬烤著烏鴉媽媽,使它頭暈目眩,但它堅持著,努力著,保護它的寶寶免受傷害。
傍晚,太陽下山了,氣溫漸漸清涼起來,烏鴉媽媽生怕自己的寶寶著涼,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著它們,口喝,疲憊飢餓折磨著烏鴉媽媽,但它仍然不肯離開它的寶寶半步。
一天,天色陰沉,烏雲密布,天空中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一道強烈的閃電劃破天空,帶著巨大的能量瞬間擊中烏鴉媽媽身邊的另一棵大樹,這棵大樹立刻被燒毀了。
大地瑟瑟發抖,陣陣煙霧四處散發,森林中的許多動物都被眼前的這一情景嚇得驚恐萬分,紛紛奔逃。
一隻梅花鹿一邊跑,一邊急切地沖著樹上的烏鴉媽媽喊:「快飛走吧!這太危險了」。
奔逃的大白兔也急切的嚷著:「再呆在這里會沒命的」。
驚慌中的烏鴉媽媽站起身,緊張的觀望著,陣陣濃煙嗆得它呼吸困難,眼前的景象使它害怕,它低頭看看身下正在孵化的蛋寶寶,猶豫著,自己如果為了保命馬上逃離,那這些蛋寶寶失去它的保護,恐怕立刻就沒命了,怎麼辦,烏鴉媽媽決定留下來,就是死也要和蛋寶寶在一起。
這時,一枚蛋內彷彿傳來輕微響聲,緊接著蛋殼破裂了一小塊,裂開了一道縫,漸漸地裂口裂縫越來越大,一隻小烏鴉從裂口處伸出小嘴,努力地向外掙脫著,蛋殼晃動著,翻轉著,終於,一隻小烏鴉出生了。
它輕輕地叫著,呼喚著媽媽。
烏鴉媽媽抱起它,緊緊地抱著,激動的眼淚流了下來。
接著,第二隻,第三隻小烏鴉出生了,風停了,雨停了,烏雲漸漸散去,森林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烏鴉媽媽這時注意到還有一隻蛋靜靜地待在窩里,這是怎麼回事呢?不能拋棄它,烏鴉媽媽決定繼續照看它。
最後,這只小烏鴉終於出生了,它身體虛弱,腿上有傷,軟弱無力的趴倒在窩內,微弱的喘著氣,烏鴉媽媽痛愛的望著它,自言自語:「你們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再苦再累,我也要將你們養大」。
烏鴉媽媽飛向草地,山坡,河邊,樹林,四處尋找食物,喂養小烏鴉們。
一隻老山羊對烏鴉媽媽說:「歇一歇吧,別累壞了」。
不行啊,我可不能讓孩子們受委屈啊!」烏鴉媽媽一邊回答一邊又飛出去尋找食物了。
漸漸地,小烏鴉們都長大了,它們不忍心繼續辛苦媽媽,它們要自食其力,自己養活自己,自立自強。
小烏鴉們都飛走了,奔向遠方,只有那個有腿傷的小烏鴉在離媽媽不太遠的地方停下來。
斗轉星移,幾度春秋,一天,年老的烏鴉媽媽病了。再也飛不起來了,走不動了。烏鴉媽媽孤零零地站在自己家的那棵大樹下,目光呆滯地望著遠方。
這時,那隻有腿傷的小烏鴉飛過這里,看到它媽媽神情恍惚的待在樹下,立刻飛奔到它媽媽身邊,攙扶著媽媽問詢媽媽的病情。
看見媽媽病成這個樣子,小烏鴉難過地流下了眼淚,它將自己攜帶的一塊食物喂給媽媽,安慰媽媽安心養病,它承擔起照顧媽媽的重任。
其它的幾個小烏鴉知道媽媽病了,紛紛回來看望它們的媽媽,照顧媽媽,給媽媽送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食物。
太陽西下,金色的余輝照映在忙碌的小烏鴉身上,散發著特別美麗的光彩。
據記載,「反哺」是烏鴉的習性,烏鴉的雛鳥長大,必銜食飼其母,《本草綱目》中稱烏鴉為慈鳥:「此鳥出生,母哺60日,長者反哺60日,可謂慈孝矣。」後來人們便將反哺比做子女孝敬父母。
Ⅱ 在小故事大道理裡面讀了孝順的小烏鴉的故事有什麼啟發
義大利童話《孝順的小烏鴉》
很久以前,烏鴉媽媽生了一隻可愛的小烏鴉。
烏鴉媽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去捉蟲子喂他。
在媽媽的精心撫育下,小烏鴉漸漸長大了
一天,烏鴉媽媽對小烏鴉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生活了。」
小烏鴉點了點頭,告別了媽媽,開始了獨立生活。
鳥巢:nest 小烏鴉:baby crow
在動物世界中,大多數動物在長大後都要和父母分開,獨立生活了
小烏鴉身體強壯,很快就成了一個捉蟲能手。
一天,他正在吃東西,忽然看見媽媽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在追一隻小蟲子。
小烏鴉喊了一聲媽媽,就撲了過去。烏鴉媽媽拉著小烏鴉的手,關切地問:「孩子,你現在過得好嗎?有沒有挨餓?」
烏鴉是益鳥,可以吃大量的害蟲,保護莊稼更好地生長。很多西方國家把烏鴉當做吉祥和長壽的象徵
小烏鴉看著衰老的母親,哽咽著說:「媽媽,我很好。您現在年紀大了,該享享清福了。以後,我來養活您,一定讓您吃得飽飽的!」
從此以後,小烏鴉天天都去捉蟲給媽媽吃,人們都誇小烏鴉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Ⅲ 孝順的小烏鴉的作者是誰
《孝順的小烏鴉》——對父母,常感恩
作者:玉竹
今天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一出生,就接受看來自兩代人乃至三代人的愛。過多的關愛讓他們充分地領略了物質和情感的關懷,但是過多的關愛也讓他們失去了正常的道德標准和情感。他們因為接受的愛太多、太頻繁,就習以為常了,並認為這是應該的。對父母、長輩的付出,他們認為理所應當,從來就沒有考慮過他們的艱辛和不易;對於父母、長輩的照顧,他們從來設有想過回報和感謝,想到更多的卻是索取和要求。抱著這樣心態的孩子,對親人缺少責任和愛心,對社會也缺乏起碼的道德和良知,他們麻木、自私、冷漠,對周圍的人和事物漠不關心,只知道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樣發展下去後果是可怕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沒有良知,失去了對人對事起碼的責任感,他們會喪失道德,失去目標,會變得不思進取、頹喪委靡。
因此,媽媽有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加入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得到別人的恩惠和幫助之後,懂得別人為他所付出的勞動和代價,對別人的辛苦銘記於心,並目能夠找機會回報。這樣的孩子,對待什麼都會充滿愛心,做事情也就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懂得負責任。這樣孩子長大後,才會用自己更多的愛去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如果你的孩子缺少-顆感恩的心——
媽媽講一講:《孝順的小烏鴉》
在一個寧靜地早晨,烏鴉媽媽身子下的蛋一個接一個地破了,小烏鴉出生了!為了讓小烏鴉健康長大,烏鴉爸爸和媽媽到處捉蟲給小烏鴉吃。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下,小烏鴉一天天長大了。
而烏鴉爸爸和媽媽漸漸衰老,終於飛不動,整天只能坐在窩里。一天,小烏鴉回到家,看見爸爸媽媽正疲憊地躺在巢里,小烏鴉奇怪地問:「爸爸媽媽,你們怎麼了?」烏鴉媽媽含淚說道:「孩子們,爸爸媽媽老了,再也飛不動了,不能給你們捉小蟲子吃了。你們長大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飛吧,你們一定能飛得更高更遠。」
小烏鴉懂事地說:「爸爸媽媽,你們把我們養大不容易,我不會扔下你們不管的,你們在家等著吧,我去找蟲子給你們吃!」
小烏鴉一說完,就展翅飛走了。不一會兒,它找到了兩條又大又肥的蟲子,自己卻沒捨得吃,急忙往家趕。
小烏鴉飛過一片開放著大片大片的野菊花的原野,許多鳥兒正在嬉戲、玩耍,它們紛紛召喚它:「小烏鴉,來和我們一起玩吧,看多美的野菊花啊!」小烏鴉嘴裡叼著一條蟲子,沒法說話,它搖搖頭,心裡想:我不能和你們玩,我要回家喂爸爸媽媽吃蟲子。於是它使勁扇動兩下翅膀,繼續向前飛去。
小烏鴉飛過小兔家,從窗口看見兔媽媽正端著胡蘿卜,喂小兔吃午餐,它想:我得快點飛,爸爸媽媽年紀大了,飛不動了,不能自己捉蟲吃,這時候一定餓了,等著急了。
小烏鴉飛過喜鵲窩,看見喜鵲媽媽正叼著蟲子往小喜鵲嘴裡喂,小喜鵲們個個張著小嘴,等著媽媽喂,小烏鴉心裡想: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是這樣一口一口把我喂大,現在它們老了,飛不動了,我一定好好喂養它。於是又加快了速度向家飛去。
小烏鴉終於飛到了家,把蟲子喂到爸爸媽媽嘴裡。看著聰明懂事的小烏鴉,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以後小烏鴉每次出去找食,總會想到爸爸媽媽還在鳥窩里,肚子一定很餓。小烏鴉一捉到蟲子一定讓爸爸媽媽吃飽後,自己再吃剩下的。附近的小動物們都稱贊小烏鴉非常孝順。
不久之後,森林裡發生了火災,小動物們紛紛逃離。小烏鴉想帶著爸爸媽媽飛離火災區。可他們飛不起來,小烏鴉非常著急,繞著大樹飛來飛去。「孩子!你趕快逃走吧!不要管我們了。」烏鴉媽媽說。「不!我不能丟下爸爸媽媽!我要想辦法救你們。」小烏鴉說。其他鳥類也都勸它不要管父母了,自己逃命要緊。「不!我要留下來救他們。我愛我的爸爸媽媽。」小烏鴉不肯飛走,它用力鼓動翅膀,企圖將大火扇滅。
火勢還是很猛烈,小烏鴉憑著一股孝心、勇氣,決心要與森林大火搏鬥。其他鳥類看見小烏鴉並沒放棄,深受感動,紛紛飛到它的身邊,一起鼓動翅膀,希望能將大火熄滅。忽然間,颳起一陣大風,吹來濃濃的烏雲,一場大雨將森林大火澆滅了。小烏鴉得到風、雨和百鳥的幫忙,阻止了這場森林大火。它救了爸爸媽媽,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濕又累的小烏鴉飛回鳥窩,爸爸媽媽張開雙翅,緊緊抱著它:「你真是我們的好孩子!」
媽媽點一點:
多麼孝順、體貼的小烏鴉呀!感恩父母的道理連小烏鴉都懂得,何況我們人呢?
愛爸爸媽媽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行了,更要體現在行動上。作為一個懂事的孩子,從小就應該懂得理解和體貼爸爸媽媽,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聽從爸爸媽媽的教導,這樣的孩子才是有孝心、懂事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想想,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嗎?有沒有體貼、關心過大人呢?爸爸媽媽累的時候,是不是還在哭鬧,叫爸爸媽媽帶自己去玩呢?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有一個玩具的時候,是不是就非要爸爸媽媽也得去買呢?如果有這樣不好的行為,一定要改正了,因為,愛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可不會這樣。
而且,不光是對爸爸媽媽,對所有幫助過你的人,不論恩惠大小,都應該不忘感謝。一個不忘本、懂得感恩的人,必將得到美好的回報。而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以後再也沒有人願意幫助他了!
媽媽錦囊:媽媽在感恩教育中,要避諱的話語
1.「媽媽給你買了這么貴的衣物、玩具,你看看別的小朋友有嗎?」
媽媽在為孩子付出的過程中是否徵求了孩子的意見?「我要給他什麼,怎麼給?」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孩子才會體會到媽媽是在用心為他考慮。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媽媽不僅要知道孩子的需要,還要尊重他的需要。
2.「媽媽這么辛苦,那可都是為了你啊!」
表面上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強化你付出得多,其實恰恰相反,這給孩子造成了心理負擔,它暗示了「我付出給你,你要償還」,這樣,孩子就算回報也不是出於自願,而是一種償還負債的心態。
3.「寶貝你累了嗎?渴了嗎?餓了嗎?困了嗎?」
有時候,孩子還沒有提出要求前,媽媽就為他考慮得十分周全,孩子從沒缺過什麼,也就不知道「有」與「沒有」的區別,得到太容易,往往不會珍惜。媽媽可以做的是,在必要時讓孩子受一些「苦」,孩子知道需求的滿足來之不宜,就會懂得感恩了。
Ⅳ 關於孝順的小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Ⅳ 烏鴉反哺的故事原文
烏鴉反哺的故事原文如下:
很早以前,有一個孩子不孝敬爹娘,爹娘沒有辦法,只好把他交給舅舅。舅舅是個放羊倌。他雖然沒有文化,但對子女的教育卻很有辦法。
他對孩子的爹娘說:「把外甥交給我吧,過一段時間他會回心轉意,成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的。」第二天,孩子的爹娘把孩子送到了舅舅家。舅舅見了外甥,既不罵,也不打,二話沒說,把一隻羊鞭遞給了外甥。
六月的一個晌午,太陽象火球一樣烤著山坡,鳥兒都藏在樹蔭里不出來了。舅舅也把外甥帶到一棵大樹下乘涼。這時,有幾只小烏鴉在炎熱的太陽下飛來飛去。
外甥好奇地問舅舅:「這幾只小烏鴉不怕熱嗎?它們不停地飛來飛去忙什麼呢?」舅舅指了指大樹上的鳥窩說:「鳥窩里有一隻老得飛不動了的烏鴉,正仰著頭、張著嘴,等著它的兒女們一口一口餵食呢。要是沒有這些懂事的小烏鴉喂它,它會餓死的。
老烏鴉自從生育了子女,它們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地覓食喂養自己的子女們。在老烏鴉年邁無法出去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便會出去尋找可口的食物孝敬老烏鴉,照顧老烏鴉,並且從不感到厭煩,直至老烏鴉自然死亡,這就叫:「烏鴉反哺」!外甥一邊聽,一邊默默地低下了頭。
停了一會兒,舅舅又說:「烏鴉還知道反哺、人難道就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嗎?」外甥聽了舅舅的一席話;懊悔地哭了,從此以後,他成了一個孝順的孩子!
(5)孝敬父母的小烏鴉視頻擴展閱讀:
烏鴉反哺出自《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翻譯為:烏鴉這種鳥剛剛出生的時候,母鳥會喂養它六十天,長大了以後,小鳥又回反過來喂養母鳥六十天。
烏鴉反哺的道理:
鳥類都知道長大後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何況是人類呢!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因為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給我們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軍隊的保衛之恩,祖國的呵護之恩……從家庭學校開始,學會尊重他人。
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經常懷著感恩之心,才會心地坦盪,胸懷寬闊,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
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產生。所以與西方文化不同,東方歷史中執政者無不把「孝」,作為立國之本去美化,作為馴化子民的第一課,來大肆宣揚,它培養了一代一代對「父母官」順與忠的奴才,甚至作為選拔領導幹部的標准。學會了順從與孝敬也成為中國孝子們的安身保命之本。
Ⅵ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思路:
《小烏鴉愛媽媽》是一首擬人化的歌曲,深受孩子喜愛的敘事歌曲,歌曲曲調流暢,旋律婉轉動聽,歌詞形象生動,充滿深情地敘述了小烏鴉愛媽媽的一片愛心。情感教育關鍵是理解歌詞,知道怎樣去對待我們的朋友,達到愛護鳥類的目的,並且懂得用自然、親切的聲音來表達出小烏鴉愛媽媽這種行為的贊賞與尊敬,表達出孩子愛媽媽的心情。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嘗試分聲部的演唱歌曲。
2.懂得媽媽愛我,我愛媽媽的道理,知道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教學重難點:
嘗試分聲部演唱歌曲
活動准備:
《小烏鴉愛媽媽》故事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背景圖片,播放鳥叫的聲音,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在美麗的小樹林里,有許多朋友在歡迎我們,聽,這里有哪些聲音?(播放鳥叫的聲音)
2、出示烏鴉的圖片「咦!這只烏鴉要去干什麼?現在讓小朋友們來聽一段動人的故事吧!」
3、小結: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慎頃族,為了讓大家都知道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人們把它編寫成了一首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完整地欣賞和學唱歌曲
1、范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提問:歌里是怎麼唱的?
2、引導幼兒分析歌詞內容,掌握歌詞
(1)老烏鴉怎麼了?那怎麼辦呢?
(2)小烏鴉是怎麼做的呢?
(3)為什麼小烏鴉要抓小蟲給老烏鴉呢?
3、教師范唱歌曲,讓幼兒感受歌曲情緒
提問:你聽完這首歌後,想到了什麼?
小結: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的傳統的美德,就連小烏鴉也沒有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辭辛苦的為媽媽捉蟲吃,它的行為多麼令人敬佩呀!我被小烏鴉的行為深深感動了。
4、幼兒學唱歌曲,教師指導
(1)幼兒跟唱歌曲
(2)師生哼唱譜子(啦)口音
(3)分聲部練習歌曲
a)老師唱歌詞,幼兒唱「啦」
b)幼兒唱歌詞,老師唱「啦」
c)幼兒分聲部演唱歌曲
三、延伸
我們學會寬弊了《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你們喜歡小烏鴉嗎?你們應該向小烏鴉學會什麼呢?
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幼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小烏鴉愛媽媽》是一首極具教育意義的歌曲,講述了小烏鴉找來蟲子,喂已經年紀大了的的情節,來表達對的熱愛。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來教育幼兒要學會父母,不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通過歌曲演唱的形式,讓幼兒感受到歌曲中美好的意境,給幼兒美的體驗,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增進關心媽媽、熱愛媽媽
教學目標:
1、藉助圖譜理解歌詞內容,學慣用連貫的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初步嘗試分組合唱,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快樂。
3、感受歌曲中小烏鴉對媽媽的愛,萌發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進場音樂《卡農》
二、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1.展示圖片,引出歌曲
(1)昨天我們小朋友學習了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第一段,我們先來看張圖回憶一下。小烏鴉為什麼要急急忙忙的飛回家呢,請小朋友來欣賞一張圖片,來告訴老師,小烏鴉為什乎緩么要急急忙忙飛回家。
烏鴉媽媽年紀大了,躺在床上飛不動,心情會怎樣?(傷心、難過)啟發幼兒用表情表現烏鴉媽媽的心情。
小烏鴉為媽媽捉蟲時,心情又會怎樣?(著急)請幼兒用表情表現小烏鴉著急的樣子。我們來做一下小烏鴉為媽媽捉蟲子的動作.我們一起說一遍小烏鴉為什麼急急忙忙趕回家。
下面聽老師一遍歌曲,在聽歌曲的時候,小朋友可以根據我唱的歌詞做動作。那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跟著圖譜唱一遍,邊唱邊做動作。
小結:小烏鴉用行動表達對自己媽媽的愛,用嘴把叼來蟲子,一口一口的喂著媽媽。小烏鴉很快樂的為媽媽做事情。
(2)小烏鴉給媽媽叼來蟲子,一口一口喂著媽媽吃下,小烏鴉媽媽的心情會是什麼樣?我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下下一張圖片。
小烏鴉在給媽媽喂過蟲子後,媽媽的心情會怎麼樣?
媽媽是怎麼誇小烏鴉的。(多懂事地小烏鴉,多可愛的小烏鴉)
小烏鴉覓食喂著年老體弱的媽媽,多麼懂事呀,你想對小烏鴉說些什麼話呢?我們的媽媽把我們養大很辛苦,你要怎樣回報媽媽的養育之恩呢?請小組討論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結:小烏鴉捉來蟲子,一口一口喂媽媽,烏鴉媽媽吃著蟲子,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媽媽誇著小烏鴉真懂事。我們小朋友也要做一個乖乖懂事的好孩子。
三:分組演唱
下面我們來做一組小游戲:
1、幼兒唱第一段,教師唱第二段,師幼共唱第三段。
2、前面一組唱第一段,後面一組唱第二段,所有幼兒唱第三段。
(唱之前,提醒幼兒有間奏,播放伴奏音樂)
小結:小朋友們都非常棒,學會和小朋友們合作來演唱我們今天學習的歌曲。請小朋友們今天放學回家後,至少做一件讓媽媽感動的事,做一個像小烏鴉一樣可愛、懂事的好孩子
四、游戲:情景表演
1、情境導入:你們學會了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今天請你們分別扮演烏鴉媽媽和小烏鴉,表演小烏鴉是怎樣愛媽媽的好不好。(好)
2、布置場景
(1)用輪胎、稻草搭「小烏鴉的家」。
(2)把幼兒分成兩隊,一對扮菊花、一隊扮小烏鴉和烏鴉媽媽。
(3)游戲:《小烏鴉愛媽媽》扮菊花的幼兒分散蹲在活動場地。扮烏鴉媽媽的幼兒蹲在(家)里。放音樂:扮小烏鴉的幼兒隨音樂飛來飛去,找到自己的媽媽,(自己創編動作)為媽媽找蟲子吃。扮菊花的幼兒要做出贊美小烏鴉的動作與表情,(啟發幼兒做出向小烏鴉獻花、握手、伸拇指誇獎等。)音樂結束幼兒互換角色,游戲繼續。
小結:小朋友們,通過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讓我們認識了可愛懂事的小烏鴉,我們要像小烏鴉一樣去關愛我們的父母,做個懂事的好孩子。每天幫助媽媽做自己能做的事,第二天回幼兒園和小朋友互相說一說在家幫媽媽都做了哪些事。現在我們去把更多的愛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吧。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能從小動物報恩的故事中,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2、願意扮演小烏鴉照顧媽媽的情景,體驗扮演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准備
1、 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2、 自製ppt
3、 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4、 小動物頭飾,頭巾(教師用),小勺和小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 欣賞視頻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1) 提問:「烏鴉媽媽年紀大了,飛也飛不動了,小烏鴉是怎麼做的?」
(2) 幼兒自由交流(找小蟲給媽媽吃,照顧媽媽)。
(3) 提問:「烏鴉媽媽最後怎麼了?」、「它為什麼流眼淚啊?」
(4) 幼兒自由交流(它很感動/它生病了,……)
2、 小結。小烏鴉知道媽媽年紀大了,飛不動了,不能出去捉蟲子吃,所以,小烏鴉要幫助媽媽,不能讓媽媽餓著。小烏鴉真是一個孝順的乖寶寶,懂得感恩!
二、扮演體驗
1、 提問:「如果你是小烏鴉,你們會照顧好自己的媽媽嗎?」
2、 師幼共同扮演。我是烏鴉媽媽,烏鴉媽媽年紀大了,再也飛不動了,你們會怎樣照顧我呢?(教師用頭巾裹好頭部)
3、 請幼兒喂東西給教師吃。
三、說說自己要感謝的人
1、提問:「小烏鴉都懂得要感謝自己的媽媽,所以它要照顧好媽媽,在你們的心裡,你想感謝誰呢?」
2、幼兒自由回答。
3、小結。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師阿姨,……,還有很多很多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應該感謝他們,愛他們。
活動延伸
等寶寶回到家之後,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抱一抱,因為你們都很愛他們,是不是?
附故事:
《小烏鴉愛媽媽》
從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樹,樹上住著勤勞、善良的烏鴉媽媽,她每天都要飛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找蟲子給她可愛的烏鴉寶寶吃,小烏鴉在媽媽的關心下越長越大了,終於有一天小烏鴉都要飛翔了,它高興地張開了翅膀飛出了家,媽媽可高興了。可是她已經老得飛不動了,孤單單地呆在家中。突然從遠處飛來了一個小黑點,小烏鴉銜著它平生捕到第一條小蟲回來了,它把小蟲喂給了媽媽。就這樣,小烏鴉飛來又飛去,自己又累又餓,卻把找來的蟲子一口一口地喂給了媽媽。媽媽感動地哭了。
教學目標:
1、學慣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小烏鴉愛媽媽》
2、創編歌表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習小烏鴉愛媽媽的行為和思想品格
教學重點、
在音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不同角度啟發學生表達 對媽媽的愛。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及培養學生在創編中的創美和表現能力。
教學准備:
電子琴、頭飾、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跟著音樂《假如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的舞蹈跳的真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想考考大家看誰最聰明(課件出示:兩隻眼睛圓又圓小小嘴巴在中間 全身羽毛黑黝黝,唱起歌來哇哇哇)
生答:……
師:對,它是一個可愛的烏鴉老師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小烏鴉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種鳥渾身都是雪白的羽毛,叫聲像歌聲一樣好聽,心地也非常善良。一天,城中有一家書鋪起來了火,火勢很猛,救火聲,哭叫聲響成一片。這時,心地善良的鳥兒們成群結隊地飛來幫人們撲火,撲呀撲呀,大火被撲滅了,可是,濃煙不僅把鳥兒熏的黑黑的,還把鳥兒的嗓音嗆得沙啞了,後來,人們就把這種鳥稱為了烏鴉。人們喜歡烏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烏鴉到了老得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孩子小烏鴉會盡心盡力地找食來喂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烏鴉有「反哺之義」的「孝鳥」之稱。
三、新歌教學
師:多懂事的小烏鴉啊,今天老師跟大家一同學習《小烏鴉愛媽媽》,看看小烏鴉是怎樣用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的。
1、播放多媒體課件(小烏鴉飛來飛去為媽媽捉蟲吃,並親自喂給媽媽吃。)
聆聽音樂:
交流:這首歌曲主人是誰啊?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想?
2、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也是今天咱們要學歌曲的歌詞。
出示歌詞:
①老師念一句學生輕聲跟讀歌詞。
②分句體會。
師:烏鴉媽媽老了,飛不動了,心情會怎樣?(傷心、 難過)啟發學生用表情表現烏鴉媽媽的心情。
師:小烏鴉為媽媽捉蟲時,心情又會怎樣?(著急)學生用表情表現小烏鴉著急的樣子。
③學生有感情有節奏的讀歌詞。(想像畫面)
④學生加表情、動作讀歌詞。
比賽:看誰都得最有感情。
⑤學生表演讀歌詞。
3、教師范唱一遍,要求學生帶有表情聽。(帶有哭泣的聲音唱媽媽)
4、復聽歌曲,用「啊「模唱歌曲旋律
5、再聽歌曲,針對難點認真傾聽。(聽出小烏鴉對媽媽發自內心的 愛)
6、教師彈琴教唱易錯的地方。
7、(師生互換角色)分組唱
8、學生帶有表情完整的唱歌曲一遍。
四、表演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歌聲唱出了小烏鴉對媽媽的愛,你能用動作表演出來嗎?學生分組表演學生戴頭飾表演歌曲,要求表現出烏鴉媽媽的傷心、難過和小烏鴉為媽媽不辭辛苦尋找小蟲的樣子。學生上台表演時,其他學生亦可表演。
五、拓展
同學們,天下最真的莫過於「母愛「這節音樂課雖然即將結束,但我們對媽媽的愛是永恆的,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普天下的母親能一生平安。幸福、永遠快樂。
師:我們還小,可以為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來聽一首歌《我的好媽媽》讓我們把歌聲變成行動,讓我們身邊的每個親人都 感到你的愛。
六、學生聽音樂出教室。
教後記: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情境教學 , 滲透美育教育 , 在教學中我用溫和的語氣與學生交流 , 拉近自己與學生間的距離 ! 讓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從讓學生學烏鴉飛到陪烏鴉尋食物再到唱譜曲,在活動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愛 , 明白愛,讓他們更好地體會歌曲中的感情。因為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近啦 , 學生就能自然流露出對媽媽的感情 , 感受到在演唱這些句子是應用溫和的聲音和較慢的速度表現歌曲 , 這在體會歌曲感情上很有幫助。當學生體會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愛後 , 也能愛延伸到自己的媽媽的身上 , 「小烏鴉能用反哺來報答媽媽 , 那我們的小朋友有能做什麼呢 ? 」孩子們都明白了 , 自己的媽媽那麼辛苦 , 要積極得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Ⅶ 烏鴉反哺的故事是什麼
鴉反哺,羊跪乳。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做人之本,孝敬父母。
在傳說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對烏鴉懂得孝敬「老人」這一點,深感敬佩。烏鴉——是一種通體潦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小鳥便將覓來的食物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