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把老人節定在重陽節的原因
重陽節 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願老人長壽的含義在裡面,所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下面我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為什麼把老人節定在重陽節的原因」,歡迎閱讀與借鑒!
我國為什麼把老人節定在重陽
將重陽節的意義,從先人轉向了今人,從歷史轉到了當下。重陽節成為老人家、敬老節是對「尊老、敬老、愛老」的一種傳承。同時也是將重陽節所蘊含的深層內涵進行最大化地推而廣之。總之,重陽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但重陽節的意義,卻是永恆的。現在每到重陽節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重陽節有關登高古詩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登高》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唐/獨孤及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醉歸無以贈,只奉萬年酬。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唐/韋庄
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
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唐/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岩千段發,臨浦萬株開。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是什麼:登高,吃重陽糕,賞菊
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 , 金秋九月 , 天高氣爽 , 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 , 制無定法 , 較為隨意。農歷九月九日天明時 , 以片糕搭兒女頭額 , 口中念念有詞 , 祝願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賞菊
重陽日 , 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 , 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 , 節日舉辦菊花大會 , 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 , 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 , 菊花象徵長壽。
重陽節賞菊的意義
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時,每逢重陽節是最佳的賞菊時期。而菊花又被稱為長壽之花,重陽節賞菊有祈求長生與延壽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稱為「延壽客」。據說重陽節賞菊的風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賞菊之風盛行在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為什麼把老人節定在重陽節的原因相關 文章 :
★ 重陽節為什麼是老人節
★ 老人節為什麼是重陽節
★ 關於重陽節感恩老人作文5篇
★ 重陽節老年人活動方案
★ 重陽節有關於老人的晚會活動策劃方案
★ 重陽節晚會策劃實施方案
★ 重陽節孝順老人的作文精選5篇
★ 五年級重陽節手抄報-重陽老人節
『貳』 重陽節為什麼敬老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你知道重陽節敬老原因嗎? 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重陽節敬老原因,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敬老原因
首先,重陽節是夕陽紅的象徵。重陽時節,秋高氣爽,五穀飄香,是收獲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象徵年節成熟,象徵夕陽紅。
其次,“九九”與“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九九重陽是雙九重疊、日月並陽,人們認為這個日子很特殊,是一個特別值得慶賀的日子,應該特別對待。用它來象徵年高德劭、年德並應的老年人最為貼切恰當。因此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也是順理成章。
再次,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事親敬上的優良傳統。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是一首贊美母愛的詩,撥動了天下兒女報答慈母養育之恩的心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尤其是後兩句,引起天下兒女的共鳴,把尊老敬老之心表達得非常形象和深刻。是父母小心翼翼地哺乳兒女,是父母在兒女身體有恙時擔驚受怕而終日悉心呵護照料,是父母承擔了多少艱難勞苦方使兒女知書識禮,是父母費盡了多少精神為兒女定親婚娶而興家安業———父母那數不清的大恩,確如一首歌里所唱的:“我能數盡青絲發,只有親恩數不來。”所以做兒女的對待父母應該像那烏鴉一樣知道反哺,像那羔羊一樣知道跪乳,千萬不能因為娶了媳婦,添了小家庭的許多甜蜜恩愛,有了生兒育女、兒女繞膝的歡樂就將父母棄之腦後,念念不忘的是多一分孝,少一分不孝!
從這個意義上說,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不單純是“敬老孝親”,而是在解決一個反對年齡歧視,融合代際關系,減少家庭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社會問題。定重陽節為老人節是對尊老敬老社會習尚的引導和提倡,是對中華民族事親敬上傳統美德的弘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善舉。
重陽節給老人的禮物
重陽節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羊毛衫
其實父母並不需要你買什麼禮物,他們只希望你平時多一點時間在家陪他,多一點關注在他們身上,所以父母更需要的是你們關心和尊敬。但做兒女的的確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陪家人,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體現出“溫暖”二字,讓他們覺得你一直都非常關注他們,非常重視家庭,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而且漸漸進入深秋,買件羊毛衫送給父母,他們肯定從外暖到心裡。
重陽節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按摩儀
父母上了歲數健康是最大的問題,即使沒病沒災也難掩衰老帶來的身體問題,比如腰酸背痛、腸胃消化衰退等等,這就要提醒父母多運動,沒事多出去散散心,身心愉悅自然就會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另外,我們做的就是給他們買個按摩儀,比如按摩腳盆或者按摩椅之類,在老人不想運動的時候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脈、活躍機體組織等。
重陽節最適合送給老人禮物——蜂蜜
會養生的朋友都知道,“葯補不如食補”,所以營養品以實用為主,比如說蜂蜜,老年人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所以蜂蜜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不要在商店裡買經過加工或包裝的。直接去聯系養蜂人,這樣花銷也會相對減少。另外,蜂蜜用溫水化開了給老人服用,水溫超過四十度會把蜂蜜燙壞,太多會給老人沉重的消化負擔。每天一勺的量就夠了。
重陽節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血壓計
過去人們測量血壓必須到醫院才行,而今只要擁有了家用電子血壓計,坐在家裡便可隨時監測血壓的變化,如果發現血壓異常便可及時去醫院治療,起到了防止腦出血、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猝發的作用。老人平時也可以關注一下自己的血壓,如果家裡老人有高血壓那就更要注意了。
重陽節當天習俗
重陽節當天習俗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陽節當天習俗2: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節當天習俗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重陽節當天習俗4: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節當天習俗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猜你喜歡:
1. 重陽節為什麼插茱萸
2. 為什麼客家人重陽祭祖
3.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4. 重陽節如何孝敬老人
5. 九九重陽節是老人節嗎
『叄』 重陽節為什麼敬老之四大典故
典故一: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有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貴長命的意義。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典故二
重陽作為一種民俗事象,早在漢魏時期就已形成,魏文帝曹丕在《與鍾繇書》中述:「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此時已是深秋,時暖時涼,疾病易行。所以古人有許多以防病健身為目的的民俗活動,晉代葛洪《西京雜記》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即今之重陽糕)、飲菊花酒,令人長壽。」後來,人們又從「令人長壽」的意義上,使重陽節引伸出尊長敬老的含義
典故三:
因為老年是人生的晚秋,重陽節又是在秋果累累的最佳時節到來。晚秋是人們的黃金年齡段和事業豐收期。老年人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人生閱歷和知識。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年人的去世,等於一座圖書館的毀滅」。雖有點誇張,但一位閱歷、經驗和知識相當豐富和淵博的老年人的去世確是社會的大損失。所以,尊老敬老,不僅是一種美德,還是一種社會責任。人都是要老的,尊老敬老說到底是尊自己、敬自己。在這一天推行敬老愛老,不僅合適,而且很有意義。
典故四:
為了慶賀自己即位五十年,乾隆效仿祖父康熙,邀請了三千九百多位高壽者到乾清宮開「千叟宴」,每位座上客還獲賜一根鳩杖。在傳說中,鳩不會被食物噎到,故鳩紋手杖亦象徵老人不噎。乾隆以鳩杖賜年高之人,以示扶老敬老之意。
乾隆六十年,八十五歲的乾隆禪位於兒子嘉慶,成為太上皇。禪位之後,乾隆又邀請全國六十歲以上的高壽者五千九百餘人,在皇極殿開「千叟宴」,到場的百歲壽星多達十數人。乾隆則自謂「十全老人」,意喻自己的人生至此,已是完美無缺。由此也引申出重陽節敬老愛老之意。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重陽節又賦於新意,除原有的活動仍然保留之外,又定為老人節或敬老節。除了對老人的祝願外,還注入了許多敬老尊老的實質內涵。反映了一種新的社會道德和新的社會風尚,從而使古老的重陽節獲得了新的生命
『肆』 重陽節是紀念誰的節日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
重陽節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節日,而同時我們也都知道很多節日都是為了紀念某個人的,因此我們便要了解一下重陽節是紀念誰的節日?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
重陽節是紀念誰的節日
據民間傳說,重陽節是紀念桓景的。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桓景是東漢時汝南縣人,父母患瘟疫都去世了後來他孤身一人上山拜師學藝。學了一身功夫下山,讓村裡得瘟疫的人全部上山一人給一杯菊花酒,後來瘟疫除掉了,桓景趕走瘟疫的故事一直被流傳至今,也被人紀念。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
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願老人長壽的含義在裡面,所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自古以來就有敬老感恩的傳統。重陽節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秋收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對在世親人的感恩、尊敬,是一個體現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節日,每年重陽節,人們都會給家人或者長輩帶去真切的問候,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因此,重陽節一直是屬於民間的老人節,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意為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就正式成為了一個敬老的節日。
重陽節要吃什麼東西
1、菊花酒。重陽佳節,中國民間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九九與「久久」 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2、羊肉面。重陽節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羊肉性溫,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治虛勞羸瘦,腰膝酸軟,五勞七傷。在《本草綱目》中,羊肉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
3、、螃蟹。重陽節的吃食,還有螃蟹。秋風起,蟹黃肥,此時正是湖蟹上市、江南食蟹的好季節。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肌肉纖維中含有10餘種游離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較多,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4、花糕。重陽節吃花糕的起因緣於重陽登高習俗。有山的地方可以爬山登高,而無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彌補和替代,因「糕」與「高」諧音,就出現了重陽節吃花糕的習俗。
5、無花果。現代研究發現,無花果中含有補骨脂素、佛柑內酯等活性成分及芳香物質苯甲醛,可抑制癌細胞生成,可預防肝癌、胃癌的發生,延緩、抑制移植性肉瘤、自發性乳癌、淋巴肉瘤的發展或惡化,最終可致腫瘤壞死、退化。無花果含有的大量糖類、脂類、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無機鹽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重陽節要喝什麼酒
重陽節喝「菊花酒」。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伍』 九九重陽為什麼叫老人節及由來簡介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日之一的 重陽節 ,那麼2020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呢?下面我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九九重陽為什麼叫老人節及由來簡介」,歡迎閱讀與借鑒!
九九重陽為什麼叫老人節
因為「九」字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有長長久久的意思,「九九」重陽與「久久」諧音,寓意壽命長,為了圖個吉利,寄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於是就把重陽節叫成老人節。
「九」在古數中既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指地之極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字,具有很好的寓意。九九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之意,九月九又恰逢秋季這個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九九重陽」就被認為是祝福老人長壽的好日子。
重陽節有什麼寓意
重陽節寓意著希望老人能有長久的壽命,福祿兩全,能有不淺的福報。
關於重陽「求壽」的說法在漢代時期就有記載,早在《西京雜記》中,漢朝的人們就已經把長壽的含義賦予在九九重陽節上了。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所以是「重九」,同時「九」又是陽數,這個在《易經》中就有記載,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稱「重陽」,重陽節由此得來。因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就有關於尊敬老人的說法,所以把這種美德體現在節日風俗中也無可厚非,因此重陽節的寓意深遠,自古以來,人們就對重陽節懷有特殊的感情。在1989年,中國政府將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就定為「老人節」、「敬老節」。因此,重陽節也是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節日。這不僅是對老人的關懷,也體現出來現代文明的進步,正是重陽節的內涵和價值所在。
2020重陽節菊花有什麼意義
重陽節賞菊的含義,菊花的意義在於長壽之花,從古至今就被當做凌霜不屈的象徵,重陽節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所以重陽節又叫菊花節。最早的起源是出自陶淵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回歸田園隱居後,最愛的就是賦詩,喝酒,更愛 種植 和觀賞菊花,所以再後來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模仿陶淵明,更是有古代的文人墨客們把賞菊和宴飲相結合已達到自己和陶淵明的風格相近。
重陽節表達的意義是什麼: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感恩敬老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2020九月九為什麼要登 高
1、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2、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農歷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3、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4、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 傳說 始於東漢,傳說當時河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一天里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
九月九為什麼又叫重陽
所謂陽,《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兩九相重,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 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九九重陽為什麼叫老人節及由來簡介相關 文章 :
★ 重陽節為什麼是老人節
★ 老人節為什麼是重陽節
★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
★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
★ 老人節為什麼定在重陽節
★ 了解重陽節的來歷介紹
★ 重陽節的來歷和特點
★ 2020重陽節的來歷
★ 九月九為什麼是重陽節
『陸』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
1、重陽節,農抄歷九月初九,二九襲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2、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3、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