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滿城盡帶黃金甲虧本了嗎
沒有虧本。
《滿城盡帶黃金甲》在中國大陸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僅2006年12月14日首映當晚就取得了1500萬元的票房,其首周末票房達9600萬元,內地票房2.91億元,刷新了內地影史紀錄。很多影院出現了觀眾排隊買票,甚至「一票難求」的狀況。
自2006年12月21日上映,在美國拿到的總票房為657萬美元,而在美國之外的國家總票房為4821.5萬美元,美國僅佔到市場的11.9% 。全球票房7857萬美元,是2006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
(1)2016重陽節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五代十國間,中原大亂,盛唐滅亡。群雄擁兵自立。王(周潤發飾)以禁軍都尉身份,領兵造反,自立為王。為鞏固權力,他逐前妻,迎娶梁國公主(鞏俐飾)為後,從而得到梁王支持,穩定了政權。前妻留下一子元祥(劉燁飾)。
王與後又先後生下二子元傑(周傑倫飾)、元成(秦俊傑飾)。王東征西戰國力漸盛。立元祥為太子,封元傑為將軍。王對前妻始終不忘,後宮內立其畫像,謊稱前妻已死,時時悼念。王與後的關系始終不好,後宮寂寞。
終有一日後與大王子元祥通姦亂倫,而大王子、宮女之間的戀情更是復雜。故事開始於王登基二十五年後重陽節的前一天……
金碧輝煌的宮廷里,心緒不寧的皇後領著王子們在等王。宮闈上下,因為這個即將到來的重陽,忙碌得有序而繁密。一場盛大儀式准備就緒,王卻悄然回宮,他好像要有意冷落那些恭候已久的人們,不給他們一個稍微鎮定的機會去察言觀色,暗自忖量。獨自一人的時候他開懷大笑,他的笑里好像有很多的秘密。
各方為權力、情慾展開明爭暗鬥,最後矛盾不可避免地總爆發,所有爭斗的人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空盪盪的皇宮內只剩下大王孤獨的身影,大殿外則是一幅電閃雷鳴、狂風暴雨的悲涼景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滿城盡帶黃金甲
㈡ 國慶節有什麼新聞
關於國慶節的新聞篇一:
為了讓孩子們深刻了解祖國母親的光輝歷史,激發愛國主義情懷。10月1日上午,市圖書館開展了手工製作「天安門」活動,獲得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
上午10時許,市圖書館少兒閱覽室內熱鬧非凡,家長們帶著孩子正在認真地製作「天安門」。「這個要貼下來點。」「這里該貼紅旗了。」
少兒工作部主任袁焰告訴記者,此次開展手工製作「天安門」活動,主要是為了借國慶節契機,給孩子們普及國慶知識,讓孩子們更加了解天安門的象徵意義、祖國的升旗儀式等。據悉,當天上午參加手工製作活動的孩子有近100名。
家住東興區中興路的高曉君介紹,她一大早就帶著兒子來到市圖書館,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地製作了「天安門」。「圖書館開展的這項活動很有意義,向孩子們普及了國慶知識,增強了愛國情懷。」高曉君表示,她和兒子都受益匪淺。
另外,10月2日下午,市圖書館少兒閱覽室開展了「重陽節」主題活動;10月3日上午,放映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記者了解到,國慶假期,市圖書館為孩子們提供了各種增長知識的活動。
關於國慶節的新聞篇二:
由龍亭公園景區舉辦的大宋宮廷文化節暨國慶菊展,特別是炫彩菊的'驚艷亮相,將在這個國慶假期為廣大遊客帶來視覺、聽覺上的享受。
龍亭公園作為中國開封第34屆菊花文化節主會場,將國慶節文化活動與菊花文化節菊花布展相結合,布展規模宏大。從景區午門廣場至北大門主幹線,在總長2000餘米的展線上,共布置30多個景點,20餘萬盆菊花,10萬余盆各色陪襯花卉。菊花造型高低錯落、動靜相宜,新穎別致,富有創新,將各色小巧玲瓏的菊花演繹得或氣勢磅礴、或嫵媚婀娜。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在本次菊花展上亮相的切花新品種炫彩菊堪稱菊中奇觀。一朵菊花呈現多種顏色,絢麗多姿,新穎、獨特,這在開封歷屆大型菊展中絕無僅有。
國慶假期期間,龍亭景區將著力融合大宋宮廷文化,推出《朝會盛典》《百戲進皇宮》《大宋鬥茶》《王安石變法》《狸貓換太子》《徽宗作畫》等具有濃郁宮廷文化特色的節目。同時,還將舉辦大宋錢幣、詩詞書畫、菊花官瓷以及宮廷美食等展覽活動,為廣大遊客帶來一場精彩的文化旅遊盛宴。
關於國慶節的新聞篇三:
日前,xx商業大學開展了以「商大學子向祖國母親深情問候」為主題的國慶系列活動,大學生們通過充滿「正能量」的活動,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願和青年學子熱愛祖國的赤誠之心。
國慶節期間,該校學生在微信朋友圈發起了「發動朋友圈,傳播正能量」活動。「祝願祖國永遠繁榮昌盛」,「『祖國,您好』……同學們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用真摯的語言和新穎的方式抒發著對祖國的祝福;該校會計學院黨員活動站通過觀看紅色影片回顧我黨建黨的光輝歷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文廟舉行的祭孔活動引領大學生們在傳統文化中汲取信仰力量,以國學點燃紅色信仰。
據悉,該校組織的系列迎國慶活動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美德展開,引領青年學子樹立正確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引導學子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力量。
喜迎國慶節的新聞
喜迎國慶節的新聞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十一國慶節就要到來了,下面,就和放假網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喜迎國慶節的新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喜迎國慶節的新聞(一)
今天是祖國xx歲生日,昆明鐵路局在各大火車站、列車上開展「民族一家親 歡度國慶節」「我與國旗合個影」「我與祖國同慶生日」等豐富多彩的聯歡、互動活動,歡度國慶,留下最美瞬間。
在大理、麗江站,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昆鐵金花客運員,與旅客合唱《歌唱祖國》,納西族、白族職工給旅客獻上民族歌舞,跳起納西三部曲,共同祝福祖國生日快樂。
在昆明至北京、上海、廣州、麗江等地的列車上,舉行國慶列車聯歡會,金花乘務員和旅客一起聯歡互動,表達對祖國的深深祝福。在列車上還會尋找與祖國同一天生日的旅客,送上精美的小禮物同慶生日
喜迎國慶節的新聞(二)
國慶長假期間,渭南市交警支隊民警「舍小家,顧大家」放棄休假,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值班備勤、服務遊客、巡邏守護。在轄區內國、省道、高速公路、通往景區的主幹道路、城區主要道路,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國慶首日送交安知識
國慶長假首日,渭南市交警支隊臨渭大隊保豐中隊民警在轄區路段,例行對過往客車進行安全檢查。在宣傳交通安全知識的同時,他們給市民贈送國旗,為祖國送祝福。
該中隊中隊長孫向軍說:「節日期間比平時更忙,我們已經習慣了,家人也非常理解。作為一名交警,即使再忙再累,能讓大家平安歡度節日也值得。」
值班4天休息不到10小時
西潼高交中隊一分隊指導員張忠心,是一名50多歲的老民警,大家平時親切地叫他「老張」。10月1日,老張聯續工作了將近16個小時。
當天,高速路車流量劇增,上午8時起老張開始了一整天高強度的工作,幾乎沒時間坐下來喝水、休息,下午開始處理的一起交通事故,結束時已將近晚上11時許。
在返回服務區途中,看見渭南西服務區車流量較大,他又投入到緊張的交通疏導工作中。結束當天工作時,已接近次日零時。張忠心在雨中瘦小堅定的執勤身影,被市民拍到後發到網上,贏得了不少網友及市民點贊。
「他是我們年輕民警的榜樣!」剛參加工作3年的西潼中隊民警賀磊說,老張身患重病,平時葯不離身,但在巡邏、勘察現場、上網錄違法信息、出事故責任認定書等工作中,他一直堅守在一線。國慶期間,老張和同事們值班4天,晚上總共休息了不到10個小時,他對工作的熱情與執著感染著不少年輕民警。
手繪「路線圖」為駕駛員帶路
「十一」黃金周期間,華山景區客流量明顯增大,對於渭南市交警支隊華陰大隊的民警來說,不僅需要常規執勤、疏導交通,還要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便民服務。
10月1日上午9時許,華陰市交警大隊羅夫中隊指導員王忠帶領中隊民警在310國道丁字路口執勤時,一輛大型液化氣車輛迎面向民警的執勤崗點駛來。他和同事示意車輛向路邊挺靠後,告知駕駛員國慶期間景區道路實行交通管制,禁止危化品車輛通行,讓其擇路繞行。
駕駛員陳某聽後異常焦急,稱危化品車輛晚上10點才讓上高速,國道又不禁行,因為對路線又不熟悉,實在不知該走哪條路才能到達潼關。指導員王忠了解情況後,立刻將向潼關方向去的道路行車路線告訴了車輛陳某。同時為保險期間,他立刻指派民警穆傑為車輛引路,期間民警驅車將危化品車輛帶到317縣道,並將一張畫好的「路線圖」交到了駕駛員陳某手中。
陳某接過「路線圖」,激動地握著民警的手說:「太感謝了,要不是你們指路,真不知該咋辦!」民警叮囑駕駛員,沿途村落較多,通過路口時要多觀察,不能超速行駛。目送陳某駕車離開後,他們才返回崗點繼續執勤。
交警雨中幫車主換輪胎
10月5日下午3時許,富平縣城區突降一場秋雨,且雨量較大。在城區汽車站附近,一輛白色麵包車停在道路中間。正在巡邏的城區中隊民警紀軍鋒、杜新偉立即前往查看。
原來,這輛麵包車後輪爆胎,車主房某正不知所措。民警隨即與房某一起將車推至路邊安全地帶停靠。紀軍鋒冒雨從車輛尾面卸下備用胎,躺在積水地面上20多分鍾,才與車主一起將備胎換好,贏來了過往群眾紛紛點贊。
看著車主房某駕駛麵包車安全駛離,民警紀軍鋒、杜新偉抹一抹滿臉的雨水,顧不得淋濕的衣服,又投入到忙碌的交通疏導工作中。
據了解,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市交警部門共出動警力2620人次,為市民及遊客提供各類服務5600餘次,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562起,假日期間全市未發生長時間、長距離、大面積擁堵現象。
喜迎國慶節的新聞(三)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在「十一國慶、九九重陽」即將來臨之際,9月29日上午,宛城區婦聯聯合區體管中心、區老乾局、區健身操舞協會在麗都花園多功能廳成功舉辦了「歡度國慶,舞動宛城」大型活動。
上午九點,活動在大合唱《祝福祖國》歌聲中拉開了帷幕,全場起立集體合唱《歌唱祖國》。伴隨著觀眾們的歡呼聲,合唱,舞蹈,樂器演奏,獨唱,戲曲等節目先後登場。小梅花獎獲得者多俊穎表演的《豫劇朝陽溝選段親家母你坐下》、天使舞蹈隊的國標舞表演《舉杯吧,朋友》、獨唱姜濤的《農民》、軍軍舞蹈隊表演的《建設和諧大家園》等節目的演出博得大家陣陣掌聲,將活動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群眾全民健康事業的關懷,旨在通過活動宣傳全民健身、全民向善、熱愛祖國、歌頌祖國、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國慶節日氣氛。通過精彩文藝節目展演,歌頌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實現中國夢增光添彩。
㈢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其時間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因為古人認為九九歸真,一元肇始,所以九九重陽是個吉祥的日子,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 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先說這個「九」字
在易經中,九是陽數,也是最大的數,稱為「極數」。人們把天之極稱為「九重」天,地之極稱為「九泉」。九在古時人們都認為是神秘的數字,皇帝稱為九五之尊。可見九是至極的數字。農歷九月初九,日和月都是九,出現了雙九,就叫「重九」。同時就又都是陽數,則兩陽合在一起,這一天為重陽日,故稱「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有久久、長久、長壽之意。所以,一直以來把重陽節作為老人的節日。重陽日正好處在秋天的季節,是一年農作物收獲的黃金季節,人們在這一天,用豐收的糧食,做出好吃風食品,獻給老人,一起舉杯,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我國在198 9年將每年的九月初九這一天,定為老人節。也稱「敬老節」。
二 重陽節的由來
源頭要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先秦之前。據《呂氏春秋》記載,當時的人們已經有在九月秋季,農作物豐收時,用豐收的果實,組織祭祀上天、祭拜祖先的活動,以感謝天帝、祖先對天下萬物的恩德。
漢代《西京雜記》記載,從西漢起,有了在重陽節求老人長壽的習俗。據說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長生不老,採集草葯服用的影響。還有一些大型的聚會、宴會,在每年的九月九日,人們歡聚一起,擺上豐碩的果實,佳餚,祭拜上天、祖先,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喝酒吟詩,唱歌跳舞,慶祝豐收之時,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又來一個豐收年。所以,古時重陽喝酒,祝壽的習俗,流暢至今。
還有一種重陽登高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祭祀大火的活動。古人把大火奉為神明,冬季慢慢,寒冷異常,人們認為是火神休眠的緣故。人們就在重陽節舉行迎火神的儀式。至今民間有的地區還有祭灶的風俗。三月三是寒食,和九月九都是春秋節日。漢朝資料記載,這兩個大節,都有登高的習俗,以避災驅邪。至今仍然有在重陽節爬山登高的活動。
三 重陽節在民間傳統習俗
1 踏青與辭青
重陽是秋寒剛至,萬物即將進入「藏」的階段。人們把秋遊作為首選的儀式,所以民間早就有三月三「踏青」,九月九「辭青」的習俗。這個季節正好秋高氣爽,適合到處遊玩。
2 飲菊花酒
九也與「酒」同音,又有古人重陽飲酒的典故,人們認為,喝菊花酒能延壽益壽。李清照的一首《醉花陰》,就展現了重陽節喝菊花酒的習俗。
3 吃羊肉面
因為「羊」與陽同聲,民間講要吃白面。秋季寒冷應該進補,羊肉性溫,最適合秋冬食用。而秋天是羊肥肉美的季節,羊肉是最好的進補大餐。
4 吃花糕
重陽節有敬老登高習俗,而「糕」同高同聲,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聽著就吉祥,買一塊花糕吃,圖個吉利。
5 喝清茶
辭青回家來,吃一碗香噴噴的羊肉面,飲了菊花酒,再吃塊花糕點心,當心消化不良,此時喝杯清茶是最好的選擇,茶能促進人的消化,又是健康的綠色飲料。
在我國的各個省份,還有不同的重陽節的活動,比如江西有「曬秋」活動,河北有互送禮物的「追節」,山東據說有喝蘿卜湯之說,上海有「菊花會」等等。
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
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願老人長壽的含義在裡面,所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自古以來就有敬老感恩的傳統。
重陽節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秋收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對在世親人的感恩、尊敬,是一個體現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節日,每年重陽節,人們都會給家人或者長輩帶去真切的問候,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重陽節為什麼是給老年人的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從寓意上來說,重陽節就是為老人慶賀的節日。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因此,重陽節一直是屬於民間的老人節,198 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意為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就正式成為了一個敬老的節日。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節的時候有:踏秋、敬老、賞菊、喝菊花酒、吃菊花糕、吃重陽糕、登高、放風箏、曬秋等傳統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自上古時期重陽節還是一個祭祀節日開始,便有了很多在野外進行的探索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眾多的傳統習俗,例如:踏秋、登高、賞菊、放風箏等,都是比較應季的活動,曬秋是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在秋季保存食物的方式之一,在每年重陽前後進行。
重陽節是法定節假日嗎
重陽節不是法定節假日。
重陽節是具有深厚底蘊的傳統節日之一,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數不勝數,例如:二十四節氣、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花朝節、三伏天、三九天等,都是具有悠久歷史,對人們生活有深刻影響的節日,節日眾多,不會全部都安排休假,目前定下來的法定節假日有:元旦節、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不屬於法定節假日的范疇中。
重陽節要敬老踏秋
重陽節是敬老節,有敬老、孝順長輩的習俗,重陽節踏秋則是因為,重陽節的時候,已經進入深秋了,天氣比較涼爽,而且草木凋零,大地上一派蕭瑟的秋季景象,此時去到山上或者野外,會看到獨特的秋景,有舒緩心情、疏鬆筋骨等作用,如果是和父母、長輩一起踏秋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㈣ 重陽節這一天爸爸在郵局給住在農村的爺爺匯了4000元錢爺爺實際收到3940元匯率是多少
匯率=(4000-3940)/4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