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如何讓孩子孝順聽話對自己孝順

如何讓孩子孝順聽話對自己孝順

發布時間:2023-06-10 04:50:18

❶ 如何讓孩子成為孝順的人

如何讓孩子成為孝順的人?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
這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否能夠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能否做到孝順。今天來談一談怎麼樣讓孩子做到孝順。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9
要讓孩子做到孝順。應當首先和子女保持比較好的親情關系,這樣孩子對你的教育才會有信任感。
2
/9
要讓孩子做到孝順。經常關心孩子的成長,解決孩子的煩惱,真正做孩子的好朋友。
3
/9
要讓孩子做到孝順。對於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要有包容心,給予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僅用威嚴的言行強行糾偏。這樣孩子會躲著你的。
4
/9
要讓孩子做到孝順。父母應該先做到言傳身教,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自己父母的孝心。
5
/9
有父母的家長應該定期帶著孩子去看望父母。如果父母不願意一起住的,也可以趁他們腿腳方便邀請來家裡住一段時間或者一起去旅遊。
6
/9
不要因為工作忙就忘記了家庭,哪怕出差也要經常往家裡來電話問候一下父母的情況。並且鼓勵孩子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電話。
7
/9
如果父母不舒服一定要陪伴去看病或者買葯。平時多關注父母冷暖。
8
/9
家裡有重大的決定一定要和父母商量,征詢他們的意見。
9
/9
總之,要讓孩子在平時就看到父母們的孝行,並且自我實踐。這樣的父母到了晚年,就自然而然地能夠接受到孩子表達的孝心。

❷ 怎樣教育孩子孝順父母

教育孩子孝順父母的方法
1、多做少說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賈,文人學士,用自己的豐功偉績,家財萬貫來做孩子的榜樣。但可以做一個善良,有愛心,負責任,勤奮踏實的人。
不必用語言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見了,他將來就會有樣學樣,反之亦然。路邊的玻璃,你彎腰撿去垃圾堆,那麼你這個行為就是「善舉」,在孩子的心裡種下「善」的種子。
或許你的工作不是高尚,但你兢兢業業去做了,你就給了孩子認真的品格,帶著認真品格的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將來工作,都是優秀的。父母教兒幾乎是無法說,只有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因此,唯有多做。為人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將來大富大貴,出人頭地。如果孩子將來幸福,快樂,自食其力,那麼,我們的任務就完成,就是成功的父母。
2、共同聊天很多父母發現孩子不聽話,對朋友的話反而聽得進。其實,不是父母愛孩子不多,照顧不周的原因,而是與孩子缺乏交流的緣故。大人總覺得自己忙,不知道孩子的心是那麼細,那麼孤獨,尤其是獨生子女,天天困在家裡,內心更加孤獨。
據調查,班中守紀律,品德好,學習優秀的學生,說他們的父母經常會在睡覺前和他們聊聊天,父母跟他們講工作的事情,讓他們說說學校里的事情,說一會兒,道聲晚安。我想,如果父母注意與孩子加強溝通,孩子對父母的教育就會接受,反之,則不接受,今晚就開始吧!
3、學做家務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將來成為偉人,現在能把飯菜做出來就餓不了他。什麼東西都要學習才會的,不給孩子機會鍛煉他怎會?我知道很多家長一是擔心孩子下廚的安全問題;二是覺得孩子做不好,礙手礙腳的;三是認為孩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就夠了。
但是我們會老的呀,孩子將來也會有家庭的。不是常說有大學生因生活不會自理而退學的嗎?我有一個朋友,生活方面什麼都不會,大學結業後寧願不去好的城市,也守在父母周圍吃「老奶」,上個月甚至公司公派去美國進修都不敢去。真無法想像,將來他的父母老了怎樣生活。我們無法教育孩子將來一定掙大錢,但我們現在就一定可以教會孩子家務,今晚就請了煎個荷包蛋吧!
4、培養心胸你會培養孩子關心天下的廣闊胸懷嗎?你會買一個地球儀,一張世界地圖,一張中國地圖放在家裡嗎?每當新聞報道到哪個地方,你會和孩子把那個地方找出來嗎?新聞報道有喜有悲,地域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讓孩子知道阿富汗,伊拉克戰火紛飛下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也讓孩子知道日本,美國,英國的富裕,他們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識,若自已沒有知識,也是落後的,讓孩子明白應該勤奮學習知識。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在不出門就可以「行」萬里路,天天播放新聞,孩子就「閱」盡天下了。
教育孩子孝順父母的具體做法
1.父母下班回到家,能給父母倒一杯水。
2.父母勞累時,能為父母捶捶背。
3.會為父母洗腳。
4.父母外出時下雨,會想著為父母送把傘。
5.吃東西時,會先考慮父母,讓父母先品嘗。
6.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衣服、整理自己房間等。
7.父母外出時,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
8.周末堅持幫父母做一些家務事。
9.會說一些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
10.經常與父母聊天,說說自己在學校的情況。
11.父母過生日時,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
12.不會命令或指示父母為自己做事。
13.能夠接受父母給予自己的合理建議。
14.平時會對父母噓寒問暖,體貼父母。
15.父母生病時,會為他們端水送葯。
16.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和考慮家庭的經濟情況,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17.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能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並及時道歉。
18.能明白父母對自己的管教是出於對自己的愛。
19.了解父母的喜好,包括喜歡的食物。
20.會留意父母的情緒變化,父母心情不好時會安慰父母。

❸ 怎麼教育才能讓孩子變的孝順,你有什麼好的辦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孩子也是家裡面的老大,因為家裡面有所有的好吃的好喝的,都會去緊著孩子,所以這也是造就了孩子非常的自私,覺得什麼東西都是應該給他的,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學會孝順自己的話,首先要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讓孩子知道別人對他好不是應該的,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爺爺奶奶都是非常的疼愛孩子的,所以他們有東西都是不捨得吃的,但是這一點也是錯誤的,所有的東西都給孩子吃,也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沒有人比她重要,其實教育孩子也是要讓孩子知道,家裡面的好吃的,必須要先給長輩吃,因為我們小時候就這樣。

❹ 想讓孩子變的孝順,你有什麼好的辦法

第一:要多領著孩子去一些包括社會正能量的地區,讓孩子感受到充斥著愛心的情景。例如,見到有年邁的老人行走不便,要立即扶一把,見到有橫穿馬路的老人,立即正確引導。這種看上去不值一提的瑣事,普遍事。都是會危害孩子的一生,並會留有深該的印像。

第五:日常瑣事助推培養孩子孝心。明白孝順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幸福快樂,父母要自小塑造孩子的孝心。日常瑣事對孩子的危害也許難預料,但由於時間額累積她們也可以感受到孝心的美與開心。我們可以從日常日常生活的小事兒開始做起,讓它們漸漸地懂得感恩和愛惜,例如幫長輩拿鞋,幫著父母扔垃圾等。

❺ 怎樣教育孩子孝順

導語: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孝是孩子們該盡的責任、義務,而並非隨心所欲。可是現在的你想過嗎?你們的父母整日為了你而奔波打拚,而工作回來後又要為你做飯洗衣服……他們不知道累嗎?然而你又應如何行動來回報呢?怎樣教育孩子孝順呢?下面由我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如何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

1、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時,要帶上孩子一同前往,讓孩子親眼看看父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那種「只愛自己的媽媽,不愛丈夫的媽媽」的現象,在年輕媽媽中相當普遍。我可以明確地告訴這些媽媽,在婆婆面前,你不稱呼「媽媽」,在婆婆背後,你稱孩子的奶奶叫「老東西」,總有一天,你的兒媳也會稱你為「老東西」。到那時,你的兒子肯定會覺得理所當然。

2、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給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機會。

在現在的不少家庭中,愛只是父母對子女的單向傾斜,而不能實現愛的雙向交流,那麼這種愛就是畸形的愛。孩子只有把父母給他的愛轉化為他對父母的愛,這種愛的種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種人間大愛正是這樣得以傳承的。當年幼的孩子學會了關愛父母之後,才有可能在她長大以後去愛國愛民,去尊老愛幼。

3、要求孩子為老人做事時應理直氣壯。

當家長生病或身體不舒服時,要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葯或陪同就醫,不要怕耽誤他學習時間。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要從引導孩子為父母做這些小事入手。當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不敬重的言行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道理,不必多計較他的言行過錯,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

4、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於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孩子主持給爸爸媽媽過生日。家長不要只給孩子過生日,不給自己過生日,這對孩子並不好。

5、從日常生活小事上對孩子提出要求。

如外出時和父母道別,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時先讓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和父母說話應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遜。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告訴孩子不能發脾氣,要體諒、理解父母的難處。家長千萬不要起初不答應孩子要求,孩子發脾氣了,家長讓步了,這等於鼓勵了孩子不斷提出不合理要求。

6、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

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說一下,或帶孩子去上一兩次班,讓他知道你每天都做些什麼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難。總之是讓孩子看到、體驗到父母的難處讓他聽父母說「我很辛苦」。

【二】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一、首先感恩教育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改革教育成績的評價體系

一是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不但重視學生的學習,更要重視對他們的思想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採取「寬進嚴出」等辦法,努力弱化智育對德育的沖擊;二是改革對教師的評價體系,把教師的品德和推行德育的業績納入考核體系,作為重要指標進行評價;三是通過大力開展學生對自已的家長、教師、社區等進行感恩活動,並作為學生升學、當兵、就業的重要考核標准。

2、德育工作的目標中應明確感恩教育的核心價值

德育內容的確定:一個是德育課程的設置,必須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另一個是擴展德育的學科範圍,不只一個科目、一個教師講德育,所有科任老師都要圍繞德育這個中心開展教學。

二、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教師有意識地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做。如果我們只知道奉獻,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呈現給孩子從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社會和人們對他的恩愛。也許很多家長與老師已習慣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報與感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這樣做可能會誤導孩子,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處。因為知道別人的恩情並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

其次,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為載體,讓小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並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它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

三、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去感恩

學生往往在學校說得好聽,而在實際行動中做不到,容易從自我出發,往往忽視了他人。作為教師和學生的家長不僅僅教育孩子持守經律條文,最重要的是讓他(她)們學會實踐,學以致用。

1、通過親身體驗感恩自己的父母

為了讓學生能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我讓學生回家當一天父母。鼓勵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結果我從和學生的談話以及他們的作文中發現他們已從內心深處碰撞出「感恩」的火花,激發出「感恩」的真實情感。

①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寒風呼呼地刮著,當我的'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時,猶如刀絞一般,凍得直痛心頭,實在難熬。」偉康說,「難怪媽媽一到冬天,滿手都是凍瘡。有時口子裂開還流血…」

②夏天幫父母干農活。「今天好熱,大概有三四十攝氏度吧,這樣的天氣,作為農民出生的爸爸、爺爺還要下田插秧、除草、施肥、防蟲治病。午餐後,我也赤著腳跟著他們一起去插秧。一踏進滾燙的水田時,我的腳馬上縮了回來,差點被燙傷了,連活也不幹了!我看到爸爸和爺爺額頭的汗珠像黃豆似的不停地落下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父母干農活的辛苦。」

這些親身體驗的活動,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懷與慾望!

2、「感恩」遷移到尊師愛生上。

開展一幫一活動:在班級里我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更和睦了。師生為貧困學生捐款:我先在班裡開展捐款活動,同學們為家境貧寒的學生買學慣用品,還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能在校安心讀書。又開展了野外「感恩」活動,學生自帶餐具、自購菜餚,自己搭灶,親手燒飯做菜,為教師獻上一頓豐盛的野外午餐,教師們吃在嘴裡,美在心裡。

3、「感恩」遷移到愛班愛校上。

在班裡我讓學生組織了「護綠」小隊,「清潔」小隊,「維護秩序」支援隊,助學「解困」救急隊……每天都有學生活躍在校園各個執勤崗位上,禮貌示範,文明督查,衛生保潔。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習也更自覺了。

4、「感恩」遷移到愛社會上。

開展「爭當優秀隊員」的文明新風活動,少先隊員的身影活躍在社區里、敬老院、幼兒園等地,他們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小朋友帶去快樂;課余時間往返於街道,掃地、清除非法廣告紙,扶老攜動,禮貌示範。開展「爭做環保的小衛士」、「綠色購物」等環境保護的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社會、為社會盡義務的情懷。

❻ 想讓孩子孝順,作為父母的應該怎麼做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善良的小天使,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關鍵在於父母從小的教育。每個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那就更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了。想要讓孩子以後做一個系哦啊順的孩子,父母要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到這幾點。

一: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作為父母的日常都是不尊重老人,經常對老人吆五喝六的話,那麼你又怎麼要求你的孩子以後能夠好好地孝順你呢。孩子的身上都會折射出父母的影子,所以說想要以後的孩子也孝順你,那平時作為父母的首先要做到孝敬老人,尊重老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孝順不僅僅只是考出一個好的成績,或者是給父母多少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夠體現出一個人是否孝順。作為父母的,肯定都想要有一個孝順的孩子,就看自己怎麼教育了。

❼ 怎麼教育孩子孝順

怎麼教育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道德品質,是後天培養的。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想要擁有一個孝順的孩子,就必須在家庭中,讓孩子從小體會「愛」的教育和「孝」的熏陶。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怎麼教育孩子孝順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怎麼教育孩子孝順

第一,明確家庭關系。家庭中,應當營造一種長幼有序的環境,讓孩子從小知曉長幼尊卑。比如等父母長輩都到齊才能吃飯;看電視先徵求長輩的.意見等。

第二,堅持細節訓練。孩子的道德標准和生活習慣幾乎完全在家長的引導下建立。因此,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提出具體要求。比如,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們「回家主動和父母問好」;中學生可以要求「父母生病時主動照顧」等。

第三,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最善模仿,就像父母的一面「鏡子」。須知,您今天給自己的父母倒一杯水,將來您的孩子就可能端一碗湯,送到您的床前。

當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不敬重的言行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道理,不必多計較他的言行過錯,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

父母的責任是有限的,義務和付出也是有限的。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從要從引導孩子為父母做這些小事入手。

❽ 想讓孩子變的孝順,你有哪些好的辦法

第一:要多帶領孩子去一些包含正能量的地方,讓孩子感受到充滿愛心的場景。比如,看到有年老的長輩行動不便,要及時扶一把,看到有過馬路的老人,及時引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常見事。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並會留下深該的印象。

第二:帶孩子認知孝心,體驗孝心。讓家長帶孩子多去參加一些有關「孝心」的活動,不管是社區,還是學校或社會團體有組織的一些有關孝心和孝順老人的相關活動,多帶孩子去參加,這樣能讓孩子多多理解什麼是孝心,如何孝順父母,對此的認識會更深,活動當中也更能體會出何為孝心!

第五:日常小事助力培育孩子孝心。懂得孝順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幸福,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日常小事對孩子的影響或許難預知,但隨著時間額積累他們也能感受到孝心的美與快樂。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讓他們慢慢學會感恩和珍惜,比如幫爺爺奶奶拿鞋子、幫著父母倒垃圾等。

❾ 如何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孝順

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百善孝為先。」從古到今,一直都強調「孝」的重要性,如何讓孩子更好地學會孝順,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在於父母,那麼父母如何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孝順呢?來看看這三個以身作則的方法。

所以說,如何讓孩子學會孝順長輩,最關鍵的還是父母,父母的以身作則自然也會讓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讓孩子更好地學會孝順長輩。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孩子孝順聽話對自己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養老保險金 瀏覽:196
老人住養老院的弊端 瀏覽:156
老年大學元旦活動同學代表講話 瀏覽:122
買了美容養生卡不想要了怎麼退 瀏覽:150
5609長壽在哪個站停靠 瀏覽:647
50歲算大壽嗎 瀏覽:543
吃什麼養生護身體 瀏覽:342
老年人沐浴應在什麼時間進行 瀏覽:689
老年人半邊身體發抖什麼毛病 瀏覽:540
不配做父母怎麼回對方話 瀏覽:927
上海女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53
武昌老年大學2018秋季招生 瀏覽:602
體檢前抽煙有什麼影響 瀏覽:691
茶藝養生館實習是什麼 瀏覽:133
老年人古籍有哪些 瀏覽:920
加拿大就是老年人的天堂 瀏覽:1000
七律重陽節網易博客 瀏覽:296
靈璧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562
民企沒退休金嗎 瀏覽:22
貓咪空運前體檢需要多久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