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意圖:
感恩是幼兒教育活動中永遠的主題,我園開展的民間故事課題中,這次我們四個中班選定的四個內容中都有感恩這個教育的因素。這次好課評比,我班選定了中三班的三山的傳說教學內容,一方面本土故事讓幼兒更了解無錫名山的來歷,另一方面讓幼兒在故事教學中懂得感恩孝順的情感。幼兒語言的發展是幼兒語言領域的目標,在活動中,為了讓民間故事更深入幼兒心中,我把目標設計為能用簡單語言講述故事主要內容,通過各種提問讓幼兒懂得做個孝順的孩子。
活動目標:
1. 通過ppt,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三山的來歷。
2. 會用簡單的語言講述故事的內容,願意在集體面前講述故事。
3. 喜歡聽民間故事,知道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活動准備: 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三山圖片,感知三山形狀
師:小朋友,這里的風景美嗎?你知道這么美麗的風景在哪兒?原來這就是我們無錫太湖中的三山。三山象什麼?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烏龜山。這么美麗的地方你去玩過嗎?
師:你們知道三山是怎麼來的呢?老師這么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呢!
出示ppt,分段欣賞
1、第一段到太白金星要告訴小孩一個秘密
師:太湖邊生活了一群怎樣的人?
師:玉皇大帝知道了,派誰去太湖邊看看。你還從哪個故事中認識太白金星的?
師:原來太白金星是個很厲害的神仙,太白金星來到了太湖邊變成一個誰呀?
師:太白金星先遇到了誰?太白金星對有錢說了什麼?有錢人又是怎麼說的呢?我們學一學(幼兒回答)我們一起學學有錢人走路的樣子。
師:太白金星又遇見了誰?這位老先生長得怎樣啊?太白金星心裡想什麼?於是太白金星走過去對老先生說了什麼?小朋友一起說。結果老先生怎樣啊?他很看不起太白金星,很輕蔑地說了什麼?我們來學一學說一說。老先生這個樣子好嗎?為什麼不好?我們看見有困難的人要去幫助他們。
師:後來誰幫助了太白金星?是怎麼幫的?他說了什麼?(幼兒學說對白)
2、第二段,教師先講述,後提問
師:太白金星告訴小男孩一個什麼秘密?
師:後來石獅子真的流淚了嗎?
師:小男孩背著媽媽逃走了,他們停了幾下?後來停的地方變成了什麼?
師:這三座山長的像什麼啊?人們又叫它是什麼山?
3、完整欣賞故事,幼兒跟著學說。
二、討論故事人物
1、師:為什麼太白金星把秘密告訴了這個小男孩?你覺得故事裡小男孩是個怎樣的人?
小男孩是個孝順媽媽的人,小朋友也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你想怎樣孝順他們
(教師引導幼兒要對父母孝順,懂得幫助別人。)
三、聯系實際談生活經驗。
師:其實在我們身邊經常看見一些殘疾的乞丐,如果你看見這樣的人,你會幫助他們嗎?怎樣幫助他們?
我們小朋友都是有愛心的孩子,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四、音樂欣賞《愛的奉獻》。
附故事:無錫烏龜山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在太湖邊生活了一群壞人,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派了太白金星去看看。
太白金星,來到了太湖邊,來到了一個村莊里,變成了一位老乞丐。這時,他看見了一位提著鳥籠胖胖的有錢人,就走過去說:「老闆,老闆,能不能給我一碗飯。」有錢人看了看太白金星,惡狠狠地對他說:「哪來的叫花子,走開!」說完,就提著鳥籠快步走開了。
目標
1.在「刷牙」音樂活動中,感知認識「前後、仔細、輕柔」等漢字。
2.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3.發展幼兒動手刷牙的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准備
牙刷模型、音樂
過程
(一)欣賞感知
(出示牙刷)欣賞音樂《刷牙歌》。
問:你們聽到了什麼?牙刷的本領大不大?
(二)理解認識
1.提問:歌中唱到是怎樣刷牙的?(出示相應的漢字:前後、仔細、輕柔)請幼兒聽著音樂,看著漢字做相應的動作。
2.再次欣賞
提問:刷牙有什麼好處?應該怎麼刷?(請幼兒指點相應的漢字卡)
3.聽音樂跟唱
(1)舉相應的漢字卡表演。
(2)出示整段歌詞,讓幼兒感受。
4.跟著音樂邊唱歌邊表演
提示與建議
在歌詞中,當其他字幼兒都已掌握的前提下,出示整段歌詞。
附兒歌:
刷牙歌
我刷,我刷,我刷刷刷,
我上上下下,我前前後後,
我仔仔細細,我輕輕柔柔,
我快快樂樂,餐前飯後,刷牙漱口,
因為牙齒是我的好朋友。
教學反思:
教師是幼兒模仿的榜樣,你的言行和精神狀態可定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幼兒,因此語言和教態十分重要。上課時語言要精簡、明確,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幼兒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教態不能隨意,要有風范,在頭腦高度集中的同時還要考慮你的身體體態所傳遞出的信息。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爬、跳、平衡等能力,掌握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樂於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並能勇於嘗試各種挑戰。
活動准備:
小口袋人手一隻。
活動過程:
1.熱身游戲:我說你來做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玩個我說你來做,准備好我來說了。
2.教師介紹神奇的小口袋讓幼兒感興趣。
教師:今天周老師帶了許多神奇的小口袋,這些小布袋還會變魔術呢!我們
一起來變一變吧!
3.讓幼兒自己去玩小口袋。
教師:小朋友你想把小口袋變成什麼呢?怎麼玩呢?
4.幼兒聽口令進行游戲
5.玩小口袋變變變的游戲
6.活動小結:小毛毛蟲集合,進行「賽跑比賽」看看誰能先爬到小樹上作繭,最後變成小蝴蝶。
教師:
這次我們要比賽了,老師現在是大樹,看看哪只毛毛蟲能最快爬到大樹的身邊。
結束活動
教師:毛毛蟲慢慢的又變成了蝴蝶飛出來了。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秤一秤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2、在探索過程種,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培養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准備:
電腦課件、幼兒人手操作簍子一個、投影儀、操作卡片、天平、小積木
活動過程:
一、利用課件,教師講述故事,引出課題,比較兩樣物體的輕重。
1.秋天來了,果園里各種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課件出示情境圖。)
2.這時候小兔子,跑來了,它說:「我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你願意把你的水果分給我吃嗎?」小兔子說:「可是我想吃比較重點的水果,你可以在蘋果和橘子之間,找出那個重,哪個輕嗎?
3.小朋友,老師這里有蘋果和橘子,你覺得那個更重?(學習詞彙:掂一掂)
4.我們可以把兩樣水果分別放在自己的手裡,用小手去掂一掂,並告訴老師掂完之後是那樣水果重?
5幼兒操作簍子里的兩樣物體,激發幼兒比較這兩樣物體的輕重。
教師總結:
原來兩樣物體比較輕重的時候,不能光用眼睛看,有時候是要用小手來幫助,才能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二、繼續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比較小鴨和小雞身體的輕重。
1、咦,什麼聲音?(播放課件,小雞小鴨吵架的聲音,比較差、誰輕誰重)
2、小朋友,你們可以幫助他們嗎?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它們身體的輕重?通過使用像似蹺蹺板的天平來比較小鴨小雞身體的輕重。(跟幼兒介紹天平)
3、在出示的.天平秤上秤出兩塊不同形狀的小積木的輕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天平兩邊的變化,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學習:沉下去的一邊是重的,蹺起來的那邊是輕的。
4、引導幼兒猜測小鴨小雞誰輕誰重。你是怎麼知道的?(播放課件)
三、繼續欣賞課件,引導幼兒比較三樣物體(小鴨、小雞、母雞媽媽)的輕重。
引導幼兒相互商量:怎樣才能比出三樣物體的輕重呢?
幼兒討論得出結果:先兩樣兩樣比,找出重的,再拿走輕的,把剩下的兩樣再比,再找出最重的,最後把兩樣輕的再比,得出最輕的。
5、出示三樣形象重量差不多的小水果:小番茄、紫葡萄、小青棗,先請幼兒掂一掂,然後感覺掂不出來嘗試用天平秤一秤。
操作時引導一幼兒幫忙,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出它的好辦法,一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判斷出到底誰最輕、誰最重。
四、分組操作。
教師介紹操作活動:
第一組,用掂一掂的好辦法比較簍子里任意兩樣物體,並在重的後面打上ü。
第二組:使用天平秤出三樣水果的輕重,並進行記錄。
第三組:引導幼兒看圖找出誰最輕誰最重,並進行記錄。
五、評價幼兒的操作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幼兒基本掌握了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比較物體重量的方法,使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鍛煉;並讓幼兒通過目測、手握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發展幼兒的感知與判斷能力;同時幼兒學會了用正確的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基本符合了大班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使孩子在比較物體輕重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樂趣與成功感。通過活動延伸,加深了孩子對知識的鞏固以及求知的慾望,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但是在活動過程中,個別幼兒參與動手能力還有待加強,活動區的材料准備還不夠豐富,為幼兒提供探索的空間還顯得有些局限。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准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玩具小熊一個,郵包一個內裝8封信,背景圖房子一間,10扇門,門上各有一小動物,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人手一套1-10的實物卡,每桌一份江湖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認識1-10的序數,知道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難點:在幼兒掌握序數的基礎上,會用第幾准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引起幼兒興趣,學習1-10的序數
師:你們看誰來了?(小熊)小熊是森林裡的郵遞員,最近森林裡造了一批新房子,小動物們都搬進了新家,郵遞員小熊不知道小動物們的新家地址了,你們願意幫助小熊嗎?我們來看看這座新房子一共有幾間房?每間房裡有一隻小動物讓我們來告訴小熊:
小兔住在第幾間房?
小羊住在第幾間房?
小豬,小狗,小馬,小刺蝟,小青蛙,小貓,小雞,小老鼠
2(1).師:喲,小熊今天包里的信還沒送呢,你們願意幫它來送嗎?
(出示信,請個別幼兒上前來送信,要求邊送邊說:「**的信送到第幾扇門里」)
(2).「好了,小熊口袋裡的信全都送完了,讓我們來看看第幾扇門里的小動物沒收到信?」
(3).「好,讓我來考考小朋友,剛才你們在送信路上發現石子路是通向第幾扇門的?」
3.幼兒操作
師:小熊今天還給小動物們帶來了許多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可是粗心的小熊漏發了,有些小動物沒有收到,我想小朋友找一找第幾間房裡的小動物沒有收到,然後請你從籮筐里找出來塗上膠水,給它們送去,好嗎?
4.評價
讓小熊來看看,小朋友有沒有幫它把水果和蔬菜送到了小動物的家
5.師:好了,小朋友幫助小熊也累了,讓我們到森林裡去玩吧,玩的時候請你看一看,森林裡哪些花和樹不見了,請你找到它,把它種好好嗎?
活動反思:
數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活動目的
知道吃飯是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活動准備
透明的塑料管和塑料袋、麵包。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看一個有趣的實驗。
2、教師將塑料管和塑料袋捆在一起。
3、教師把麵包弄碎,然後放到塑料管里,讓麵包渣順著塑料管往下落,直到塑料袋。
老師告訴幼兒,塑料管就像是我們的食道,塑料袋好比是胃,請幼兒看看麵包渣是怎麼進入胃中的。教師再將麵包掰成塊,也順著塑料管往下走。
4、請幼兒比較一下,麵包渣和麵包塊哪種更容易進入「胃」。
5、小朋友們吃東西一定要嚼碎,這樣才容易進入胃,到胃裡才容易消化。如果吃飯是狼吞虎咽即不易消化,樣子也很難看。
活動建議
吃飯是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慢慢吃,要把食物嚼碎。
活動目標:
1、藉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大膽想像,理解故事內容,學講故事。
2、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只要肯堅持、就有可能獲得成功。
3、體驗故事幽默、輕松的風格。
活動准備:
教具准備:烏龜一隻、兔子一隻,掛圖(中班上冊)
知識准備:幼兒已在課前對足球賽有了簡單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回憶。
小朋友,你們看過足球賽嗎?
足球場上都有誰呢?除了隊員,還有誰?你知道怎麼樣才算贏球嗎?
二、設置懸念,引出題目。
1、電視里都是大人在踢足球,今天我們的這支球隊呀可特別了,是一群小動物在踢足球哦!聽說這支動物球隊這幾天在招球員,來了好多的小動物呢!這不,又來人啦!(出示小兔子和小烏龜)
2、小朋友,你們說說他們倆誰當足球隊員更合適呢?(引起討論,說出理由)
3、小結:
剛才小朋友都說兔子能當上足球隊員,小烏龜不能當上足球隊員。那我們來聽聽故事,聽完故事呀,你們就知道小烏龜到底能不能當上足球隊員了。故事的名字叫《足球隊員》
三、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1
1)教師講述,提問:
A. 剛剛老師給你們講的這段故事裡都有誰呢?
B. 小兔子特別喜歡什麼運動?
C. 誰是球迷?(師解釋球迷:就是特別喜歡的意思)
過渡:小烏龜是個球迷,每天在邊上看小動物們踢球,它的心理會怎麼想的呢?
2、出示圖片二
1)師:是呀,小烏龜也特別想去踢足球,有一次烏龜去跟兔子隊長說:「兔子隊長,我也想參加足球隊!」看,兔子隊長同意了嗎?
2)你從哪裡看出來它沒有同意?兔子隊長除了擺擺手不同意,還會說些什麼?為什麼不行呢,說說理由!
3)請幼兒學說兔子隊長的話。(個別-集體)
過渡:兔子隊長拒絕了烏龜的請求,小烏龜心情怎麼樣?
小烏龜雖然心裡很難過,但是它沒有放棄,還是堅持每天在邊上看兔子們踢足球。
4、出示圖片三:
1)有一次,球嗖一聲飛過來了,看,被誰踢進去了?它用什麼踢進去的?
還有誰知道?(糾正動詞:頂。)
2)學學小烏龜頂球的動作。(個別—集體)
3)小烏龜這么棒一下子就把球頂進球門了。這時,你們猜兔子隊長會怎麼說?(引導學說)
4)兔子隊長為什麼會邀請小烏龜參加足球隊?(因為兔子隊長很聰明,它發現了小烏龜身體上的優點。)
5)你知道小烏龜身體上的優點是什麼嗎?(兔子隊長發現呀,小烏龜雖然跑得慢,但是它的腦袋能伸能縮很有勁!)
過渡:小烏龜進了足球隊真高興呀,那我們來看看,兔子隊長是邀請烏龜來做隊員呢還是來做什麼的?
【設計思路】
每逢周末,家長都喜歡帶上孩子到動物園去郊遊,孩子們興奮不已。總喜歡把自己帶去的食物喂給小動物。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因為亂吃食物而生病的事件經常發生。為了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遵守動物園「不隨便喂小動物」的游園禮儀,我特設計了這節禮儀教學活動《不隨便喂小動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各種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並知道在動物園里不能隨便喂小動物食物。
2、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准備】
幻燈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入場、游戲,為去動物園郊遊做准備。
1、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聽《去郊遊》的音樂,一邊做動作入場。
2、游戲:《洗車》。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做相應的動作。
二、觀看動物園里的小動物。
1、教師和幼兒觀看小動物,並引導幼兒了解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教師小結:每一種動物都有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習性。
2、讓幼兒知道小動物吃的食物都是由動物園里的飼養員專門提供的。
三、觀看課件,看完後教師提問
1、小猴子怎麼樣了?
2、為什麼會肚子疼呢?
3、這樣喂小動物對不對?
4、隨便給小動物餵食,小動物會怎麼樣?
四、學三字兒歌
教師:我把剛才小朋友學的游園禮儀編成了一首三字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五、鞏固幼兒所學的游園禮儀
出示四幅圖,讓幼兒觀察,判斷圖上的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對的送他一個笑臉,錯的送他一個哭臉。
六、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游園禮儀不隨便喂小動物。帶領幼兒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2、能用自然物測量物體的長度,並用數學的語言表達測量的結果。
3、對測量活動感興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准備
1、兩個高矮不同的布娃娃,兩支長短不同的鉛筆,兩根長短不一的跳繩。
2、十本大小相同的書。
3、小貓、小狗、小猴子頭像各一個。
4、1×12的正方形表格。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復習比較物體高矮和長短的基本方法。
(1)、兩個可以移動的物體比高矮和長短。如一個高個子的布娃娃怎麼與一個矮個子的布娃娃比高矮?兩支鉛筆怎麼比長短呢?
(2)讓幼兒說出比較兩物體高矮和長短的基本方法:讓兩個小朋友站到同一個水平面上,將兩支鉛筆的一頭對齊。
(3)兩個不可以移動的物體比長短。
2、初步建立將物體長度數量化的經驗。
(1)出示1×12的正方形表格,上面標注三個小動物的家的位置。問:小狗到小貓家遠,還是小狗到小猴子家遠?為什麼?
(2)小結:我們可以點數小正方形的數量來比較兩個地方之間的距離。
3、教師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
4、打開幼兒用書,完成操作練習。
1、復習比較物體高矮和長短的基本方法。
(1)、兩個可以移動的物體比高矮和長短。如一個高個子的布娃娃怎麼與一個矮個子的布娃娃比高矮?兩支鉛筆怎麼比長短呢?
(2)讓幼兒說出比較兩物體高矮和長短的基本方法:讓兩個小朋友站到同一個水平面上,將兩支鉛筆的一頭對齊。
(3)兩個不可以移動的物體比長短。
2、初步建立將物體長度數量化的經驗。
(1)出示1×12的正方形表格,上面標注三個小動物的家的位置。問:小狗到小貓家遠,還是小狗到小猴子家遠?為什麼?
(2)小結:我們可以點數小正方形的數量來比較兩個地方之間的距離。
3、教師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
4、打開幼兒用書,完成操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