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陽節送什麼花比較好
重陽節要賞菊花,重陽節賞花通常是賞菊花,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將賞菊與宴飲結合。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B.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
導讀:重陽節習俗特別多,登高望遠,祭祖祈福,賞菊飲菊花酒,吃螃蟹吃重陽糕等等,還有一項習俗活動是插茱萸,對於茱萸很多人不懂,更不知道重陽節的茱萸怎麼佩戴。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呢?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風俗據說由來已久。晉代周處《風土記》中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避除惡氣,以御初寒」的記載。到了唐代,這個習俗更是盛行,除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外,杜甫也在《九日寓藍田崔氏庄》里寫道:「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古人認為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災避難,還能避免瘟疫,所以會直接把茱萸插在發髻上,也會用紫色的布囊包上茱萸的莖、葉或果實,系在手臂上。
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
茱萸屬芸香科植物,分布於長江流域和華南一帶。茱萸苦辛性溫,功在溫中、行氣、止痛。茱萸對嘔吐吞酸、腹痛瀉痢均有奇效。茱萸外用對高血壓、慢性消化不良、口腔潰瘍等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茱萸是一味中葯,分吳茱萸和山茱萸。《中國葯學大辭典》解釋,本品南北皆可,入葯以「吳地」為佳,所以又稱吳茱萸。以前有人認為「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山茱萸,實為張冠李戴。山茱萸雖為傳統中葯,有滋補益精的功效。
重陽節與茱萸的關系,最早見於《續齊楷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
當然以上故事可能只是一個傳說,但茱萸「辟邪祈福、消禍求平安」的寓意卻流傳了下來,後世人們在重陽節的時候,採集結了果子的茱萸,或置於布囊中佩掛在手臂上,或插戴在頭上,以祈福消禍求平安,並給了茱萸「辟邪翁」的雅號。
茱萸有三種
「茱萸」主要有三種:吳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前兩者屬於同科植物,三種在外觀和性質也有相似之處。
吳茱萸亦稱為茱萸、吳萸。王維詩中的茱萸指的就是吳茱萸。食茱萸又稱欖子、艾子。在辣椒沒有傳入中國之前,古人用食茱萸替代辣椒做調味品,或葯用。山茱萸屬山茱萸科,與重陽茱萸完全不相干,只因果實色紅類似芋類,由「朱芋」轉訛而來的,至今仍有「山芋肉」的叫法。除了這三種常見的茱萸外,名字含有「茱萸」的還有多種,但與重陽節所用的茱萸不屬於一類的科種。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宋元之後逐漸不見了,但重陽期盼避邪消災祈求長生與延壽的願望將會一直流存在人們的心裡。
重陽節的茱萸怎麼佩戴
從避禍避災到祈福祈壽的文化心理變遷,從重陽節的兩個民俗事象——茱萸、菊花——也可以得到反映。茱萸是一種葯用植物,常綠小喬木,秋天會結成熟後呈紅紫色的、氣味辛香的小果實。人們採集這結了果子的茱萸,或置於布囊中佩掛在手臂上,或插戴在頭上,並給了茱萸「辟邪翁」的雅號。
除此之外,「簪菊」的習俗也很普遍,如杜牧詩歌《九日齊山登高》中所言「菊花須插滿頭歸」。菊花又名「延壽客」、「不老草」。插茱萸與登高的結合,比簪菊要早。但宋元之後,佩茱萸之風漸少,簪菊之風日盛。
「辟邪翁」與「延壽客」,同樣是對於生命的追求,但兩者的意義指向有所不同。插茱萸,是出於對疾病災禍的恐懼尋求躲避消解,指向當下;簪菊花,是隨著生活狀況的改善、對現實世界把握度的上升,更多指向對於未來的祈盼,希望長壽延年,將來的生活幸福美滿。「延壽客」的地位最終蓋過「辟邪翁」,正是基於這樣一種邏輯的演變,而從「登高節」發展到「敬老節」,同樣基於此。
C. 與重陽節有關的植物是
茱萸,有詩為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 在 異 鄉 為 異 客,
每 逢 佳 節 倍 思 親。
遙 知 兄 弟 登 高 處,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D. 重陽節要配茱萸,茱萸是一種什麼植物其寓意又是什麼
重陽節風俗習慣非常多,高瞻遠矚,拜祖祈願,賞菊飲菊花酒,吃蟹吃重陽糕這些,也有一項風俗習慣活動插茱萸,針對茱萸好多人不明白,更不知道重陽節的茱萸如何配戴。那樣,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我的介紹吧。
「茱萸」主要有三種:吳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前兩者歸屬於同菊科植物,三種外觀設計和類型也是有共同之處。
吳茱萸亦稱之為茱萸、吳萸。王維詩中的茱萸指的是吳茱萸。食茱萸又被稱為欖子、艾子。在朝天椒並沒有傳到中國以前,古代人用食茱萸取代朝天椒做調味料,或葯用價值。山茱萸屬山茱萸科,與重陽茱萸徹底無關緊要,僅因果子色紅類似芋類,由「朱芋」轉訛而成的,至今仍然有「芋頭肉」的稱呼。除開這三種比較常見的茱萸外,名稱帶有「茱萸」還因多種多樣,但是和重陽節所使用的茱萸不屬一類的科種。
E. 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
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葯。佩茱萸,中國歲時風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茱萸是一種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 茱萸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葯。
重陽節與茱萸的關系,最早見於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
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於是茱萸「辟邪」便流傳下來。
F. 重陽節這天可以栽種樹和花草嗎
在北方重陽節天氣漸涼,合適栽種的花草有:
金蓮花,大桐岩,仙客來,非洲菊等。(需要在室內播種)
1.金蓮花11月播種,次年5月開花。葉圓形似荷葉,花形近似侍叢喇叭,萼筒細長,常見黃、橙、紅色。有變種矮金蓮。
2.大岩桐屬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地上莖極短,株高可達25 cm,全株密被白色絨毛
3.仙客來是一種普遍種植的鮮花,適合種植於室內花盆,冬季則需溫室種植。播種時間在10月左右。
4.非洲菊非常漂亮是現代切花中的重彎談雀要材料,供插花以及製作花埋早籃,也可作盆栽觀賞。
另外還可以種水仙花,君子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