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寫一篇中秋節對父母感恩的作文(不少於500字)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人生之路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到底哪一縷陽光最耀眼?有人說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有人說是給予別人幫助……而我認為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最燦爛的陽光應該屬於知恩圖報,感謝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個人。是的,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
兩年前,我得了一場大病,父母背著我東奔西跑,到處求醫,從他們焦急的神態中,從他們悉心的呵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我發自內心的愛。一天,爸爸用自行車馱我去醫院,我坐車後發現爸爸騎得很慢.幾個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讓他身心疲憊。我無意中發現了爸爸頭上的一些白發。啊,爸爸變了,變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歲月的滄桑,看到了生活的艱辛,更看到了爸爸為我操勞的痕跡。啊,爸爸沒變,大山般的父愛沒變。我依然感受著他的溫暖,他的愛。
那是我住院期間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後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裡提來的家裡做好的飯菜,迎著凜冽的大風,冒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又出去為我買餃子。天黑了,風更猛了,雪更大了.這時,雪人似的爸爸一邊走還一邊說:「餓壞了吧!」看著爸爸慈祥的面容,摸著爸爸凍得通紅的雙手,我感動得流淚了。「爸爸,爸爸……」我在心裡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卻彷彿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關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出院.
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愛,對我的呵護和關懷。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哪怕是為他們垂垂肩,洗洗碗,給他們唱段曲兒,陪他們逛逛街,散散步,我也會感到心裡的安慰。學會感恩,學會報答,我彷彿一下子長大了:我用心學習,不讓他們為我的操心;我搶著洗碗揀菜,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我經常哼哼小曲,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
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一聲:「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身邊.
同學們,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在此,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樂!!!!
⑵ 中秋孝敬老人的句子
有關中秋節誠信和孝敬父母的詩歌如下:
1.《遊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送母回鄉》,作者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釋義:將車子停下來,茫然的回顧周邊,感覺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頓窘迫。憂愁傷感從中驀然升起,悲傷的眼淚如鯁在喉。慈母剛剛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訪名醫。
可是就在當車子急迫接送時,蒼天就無情地帶走了我的慈母!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在世還能追求其他的東西嗎?
3.《別老母》作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⑶ 中秋節送什麼東西最孝敬父母
買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意.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禮物,但卻包含著你的心意,那樣就夠了,因為父母要的不是貴重的禮物,而是你那顆對父母所包含的愛。過年過節,你能記得父母,那是老人最欣慰的。老人為了兒女辛苦奔忙一輩子了,不為圖你一分禮物,所以不在價值上的,在於心意.你有這分心,父母就樂開懷了!至於送什麼,莫過於老人平日里念叨著的卻捨不得買的必需品。那就要看你對父母的了解了。
⑷ 中秋怎麼孝敬父母
中秋節快到了,終於讓我們有點時間去孝敬父母了。 月餅不可少,但就是少就可以了,父母也不希望我們花多少錢去購買很貴重的禮品,我們不如就送健康吧。
月餅吃多了對腸胃不好,尤其中老年人就不要吃那麼多了。不僅在節日,在平時我們都需要注意爸媽的飲食,讓他們有健康,均衡的營養。每天大雞腿加白米飯是尤其不科學的。
中老年人也很需要補充各方面的營養。給你推薦一個飲食套餐:「均衡健全餐膳包」,裡面有紅棗、首烏、黑麥、茯苓、黑米、黑芝麻、淮山、百合、燕麥、花生、薏米、黃豆、糙米、小米,營養均衡,對父母是最好的禮物~
趁這個假日,就把那個餐膳包煮成一鍋好粥,跟爸媽好好過節吧~
那個套餐包就是在「食養家」看到的,挺不錯,價格便宜,質量一等,而且能送貨上門,不用打擾你的工作,不妨一看~
⑸ 中秋節應該回家陪老人過節嗎
中秋節應該回家陪老人過節。中秋雙節放假的日子越來越近,思念越回來越強烈,每答逢佳節倍思親,老人們的心願更是昭然若揭,他們不圖孩子們的禮物,期待的是過節了能見一面,如此簡單的心願,有時也不能實現。
中秋季在中國人眼裡面還是非常的重視的喲。盼望中秋節的月圓之夜可以回家陪陪父母,與兄弟姐們暢談未來,與兒時的夥伴擁有回憶。
(5)中秋孝敬父母什麼擴展閱讀:
給我們的啟發
真的,其實父母的要求真的很簡單,除了春節的那點氣氛父母也就盼望著中秋節可以團圓相伴。父母看著滿桌的飯菜,想想這中秋節,月亮是圓的心情是缺的。你們心裡的感受是什麼?小編反正是不能夠忍受中秋節為了拿3倍工資不回家陪伴父母的人,這樣就是不孝!
無論是中秋團圓節還是其他的節日,都應該是溫馨的畫面。即便你不會做飯,也在廚房圍繞著父母,打打下手,端盤遞碗。
飯桌上,陪著父母安心的吃頓飯,即便你早已吃飽,也坐在桌前和父母聊聊家常,說說你在外面的故事,也讓他們知道你在外過得如何,你在外面做的是什麼工作。
⑹ 中秋節給父母買什麼東西好
中秋其實最重要的是陪伴,再次是物質上的東西,我們可以送給父母的東西挺多的。
比如在中秋節的是要要吃的那些食品,你要是不能回家的話,可以在網上超市直接購買,人家還送貨到家呢,既快捷且方便,也不會變質的。比如系列肉類,月餅類,水果類。
還有各類海鮮,乾果等等。這些都是過中秋節父母要購買的,如果你幫父母買好了直接送貨到家,省了父母操心購買,且父母還會覺得而孩子懂事了,就算和鄰居說起來,也是很有面子的呢。
中秋節的時候,天氣也漸漸的涼了起來,那麼你不妨給父母買一套屬於秋日的服飾吧。比如給父母一人一件外套,或者依然一身保暖內衣,亦或是其他應季衣服。父母並不在乎衣服是不是名牌,也不在乎衣服是不是很潮流很時尚,只會在乎他們的孩子是否懂事了,是否能夠在百忙之中還能想到自己的父母。父母不缺那一兩件衣服,缺的,是孩子對父母的惦念啊!
⑺ 有關中秋節誠信,孝敬父母的詩歌,
有關中秋節誠信和孝敬父母的詩歌如下:
1.《遊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送母回鄉》,作者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釋義:將車子停下來,茫然的回顧周邊,感覺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頓窘迫。憂愁傷感從中驀然升起,悲傷的眼淚如鯁在喉。慈母剛剛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訪名醫。
可是就在當車子急迫接送時,蒼天就無情地帶走了我的慈母!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在世還能追求其他的東西嗎?
3.《別老母》作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十五》,作者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釋義:這是一首描寫母愛的古詩,大意是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邗溝是地名,是聯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是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
5.《思母》作者: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釋義: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時節,家中糧斷,只好典袈裟糴米回家,奉養母親。
⑻ 中秋孝敬父母該不該送香煙為什麼
最好不要送,要送就送關懷或別的東西。有時候一句簡單的問候也是一個關懷不,與老人家聊聊天或出去走走也一種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