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父母最疼的孩子不是最孝順的

父母最疼的孩子不是最孝順的

發布時間:2020-12-10 23:36:46

① 為什麼有的父母孩子不孝順又不高興,孩子孝順又欺負孩子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② 為什麼父母不愛的孩子反而變得很孝順

這都是個例,不能絕對說明。有的反而成為犯罪的典型。主要是在於孩子周圍氛圍環境造就孩子方向。有的家長對孩子看似不愛,但是孝敬父母孩子看在眼裡自然成為必然。

③ 為什麼孩子多的家庭,最不受寵的往往最孝順

父母辛苦將孩子養大成人,到老年若孩子嫌棄自己父母麻煩,而不去照料父母,這才是最讓父母寒心的事情。尤其有的父母原本以為是為了減輕孩子以後的負擔,想要多生幾個孩子,等到老了他們照顧自己也更方便一些,可結果卻事與願違,自己成為了子女們互相推脫的責任,那麼實在是得不償失。


其實跟培養培養成人相比,培養出孝順且懂事獨立的孩子往往更不易。對於家中有幾個孩子的家庭,請一定要找對那些真正孝順的孩子,對他盡量好一些,不要因為自己的偏心而傷害到他們。

④ 家裡面最孝順的子女,往往是父母最不喜歡的那一個嗎

不對,家裡最孝順的子女,都是最善良的,接受過很好教育的孩子,父母覺得她(他)靠得住,常常以他(她)為榮,值得信賴,值得驕傲,時常會讓別的孩子向他(她)學習,以他為榜樣。

⑤ 為什麼最孝順父母的孩子,往往不是父母最疼愛的

過於溺愛的孩子哪有這么懂事,啥事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就沒這么好了,反而是從小就懂事的孩子,就比同齡人更加成熟,會換位思考,不像那些被溺愛的孩子,像個白眼狼。

⑥ 父母不愛的孩子最孝順,什麼原因呢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確實是不少,在我看來,還是有它的原因的。

父母養育一場,即使不愛,我們也要贍養,這是應盡的義務,但在做事的過程中,也需要有智慧,不要盲目的鑽牛角尖,因為那樣的你也會很痛苦。

⑦ 為啥在年輕時最疼愛的那個孩子,將來不一定會孝順

自古以來,如果一個家庭裡面有好幾個孩子,父母都會比較疼愛最小的一個,好吃的好玩的都向著小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家庭裡面有男孩也有女孩,父母就會向著男孩,尤其當男孩是最小的一個的時候,因為中國父母特別在乎傳宗接代。


另一方面,作為家裡的長女,這個時候也會對父母產生埋怨,本來父母一直都是慣著弟弟的,現在需要人照顧了,卻不見弟弟的影子。雖然照顧自己的父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她們也心甘情願,但是作為家裡的一份子,在家人有困難的時候,卻不在身邊,不論怎麼樣都說不過去。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一味的寵著慣著,雖然出發點是好的,想讓自己的孩子少操點心,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不太理想的。

作為一個男孩子來說,一定要懂得擔當,要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那麼才能稱得上是優秀的。所以父母有什麼困難和事情一定要及時告訴自己的兒子,讓他明白自己肩上所承擔的責任,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在父母最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⑧ 父母越心疼哪個孩子,以後那個孩子越不孝順

不好說啊,孩子也起到決定性作用,只能說這種幾率大吧

⑨ 為什麼越是父母不喜歡的兒女卻是最孝順的

1、效力真不如投緣啊!有的父母那個偏心啊,偏的沒邊了,被偏袒的孩子習慣了獲取而不知道付出,慣壞了。而對父母孝順的孩子咋好父母都會選擇性地看不見,所以我說你別徒勞了,躲遠一點,什麼都不管,由他們父女母子情深去,到時義務也歸他她們去……眼不見心不煩!但是話又說回來,不被重視的孩子會這樣做嗎? 2、父母不愛的子女,從小就被雞蛋里挑骨頭一樣的。慢慢就變得忍讓,懂事了。一個好孩子自然會孝敬父母,前提是父母不太過份。父母偏袒環境下的孩子,會變得貪婪,懶惰。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對誰都這樣,他的父母也逃不掉。所以說,做父母的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袒,把好孩子養成壞孩子。壞孩子對自己兄弟姐妹玩貪婪不講理。那麼將來肯定也會玩到做父母的身上。自古溺愛出逆子:
有人說兒子是媽媽的軍大衣,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但如果是在過度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不會貼心和心疼你。時間長了,他就會心安理得地享受你對他的好,認為這都是理所當然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被疼愛的反而不孝順。
不想落得凄涼、悲哀的境地,平時就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太偏心。畢竟都是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非得要有疏有親?這樣只會給家庭製造矛盾,讓手足之間感情淡漠。最後到了老了受傷的反而是自己。

⑩ 為什麼在中國,大部分孝順的孩子都得不到父母長輩的疼愛呢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易得到的都不珍貴。子女得不到父母的愛,大多形成缺愛型人格,拚命討好父母兄弟姐妹,但在父母兄弟姐妹眼中他們的好太廉價,彷彿應份一樣,所以更無視討好的人

閱讀全文

與父母最疼的孩子不是最孝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適合送給父母的智能手機有哪些 瀏覽:274
上海返滬知青增加養老金 瀏覽:149
父母不撫養殘疾兒子怎麼辦 瀏覽:800
80歲老人過世算高壽嗎 瀏覽:286
北京農民戶籍退休金 瀏覽:34
糖尿病老年人便秘偏方 瀏覽:993
工傷十級退休年齡 瀏覽:489
男方父母第一次來家應該注意什麼 瀏覽:766
長壽喝多少酒最好 瀏覽:782
養生壺里的茶葉放多少水 瀏覽:250
車禍死亡死者父母80歲應賠多少 瀏覽:931
80歲的老人吃止痛葯 瀏覽:204
海南養生堂的天然維E多少錢 瀏覽:459
老人家額溫38度 瀏覽:431
父母沉迷保險怎麼買 瀏覽:256
中醫養生保健師考什麼 瀏覽:395
老年痴呆症的子女均由監護權嗎 瀏覽:366
70一80歲的老太油畫 瀏覽:722
購買什麼資產適合養老 瀏覽:708
機關事業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