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理解孝順父母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
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裡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准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曾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並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病情沉重時,更要晝夜服侍,不可以隨便離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期間,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請參考地藏經,孝子應如何給往生者修福)。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祭拜時應誠心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Ⅱ 你如何理解百善孝為先這句話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中的「先」有「首先」的意思,也有「最重要」的意思。這句話是說
「孝」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所有良好品質的基礎;在一個人所具有的品質中,「孝」是最重要的品質。
古人有「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的話,「孝」是忠的基礎,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怎麼可能會忠於國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愛,又如何能做到敬愛別的老人呢?孔子說「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要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必須打牢固基礎,「孝」就是社會井然有序,和諧發展的基礎。
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兩千多年來儒家思想一直處於統治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得孔子真傳的有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在孔門中,孝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封建社會,歷朝歷代都重視孝道教育,皇帝的聖旨也常以「勝朝以孝道治天下」來開始,足見「孝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句話包含了「孝」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好品質兩重意思。
儒家講孝是有等級層次的:「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我們平時所談的「孝」多是最低層次的孝,只是贍養父母,端茶送水,噓寒問暖,這是最基本的,最低層次的孝;不給父母惹麻煩,不給家庭添亂,不讓父母因自己而蒙羞丟人這是第二個層面的孝;最高的「孝」是為父母增光,就是光宗耀祖,這就要求能建功立業,讓父母很有尊嚴。現代社會中依然如此,你事業有成就是最大的孝了,如果屬於肯老一族的話,那有何「孝」可談。
Ⅲ 如何正確看待和理解孝順
你先搞清楚什麼是孝什麼是順,孝是你替你父母活著就是孝,順是你父版母要求他們替你活著權。概念不一樣,這倆字你怎麼組合到一起的我就沒明白,自古你聽說過孝道,你聽說有人講孝順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話是某種禽獸的語言,並不是人類的語言,所以說不要去理解你父母的想法,你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他們要你的原則最根本的就是你活著。所以說只要你能想辦法生存下來就是最大的孝,否則一切免談
Ⅳ 平時孝順父母點 不用什麼節日 搞一些沒用的
贊,頂。孝順父母,應該是平時一點一事,一錢一物來對待。而不要等到什伏蘆鉛么節再來做樣子的。
我羅嗦說一個缺好典故
某對夫妻,平時對父母極為不孝嘩好。等到他父母故了,祭祀等節,菜餚豐盛,大魚大肉,他自己說,這樣大孝。
所以說,孝在平時。
Ⅳ 結合《孝經》談談你如何理解「孝敬父母」的內涵
作為人,孝順父母祖宗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請問大家做過哪些好事,積累過多少陰德?只有積累過多的陰德,今生才能得到善終,子孫才能興旺,來世才能幸福。孝敬父母祖宗是積累最大的陰德。相反的行為便是損傷最大的陰德,也是最觸犯天心的。願所有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都能將之謹記在心並且理解其意傳教他人。
Ⅵ 你是怎麼理解孝順這個問題的
並不是所有父母都值得孝順的,有的混蛋父母就不能孝順。我們只能孝順合格的父母。
Ⅶ 閱讀短文《親情》 為什麼「其實母親無節日」
孝順母親要體現在每時每刻,與節日無關。孝順重在一個「順」上,順者為孝,要讓母親感覺到你「順」她才會心情舒暢,才會心滿意足。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平時,對母親必須孝順有加,不是到了母親節才表示對母親的感恩,平常日子也要體現對母親的敬重和撫慰。
Ⅷ 如何孝順母親呢
孝順母親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一點是必不可少的 無論你身在何處 無論你有多忙
希望你堅持天天給媽媽打一通電話 說說心裡話 媽媽不圖你有多少錢 媽媽只希
望自己的兒女健康 幸福 平安
父母上了年齡 就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身邊 但是做父母的是絕對不會說出來他們的
想法的他們心裡都知道 子女大了 應該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不像小時候想抱著媽
媽睡覺 想聽媽媽講故事之類的事情了
要給父母多一點的關心 和關愛 就是對他們的孝順了 真的
Ⅸ 有關孝順的節日
★孝順節
「拗九節」又稱孝順節、後九節、送窮節。
自2005年3月9日(農歷正月二十九)承載這一美德內涵的福州民間「拗九節」,被當地有關機構正式命名為「孝順節」。
福州市文明辦等多個部門與當地企業聯合發起,在全市舉行「孝順節」系列活動,並把活動的這一天定為全市的「孝順節」。在這一天,當地許多社區支起大鍋,當街煮甜粥(這是福州市民間「拗九節」的傳統做法),免費送給過往的每一位老人。許多當地青年男女積極響應這一設節號召,紛紛行動起來,專門為父母或其他長輩煮上一碗粥,敬上一杯榮;或為父親捶捶背,幫母親梳梳頭……「孝順節」現已成為該市一個永久性的地方節日。
★孝順節
農歷正月二十九,家家戶戶用糯米和紅糖煮拗九粥,內有紅棗、花生、豇豆、芝麻、荸薺等各種配料,用來祭祀祖先,饋贈親友。凡已嫁女兒,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拗九粥來源
民間傳說不一:一說是相傳目連母親兇悍,死後被送進地獄受苦。目連長大後,每天送飯給母親,都被小鬼吃掉,不得已煮了一碗顏色拗黑的粥,小鬼不敢食,故名拗九粥,目連送飯的日子即為拗頌派九節、孝順節。
一說源出送窮,明代學者謝肇制說:「高陽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棄破及街巷口,除貧鬼。」
清代學者多贊成此說,林祖燾〖閩中歲時雜詠〗詩:「相傳拗九屆芳辰,各煮飴糜雜棗榛。掃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閩俗正月初九稱上九,十九稱中九,廿九稱下九或後九,所以又叫後九節。此俗至今仍消李在民間流行 。
★意義
至少有三點:第一,通過盡孝之舉使人們普遍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僅要善待給予自己生命及撫育自己成人的父母,而且要善待自己身邊所有的人,關照一切需要幫助的他人;第二,通過盡孝之舉體現親人間的親情,可以促進家庭和美和社會和諧;第三,通過培育代與代之間的孝道,有拿櫻遲助於廣大晚輩兒孫養成對家庭的忠誠、對他人的無私奉獻和對事業、對社會的責任。
★國外「孝順節」
在美國,有兩個人情味極濃的節日:母親節和父親節。
Ⅹ 請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
世界上無論是誰,都應該人人平等,無論你是父母或是子女,你們只存在義務和責任的關系,並不存在特權和強權的關系,因為子女不是父母的奴隸,父母也不是子女的奴隸主!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道理可講,才有是非可分
首先,子女來到這個世界,其決定權並不在於子女,而在於父母本人。子女並沒有強求父母把他(她)帶到這個世界上,而是父母強行把他的子女帶到這個世界。當你來到世界後,你就幸福嗎?當然不是,人生有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甚至有很多人為了這個家庭去做牛做馬,勞累終身。既然你沒有給你子女帶來什麼幸福,這恩重如山又從何說起?人類的生死循環本是一種自然界本能。今天有人把母親頭上的白發,父親身體的彎曲歸罪於為子女操勞的結果,這是多麼可笑和無知,試問:就算你不去養育子女,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難道你就不會衰老嗎?如果你不去生兒育女,人類就能長生不老嗎?不分青紅皂白的孝道就是子女緊箍咒。義務和責任的關系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後實際決定,有些父母小賭大賭,甚至家徒四壁,有的父母吸毒家徒四壁,有的犯罪雙雙入獄,孩子由他人照看長大,有的父母暴力傾向,隨意毆打謾罵,有的父母顧著玩手機,孩子溺水死亡,有的父母做一些個人事情導致孩子死亡不計其數,有的父母司機開車看手機接打電話碾壓孩子的案例數不勝數,故意殺害子女案例:1名17歲的女初中生把剛生下的孩子從8樓高高拋下,嬰兒因此一命嗚呼、另1名19歲的女工生下孩子後立刻用連衣裙帶把嬰兒勒死,然後拋屍垃圾筐,還有的成年女性生下孩子丟到垃圾堆或者其他地方的,有的父母生下孩子殺子的,有的生下送給他人的,有的生下拿去換錢的,還有2015年4月2日 母親梁某為管教8歲女兒,將其捆綁在樹上用木棍抽打。數小時後,女兒氣絕身亡,還有個案例:鄭博,一個3歲的孩子,只因為不肯識數認字,鄭博的母親秦某打了兒子兩個耳光,又操起一根木棍,父親拿著木棍朝兒子的腦袋打了兩棍,然後打在臉上、手上、屁股上,最後孩子死亡。某些人口中的:一定要孝順,百善孝為先等等之詞,你們教育好孩子了,做孩子的父母親合格了?合格標准能否一一說出,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