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自己的奶奶天天給臉色,我該怎麼辦。我爺奶和我爸媽生活在一起,我爸媽都很內向又孝順,我爸媽越敬我奶
你奶奶估計就是那種欺軟怕硬的,你叔叔伯伯家估計比較強勢!這樣的老人你版為她做什麼,她都不會感激權,感恩,她認為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能做的就是忍~起得讓外人覺得你們家是最孝順的~她感覺不感覺得到已經不重要了~吃虧是福吧!
2. 老人總說孝子壞,怎麼樣孝順都不行,不理她也不行,理她也不行
從小父親就教育我:要好好孝敬老人。小時候我不懂事,總是頂撞年紀大了的奶奶。直到哥哥告訴我一個故事後我才知道以前是我不對,我不應該和奶奶頂撞。應該尊敬長輩,關心長輩!不應該和他們頂撞,以前是我做的不對。奶奶對我那麼好,我還頂撞她。但奶奶還是一如既往的疼愛我。十一年來每一次同學到我卧室玩兒了,間都是亂七八糟的。每一次都是奶奶幫我收拾的。沒有了奶奶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小時候我不懂事不會收拾屋子,需要奶奶幫助我。但是現在我已經十一歲了,已經是五年級的小學生。可現在不一樣了,我已經長大,是該幫奶奶收拾屋子了。這一天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這一天是周末,奶奶正在准備清潔大掃除,我趕忙跑來給奶奶到了一杯菊花茶。然後先把書桌上的老花鏡和那幾本書認認真真擺整齊,還把書桌擺好並把它全擦乾凈。再繼續擦窗子……掃地等。經過一系列的重重困難後,終於收拾好了。「累死我了!,沒想到收拾個間這么累。」我坐在椅子上說。我看了眼手錶,真是流年似水啊!才收拾了一個間,時間就差不多用了兩個小時。可奶奶平常干著活最多十分鍾就收拾完了。想到以前我總是對奶奶收拾的間挑三揀四的,可奶奶並沒有因此討厭我,還是和往常一樣的對我好,我不禁感到臉紅。奶奶照顧了我十一年,天天不厭其煩的幫我做這做哪的。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幹些活,讓奶奶減輕負擔。以前的事,我真感到慚愧。對不起奶奶。還有一次,晚上要睡覺時,看見我的奶奶顫顫踮踮地拿著盆子去打水洗腳,她可是已經七十九歲高齡的人了。我趕緊去幫她端水,然後坐在小凳子上給她洗腳,我先把祖母的腳丫子洗干凈,然後又給她搓腳心,還一邊一洗,一邊給她講我們學校發生的趣事,樂得我的祖母合不上嘴,直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呢。雖然這些只不過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但我希望孝敬長輩這個傳統美德能繼續發揚光大,並且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3. 奶奶去世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比愛我了,可憐奶奶還沒有看到我成家,我還沒有好好孝敬她,好想奶奶啊
人終有一死的,不要太過難過了,把傷痛化作力量,作一份事業出來報答奶奶,你過好了有出息了才是奶奶最的興慰呀
4.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虧欠;虧欠小時候奶奶對我的寵愛,等長了也沒來的及好好孝敬她老人家;虧欠父母對我的
男人的另一個名字叫堅強,加油
5. 描寫孝敬奶奶的作文 三年級作文400字以上
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就便會想到那張笑容可掬的臉;每當我想要偷懶的時候,我便會想到那張笑容可掬的臉。而擁有這張笑容可掬的人便是她--我的奶奶。
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奶奶的笑臉。
有一段時間,爸媽出差去外地了。我便與奶奶居住。當我見到奶奶的時候,她含笑把我拉進門。從那一刻開始,在我腦海里的奶奶便是笑容可掬的了······每天早晨,我總被奶奶家的公雞叫醒。接著,便一股噴香的味兒。我總是三步並作兩步地跑進廚房,狼吞虎咽地吃著飯。那時的我已經在上學,而奶奶卻從不接送我。我是一個人自己上學的。當太陽光把地面照得滾燙的時候,我便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每當看到半空中的那一縷裊裊炊煙時,我知道我到家了。跨進門檻的時候,桌上便已擺滿了香噴噴的飯菜。這時,奶奶便會端著一碗清涼爽口的茶水跑來。忽然,一切「風」立刻向我吹來······
放暑假的時候,我再一次回到了奶奶家,奶奶還是笑容可掬地把我拉了進去。那個時候,奶奶的臉已有了密密麻麻的皺紋。但奶奶的臉還是像一朵剛綻開的菊花。笑得那樣的燦爛。每天,當奶奶家的公雞一叫,我便會起床了。當和煦的陽光照在窗戶上時,一天的計劃便開始了:我迅速拿起作業做了起來,中午時分,我便會跟在奶奶的屁股後面買菜去了。傍晚,滿天繁星,我便會搬著椅子倚在奶奶身邊乘涼。奶奶總跟我講要學會自覺,學會勤奮學習。奶奶說:她沒有啥知識,也不識字。希望我要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說完,她便慈祥地笑了
現在的我已經長大成人了,也離開了奶奶。但我始終記得奶奶家的一切:那隻每天叫我起床的公雞、那張破破的木桌、那黑黑的灶台、那裊裊的炊煙······還有哪永遠開在奶奶臉上的菊花。可如今的她已經滿臉皺紋。
6. 小時是爺爺奶奶帶著我長大的!對爺爺奶奶感情特別好!發誓長大一定長大要好好孝敬他們!可是我現在20也
沒有什麼的,你覺得有什麼隔膜的,其實你的家人不會有這樣的感覺的啦,他們也許會感覺你長大了,不像小孩子那樣跟他們說話了,撒嬌了,事事依賴他們了。但是你依舊是他們最愛的孫子
7. 奶奶對我不好,我該不該孝敬她
應該孝敬。沒奶奶哪裡來你父親,沒你父親哪來的你。好好孝敬老人。
8. 父母沒有把我養大,是爺爺奶奶把我養大的,養育之恩大過天,我應該對爺爺奶奶孝順,不對爸爸媽媽孝順,請
就簡單一句話,如果不是因為你是你爸爸媽媽的孩子,你以為你的爺爺奶奶會撫養育你嗎
9. 如何孝敬家裡的奶奶
奶奶在世的時候,86歲那年得了腦血栓,大小便失禁,時常拉在褲子上,那時候奶奶脾氣不好,氣走了好幾個保姆,我大學放假的時候就留在家裡照顧奶奶,有時候剛給奶奶把臟褲子洗了,回來發現又拉在褲子上的時候,我就會發脾氣,對奶奶吼,也是控制不住,奶奶也沒說什麼,但是後來奶奶的身體越來越不好,開始生活不能自理了,吃飯吃葯都得喂,有時候奶奶大便在身上的時候,我都會把奶奶抱到浴盆里,給她洗掉身上的臟東西,那些刺鼻的味道很沖,但是那是自己的奶奶,從小疼我愛我的奶奶,爸媽上班很忙,保姆沒找到,我晚上就陪奶奶睡覺照顧她,慢慢的習慣了,也知道奶奶也不想那樣的,後來奶奶變的像小孩子一樣,學會撒嬌,有時候就得哄著,現在奶奶走了四個月了,直到現在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有時候想奶奶的時候,就會抱著奶奶的照片,給奶奶說話。上班的時候給奶奶說拜拜,眼前的一切都像是奶奶活著的時候,給我揮手再見,給我說拜拜
跟我笑,跟我鬧!!
奶奶活著的時候,喜歡看還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家有兒女,有時候自己看著電視會呵呵的笑出來……
少看一些籃球節目,沒什麼,因為你以後有的是時間看,但是奶奶的時間總是在無聲中一點點的消失,讓奶奶在晚年的時候,有兒孫的陪伴,幸福的度過比什麼都強!!!
老年人就像小孩子,得哄著來,不能急,因為她們需要的是大家的陪伴,有你在身旁!!!
好好對你的奶奶,因為她是奶奶!!!!!!
10. 關於萊州市的孝敬好人好事事跡材料總結
有句古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們禪林寺村就有這樣一個愛老、敬老的好榜樣,她名叫楊秀紅,多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親,盡心竭力贍養年長的父親,她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楊秀紅今年39歲,土生土長在村裡,打小就孝敬父母, 結婚後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在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 前幾年奶奶還沒有去世的時候,每當輪班到楊秀紅父親家,楊秀紅總是把奶奶照顧的特別好,從來沒有讓父親在贍養老奶奶的事情上操過心。奶奶由於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楊秀紅每次在操勞農活之後還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有時候即使自己身體不適也不捨得給自己改善,總把好菜好飯給老人留著。後來,奶奶又患上了小腦萎縮,常年癱瘓在床,楊秀紅堅持給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體、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本來照顧一個癱瘓的奶奶,再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兩個上學的孩子就已經夠她受的了,可楊秀紅母親又患上腦血栓,雖然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還是落得半身不遂,癱瘓在床,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母親在住院期間,楊秀紅每天都陪在母親身邊,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顧母親絲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裡,她堅持每天都給母親擦拭、按摩身體,忙完農活回來陪母親聊聊天解解悶,一有時間就攙扶母親鍛煉恢復,老人想吃啥,她總是盡量滿足,從來不嫌麻煩,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乾乾凈凈、開開心心。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句話用在楊秀紅身上並不合適,到現在母親已經能獨立行走了,原來滿是皺紋和苦惱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容。 有人說,孝順老人最大的挑戰是「色難」。千難萬難難不過給老人個好臉色,若在照顧老人時流露出半點不耐煩,就會讓老人很不安心,這樣的情況在楊秀紅家是看不到的,盡管有時候楊秀紅也會遇到難心事,但她從不在奶奶和母親面前表現出來;有時候患有小腦萎縮的奶奶會無緣無故地耍脾氣,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有時候性情暴躁,對楊秀紅謾罵,而她總是面帶笑容,想盡一切辦法把老人們哄開心。就這樣,來來往往,她始終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照顧奶奶,孝敬母親,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歲,患小腦萎縮第四年。照料癱瘓的奶奶好幾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屬人間常情,但確實是難能可貴。楊秀紅在孝敬長輩方面得到了父老鄉親的絕口稱贊,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 楊秀紅父親由於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聽不見,平時老爺子每頓飯都要喝點小酒,楊秀紅總是盡量滿足,家裡總是給父親備著酒,父親高興的時候,她也總是陪父親喝上兩口,為的是讓父親開開心心。 楊秀紅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歲數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兒女,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用華麗的辭藻,但正是這朴實簡單的話語卻卻蘊含著大道理。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中華兒女的美德,讓老人安度晚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上行下效,老人撫養好子女,子女贍養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氣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才能發揚光大。 楊秀紅,用她的善良和孝心為長輩和父母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也為禪林寺村街坊四鄰樹立了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