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爭做文明孝心好少年徵文比賽 800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缺粗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伏態鎮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閉則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2. 我是一個孝順的好少年作文七百字
我的媽媽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烏黑的頭發像絲一般的柔順,一張瓜子臉上長著柳葉般的眉毛,下面是一雙明亮的眼睛,小巧玲瓏的鼻子,一張櫻桃小嘴。人家說長櫻桃嘴的人唱歌好聽,我的媽媽雖然長著櫻桃嘴,可是,唱歌總是跑調,八匹馬也拉不回來,真難聽,是個五音不全的人。
我媽媽很善良,走在路上不知道人家是騙子,還是真的需要幫助,她都會慷慨地送他們吃的、穿的、用的,有時候還會給人家錢。512四川大地震的時候,每天都邊看電視邊流淚,眼睛紅得猶如一個大桃子。她還說要領個孤兒當孩子呢!我媽媽膽子很小,三十多歲的人了,見到一隻毛毛蟲都嚇得大叫,爸爸不在家,她就跑到賓館里住,真是拿她沒辦法。
我媽媽很愛美,經常買漂亮的衣服、昂貴的皮包、精美的鞋子,前一天晚上就會在家裡思考第二天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搭配什麼樣的包,所以她走出來總是那麼漂亮。可是,她最近臉上長了一點點斑,她每天早晚都對著鏡子不停地抹呀、塗呀、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斑呀、斑呀、快點消失吧!」,真是好笑又可憐。
我媽媽愛聽表揚話,每天都要我們誇她飯做的好吃,要是我們忘記了,她就會不高興地說:「下次不做飯給你們吃了。」所以現在每天吃飯前我和爸爸就得先誇一飯才開始吃飯.還有一次,我和媽媽穿著母女裝去打羽毛球。一位老爺爺問:「你們是不是姐妹啊?」媽媽樂呵呵地回答:「不是,我們是母女。」以後媽媽經常拿這件事炫耀她的年輕漂亮。
我媽媽在供電局上班,她工作認真負責,去年還被評為「優秀十佳服務明星」呢!
這就是我的媽媽,一個漂亮、年輕、工作認真的媽媽。
3. 有相孝心好少年的古詩有那些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長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4、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 我是孝心好少年作文 m.xiaoxue123.com
我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能為父母做許多力所能及的事,讓父母高內興、溫暖、還能容減輕家人的一些負擔。
就在周末,我做了許多讓家人溫暖的事,在吃飯時,等我吃完後馬上跑過去照顧我舅舅家的小女孩,讓媽媽去吃飯,媽媽很高興,說:「景琦會幫忙照顧孩子了。」我心裡也很高興。
在周六晚上,我們家要吃湯圓,媽媽把湯圓煮上後,看媽媽很累,就對媽媽說:「媽媽,你去歇一會把,我幫你煮湯圓吧。」媽媽說:「你真的長大了。」我很開心。等湯圓熟了之後,我把火關掉,然後把湯圓盛到碗里,端到餐桌上,然後叫媽媽吃飯,媽媽說:「謝謝好兒子,你真的太孝順了。」我心裡快活極了,原來,孝順父母是如此輕而易舉的事情。
以後回家,我還會多幫父母做更多的活,幫他們減輕負擔,讓他們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