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兒童畫孝順父母

兒童畫孝順父母

發布時間:2020-12-06 06:51:22

Ⅰ 兒子在學兒童畫,我在家長休息室學外語,看著旁邊的父母,聊天,玩手機,看電影,我就想,父母都不學習的

其實,大多數都是父母強加給孩子的,孩子不一定喜歡,但是拒絕不了,這其實是不好的現象,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孩子厭學的情緒!

Ⅱ 父母必看,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畫畫

1,啟蒙期。從小孩剛開始拿筆在紙上亂畫,到畫出第一張能叫做「畫兒」的東西,這段時期雖然還不能算已經開始學畫畫,但對於家長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早期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這點在後面還要專門談。
2、早期。孩子以自由「塗鴉」為主要內容,以臨摹、憶寫兒童畫刊來提高自已,這個時期除了請老師外,在家裡基本依靠家長抓。
3、中期。在提高的基礎上能自由組合,創作出較有意義的畫幅,這個時期仍是主要靠家長輔導,也可以請老師略加指點。
4、晚期。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一些比較完整的命題畫之類,即進入兒童畫創作時期。如果方法得當,許多兒童在學齡前就可以進入這個時期。
家長應激發和保持孩子畫畫的興趣,具體做法如下:
1、孩子畫出新畫,家長應該為之高興,給予鼓勵,遇有得意之作,尤其是有新意的創作要表揚,可以貼在牆上,介紹給客人,當然,也要指出不足,幫助修改,以防自滿自得。
2、當孩子要紙畫畫時,不要隨便撕一張了事,最好裁些白紙訂成本子,孩子對於本子和對於紙片的態度截然不同,在本子上畫畫要認真得多,這樣提高很快。但要注意,本子不要太厚,以便經常更換本子,每換一次都能重新喚起孩子的新鮮感。另外,本子利於保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顧他的學習歷程,從進步中產生新的興趣。
3、要多買些兒童畫刊之類,特別是以卡通人物(如唐老鴨等)為題材的畫刊,兒童的早期老師實際上就是這些畫刊而不是家長;應按早、中、晚期給這些孩子逐步添置畫具,從鉛筆、蠟筆到水彩筆直至水彩顏料、圖畫紙等。
4、如果有條件,有時間,家長最好能和孩子一起畫幾幅,家長能畫得很好,自然是個示範,家長畫得不好,也可以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看,我和爸爸媽媽都畫得差不多了,更重要的在於家長的參與使孩子更高興,就象一起做游戲那樣,更加充滿家庭的溫馨和競爭的刺激。當然,如果家長實在有困難也不必勉強。
5、到孩子能創作時,應該鼓勵他給兒童畫刊投稿,或為兒童畫展搞創作,這時也可請老師指導,當然能參加美術學習班就更好了。當孩子開始正式創作時,換上正規的畫紙畫具,他會變得非常認真,甚至進入「競技狀態」,我的大孩子在有一次創作時,整整半個月「日夜奮戰」,連飯都來不及吃。這倒並非因為「一定要入選」的慾望在鞭策他,實際上,由於他第一次畫出了自己都想不到的畫,被作品中的美強烈地吸引住了,決心要「盡善盡美」,筆筆不苟,連我都想不到他能忽然畫得這么好。這時繪畫水平會來一次飛躍,興趣當然就會更加濃厚。

6、兒童搞創作不要由大人越俎代庖,否則欲速則不達,他在大人的包辦下,也許能「畫」出很好的作品,待作品入選後,自已卻再也畫不出原來那樣水平的作品,他就會覺得「退步」而心灰意懶,失去興趣的。所以家長會不會畫無關緊要,關鍵是會不會教,會不會引導。
7、經常帶孩子去看畫展(尤其是兒童畫展)及其它各種展覽,以激發他的興趣,這不僅能學到很多東西,重要的是大人的陪同本身就是對孩子最有力的支持。
8、如果家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水平,可以對孩子的作品經常給予講評,主要是指出哪幅畫在哪一點上有創新,有趣味,有進步,多鼓勵,少批評,一定注意不要把兒童畫中的天真可愛當做缺點來批評。

Ⅲ 如何教兒童畫畫

畫畫是很多孩子喜歡的。當寶寶很小的時候,當他們剛剛能抓握住東西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寶寶通常都喜歡抓握筆,而且當寶寶有用筆開始畫畫的時候,他們都會不停的畫啊,寫啊,想像力會帶著他們好像不會停止一樣。畫畫能鍛煉孩子的想像力,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那麼怎麼教兒童畫畫呢?教兒童畫畫有哪些方法?要注意哪些呢?

教兒童畫畫

家長教孩子畫畫應該注意的:

1、根據孩子的年齡讓孩子在不同時期學習不同的東西。因為寶寶在不同的階段,對於事物的認識和學習是有不同的,只有把握住這個年齡的特點,才能讓孩子學習的更好。比如3歲的孩子要著重對色彩的訓練,4歲的孩子要開始在畫上塗抹色彩。

2、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喜好,要鼓勵孩子,激勵孩子去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選擇。這樣孩子會有更大的動力和學習能力,才能體驗到畫畫的樂趣。

3、要從孩子的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家長要觀察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喜歡畫什麼,然後帶領孩子認真的觀察,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觀察來畫畫,培養孩子對細節的觀察。

4、在孩子畫畫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把實物畫到紙上,而不是讓孩子照著家長畫的來抄襲。孩子的視野里看到的和觀察到的和成人的眼裡是不一樣的,一味的抄襲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束縛孩子的思維。

5、在孩子畫好的時候,家長要多多鼓勵和孩子多多交流。畫畫是沒有對和錯的,也沒有好和壞之分。因為畫是反映一個人人腦海中的實物,也是反映一個人的想像力空間。還在的畫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優秀的標准。只要是真實的反映孩子的頭腦中的印象,就是一副成功的畫。所以無論家長認為孩子畫的什麼樣,對孩子都要表揚,鼓勵,肯定。這樣孩子才會更有信心,才能更好的畫畫。

畫畫是對一個人空間想像力和空間結構培養最要的方法。一個人的邏輯思維,空間架構,想像能力,都可以通過畫畫來培養和養成的。畫畫也可以養成一個人對事物細節的觀察和合理的安排習慣。寶寶們學習畫畫,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束縛和約束住寶寶的想法,更不要限制和制約寶寶的畫法。讓孩子合理的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寶寶正確的畫畫知識,才是家長最需要做的。

Ⅳ 解答家長對兒童畫評價

兒童畫初期:(簡單的塗鴉)首先不要問她畫的是什麼,盡管你沒看懂,這個時回候你要先誇誇他說「寶貝很認答真」,畫的真好。那你能告訴媽媽你畫的是什麼嗎?這個時候你就要很認真的樣子去聽了(因為在孩子天真爛漫的天性里,沒有任何物體就能代替一個具體的東西的,他們沒有具體的概念,只會是根據想法和意願去表達)聽完之後第一時間要誇誇他「你的想像力太豐富了,這幅畫簡直美極了!」
兒童畫中期:(認識色彩)塗鴉完了你要引導他 「如果這幅畫圖上顏色,就會有奇跡般的變化」接著是塗色調整階段,也是需要家長去鼓勵和引導「如果顏色塗的再整齊一點會更加的漂亮」「我們可以試試嗎?」之類的話。
最後可以慢慢的讓他去添加,當然父母先聽聽孩子的故事,根據故事內容一點一點的加。父母也可以一起和他講故事、、、

Ⅳ 感恩父母的兒童畫

有啊!請問你是不是要教小孩子如何感恩,然後做圖畫表達是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有很多,比如畫愛心,畫小草之類的,讓他先學會保護大自然,畫國旗之類的,讓他學愛國,一個從小在愛的環境下,長大了一定是很孝順父母,愛朋友的人。

Ⅵ 怎麼引導兒童給圖畫上色 父母指導孩子畫畫技巧

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都不一樣,這就意味著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成長速度可能會比別的孩子慢,比如說給塗畫著色。有些孩子在給塗畫著色的時候,可能對一些精細的東西的控制能力不是那麼好。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在努力的抓住蠟筆的話,幫助孩子們提高對一些精細的東西的控制能力能夠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著色能力。
1.提高孩子的協調能力
根據那些需要掐或者是抓住小東西的活動來提高孩子雙手的力量和協調能力。學者建議用一些線性的東西,比如說通過將麥片裝到煙斗狀的東西裡面或者是擠壓噴霧瓶的方式來發展孩子的手臂力量。另外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用大鑷子去夾東西。
2.通過不同的著色器具來豐富孩子的藝術領域
通過給孩子提供不同大小的著色器具來豐富孩子的藝術領域。對於你的孩子來說一些正常大小和尺寸的蠟筆可能會更容易控制和操作。馬克筆的大小也有很多不同的大小。要給孩子選擇適合他們使用的。通過孩子對這些不同大小的著色器具的試用,找到適合孩子使用的器具。
3.不要刻意強迫孩子畫圖
鼓勵你的孩子去畫畫和著色,但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在畫畫或者是著色的時候限制在一條線內或者是強迫他們畫一些具體的東西。讓孩子在紙上畫他們想畫的東西。通過更多的對蠟筆的使用練習,孩子就能夠更好的發展自己的控制力。
4.根據線條進行著色
讓你的孩子根據紙上的線條進行著色。如果孩子們因為不能和你畫的一樣而感到氣餒的話,告訴你的孩子多練習就可以了,並且告訴孩子們他么不能一直按照線條進行著色。通過不強迫孩子按照線條進行著色的方式讓孩子們享受著色和藝術的時間。
5.讓孩子看著色書籍
給你的孩子看一些大的、簡單的著色書籍來幫助孩子們提高自己的著色能力,而不是給他們看一些小的、復雜的圖。簡單的圖片會給你的孩子提供更多的著色空間,也能夠讓按線條著色變得更加簡單。
上面就是關於幫助孩子給圖畫著色時的一些經驗之談了,我們在對待孩子興趣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要不很容易適得其反的。

Ⅶ 提高孩子的繪畫效果,家長應該怎樣做

家長有時看孩子畫的東西給自己想像的有很大出入時,就抱怨孩子怎麼畫什麼不像什麼呢?教孩子畫畫是否需要一個統一的標准去規范呢?實際上兒童畫是不能作統一標准和要求的。比如畫鳥,每個小朋友畫的鳥都有鳥頭、鳥嘴、鳥脖子、鳥肚子、鳥尾巴、鳥翅膀等,這時你會驚奇的發現,每個小朋友的鳥都畫得很好,且造型又都不一樣。你能說哪個小朋友的鳥畫得對,哪個畫得錯嗎?孩子眼裡的像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和精神需求,是一種神似,並不是生活中的真實反映。家長在向教師咨詢新的教育理念時,對新的教學方法都比較贊同,也都清楚舊的傳統教育方法不利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提高。但一具體到孩子的畫時,家長又提出了一串串沒咨詢前提的問題。如:「太陽怎麼塗成了藍色?」「大象身上怎麼畫了那麼多月季花」「這是畫的什麼?一點也不像」等等。由此可見,一種觀念先入為主,在腦子里經過長期沉澱後,就會形成思維模式的定式,是很難影響或改變的。教師的工作除了教好孩子外,讓家長了解認識新的教育方法和掌握一些正確的指導方法也同樣重要。大多家長雖然不太懂美術專業,但看孩子的畫時卻好用「專業」的眼光去看。像比例對不對啊!畫得像不像啊等!其實,孩子畫畫是覺得畫畫很好玩,並沒把畫畫當作一種專業去看待。這時孩子的畫是玩、畫不分,沒有什麼區別。聽孩子說自己的畫,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可家長看到的只是綠一團、紅一團的彩色圈圈,並沒有具體的形像。這時的孩子對事物剛有蒙朧的認識,還不可能了解到事物的整體性。所以,家長不能要求孩子要畫像什麼。 兒童畫輔導有三個誤區:一是在輔導過程中過於強調作畫的技巧,而忽視孩子的創造性。找張范畫讓學生比著畫的做法對學生損害更大。二是教師錯誤地理解讓學生「自由地畫」的道理,在上課時隨便畫,不管不問不輔導,完全放任自流。這種「大撒把」式的「教學」完全失去了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使教育沒有了實際內容。事實上任何一種藝術的進步都是教育的結果。三是教師過於追求兒童畫的高品味、高層次的藝術效果和新材料新方法的運用,超出了兒童所能認知事物和想像的極限。這樣的教育方法往往好出現專家對孩子的畫倍加贊揚,驚呼孩子是大師,孩子聽後卻很盲然,不知自己「大師」在什麼地方的結果。這樣所謂的高技巧是不能提升孩子藝術精神的。 家長有時對美術教師的作用估計太高,認為學得好不好,關鍵在教師。其實,在美術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不單是教師,家長與家庭環境和孩子的素質也是學好畫畫的重要條件。更何況有些東西是不可教授的,像靈氣、悟性、神韻、感覺、聯想、意會等。實踐表明:孩子只有在好的家庭教育和優秀美術教師的輔導以及孩子優異的素質三方面條件、環境都具備時,兒童藝術潛能才能充分地得以發揮,孩子的心理、生理、智力、品德才能穩定健康地全面得到發展。有的家長在教育方面知識欠缺,不能正確的對待孩子的特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名利思想太重。對孩子又缺少了解,孩子的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孩子的能力怎樣,發展限度和心理承受力等全然不知,就知道孩子得了獎,家長臉上就有光彩。家長對孩子有個要求,有個期盼是對的,但要有個度的把握。太高孩子做不到反而失去信心,太低又會影響孩子的進取心,失掉了動力,不切合實際的期望最終會使家長們失望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對孩子畫畫的認識和處世原則、態度、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在孩子學畫過程中,對孩子「幫助」太多,孩子長期生活在凡事聽家長「安排」按家長「指令」辦事的環境中,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就會受到抑制。隨著家長不斷加深的「關愛」,更會逐漸減弱或消失的。使孩子不能獨立的生活,變得過分依賴父母,從而失掉了孩子的自主性。要知道讓孩子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學畫對孩子來說是多麼愉快,他們正是通過這個繪畫過程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滿足。這種感覺正是一個人獲得事業成功後有了成就感的雛形。家長要做的事就是設法保護好發展好這個「雛形」,使孩子在繪畫過程中,逐漸建立自信。有位教育家說得好,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不幫助。 有的家長看孩子畫畫好用某幾種色時,就擔心起來,孩子怎麼總是喜歡這幾樣色呢?是不是孩子在心理上有啥問題呢?其實孩子喜歡用什麼顏色畫畫是他的個性和愛好決定的,這跟他的生活環境受什麼教育和個人的喜好有密切關系,並不是心理上有什麼問題。即使用審美的眼光去看,畫上的顏色種類多,也並不意味著色彩就豐富,畫上的顏色少就單調。有的版畫只有一兩種顏色,仍給人一種色彩豐富的感覺。孩子在畫什麼、怎麼畫、用什麼材料和工具上家長不應管得太多。應鼓勵孩子凡事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對喜歡畫畫的孩子,家長應多做一些「觸景生情」的教育,幫助孩子盡快進入角色,使孩子的創作思路「漸入佳境」,激起孩子繪畫慾望。如在家裡畫一盆好看的花,家長不是簡單地說去畫吧就算完了。一般五、六歲的孩子觀察能力、理解能力還比較弱。家長應正確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去了解花的生長結構、造型特點、習性、作用等,等孩子明白後再動筆。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畫出的畫在理解和感受上與簡單地畫是不一樣的。這種現場的生動的畫前「情景教育」,由於家長的參與往往是孩子很有興趣並樂意接受,效果也最好。 有的家長很是擔心孩子畫已畫過的題材,認為畫過的題材不利於孩子想像力的提高。其實,畫的題材只是某種環境下的情景限定,並不是重復的畫某一件具體的東西。畫以前畫過的「情景內容」並不意味著有完全相同的造型因素。如畫逛超市,每個孩子都會對超市有著自己的理解。孩子因其觀察角度和對物的感受不同、興趣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畫面組合與選擇。就是畫完全相同的題材,這學期與上學期畫的超市由於觀察認識能力上的提高,畫面也會更加完整豐富的。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畫的樹都往一邊倒。如池塘兩旁的樹往兩邊倒,池塘下邊的樹頭朝下,畫的房子沒有牆,裡面的人看得一清二楚,以為孩子的腦子有啥問題。畫上有這種現象只會出現在六、七歲以下的孩子作品上。由於孩子年齡小,還不懂得自然界有透視現象,長大了自然會明白的。這時家長沒必要非得從理性上去認識它,從科學的角度上糾正它。家長要乾的活就是如何引導、啟發幫助孩子完成一個奇思妙想的思維過程。 家長總想讓孩子多畫一些,再多畫一些。以為,只有畫得多了,才能「學出來」。於是就有了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家長硬是規定每天必須畫一幅畫,如果孩子不按家長的要求去做,就會受到類似取消買東西或到親戚家做客的懲罰。家長自覺不自覺的把「管理」孩子變成了「管制」孩子。孩子在這種精神壓力或負擔的情況下是不會畫好的。即使從藝術的角度講,學生也只有帶著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法在比較隨意、寬松的環境下創造某種東西時,藝術才能悄然而來,按「規定」辦事,不光不能產生藝術,更起不到愉悅孩子心靈的作用。 如果家長真想幫助你孩子畫畫的話,請你不要管孩子的具體畫法和形式。你的一切努力都應建立在如何擴展孩子的視野和提高孩子畫畫的興趣上。即使你一時還看不懂孩子的畫,也沒有必要非得跟孩子「交真」一定要弄清畫的什麼東西。孩子認為的一切繪畫形式家長都應支持孩子去嘗試。如果孩子對你的「幫助」表示不滿或者是反感時,這時你應該立即停止對孩子的「幫助」。哪怕是你認為當初的願望是最美好的。 請家長不要購買類似填空、填畫的多功能簡筆畫和蒙紙學畫之類的書。你想,照著別人的畫畫下來,再按印著的輪廓線塗上顏色,這樣的畫怎樣能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呢!孩子的奇思妙想、異想天開又在什麼地方得到體現呢!孩子如這樣畫久了,會使孩子錯誤地認為學美術就是比著畫,畫得像就是畫得好,塗色均勻別超出線外就是最棒!這種書的誤導作用,就是壓抑了孩子的想像力、磨滅了創造性,牽著孩子的鼻子使孩子甘心情願的順著書中的路子走下去。偏離了孩子學畫宗旨是提高孩子總體素質的軌道,是非常不可取的。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畫水粉畫時,不是對孩子的畫給予充分地肯定,而是一見面就指責孩子把顏色弄到臉上和衣服上。實際上孩子臉上身上弄上了顏色正說明孩子畫畫時是非常投入的。家長一方面想讓孩子隨心所欲地去畫,一方面又怪孩子弄臟了手臉和衣服。這兩個事比較起來哪一個是更重要的呢?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是不可能同時解決好又畫得大膽、又弄不臟衣服這個問題的。如果孩子畏懼家長不能弄臟衣服的囑咐,那麼孩子畫畫時就會非常謹慎,在這種精神狀態下畫出的畫,「激情施放」當然與孩子無緣了。 家長看到孩子沒入美術班時還畫啥像啥,進了美術班卻畫不像了,怎麼越畫越倒退了呢?原來孩子畫畫一般都比照著書塗畫,現在畫的是想像畫,教師的教法不一樣。孩子入班後就會打亂原來的畫法,新的方法又沒掌握,這時就易出現思想混亂、觀念不清,畫出的作品往往失敗多於成功,甚至不知應該怎樣畫,這是正常現象。家長要允許孩子有一個適應老師的過程。對於孩子這時的畫家長不要急於批評和下結論,再等一等,再看一看,如果一段時間孩子的畫仍沒改變,請與教師交流溝通,尋求解決辦法。 有的家長怕孩子看不懂《少兒美術》雜志就不給孩子訂,其實每個孩子都能看得懂,只是在「怎樣看」上與成人不一樣。成人總想以文字解釋繪畫(不懂美術的家長),孩子們看畫是不需要作任何注釋或解說的。實際上畫本身就是不用翻譯的國際語言,更何況書中畫的作者和他們是同一年齡段和生活在同一時代,所經歷的事大致相同,畫的內容也是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一些事。孩子的年齡大多處在識字階段,認識理解文字的能力還比較弱,他們不可能像成人那樣比較理智的思考著去讀畫,但這並不影響孩子去欣賞、鑒賞作品。就像不懂英語的成人欣賞英語歌曲,雖然一句也沒聽懂唱的是什麼意思,但歌曲的曲調或優美或抒情或苦澀或悲壯的旋律都會深深地打動了你,這能說明你沒聽懂音樂嗎?藝術的東西,只可意會的多,能言傳的少,意會就是看懂了。

Ⅷ 父母情愛,大自然,小動物的兒童畫

你可以去童畫秀秀上面看看哦,有各種主題的兒童畫都是孩子們畫的哦,我覺得都畫得好棒。。

Ⅸ 有哪些適合父母帶著孩子畫的簡筆畫

示範畫、簡筆畫、素描、考級,確實有局限性,但是扼殺孩子天性,個人覺得太悲觀了。因為不是每個孩子學畫畫都是為了當藝術家的,也不是每個不這么教的孩子最後都能成為藝術家的。

Ⅹ 家長怎樣欣賞兒童畫

每次看到孩子作品中的造型扭曲變形,色彩誇張強烈、或是構圖自由大膽、有個性、與眾不同等特點,我便會興奮地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讓所有的小朋友學習,而且還會邀請小作者介紹自己的畫面內容及心中的想法,以此鼓勵更多的孩子大膽作畫,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 許多人由於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常常指責他們畫得「不像」而加以糾正,這不僅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還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如果用成人的眼光來欣賞兒童畫,我覺得是非常幼稚可笑的。有時您甚至看不懂他們畫的是什麼,幾條豎線是森林,幾條曲線是大海,一個大圓圈裡有三個小圓圈,竟然是媽媽和藹可親的笑容。。。。。。當您看到孩子的這些作品時,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呢?其實,兒童繪畫是沒有對錯可言的,衡量兒童繪畫決不能僅僅用「像或不像」來劃分,兒童繪畫也是一種美的創造。
有的家長不注意幼兒繪畫的特點,只看「技能」,而不看情趣,對幼兒提出過早、過高的要求,使幼兒討厭和害怕畫畫,比如:有的家長在欣賞孩子的畫時說:「瞧你畫的人,胳膊那麼細,你的胳膊就那麼細嗎?」或者說:「你畫得像什麼呀,難看死了!」還有的家長說:「這孩子真笨,盡胡畫,哪有人比房子還高的!」等等,這些帶有刺激性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三到六歲的孩子繪畫正處在塗鴉期,這時期的孩子沒有自我意識,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想像無意中改造著現實,愛用一些符號表達自己的願望,但在成人看來,只有沒有明確意識的亂塗。一次,班上毛毛的媽媽對我說:「王老師,昨晚毛毛在家畫了許多蘋果,硬是塗上了七彩的顏色,我讓他改成紅色的,他就是不肯,為此還大哭了一場,一會兒你說說他!」聽完我笑著問:「毛毛畫畫時心情怎麼樣啊?」她告訴我毛毛作畫時非常高興,特別是把蘋果塗成五顏六色時孩子還唱起歌來呢!我一聽馬上對她說:「毛毛把蘋果塗成五顏六色的,說明他有一定的創造力,而且也可以看出孩子在使用顏色時的愉悅心情,而它究竟是紅蘋果還是藍蘋果並不重要。」所以即使家長完全不理解孩子的畫,也要表示共鳴和羨慕。當家長看不懂孩子的畫時不要說:「瞧你畫是什麼呀?」而要對孩子說:「講講自己的畫,好嗎?」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欣賞兒童美術作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1、臨摹的作品或者受成人「過多指點」而顯得過分成熟的作品不是好作品。2、作畫時心情一定要輕松愉快,畫面應具有天真、可愛、童趣等特點。3、作品一定要有獨創性,這樣的作品才是最具創造力的。4、要看作品的藝術水平,畫面構成飽滿,用線、用色大膽,具有美感,充滿信心,有的孩子因心理壓力過大,畫面總是小心翼翼的,這都顯得不可愛。 幼兒天真活潑,喜歡畫發自內心的畫,因為這樣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同時也是一種樂趣。所以,家長和老師在欣賞孩子的畫時一定要多鼓勵、多贊揚,也許未來的藝術家會在我們的贊揚聲中誕生!

閱讀全文

與兒童畫孝順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