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李密陳情表中申述了孝敬祖母

李密陳情表中申述了孝敬祖母

發布時間:2020-12-06 02:37:25

『壹』 《陳情表》的作者 李密 真的孝順嗎持否定意見的人請進。

李密寫陳情表確實是萬不得已。晉武帝生性多疑,因為是以不忠建朝,所以為鞏版固人心,打出以孝治權國的口號。李密心思卻是縝密,不過卻不是偽君子,因為後來祖母劉氏死後,李密還是兌現了自己效忠於晉的諾言,所以李密不是偽君子,陳情表也確實感人至深。

『貳』 李密《陳情表》中的「孝」是否為推辭做官的借口

他是真孝復順,【李密早有制孝名,據《晉書》本傳記載,李密奉事祖母劉氏「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葯,必先嘗後進。」武帝覽表,贊嘆說:「密不空有名也」。感動之際,因賜奴婢二人,並令郡縣供應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終養。】但是《陳情表》也有誇張的情分,時間剛好碰上了,李密又不想當官,當時時局動盪晉武帝希望李密能出來做官。因為李密是蜀國人在蜀國又以孝著名,當過官很有名氣。所以皇帝希望他能出來做官來服民心。並且希望進一步擴充領土就更加希望天下人以為晉朝清明來進一步取得他國民心。李密孝順同樣也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所謂「一朝君主一朝臣」但他為了保全性命就寫了這篇表。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

『叄』 李密寫陳情表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大致有這樣三個原因:第一,李密確實有一個供養祖母劉的問題,像文章中說的「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漢舊臣,自然有懷舊的思想,況且他還認為漢主劉禪是一個「可以齊桓」的人物,對於晉滅蜀漢是有一點不服氣的。第三,古人講: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興時,臣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興時,臣為君之土芥。出於歷史的教訓,李密不能沒有後顧之憂。晉朝剛剛建立,李密對晉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禍福。所以李密「辭不就職」,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時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不想馬上出來做官,而晉武帝方面卻催逼得很緊。「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輕慢皇帝,違抗皇命是要殺頭的。為了擺脫這個困境,達到不出來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為納入晉武帝的價值觀念中去。李密是蜀漢舊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古人講「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如果李密不出來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著對晉武帝不滿,這就極其危險了,所以李密說自己「不矜名節」,「豈敢盤桓,有所希冀」,我不出來做官完全是為了供養祖母劉,是為了「孝」。但是這里又產生了一個問題,事父為孝,事君為忠。李密供養祖母是孝,但不聽從君主的詔令,不出來做官,就是不忠。古人雲「忠孝不能兩全」。《韓詩外傳》卷二記載:「楚昭王使石奢為理道,有殺人者追之,則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於是刎頸而死。」為忠臣不得為孝子,為孝子不得為忠臣。李密很巧妙地解決了這個矛盾,即先盡孝,後盡忠。「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劉養老送終之後,再向您盡忠,這樣晉武帝也就無話可說了。
李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還以巧妙的抒情方式,來打動晉武帝。從文章中可以想見,李密在構思《陳情表》時,有三種交錯出現的感情:首先是因處境狼狽而產生的憂懼之情;其次是對晉武帝「詔書切峻,責臣逋慢」的不滿情緒;最後是對祖母劉的孝情。但是當他提筆寫文章時,便把這三種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經過冷靜的回味,壓抑了前兩種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筆帶過,掩入對祖母劉的孝情之中。而對後一種感情則大肆渲染,並且造成一個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從這樣一種情境出發,作者先以簡潔精練的語言寫自己的孤苦,為「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作鋪墊,然後反復強調祖母劉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嬰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的「劉病日篤」;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這樣,李密的孝情就不同於一般的母孫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孝情。
《陳情表》是寫給晉武帝的,是為了達到「辭不就職」的目的。從這個目的出發,李密並沒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對感情加以節制,使它在不同的層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現。第一段先寫自己與祖母劉的特殊關系和特殊命運,抒發對祖母的孝情,「臣侍湯葯,未曾廢離。」如果從這種孝情繼續寫下去,會有許多話要說,如對祖母的感激,對祖母的憐惜等等。但作者卻就此止筆,轉而寫蒙受國恩而不能上報的矛盾心情,寫自己的狼狽處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馬上任,「奉詔賓士」。為什麼不能去呢?因為「劉病日篤」,這就從另一方面反襯了他孝情的深厚,因為孝情深厚,而「詔書切峻,責臣逋慢」,所以才有「實為狼狽」的處境。前面抒發的孝情被節制以後,又在另一個前提下出現了。第三段作者轉寫自己「不矜名節」,並非「有所希冀」,不應詔做官,是因為「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在排除了晉武帝的懷疑這個前提之下,再抒發對祖母劉的孝情,就顯得更真實,更深切,更動人。

『肆』 李密在陳情表中表示如果皇帝准許自己終養祖母後定當報恩的語句是

李密在陳情表中表示如果皇帝准許自己終養祖母後定當報恩的語句是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李密的《陳情表》情真意切,在文章最後他希望皇帝能夠滿足他奉養祖母的心願,並用「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表示自己生死都要報答皇上的大恩。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

陳情表

朝代:魏晉
作者: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譯文
臣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年幼喪父,便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停止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舉臣為孝廉,後來又有名叫榮的刺史推舉臣為優秀人才。臣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的侍從。我憑借卑微低賤的身份,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怠慢不敬。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縣的長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想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養育,況且我孤單凄苦的程度更為嚴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擔任過郎官職務,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並不顧惜名聲節操。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厚,怎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我如果沒有祖母,無法達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廢止侍養祖母而遠離。
我現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這樣看來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很長,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很短。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准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憐憫我的誠心,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我懷著像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

『伍』 李密的<<陳情表>>

【陳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
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
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
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以劉病日篤,欲
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
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
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
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
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
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
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文學史上,臣屬給皇帝的奏議,以情真意切、傾訴肺腑感人的,常把諸葛亮的《出師表》和李密的《陳情表》並提;以獲得「高難度」的險助而又收「高效率」奇功的,則常把李斯的《諫逐客書》和李密的《陳情表》同論。

李斯的《諫逐客書》諫的是國家大事,李密的《陳情表》陳的是個人私事,兩者表面似乎沒有共通之處。其實,兩文均是「抗君命」、「逆聖旨」的。兩人面臨的險惡「對手」相近,兩人的處境也酷似。

李斯上書的對象秦王政,是一個舉世聞名的暴君。秦王政為清除異己,消弭隱患,下令驅逐客卿。李斯是要秦王收回成命而上書的。李密上書的對象晉武帝,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虐君。晉武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一手殘酷鎮壓政敵,一手籠絡前朝舊臣。李密是為「辭不赴命」而上書的。

兩人的境遇都走險危的。李斯是一個遭受放逐的客卿,觸犯秦王,隨時可人頭落地。李密是國舊臣,惹惱普帝,時刻會被株連九族。

然而,由於奏議的內容不同、他們在辭章上則大相徑庭。李斯的「書」、是「曉之以理」 的。他抓住一個「制高點」,完全撇開自己,處處為秦王「跨海內,制諸侯,統一天下」計議,因而雖批逆鱗卻功成計合,使秦王收回成命,自己也因此被重用。李密的「表」,是「動之以情」的。他完全撇開公事,訴說自己艱難境遇,以及祖孫相依為命的情誼,因而雖違聖命,在上召下逼的危急狀況下中,訴說衷情,不但不受誅戮,反而使皇上同情,得到賜兩女僕服侍祖母的險恩。

李密採用表之形式上書,是著眼於「陳清」需要的劉勰《文心雕龍•章表》雲:「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可見,漢魏晉時臣下以「表」上奏,是陳述衷情的。古書訓「表」為:「表,明也,標也」陳懋仁《文章緣起》作了注釋說:「下言於上,曰表。表,明也。標著事略,明告於上也。」歷來論「表」之所以推《出師表》、《陳情表》正是因為它們最能體現「表」的文體色彩。

李密的《陳情表》,在內容上不足稱道。但其表情達意的辭章藝術和表述技巧,確有精妙之處,值得借鑒。表文圍繞一個「孝」字,以「願乞終老,肆不赴命」為主旨,凄惻婉轉。溢情於詞,表現了一個孝孫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動。

表文落墨,就痛陳悲慘遭遇和凄苦家境,用「臣以險畔,夙遭閔凶」勾起,訴說命途多舛、罪孽深重的苦衷。「零丁孤苦」一語,概括了自幼而孤。早失母愛,「少多疾病」,內外無親的「門衰祚薄」不幸。歲月凄楚,幸有祖母「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才能存人世至今日。臣得倖存,但祖母「夙嬰疾病,常在床蓐」。如今,「臣侍湯葯,未曾廢離」,責無旁貸,義不客辭。這里用事實傾訴往日臣不可無祖母,祖母對臣恩重如山;今日祖母不可無臣,臣對祖母盡孝道是天理良心所在。字字哀痛,聲聲落淚,敘事與抒情水乳文融。

接著,表文追述辭謝拜官的境況和進退兩難的心情。為了使皇上不致對臣的「辭不赴命」、「辭不就職」產生誤解。一方面訴說「臣以供養無主」,確有特殊圖難;另一方面,以退為進、久頌皇恩浩盪,以表臣深明皇上寵幸之恩德。表文連用「察臣」、「舉臣」、「拜臣」、「除臣」等詞句,表述對皇上的無限感敢之情,並訴說臣乃卑賤之人,能得到如此蔭賜,「非臣隕首所能上報」的。

在一番歌功頌德之後,又回轉筆鋒,述說臣之艱難苦況,並未能得到皇上的體諒,因朝廷責備、詔召,地方官上門逼迫驅趕。「責臣」、「催臣」、「急於星火」等詞句,點染了十萬火急的形勢。但表文至此,又巧妙地迂迴婉曲,申述臣未敢違逆君命,確有「欲奉詔賓士」之心志,奈何「劉病日篤」、皇上又不許「苟徇私情」,如此進不得,退不能,左右為難,心情矛盾,處境尷尬,實在不知道如何處置啊!表文委婉渲泄了忠孝不能雙全的思緒。

窘境擺出來了,何去何從,矛盾該怎麼合理解決,表文扣住晉王朝「以孝治天下」的幌子,恣意頌揚,然後把自己擺了進去。陳說應該得到憐憫、撫育的理由。但據此來請求皇上施思免召,似嫌理由尚不完備,於是又以個人的經歷、遭遇,從兩方面訴說效忠朝廷的心志。其一是為了消除皇上對臣「矜名節」自命對高的懷疑,追述少時就已任職偽朝,本來就是冀求官職顯達的,並沒有什麼誇耀自己名聲、節操之意。其二是為了表白臣確有奉詔之願,並不是對朝廷有異心,自述臣為亡國賤俘,身份卑微,能蒙受恩德顯達陞官,確是感激不盡,哪還敢猶豫遲疑,或另有他求。這樣晉武帝的猜疑與戒心便消除了。如此說來,是應該奉詔赴命了,但表文並沒有借勢直下。而是峰迴路轉,敘寫祖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凄苦危殆,抒發與祖母「更相為命」,必須對祖母奉養終老的孝順衷情。這里寫得纏綿婉惻,情意深重,感人至深。

歷史上對李密當時不願出仕有所評議,認為司馬氏統治集團內部勾心鬥角,矛質錯綜復雜,李密作為亡國遺臣,對捲入當時的政治漩渦不免有所顧慮、警戒,供奉祖母雖是實況,也是推託借口。但妙在不露痕跡,利用普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旗號,懇訴臣必須盡孝祖母不能赴召之情。

再從年齡計議,述說「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拿鳥獸對比,述說鳥尚有反哺之情,臣怎能可不伏乞終養,實在只能先盡孝,後盡忠了。最後幾乎是對天盟誓,連州官和天地鬼神都要請來作為「臣之辛苦」的證人了。表文終了,李密確是到了掏出心肝、瀝血陳情的境地,決心要以「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來報答皇思。晉武帝雖然殘虐,也不得不被李密先孝後忠的恩情摯意所打動了。

李密的《陳情表》,不事雕琢,不以構思奇妙見長,但感情真摯朴實,鋪敘委婉曲折,抒情誠摯深沉,敘事具體感人。雖造語平實,但詞意懇切,發自肺腑,兼之行文簡練暢達,因而歷久不衰,光彩照人。

『陸』 <<陳情表>>中,李密是為自己找借口,還是真的孝

個人認為,這兩方面來原因都有源,既是借口,也是真孝。
首先李密這個人還是有骨氣的,但卻還是想要保住腦袋吧。司馬氏的天下得來名不正言不順,是以臣子篡上奪位的方式取得,所以有骨氣的讀書人,或者說一些不願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污點的人都是不願意出仕做官為司馬氏服務的。但是,皇帝老兒一再邀請你丫出來當官,一方面是給你面子,另一方面是給天下讀書人都出禮賢下士的樣子,好籠絡人心,你總不好直接拒絕吧,所以總得找個借口。司馬氏大講以孝治天下,好了,這正是李密的最佳借口。
再者,李密自身景況也應確如他自己所稱,自幼失怙,舅奪母志,是年邁的祖母一手將他帶大並培養成才,這其中的感激和眷戀之情自不待言,在文中也有很真摯的表達。而且,他所宣稱的這些內容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編造的,試想那些州牧人士哪有不會打探清楚向上匯報的?試想,以司馬家族的猜忌刻薄,殘暴好殺是不可能不對這些了解清楚的。
因此,首先應是真孝,然後才有了借口的可能。

『柒』 高中語文必修5的《陳情表》中的問題

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據《晉書。李密傳》說:祖母有疾,他痛哭專流涕,夜不解衣屬,侍其基右。膳食、湯葯、必親自口嘗然後進獻。
晉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敬慕他的才能,請他擔任主簿。李密以奉養年邁祖母為由,謝絕了鄧艾的聘請。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詔征密為太子洗馬(官名)。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歲,年老多病。於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家裡情況,說明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陳情事表》,或稱《陳情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後罷官歸田。後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結合歷史分析,李密應該不完全是這一點。

朝廷沒有理由給李密加罪,再說為了一個小小的李密也不值得這樣。

『捌』 陳情表中李密對當時朝廷的態度是什麼

李密是後蜀亡臣。263年,魏滅蜀。次年,司馬炎廢魏帝曹奐,建立西晉王朝。為籠絡西蜀人士,大力徵召西蜀賢士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以李密的身份,如果不到朝中做官,勢必會被認為是「矜守名節」,不與司馬氏合作從而招來殺身之禍。由於當時確實是「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葯,未嘗廢離。」情勢所迫,不得以而辭官。從他的「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也可以看得出來,李密確實是對當朝心存感激,但是他的「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也是真情的流露,權衡之下「是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於是作出決定——辭官
而後來晉武帝看了,為李密對祖母劉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贊嘆李密「不空有名也」。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嘉獎他孝敬長輩的誠心,賞賜奴婢二人,並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

『玖』 李密在<陳情表>中各用2個成語分別形容自己的孤苦和祖母的病危,他們是

1、形容自己的孤苦用「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應無疑義。

2、形容祖母的病危,參考原文: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除了「日薄西山」未體現「危」外,其餘似均可。
氣息奄奄
人命危淺
朝不慮夕

3、附上原文:

李密與《陳情表》

【原文】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

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

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

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葯,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

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

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

火。臣欲奉詔賓士,則以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

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

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

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

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

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

情,謹拜表以聞!」

【譯文】

臣李密言:臣子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

世了。經過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我的奶奶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又多病消瘦,便

親自對我加以撫養。臣子小的時候經常有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家立

業。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福氣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兒子。在外面沒有

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管門戶的僮僕。孤孤單單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

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劉氏很早就疾病纏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離

開過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時候太守逵,推舉臣下為孝廉,後來刺史榮又

推舉臣下為秀才。臣下因為沒有人照顧我祖母,就都推辭掉了,沒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

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

能夠去服待太子,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

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

登門督促,十萬火急,刻不容緩。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立刻為國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

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又不見准許。我是進退維谷,處境十

分尷尬。

我想聖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還受到憐惜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

為嚴重呢?而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歷任郎中和尚書郎,本來圖的就是仕途通

達,無意以名譽節操來炫耀。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實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

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猶豫不決另有所圖呢?但是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樣

子,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沒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沒有

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我們祖孫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為這些我的內

心實在是不忍離開祖母而遠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歲了,祖母今年九十六歲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長著呢,

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夠准許我完成

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

睹、內心明白,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至誠的心,滿足臣下我

一點小小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當以犧牲生命,死了也要結草

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懷著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聞達。

閱讀全文

與李密陳情表中申述了孝敬祖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