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陽節為什麼有些地方要攜帶甘蔗
來歷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版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權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重陽節的另一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確定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時間坐標。古人紀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內。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隨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隱退潛入於地面。《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在傳統文化中,季秋重陽,「大火」退隱,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乃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