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源」字開頭的關於孝道的詩句或標語有哪些
1、夫義婦德,澤被子孫
2、重義輕利,量大福大
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4、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一毫莫取.
5、莊稼要壯施好肥,人要有福孝雙親
6、鴉有反哺義,人更應孝親
7、房檐滴水照道流,敬老就是敬自己。
8、妯娌和好,興家之寶
9、人生首要,莫過於孝
10、不賢難入世,不孝難為人
11、婆婆也是媽,盡孝福德大(孝大福也大)
12、三件大事不能等,孝親行善與教子
13、身體父母給,孝心自己掏
14、尊老愛幼,添福添壽
15、難量大海水,難報父母恩
16、忠孝家風正,留福與子孫
17、孝敬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18、敬田得谷,孝親得福
19、樹要長旺坑挖大,人要有福學吃虧
20、家和萬事興,孝道是根本
21、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22、諸事不順皆因不孝
23、大海之水可量盡,父母之恩難報償
24、孝親敬老,天經地義;師道尊嚴,千古不易.
25、弘揚中華孝道,培育文明新風
26、人間至德忠和孝,世間大美信與誠。
27、家庭要和美,孝道是根本
28、父母雙親爭著養,後代賢孫擠滿堂
29、孝親睦鄰能吃虧,留下好樣給子孫
30、要想子女好,自己先敬老
31、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32、兒不嫌母醜,子不嫌家貧
33、父母為生命之根,師長乃智慧之源
34、勤儉為持家之本,忠孝為齊家之本
35、孝悌賢慧,一家和氣
36、千里去燒香,不如在家孝爹娘
37、父母為生命之根,孝親為做人之本
38、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39、弘揚中華孝道,建設和-諧社會
40、飲水要思源,為人不忘親
41、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國人
42、千經萬典,孝親為先
43、財從舍上得,福自孝上積
44、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45、最甜不過蜜糖,最親不過爹娘
46、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孝,先孝爹娘
47、孝親得福報,尊師開智慧
48、利不虧義,行不履危;見利思義,誠信為本。
49、今日孝人,明天人孝
50、當家方知柴米貴,養兒才知
2. 孝敬父母標語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7、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9、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0、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1、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3、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4、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1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1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7、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1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0、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2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22、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23、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24、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25、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26、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27、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8、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30、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31、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32、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33、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34、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3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3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3. 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維護國家安全
1、要始終樹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觀念。國家安全涉及的國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首要保障。科學技術是沒有國界的,但知識分子不能沒有自己的祖國。所以,把國家安全放在高於一切的地位,是國家利益的需要,又是個人安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國的一致要求。
2、要努力熟悉有關國家安全的活動、法規。應該有所了解,弄清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違法,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其中,特別應當熟悉以下一些法律、法規:憲法、國家安全法、保密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科學技術保密規定、出國留學人員守則等等,對遇到的法律界線不清的問題.要肯學、勤問、慎行。
3、要善於識別各種偽裝。在對外交往中,既要熱情友好,又要內外有別、不卑不亢;既要珍惜個人友誼,又要牢記國家利益;既可爭取各種幫助、資助,又不失國格、人格。識別偽裝既難又易,關鍵就在淡泊名利,對發現的別有用心者.依法及時舉報,進行斗爭,決不準其恣意妄行。
4、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確思想。作為中國人要挺直腰板,決不妄自菲薄、悲觀失望。要看到我們也有許多世界第一和「中國特色」,有一系列國家秘密和單位秘密。對這一切,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就可能在許多問題上產生錯誤的看法.乃至做出親痛仇快的事情來。個別誤入歧途的青年學生的教訓,已成前車之鑒,千萬別再重蹈覆轍。
5、要積極配合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國家安全機關是國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機關,是與公安機關同等性質的司法機關,分工負責間諜案件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當國家安全機關需要大家配合工作的時候,在工作人員表明身份和來意之後,每個同學都應當按照(國家安全法)賦予的七條義務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盡力提供便利條件或其他協助,如實提供情況和證據,做到不推、不拒,更不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公務,還要切實保守好已經知曉的國家安全工作的秘密。
4. 愚孝是什麼意思,說簡單點
愚孝指昧於事理的孝行,如割股醫親之類。
儒家提倡孝,特別是漢代獨尊儒術,以孝治天下,每一個皇帝去世以後,在謚號前都加一個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講:"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後代誤解並流行於世的一對口號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今人稱此口號為愚忠愚孝。
(4)孝順父母的口號擴展閱讀:
愚孝的相關故事:郭巨埋兒
元朝人編寫的《二十四孝圖》上有一個「埋兒奉母」的故事: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
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 幸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元代郭居敬雖把這個故事列入二十四孝,並極為推崇,但卻有許多後來人對此並不贊賞。認為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
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孝經》雲:「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謂之悖德。」
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5. "愚孝"是什麼意思啊
愚孝指昧於事理的孝行。
儒家提倡孝,特別是漢代獨尊儒術,以孝治天下,每一專個皇帝去世以後,屬在謚號前都加一個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
後代誤解並流行於世的一對口號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今人稱此口號為愚忠愚孝。
(5)孝順父母的口號擴展閱讀:
愚孝故事:
春秋時,楚國有位隱士,名叫老萊子。這個老萊子非常孝順父母,對父母體貼入微,千方百計討父母的歡心。為了讓父母過得快樂,老萊子特地養了幾只美麗善叫的鳥讓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經常引逗鳥兒,讓鳥兒發出動聽的叫聲。
父親聽了很高興,總是笑著說:「這鳥聲真動聽!」老萊見父母臉上有笑容,心裡非常高興。老萊子其實也不小了,也年過70。一次,父母看著兒子的花白頭發,嘆氣說:「連兒子都這么老了,我們在世的日子也不長了。」
老萊害怕父母擔憂,想著法子讓父母高興。於是,他專門做了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走路時也裝著跳舞的樣子,父母看了樂呵呵的。
一天,他為父母取漿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傷心,故意裝者嬰兒啼哭的聲音,並在地上打滾。父母還真的以為老萊是故意跌倒打滾的,見他老也爬不起來,笑著說:「萊子真好玩啊,快起來吧。」
6. 都說養兒防老,你為自己的父母都做什麼回報
很慚愧,從我自身對父母的付出來理解,我覺得養兒防老是一個很大的謊言,如果真的把自己的老年生活寄託在兒女身上,那無異給兒女背負了沉重的十字架,養老不是喊口號,而是真金白銀的實貨。也就是說,除了養活自己一家,還要有養活父母的實力。養老的實行,取決於以下兩點。
一、必須有穩定的收入,才具備養老的底氣。
至於我的弟弟,大兒子二十歲了,小兒子十二歲了,從來都是吃爺爺奶奶的飯長大的,生活費是從來沒支付過,過年回來也是白吃白喝,就買點過年物資,其他從來不管。不過這些都利益於父親自己每年有幾萬元的進帳。
對於農村老人來說,覺得靠兒女養老,那是趁早做好清貧的打算。
7. 對孝子的贊美
1、這個孩子真孝順,對父親真好,在父親節悄悄來時,送了個祝福表心懷。
2、這專個孩屬子真孝順,對母親真好,,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都從不讓母親傷心。
3、這個孩子真孝順,對母親真好,對母親的照顧體貼入微,每天給母親煮飯、吃衣服、洗碗,都是他自己做的。
4、這個孩子真孝順,在家裡無論大事小事都從不讓父母操勞,全文不都是一手包辦,早晚向父母請安。
5、這個孩子真孝順,夏天熱的時候能讓父母涼爽,冬天冷的時候能讓父母溫暖。